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中铅、镉水平与其尿排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克敌 J Konietzko O Mayer-Popken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57-260,共4页
报道了肌酐代谢无明显异常的17名职业性铅、镉接触者在自由饮水情况下血中铅、镉水平与其尿排泄的关系。结果表明,血中铅、镉浓度以及铅、镉、肌酐的尿排泄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血铅浓度与24h尿铅排泄量呈明显正相关,血镉浓度与24h尿镉... 报道了肌酐代谢无明显异常的17名职业性铅、镉接触者在自由饮水情况下血中铅、镉水平与其尿排泄的关系。结果表明,血中铅、镉浓度以及铅、镉、肌酐的尿排泄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血铅浓度与24h尿铅排泄量呈明显正相关,血镉浓度与24h尿镉排泄量无明显相关,而与每天吸烟量明显相关。17人的132份尿样的尿流速与肌酐、镉排泄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尿铅排泄率无显著相关。本研究还表明,尿中肌酐排泄率与尿铅、镉排泄率之间也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尿 相关性 铅中毒
下载PDF
蒽环与苯环间的光化学Ⅰ.蒽环与苯环间分子内光致环加成反应
2
作者 曹德榕 高春梅 +1 位作者 Silvia Dobis Herbert Meier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1-404,共4页
9 氯甲基蒽 ( 1 )与 3 ,5 二甲氧基苄醇 ( 2 )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 9 ( 3 ,5 二甲氧基苄基氧甲基 )蒽 ( 3 ) .( 3 )的苯溶液在紫外光照射下发生蒽环与苯环间的分子内 [4π + 4π]光致环加成反应 ,定量地生成多环化合物 ( 4 ) .... 9 氯甲基蒽 ( 1 )与 3 ,5 二甲氧基苄醇 ( 2 )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 9 ( 3 ,5 二甲氧基苄基氧甲基 )蒽 ( 3 ) .( 3 )的苯溶液在紫外光照射下发生蒽环与苯环间的分子内 [4π + 4π]光致环加成反应 ,定量地生成多环化合物 ( 4 ) .( 4 )在热的作用下发生逆反应 ,定量地转化成原料 ( 3 ) .这种光致可逆反应可应用于制备光开关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环加成 光开关
下载PDF
口语和书面语教学目标的冲突与汉语教学的课程改革 被引量:1
3
作者 顾安达 朱志平 《海外华文教育》 2005年第2期42-47,共6页
重视对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是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吸收的新教学理念。由于汉字的实际存在,对外汉语教学就面临着如何解决"听、说、读、写"并行的技能教学给拼音文字为母语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带来的困难的问题。本文认为,对... 重视对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是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吸收的新教学理念。由于汉字的实际存在,对外汉语教学就面临着如何解决"听、说、读、写"并行的技能教学给拼音文字为母语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带来的困难的问题。本文认为,对拼音给予足够重视,安排好拼音到汉字的平稳过渡可以解决并行技能教学带来的口语和书面语教学发生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学目标 书面语 口语 对外汉语教学
下载PDF
以“语素”为基础的汉语词法教学 被引量:3
4
作者 柯彼德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7年第1期23-30,共8页
国际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具有厚句薄词的传统与片面性。汉语的形、音、义以及汉字、音节、语素之间的关系复杂,汉语教学语法中"词"与"语素"的定义和界限应加以充分说明。语素的意义大类:实素和虚素,语素的形式类型:基... 国际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具有厚句薄词的传统与片面性。汉语的形、音、义以及汉字、音节、语素之间的关系复杂,汉语教学语法中"词"与"语素"的定义和界限应加以充分说明。语素的意义大类:实素和虚素,语素的形式类型:基本语素、语助语素、构形语素、构词语素。我们考察了一般的词法规则、汉语词法规则的特征并进行汉外对比统计,对汉语的单素词、双素词和多素词,以及汉语复合词的结构、等级和分类等进行了分析,提出实现汉语词法和语素教学的初步设想,相信汉语词法和语素研究对语法教学改革会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素 构词法 构形法 语素的分类
下载PDF
国际汉语教学:数量不能代替质量 被引量:2
5
作者 柯彼德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4年第4期3-5,共3页
'对外汉语教学'这个概念是于1978年夏天在北京召开的一个会议上诞生的。会议期间提出了应该把'对外汉语教学'建成一门新兴和独立的学科。随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大力推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1983年迎来了中国国内和... '对外汉语教学'这个概念是于1978年夏天在北京召开的一个会议上诞生的。会议期间提出了应该把'对外汉语教学'建成一门新兴和独立的学科。随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大力推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1983年迎来了中国国内和国外汉语教学的新局面。在这一年,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教学 教师协会 汉语学习者 文化知识 汉语热 外语教学 对外汉字教学 孔子学院 现代汉语课程 汉语教育
下载PDF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应用V2O5纳米涂层有效抑制海洋污染
6
作者 Wolfgang Tremel 《实验与分析》 2013年第2期42-43,共2页
V2O5的纳米微粒可以抑制船体和海面平台上的藤壶、细菌和藻类的生长。由此能够开发一种新的防护涂层.且对环境的污染要远远小于此前所用的船用油漆。
关键词 海洋污染 V2O5 纳米涂层 大自然 应用 纳米微粒 防护涂层
下载PDF
西北汉语里的第三人称代词及领属后缀
7
作者 徐丹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23年第1期32-50,共19页
文章分析了两种现象:1.甘肃—青海地区汉语和非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繁杂的语音形式;2.西北地区某些汉语方言里“名词+第三人称领属后缀”的用法。甘青地区汉语里的第三人称代词除了“他”,还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来源于不同的非汉语言。非... 文章分析了两种现象:1.甘肃—青海地区汉语和非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繁杂的语音形式;2.西北地区某些汉语方言里“名词+第三人称领属后缀”的用法。甘青地区汉语里的第三人称代词除了“他”,还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来源于不同的非汉语言。非汉语言之间也相互借贷,在这一地区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实体借贷的网络。西北个别地区“名词+第三人称领属后缀”的用法渊源深远,应该是通古斯语族、蒙古语族、突厥语族在不同时期影响汉语的结果。现在在陕北地区看到的现象大概是模式借贷了上述非汉语言。今天的唐汪话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在初期阶段,两种借贷方式可能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称 西北地区 实体借贷 模式借贷
原文传递
汉语拼音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运用 被引量:66
8
作者 柯彼德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7-72,共6页
本文认为 ,为了适应全球化进程 ,扩大中外交流的需要 ,有必要将汉语拼音提升为中国的第二种文字 ,逐步实现"双文制"。文章回顾了汉语拼音的历史进程与发展 ,讨论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和国际交流中的作用 ,并指出汉语正词法... 本文认为 ,为了适应全球化进程 ,扩大中外交流的需要 ,有必要将汉语拼音提升为中国的第二种文字 ,逐步实现"双文制"。文章回顾了汉语拼音的历史进程与发展 ,讨论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和国际交流中的作用 ,并指出汉语正词法方面有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拼音方案》 “双文制” 汉字 教材
原文传递
我的三十年——怎样从事中国当代小说的德译 被引量:18
9
作者 高立希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1,共4页
本文是中国文学在德国的最主要译者之一高立希(Ulrich Kautz)先生在2014年4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主办的"镜中之镜:中国当代文学及其译介研讨会"上的发言稿。在这个发言中,高立希先生基于他翻译中国现当代小说的三十年经... 本文是中国文学在德国的最主要译者之一高立希(Ulrich Kautz)先生在2014年4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主办的"镜中之镜:中国当代文学及其译介研讨会"上的发言稿。在这个发言中,高立希先生基于他翻译中国现当代小说的三十年经验回答了如下问题:怎样把中国当代文学引入德国?翻译在这方面起着怎样的作用?具体而言,他探讨的话题包括:德国读者为什么要看中国小说?目前德国能买到哪些作家的德文译本?德国出版社在选择翻译中文书籍时,有什么限度和偏好?德国汉学家选择翻译对象的标准是什么?德国汉学家(包括高立希本人)在翻译中国小说时碰到的普遍困难是什么?高立希本人在翻译当代中国小说时采取了哪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译 高立希 中国文学 中国当代小说 莫言 余华 翻译策略
原文传递
汉语国际化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6
10
作者 柯彼德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共9页
文章分八个部分:一,纪念"对外汉语教学"与《语言教学与研究》40年以来引人注目的成就;二,汉语教学在国际化过程中仍然面临的关键问题;三,汉语拼音在汉语教学以及推广中国语言和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作用;四,中国国内外关于汉语国... 文章分八个部分:一,纪念"对外汉语教学"与《语言教学与研究》40年以来引人注目的成就;二,汉语教学在国际化过程中仍然面临的关键问题;三,汉语拼音在汉语教学以及推广中国语言和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作用;四,中国国内外关于汉语国际化的一些认识问题;五,中国语言和文化"走出去"的障碍:"汉字长城";六,非汉语人名、地名拼写的"原形"原则:"名从主人"的问题;七,汉字和汉语拼音文字在国际上的作用与分工互补:提倡贯彻"双文制"的计划;八, 21世纪中国语言与文化"走出去"的前途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教学)国际化 汉语拼音文字 双文制
原文传递
试论汉语语素的分类 被引量:5
11
作者 柯彼德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12,共12页
1汉语语素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1.1 50年代以来中国语言学中汉语语素研究的地位和发展情况从《马氏文通》到194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语言学和语法研究的萌芽和探索阶段。这期问出版发行的语法书和专题论文所表现的学术观点很不一致,各个学者... 1汉语语素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1.1 50年代以来中国语言学中汉语语素研究的地位和发展情况从《马氏文通》到194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语言学和语法研究的萌芽和探索阶段。这期问出版发行的语法书和专题论文所表现的学术观点很不一致,各个学者有各自的语法理论和语法系统,议论纷纷。50年代才开始形成一个系统性强、概念和术语比较一致的语法体系。这个新语法体系主要是由于中国新教育制度重视语文教学的需要在全国语言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而形成的。后来,这个"教学语法系统"几乎没有任何发展,至今基本上没有变动,还是"暂拟"的。但是,中国的语法研究在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后,终于在80年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词语素 语素研究 汉语语法 汉语语素 构词法 汉语教学 语法研究 中国语言学 语言系统 形态学
原文传递
乌托邦的微光:非洲电影50年
12
作者 卡茜丝.克里安 朱嫣然 朱冉洁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0-95,共6页
20世纪60年代,随着非洲殖民地的独立,非洲电影的历史从此拉开帷幕。虽然面对各种政治和经济上的困难,但是从那时起非洲已经创作了大量以整合、差异化、改革等过程为特色的电影,这些电影反映了后殖民时期撒哈拉以南非洲电影的多元化特征... 20世纪60年代,随着非洲殖民地的独立,非洲电影的历史从此拉开帷幕。虽然面对各种政治和经济上的困难,但是从那时起非洲已经创作了大量以整合、差异化、改革等过程为特色的电影,这些电影反映了后殖民时期撒哈拉以南非洲电影的多元化特征。然而,这些影片不应仅仅视为研究特定非洲问题的参考。剧本具有想象的空间,它们记录了如何应对后殖民境况的思考。从这个角度看,研究非洲电影的历史可以看作对非洲乌托邦历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独立 文化历史 电影 乌托邦
原文传递
论现在的四重非在场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Th.M.泽波姆 王善钧 毛怡红 《世界哲学》 1993年第3期59-65,51,共8页
一、彻底非在场性的现象学理论在现象学范围内,从一开始就可以对非在场从非根本的、根本的和最根本的意义上加以区分。在谓词-记号起作用的情况中对象的非在场性,是非根本意义上的非在场性。非在场的,也就是被标记着的客体。只有当客体... 一、彻底非在场性的现象学理论在现象学范围内,从一开始就可以对非在场从非根本的、根本的和最根本的意义上加以区分。在谓词-记号起作用的情况中对象的非在场性,是非根本意义上的非在场性。非在场的,也就是被标记着的客体。只有当客体原则上在想象或感知觉行为中被给予或原则上能被给予时,客体才是非在场的。根本意义上的非在场性,表现在想象、回忆、期待或使当前不存在的东西现在化的行为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先验现象学 给定性 回忆 综合分析 内在时间意识 现象学分析 客体 超验 想象力
原文传递
从《诗经》看华夏农业的成熟与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丹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3,共11页
《诗经》大致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至6世纪的语言。本文试图通过前贤对《诗经》的研究和近期考古成果进行对比,探讨华夏农业的成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文明的腾飞是需要物质基础的,《诗经》的采集时间,尤其是早期作品的采集时间对应华... 《诗经》大致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至6世纪的语言。本文试图通过前贤对《诗经》的研究和近期考古成果进行对比,探讨华夏农业的成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文明的腾飞是需要物质基础的,《诗经》的采集时间,尤其是早期作品的采集时间对应华夏文明的兴盛期,也对应着华夏农业的成熟与发展期,这个时期也对应着全球粮食普及化(Jones et al. 2011)的阶段(1)。这个时期是华夏农耕民族大步进入“五谷丰登”的阶段。《诗经》里的词汇反映了比较典型的农耕民族的语言词汇,我们将通过《诗经》里的谷物词汇和考古发现进行对比,语言学和考古学可以相得益彰、互为佐证或补充,同时,也可以纠正一些《诗经》研究里的误读、误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华夏农业 黍粟 稻麦
原文传递
结构调整政策的经济与社会影响:理论与实践
15
作者 玛格丽特.E.库勒莎 刘俊哲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99-209,共11页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实施结构调整政策(SAP)的目的、原理、条件和措施等。概括和总结了结构调整政策的实践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作者根据有关研究材料指出,在大多数结构调整国家曾一度实现了经济的增长,但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如...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实施结构调整政策(SAP)的目的、原理、条件和措施等。概括和总结了结构调整政策的实践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作者根据有关研究材料指出,在大多数结构调整国家曾一度实现了经济的增长,但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如货币贬值,经济增幅下降,投资减少,最贫困人口的收入状况和社会状况恶化等。研究了在结构调整的社会行动中的有关政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调整 政策 影响
原文传递
动词“有”的某些用法在北方汉语里的历时演变
16
作者 徐丹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6-815,共20页
本文考察“有”的三种特殊用法。有的用法始终未进入北方主要汉语方言,但是有的用法却在今天甘肃-青海一带植入了当地汉语的句法结构。这些用法是逐步扩散并发展起来的。文章力图分析为何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同样在13世纪受到了蒙古语的... 本文考察“有”的三种特殊用法。有的用法始终未进入北方主要汉语方言,但是有的用法却在今天甘肃-青海一带植入了当地汉语的句法结构。这些用法是逐步扩散并发展起来的。文章力图分析为何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同样在13世纪受到了蒙古语的影响,演变结果却如此不同。中原和西北的汉语方言发生了不同的演变。我们认为影响甘青地区汉语方言的不是某一个语言或某一个语族的语言,而是多种语言的相互作用。几百年的历史表明,中原地区的非汉民族都被汉化了,而西北地区的汉与非汉民族则是互相影响,发生了双向或多向同化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 甘青语言 地域性 多源性
原文传递
丝绸之路与欧亚酒文化遗产
17
作者 柯彼德 《长江文化论丛》 2017年第1期37-51,共15页
一,引言从地理的角度来看,自远古以来欧亚是一个统一的大陆,是一个面积巨大、跨越万里、不可分裂的整体。史前人类的祖先早已遍及欧亚大陆,逐渐定居开垦殖民地,并组成原始社会团体和文明。在大约一万年以前新石器时代和人类文明启蒙期间... 一,引言从地理的角度来看,自远古以来欧亚是一个统一的大陆,是一个面积巨大、跨越万里、不可分裂的整体。史前人类的祖先早已遍及欧亚大陆,逐渐定居开垦殖民地,并组成原始社会团体和文明。在大约一万年以前新石器时代和人类文明启蒙期间,欧亚大陆各地之间已经开展了不同社会的物质和思想交流。这种文化交融促进了各个民族文明的发展,大力推动了精神创造力和创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ahu PALAEOLITHIC HYPOTHESIS Quantum Leap HYPOTHESIS INSPIRATION HYPOTHESIS Beer-BeforeBread HYPOTHESIS Wine-Before-Beer HYPOTHESIS Eurasian HYPOTHESIS Silk Road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