1
|
一个德国学者的汉学情结——卜松山教授访谈录 |
樊星
卜松山
|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
2013 |
1
|
|
2
|
“把陌生文化当做一面镜子”——采访德国汉学家卜松山(Karl-Heinz Pohl)教授 |
卜松山
刘惠儒
|
《人文论丛》
|
2001 |
1
|
|
3
|
德国法中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和内涵 |
霍尔斯特.埃曼
杨阳
|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CSSCI
|
2000 |
29
|
|
4
|
德国汉学家卜松山的“跨文化视阈” |
张伟城
|
《人文论丛》
|
2010 |
0 |
|
5
|
塔里木河中游胡杨与灰叶胡杨气体交换特性对比研究 |
张志刚
李宏
DENNY WALTHER
杨婵婵
郭光华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9
|
|
6
|
论叶燮的《原诗》及其诗歌理论 |
卜松山
王文兵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6
|
|
7
|
道其不可道者——老庄的“道”和龙树的“空” |
卜松山
包向飞
李雪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8
|
南宋时期的《中庸》与道统——历史与学术背景 |
苏费翔
肖永明
喻志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9
|
马克斯·舍勒和恩斯特·卡西尔——作为文化现象学观点的知识形式和符号形式 |
恩斯特.沃尔夫冈.奥特
张存华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4
|
|
10
|
鲁迅:《野草》以及语言和生命困境的言说(上) |
张枣
亚思明(译)
|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11
|
鲁迅:《野草》以及语言和生命困境的言说(下) |
张枣
亚思明(译)
|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2
|
武陵山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路径——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
张伟
胡铭
|
《学习月刊》
|
2015 |
0 |
|
13
|
跨文化的语用研究 |
梁镛
|
《长江学术》
|
2007 |
5
|
|
14
|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电脑术语语言学分析 |
乔伟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5
|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美学 |
卜松山
毕唯乐
|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
2017 |
2
|
|
16
|
犯罪网络分析理论在经济犯罪中的应用——以湖北省2016—2017年“组织、领导传销罪”的判决为样本 |
刘赫
|
《社会科学动态》
|
2018 |
2
|
|
17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法庭的“属物管辖权”限制 |
亚历山大·普鲁尔斯
张华(译)
张馨(译)
李嘉辉(译)
|
《中德法学论坛》
CSSCI
|
2018 |
0 |
|
18
|
企业部之未来展望 |
常虹
|
《中国海洋法学评论(中英文版)》
|
2017 |
1
|
|
19
|
评注文化诸问题概要——引论及历史性的归类 |
齐晓琨(译)
|
《中德法学论坛》
|
2021 |
0 |
|
20
|
自我与文化——关于文化在80年代中国诗歌中的地位 |
卜松山(Karl-Heinz Pohl)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