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宏州蚊类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龚保全 《医学动物防制》 2001年第1期12-16,共5页
通过对全州范围内65个乡镇的成、幼虫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调查乡镇的山区、半山区、河谷区和平坎区的各类孳生地幼虫进行调查,以及人、牛房、野外的成虫捕捉及诱捕,共采集蚊虫标本2758号,经过鉴定,共获3个亚科,12个属,20个亚属,9... 通过对全州范围内65个乡镇的成、幼虫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调查乡镇的山区、半山区、河谷区和平坎区的各类孳生地幼虫进行调查,以及人、牛房、野外的成虫捕捉及诱捕,共采集蚊虫标本2758号,经过鉴定,共获3个亚科,12个属,20个亚属,95种蚊虫。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德宏州的蚊虫种类及分布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分类 调查
下载PDF
云南省陇川县男性静脉吸毒青年共用注射器具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家鹏 吴尊友 +7 位作者 程何何 李志荣 段松 贾曼红 毕秀琼 董勒弄 黄素芬 赵忠林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56-458,共3页
以1994年8~10月在云南省陇川县18~29岁男性青年断面调查中发现的静脉吸毒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观察期为1991年1月1日至1994年8月1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了静脉吸毒者共用注... 以1994年8~10月在云南省陇川县18~29岁男性青年断面调查中发现的静脉吸毒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观察期为1991年1月1日至1994年8月1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了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具行为的决定因素。在回顾性队列研究期间,静脉吸毒者中共用注射器具的年新发生率平均为19.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民族以外的其它人口学特征、吸烟、饮酒及婚前(婚外)性行为,对静脉吸毒者中共用注射器具的发生无预测作用,而景颇民族则是合用注射器具的主要危险因素(OR=5.8,95%C.I.2.5~13.8),其人群归因危险度为58.5%。我们认为,对于景颇族静脉吸毒者中很高的合用注射器具行为需要进一步研究。针对合用注射器具行为的HIV预防性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用注射器具 吸毒 危险因素 云南 陇川县
下载PDF
梁河县家鼠鼠疫的复燃与控制 被引量:3
3
作者 董兴齐 熊孟韬 +6 位作者 康浩昌 刘安沛 赵兴忠 罗佳丽 江家仙 罗启松 寸永葵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65-165,共1页
梁河县地处东经98°09′~98°39′,北纬24°35′~24°56′,年平均气温18.28℃,是云南省西部家鼠鼠疫分布区,历史上鼠疫流行极为猖獗。自1955~1956年控制了人间和鼠间鼠疫以来,仍不断从鼠间查到疫情线索。1990年8月... 梁河县地处东经98°09′~98°39′,北纬24°35′~24°56′,年平均气温18.28℃,是云南省西部家鼠鼠疫分布区,历史上鼠疫流行极为猖獗。自1955~1956年控制了人间和鼠间鼠疫以来,仍不断从鼠间查到疫情线索。1990年8月在县城和九保镇再一次暴发鼠间鼠疫。现将调查及控制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家鼠 控制
下载PDF
云南瑞丽HIV-1感染长期存活者的病毒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蒋岩 林旭东 +5 位作者 曹尚 王桂杰 张辉 段一娟 段松 邵一鸣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0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 研究长期不进展者的病毒生物学特征及其与疾病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感染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共培养的方法分离病毒,终点以共培养上清液中的p24抗原作为病毒生长的评价指标。结果 (1)从15例长期不进展者分离到4株病毒,占2... 目的 研究长期不进展者的病毒生物学特征及其与疾病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感染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共培养的方法分离病毒,终点以共培养上清液中的p24抗原作为病毒生长的评价指标。结果 (1)从15例长期不进展者分离到4株病毒,占26.7%。同时取该地区HIV-1感染进展者血样20份,分离到14株病毒,阳性率为70.0%;(2)病毒分离率影响因素的试验结果表明,病毒的分离率与CD_4细胞数有明显关系,CD_4细胞数越高,分离率越低。反之,CD_4细胞数越低,病毒分离率越高。此外,去除CD_8细胞后可以显著提高病毒的分离率;(3)病毒生物学特性观察发现长期不进展者分离株均属生长缓慢、低滴度、非致细胞融合型(NSI型),在T细胞不能生长的病毒;(4)大部分进展者分离株与长期不进展者分离株在生物学特性方面没有显示区别。结论 长期不进展者与大部分进展者的病毒生物学特征没有明显区别,因此,推测病毒学因素可能不是决定病程进展的最主要因素。影响疾病进展的其它因素,如免疫因素等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存活者 外周血单核细胞 艾滋病 HIV-1
下载PDF
1例人间腺型鼠疫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增源 李继忠 +2 位作者 李洪根 罗启松 梁伟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2-143,共2页
关键词 人间腺型鼠疫 疫情调查 云南
下载PDF
云南省德宏州1995~200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6
作者 刘定昌 李玉梅 +6 位作者 赵义 苏俭娉 康有朝 严群 杨玲 杨翠菊 杨升丽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0-330,共1页
关键词 云南 德宏州 1995~2000年 急性弛缓性麻痹 病例 监测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人间鼠疫间隔31年后首例腺鼠疫的确诊及流行病学
7
作者 王耕兴 赵生珠 刘云鹏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6期360-362,349,共4页
1955年控制了云南省人间鼠疫,间隔31年后,于1986年7月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了1例腺鼠疫续发败血症鼠疫,从患者血液及腹股沟淋巴腺穿刺液中检出鼠疫菌,从患者恢复期血清中检出鼠疫 F1抗体;从当地鼠、蚤中检出鼠疫菌18株。经鼠疫动物病流行... 1955年控制了云南省人间鼠疫,间隔31年后,于1986年7月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了1例腺鼠疫续发败血症鼠疫,从患者血液及腹股沟淋巴腺穿刺液中检出鼠疫菌,从患者恢复期血清中检出鼠疫 F1抗体;从当地鼠、蚤中检出鼠疫菌18株。经鼠疫动物病流行调查分析认为:人间鼠疫的发生来源于当地的鼠间鼠疫、而鼠间鼠疫则来源于居民区潜在的疫源、防治对策宜采取灭鼠、蚤并重,防、灭鼠兼施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云南省潞西市1998年霍乱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8
作者 李发佑 颜云 《大理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60-61,共2页
目的 :报告潞西市1998年发生的霍乱疫情。方法 :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调查和检验。结果 :采样908份 ,检出小川型霍乱弧菌106株 ;发生病例21例 ,死亡1例 ;检出健康带菌13例。流行历时近2mo。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疫情发... 目的 :报告潞西市1998年发生的霍乱疫情。方法 :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调查和检验。结果 :采样908份 ,检出小川型霍乱弧菌106株 ;发生病例21例 ,死亡1例 ;检出健康带菌13例。流行历时近2mo。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疫情发现不及时 ,措施不得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 流行病学 疫情 云南
下载PDF
云南某县男性青年HIV感染危险行为与知识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尊友 张家鹏 +9 位作者 董勒弄 段松 李志荣 程何何 黄素芬 贾曼红 毕秀琼 赵忠林 李文可 马宗江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了解艾滋病流行区男性青年HIV感染危险行为特征、HIV/AIDS知识水平和自觉HIV感染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方法1994年对云南省某县82个村的18~29岁男性青年进行了断面调查。调查对象的人口特征、行为和知识水平... 目的了解艾滋病流行区男性青年HIV感染危险行为特征、HIV/AIDS知识水平和自觉HIV感染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方法1994年对云南省某县82个村的18~29岁男性青年进行了断面调查。调查对象的人口特征、行为和知识水平资料,由调查员用匿名调查表收集。结果共调查1548人,发现433名吸毒者,其中192人为静脉吸毒者。静脉吸毒者中合用注射用具很普遍(73%)。吸毒者的婚前/婚外性行为是非吸毒者的4倍,仅2.5%的婚前/婚外性行为用了安全套。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对HIV/AIDS一无所知。结论有助于HIV传播的因素在该地的男青年中很普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毒感染 危险行为 静脉吸毒 知识水平 青年
原文传递
云南省陇川县男性青年吸毒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吴尊友 张家鹏 +10 位作者 李志荣 段松 董勒弄 程何何 黄素芬 贾曼红 毕秀琼 赵忠林 马宗江 李文可 RogerDetels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探索边境地区男性青年吸毒的危险因素。方法 断面调查基础上建立回顾性队列,观察期为1991 年1 月1 日至1994 年8 月1 日。被调查对象人口学和行为方面资料采用匿名方法收集。危险因素的确定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索边境地区男性青年吸毒的危险因素。方法 断面调查基础上建立回顾性队列,观察期为1991 年1 月1 日至1994 年8 月1 日。被调查对象人口学和行为方面资料采用匿名方法收集。危险因素的确定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结果 每年新吸毒者发生率在1991 ~1993 年间逐年上升。根据多因素分析,吸毒的危险因素包括:未婚、离婚或分居或丧偶( O R= 8 .9) 、被朋友或他人鼓励尝试毒品( O R= 8 .8) ,吸烟( O R= 2 .4) ,属景颇族( O R= 1 .8) 以及1991 年家庭成员中有人吸毒( O R= 1 .5) 。至少上学7 年是吸毒的保护因素( O R= 0 .6) 。几个主要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是:被朋友或他人鼓励尝试吸毒为70 .8 % ,吸烟50 % ,属景颇族为24 % 。结论 采取社区干预来改变人们对吸烟及吸毒的看法,可能会大幅度降低新吸毒者发生率。为此,建议尽快开展社区干预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 发生率 危险因素 云南 陇川县
原文传递
云南省陇川县HIV-1流行毒株膜蛋白基因C2-V3区序列测定和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钧 管永军 +7 位作者 邵一鸣 田春桥 赵全壁 张桂云 张家鹏 段松 JosefKostler HansWolf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共6页
使用PCR对21份采集于1995年中的云南陇川县HIV-1阳性静脉吸毒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样品进行扩增,从17份样品中获得了HIV-1膜蛋白(env)基因的核酸片段,并对其C2-V3及邻区450个核苷酸序... 使用PCR对21份采集于1995年中的云南陇川县HIV-1阳性静脉吸毒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样品进行扩增,从17份样品中获得了HIV-1膜蛋白(env)基因的核酸片段,并对其C2-V3及邻区45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7份陇川样品中存在B和C两种亚型的HIV-1毒株序列,各亚型内的基因离散率分别为4.7%和3.3%。与A~E参考亚型及部分B和C亚型代表株序列相比较,属陇川B亚型的14个毒株与包括泰国、缅甸及云南瑞丽在内的B亚型毒株序列十分接近,基因离散率在3.9%~4.5%的范围内;属陇川C亚型的3个毒株则与代表印度毒株的C亚型共享序列及瑞丽C亚型毒株序列十分相似,其基因离散率均为2.5%。以上数据提示,HIV-1在陇川的流行时间不长,且B和C亚型毒株的传入时间相差1年左右。对B亚型毒株V3环序列的分析还发现,位于V3环顶端的四肽序列中GPGQ占64.3%,GPGR则仅占28.6%,且编码其精氨酸(R)的密码子均为CGA而不是AGA。此结果与作者根据早期瑞丽HIV-1毒株序列研究结果得出的推测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序列分析 艾滋病病毒 膜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