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惠市主要农作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发生趋势分析
1
作者 董讯娟 刘永为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2年第4期73-73,共1页
德惠市地处松辽平原腹地,是吉林省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德惠市相继发生了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同时,毗邻的省、市已发生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有着极高的传入风险。文章对德惠市主要农作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发生趋势进行分析和阐述,以利于检... 德惠市地处松辽平原腹地,是吉林省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德惠市相继发生了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同时,毗邻的省、市已发生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有着极高的传入风险。文章对德惠市主要农作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发生趋势进行分析和阐述,以利于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消灭和防止进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有害生物 疫情 分析
下载PDF
德惠市绿色优质葡萄栽培技术
2
作者 刘丽娜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5年第11期35-35,共1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生产优质、高效、绿色葡萄的栽培技术。重点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应用优良品种等栽培技术。
关键词 葡萄 栽培技术 绿色 优质 优良品种 病虫防治
下载PDF
德惠市发展棚膜蔬菜经济探究
3
作者 吕淑娟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5年第11期34-34,共1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种植业正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单一种植业向特色农业转变,因此,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结合当地现状,对发展棚膜经济...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种植业正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单一种植业向特色农业转变,因此,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结合当地现状,对发展棚膜经济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棚膜经济 发展现状 必要性 发展对策
下载PDF
S.B技术对大豆增产效应及最适密度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伟 闫晓艳 +5 位作者 张鸣浩 李楠 王曙明 李玉梅 张明成 田学福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6-819,共4页
S.B技术是集种子处理、施肥、掐尖于一体综合生产技术,为分析各项处理的增产作用,选择大豆品种吉育47,对S.B技术增产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B种子处理、S.B施肥、掐尖都有增产作用,S.B施肥增产达极显著水平,S.B种子处理、掐尖增产均... S.B技术是集种子处理、施肥、掐尖于一体综合生产技术,为分析各项处理的增产作用,选择大豆品种吉育47,对S.B技术增产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B种子处理、S.B施肥、掐尖都有增产作用,S.B施肥增产达极显著水平,S.B种子处理、掐尖增产均达显著水平。大豆最高产量为S.B种子处理、S.B施肥和第二片复叶掐尖处理组合;S.B技术最佳密度为15万株.hm-2。由于掐尖后大豆植株多数形成双茎株,平均茎粗变细,抗倒能力变差,所以掐尖处理应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S.B技术 S.B施肥
下载PDF
吉林中南部不同类型大豆品种的适宜密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邱强 张伟 +6 位作者 马桂云 张明浩 张征 王英男 闫晓艳 石一鸣 王树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1-673,共3页
选用两个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试验地分别采用3个不同密度开展研究,分析密度对其农艺性状、生长期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吉林省中南部地区,分枝型大豆自我调节能力强,对不同种植密度的适应性强... 选用两个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试验地分别采用3个不同密度开展研究,分析密度对其农艺性状、生长期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吉林省中南部地区,分枝型大豆自我调节能力强,对不同种植密度的适应性强,12万~28万株/hm2均能获得较高产量;主茎型大豆品种的适宜密度为12万~20万株/hm2,当达到28万株/hm2时,冠层会出现郁闭现象,产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类型 密度
下载PDF
春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4
6
作者 闫晓艳 邱强 +2 位作者 石一鸣 张伟 马贵云 《耕作与栽培》 2009年第1期17-19,共3页
2005—2007年开展了"大豆超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通过3年攻关研究,同时集成、组装、配套及创新各项高产栽培技术,形成了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制定技术规程。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超高产田建设技术主要有4项:创建超高产土... 2005—2007年开展了"大豆超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通过3年攻关研究,同时集成、组装、配套及创新各项高产栽培技术,形成了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制定技术规程。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超高产田建设技术主要有4项:创建超高产土壤环境技术、品种优化技术、超高产大豆养分管理技术和增密保粒技术。2006年在农安县建设2 001 m2超高产田,平均产量为313.1~355.7 kg/667 m2;2007年在梨树县比较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建设11 872.6 m2超高产田,平均产量达到255.0~285.0 kg/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大豆 超高产 栽培技术 实践
下载PDF
0.05%呋虫胺药肥混剂对甘蔗害虫的防控效果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双 潘浦群 唐静 《中国糖料》 2016年第2期46-47,共2页
对0.05%呋虫胺药肥混剂防治甘蔗害虫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0.05%呋虫胺药肥混剂对甘蔗螟虫和蓟马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剂量与防效间存在正相关,即防效随使用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制品推荐用量:300~400kg/hm^2。
关键词 甘蔗害虫 呋虫胺 药肥混剂 防效
下载PDF
基层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3
8
作者 武艳艳 张明成 谢淑涛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0年第8期148-148,共1页
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是第一要素,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全省实施科技兴农的直接载体和重要支撑。但是,现有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特别是乡镇一级的农业科技推广,构架出现了所谓"网破、线断、人散"的衰败局面。文章针对基层农业技术... 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是第一要素,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全省实施科技兴农的直接载体和重要支撑。但是,现有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特别是乡镇一级的农业科技推广,构架出现了所谓"网破、线断、人散"的衰败局面。文章针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使基层农技的体系在新的形势下得到了调整、巩固、充实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技推广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黎明泉 《广东蚕业》 2020年第10期43-44,共2页
马铃薯如果感染腐烂茎线虫,即便伤害比较轻,也会导致减产20%左右,重度会减产55%~83%,甚至没有收获,这对农户而言简直是一种灾难。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在防治工作中可以使用的药剂有多种,效果也各有不同。
关键词 不同药剂 马铃薯 腐烂 茎线虫 防治效果
下载PDF
除草剂在玉米田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邢风华 王学田 邢凤霞 《农村科学实验》 2010年第4期13-13,共1页
除草剂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的技术性和区域性都较强.下面结合几年来应用实践就我地区的使用技术加以说明:一、玉米苗前除草剂是指在播种后、出苗前应用的除草剂。具有封闭除草的效果。例如:“阿胶乙草胺”是一种选择性芽前土壤处... 除草剂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的技术性和区域性都较强.下面结合几年来应用实践就我地区的使用技术加以说明:一、玉米苗前除草剂是指在播种后、出苗前应用的除草剂。具有封闭除草的效果。例如:“阿胶乙草胺”是一种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禾本科杂草通过幼芽吸收,阔叶杂草由根、幼芽吸收,使杂草幼芽幼根停止生长而死亡.持效期为40—70天,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主要保持在0—3厘米的土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前除草剂 玉米田 应用 土壤处理除草剂 禾本科杂草 使用技术 封闭除草 阔叶杂草
下载PDF
硅肥与水稻 被引量:1
11
作者 岳福顺 吕淑娟 +1 位作者 谷颖 何花 《现代农业》 2012年第7期33-33,共1页
水稻素有硅酸植物之称,硅肥是一种新型肥料,被列为继氮、磷、钾之后的第四大元素肥料,据相关资料介绍:生产1000千克稻谷,二氧化硅吸收量高达150千克,超过水稻吸收氮磷钾的总和。在大安市的实际应用中也表现出相当高的利用价值,施硅肥... 水稻素有硅酸植物之称,硅肥是一种新型肥料,被列为继氮、磷、钾之后的第四大元素肥料,据相关资料介绍:生产1000千克稻谷,二氧化硅吸收量高达150千克,超过水稻吸收氮磷钾的总和。在大安市的实际应用中也表现出相当高的利用价值,施硅肥后表现返青快、长势好、茎叶硬度增强,分蘖明显增多,每穴有效分蘖数平均增加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硅肥 水稻 有效分蘖数 氮磷钾 二氧化硅 利用价值 吸收量 大安市
下载PDF
杏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相华 李艳梅 秦瑞芬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4期150-150,共1页
本文以杏栽培技术实施案例为准,简单介绍了杏栽培技术的研究价值,强调了遵循生物特性需求种植的必要性,同时针对杏栽培技术具体应用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栽培技术 技术方法 应用案例
下载PDF
水稻高产、稳产关键技术
13
作者 傅秀林 尚尔春 +3 位作者 王伟 崔兴山 孙利 李继增 《北方水稻》 CAS 2016年第2期40-42,45,共4页
引用水稻品种,须以生态鉴定为重要参考。科学选择水稻品种,应考虑当地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灌溉方式、地形地貌、地块特点、目标栽培密度、市场需求等实际情况。总结了水稻科学栽培技术要点,介绍了水稻主要病虫害如恶苗病、立枯病、稻... 引用水稻品种,须以生态鉴定为重要参考。科学选择水稻品种,应考虑当地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灌溉方式、地形地貌、地块特点、目标栽培密度、市场需求等实际情况。总结了水稻科学栽培技术要点,介绍了水稻主要病虫害如恶苗病、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二化螟、粘虫等的发生条件与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关键技术 品种选择 科学栽培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稻田养鸭防治稻水象甲
14
作者 董讯娟 包文忠 《农村科学实验》 2012年第6期10-11,共2页
稻水象甲是国际检疫性有害生物,我省已有一定面积发生..其抗逆性强、繁殖率高、寄生范同广、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防治难。由于其能飞、能爬、能潜水,使用化学药剂难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近几年,我站摸索出了稻田养鸭防治稻水象... 稻水象甲是国际检疫性有害生物,我省已有一定面积发生..其抗逆性强、繁殖率高、寄生范同广、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防治难。由于其能飞、能爬、能潜水,使用化学药剂难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近几年,我站摸索出了稻田养鸭防治稻水象甲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效果 稻水象甲 稻田养鸭 检疫性有害生物 抗逆性强 传播速度 化学药剂 繁殖率
下载PDF
稻水象甲发生与防治
15
作者 包文忠 兰洪学 《农村科学实验》 2006年第5期16-16,共1页
稻水象甲是国际性农业植物检疫性害虫,最早发生于美洲,在亚洲发生的国家有,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在我国最早发现稻水象甲的地方是,1987年在河北省唐海县。 稻水象甲在我省最早发现的地区是,1993年8月在通化地区的集安市。目前... 稻水象甲是国际性农业植物检疫性害虫,最早发生于美洲,在亚洲发生的国家有,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在我国最早发现稻水象甲的地方是,1987年在河北省唐海县。 稻水象甲在我省最早发现的地区是,1993年8月在通化地区的集安市。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均不同程度的发生此种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水象甲 检疫性害虫 防治 农业植物 通化地区 部分地区 国际性 早发 唐海县 河北省
下载PDF
标准园无公害早春薄皮甜瓜的育苗与定植
16
作者 程志新 张玉清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5年第10期3-,共1页
早春薄皮甜瓜的育苗与定植直接影响甜瓜的生长、管理、产量和效益。本文从育苗、定植等技术环节,详细阐述了早春薄皮甜瓜的育苗与定植的技术要领,对甜瓜的田间管理和生产起到了指导作用。
关键词 标准园 无公害 甜瓜 育苗 定植
下载PDF
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17
作者 程指杰 马桂云 +1 位作者 包文忠 兰红学 《农村科学实验》 2009年第7期12-12,共1页
一、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原因 玉朱埝毡皂遇低温,种子在土壤中生长缓慢,使丝黑穗病病菌侵染的概率增加,病菌从种芽和幼根中侵入,最终导致植株发病。
关键词 玉米丝黑穗病 原因 防治 病菌侵染 生长缓慢 土壤 种子 幼根
下载PDF
大棚辣椒种植及病虫害综合防治
18
作者 马妍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3年第1期102-102,共1页
辣椒是在我国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一种作物,青辣可以做美味菜肴,干辣椒是很好的调味品,目前多采用大棚种植辣椒,这样可以保证一年四季都可以有新品上市,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文章就种植和防病虫害两方面论述了辣椒大棚种植所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选种 育苗 定植 防治
下载PDF
实施培肥地力战略 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19
作者 程志新 张玉清 《吉林农业》 2015年第10期99-99,共1页
本文通过对德惠市耕地质量的分析,提出土壤改良的具体措施。同时要树立全社会对耕地流失和质量下降的忧患意识,提高对耕地保护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耕地的保护工作。
关键词 改善 耕地 质量 措施
下载PDF
有关蘑菇秋季管理问题的探讨
20
作者 王德荣 于金龙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2年第10期111-111,共1页
秋季蘑菇栽培最近几年才开始兴起,是为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要而进行的非季节蔬菜培育。近几年研究发现,秋季栽培的蘑菇产量和质量都比较好,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文章通过对秋季蘑菇的种植问题做研究,提出秋季种植蘑菇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秋季 蘑菇 栽培 管理 探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