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缅甸籍华裔慢性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国见 游晶 +4 位作者 白洁 段兴钧 排云珍 杨宏 高卓 《传染病信息》 2013年第6期361-364,共4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德宏州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 CHC)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云南省缅甸籍华裔中CHC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于2009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于我院感染科的缅甸籍华裔和中国籍CHC患者的... 目的:分析云南省德宏州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 CHC)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云南省缅甸籍华裔中CHC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于2009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于我院感染科的缅甸籍华裔和中国籍CHC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①172例中男88例,女84例,年龄14~73(44.47±11.34)岁,绝大多数为缅甸籍华裔(107/172,62.21%),其中以女性(63例)和>40岁(80例)居多,年龄大于中国籍患者(P均〈0.05),职业以商人(68例)为主,感染途径以注射、输血和手术等医源性感染为主。②缅甸籍华裔患者大多无临床症状,主要通过体检发现;绝大多数患者病程<10年;合并HIV感染率明显低于中国籍患者(7.48% vs.35.38%,P〈0.001)。③缅甸籍华裔和中国籍患者基线HCV RNA水平、肝硬化发病率及病程等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④26例行HCV基因型检测的患者中17例为缅甸籍华裔,检测结果为3b型5例,6型4例,1b型2例,2a型1例,3a型1例,不能分出型4例。结论①缅甸籍华裔CHC患者以女性、40岁以上、商人为主,感染途径主要为医源性感染,基线HCV RNA水平、肝硬化发病率及病程与中国籍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缅甸籍华裔患者HCV基因型呈多样化,以基因3b、6型及不能分型为主,合并HIV感染率明显低于中国籍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慢性 流行病学研究 基因型
下载PDF
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国见 游晶 +1 位作者 段兴钧 杨微波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3059-3062,共4页
全世界约有1.7亿丙型肝炎患者,标准的抗病毒方案(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仅使部分患者获得病毒学应答。影响抗病毒疗效的因素众多,如何把握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实现个体化治疗,从而提高抗病毒的应答... 全世界约有1.7亿丙型肝炎患者,标准的抗病毒方案(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仅使部分患者获得病毒学应答。影响抗病毒疗效的因素众多,如何把握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实现个体化治疗,从而提高抗病毒的应答率尤其是难治性丙型肝炎抗病毒的应答率,是全球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抗病毒治疗 持续应答率
下载PDF
索非布韦+达卡他韦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国见 白洁 +4 位作者 高卓 章银娣 段兴钧 杨宏 排云珍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2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索非布韦+达卡他韦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对2015年8月~2016年12月德宏州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部86名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索非布韦+达卡他韦抗病毒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对抗病毒治疗的应答(包括EVR、... 目的观察索非布韦+达卡他韦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对2015年8月~2016年12月德宏州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部86名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索非布韦+达卡他韦抗病毒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对抗病毒治疗的应答(包括EVR、SVR、ETVR)、复发及影响抗病毒治疗的因素。结果患者治疗第4周均实现快速病毒学应答RVR。82名(95%)患者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抗病毒结束治疗12周HCVRNA<1 000 IU/ml)。治疗前后患者血象稳定,无血细胞减少的情况出现。结论对于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索非布韦+达卡他韦抗病毒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非布韦+达卡他韦 丙型肝炎 肝硬化失代偿期
下载PDF
云南省德宏州克氏库克菌败血症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国见 段兴钧 +4 位作者 杨继华 刘军 罗自金 毛雁 白洁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1,共1页
患者男,19岁,云南省德宏州人,在云南省普洱当兵。因皮疹、咳嗽、咳痰、咳血2d余,加重伴烦躁、气促半天于2013年2月1日入院。入院2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前皮疹,高于皮面,有出血,皮疹之间夹杂有小水泡,伴咳嗽、咳少量泡沫痰,... 患者男,19岁,云南省德宏州人,在云南省普洱当兵。因皮疹、咳嗽、咳痰、咳血2d余,加重伴烦躁、气促半天于2013年2月1日入院。入院2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前皮疹,高于皮面,有出血,皮疹之间夹杂有小水泡,伴咳嗽、咳少量泡沫痰,痰中带鲜血丝,未治疗。继而患者皮疹逐渐扩散至全身皮肤,咳嗽咳痰加重,痰量较前增多,咳血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败血症 德宏州 克菌 皮疹 患者 咳嗽 咳痰
原文传递
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许梅 刀安伟 +3 位作者 张丽 段兴钧 张银娣 谢金沛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年第6期415-416,420,共3页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探讨抗病毒药物对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将130例HIV/AIDS患者按抗病毒治疗时间的长短分为3组,抗病毒治疗时间在1~3年的为A组,4~6年的为B组,7~10年的为C组。对3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探讨抗病毒药物对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将130例HIV/AIDS患者按抗病毒治疗时间的长短分为3组,抗病毒治疗时间在1~3年的为A组,4~6年的为B组,7~10年的为C组。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常规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比较抗病毒治疗前后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及C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B两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及ST-T改变、窦性心动过缓、心电轴左偏、左室高电压的发生率抗病毒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IV病毒及高强度的抗病毒治疗会影响心电活动,与患者病程进展及抗病毒治疗时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病毒治疗 心电图
下载PDF
315例HIV/AIDS患者心电图与CD4^+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许梅 刀安伟 章云娣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45-246,共2页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心电图与CD4+细胞的关系。方法按CD4+细胞计数的多少将315例HIV/AIDS患者分为A、B两组,并对两组患者的常规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总数、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高电压和ST-T改变比较,差异有统...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心电图与CD4+细胞的关系。方法按CD4+细胞计数的多少将315例HIV/AIDS患者分为A、B两组,并对两组患者的常规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总数、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高电压和ST-T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窦性心动过缓、异位搏动、心电轴偏移、束支阻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病毒及高强度的抗病毒治疗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损害,与患者CD4+细胞水平及病程进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心电图 CD4+细胞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熊敏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1期176-176,178,共2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病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治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病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基线资料、临床诊治过程,并总结其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患者经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好转28例,干预有效率93....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病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治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病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基线资料、临床诊治过程,并总结其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患者经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好转28例,干预有效率93.3%,并发症发生率6.7%。结论: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病以发热、头痛、周围神经病变和颅内高压等为主要症状表现,在护理工作中应该注意跟踪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症状表现,积极进行对症护理,以减轻患者的生理、心理负担,改善其预后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弓形虫脑病 临床特征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含TDF的HAART方案对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初治成年HIV感染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段兴钧 章银娣 +15 位作者 杨宏 谢金沛 曹东冬 排云珍 白洁 王国见 高卓 周理存 赵文胜 时允 杨琼 李品银 许元武 杨文琴 杨卫华 杨美松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1-1214,1281,共5页
目的探索含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对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初治HIV感染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TDF治疗组和非TDF治疗组、依非... 目的探索含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对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初治HIV感染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TDF治疗组和非TDF治疗组、依非韦伦(efavirenz,EFV)治疗组(即采用TDF+lamivudine(3TC)+EFV方案治疗)和克力芝(lopinavir/ritonavir,LPV/RTV)治疗组(即采用TDF+3TC+LPV/RTV方案治疗)在CD4细胞计数和内生肌酐清除率(rate of creatinine clearance,Cr Cl)上的差异。结果 TDF治疗组和非TDF治疗组患者的CD4细胞计数开始明显升高的时间分别为12周和48周。TDF治疗组患者在第24、48、60、72、84、96周时,Cr Cl比其基线时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而非TDF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r Cl未出现明显降低,无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EFV治疗组和LPV/RTV治疗组患者均从第12周起,CD4细胞计数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EFV治疗组患者和LPV/RTV治疗组患者的Cr Cl开始比其基线时降低的时间分别是72周和12周。结论在患者各项危险因素可控的情况下,推荐TDF+3TC+EFV为初治HIV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流行病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