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术前内皮覆盖、术后病灶隔离法预防妇产科腹盆腔手术术后粘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丁伟平 胡惠英 +2 位作者 王玉娟 董利 全晓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医用透明质酸钠进行术前内皮覆盖、术后病灶隔离法预防妇产科腹盆腔手术术后粘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共540例进行腹盆腔妇产科手术的患者,将其半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HA术前术后联合预防... 目的探讨采用医用透明质酸钠进行术前内皮覆盖、术后病灶隔离法预防妇产科腹盆腔手术术后粘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共540例进行腹盆腔妇产科手术的患者,将其半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HA术前术后联合预防法,对照组则不采用任何预防组织粘连的措施。结果研究组患者体征及B超检查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而术后第3天血常规检查则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结论 HA术前内皮覆盖、术后病灶隔离法预防妇产科腹盆腔手术术后粘连较可靠,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透明质酸钠 妇产科 预防 术后粘连
下载PDF
浅谈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况勋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10Z期84-84,共1页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原因,寻找最佳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03年初至2011年6月在我院产科行腹部手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18例患者临床资料,找出切口感染的原因,并进一步探索避免感染及防治措施。...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原因,寻找最佳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03年初至2011年6月在我院产科行腹部手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18例患者临床资料,找出切口感染的原因,并进一步探索避免感染及防治措施。结果患者体质、免疫力、肥胖、妊娠水肿、贫血、糖尿病、滞产、手术时间、缝合技术以及术中高频电刀的使用等均为造成腹部切口感染的重要原因。结论针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以及提高产妇机体体抗力、重视孕期保健,选择适当切口、合理换药,能够减少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降低手术的风险,减少患者的精神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损失,避免医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切口 原因及防治
下载PDF
妇产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卢梦祺 《中国乡村医药》 2013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患者893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76例为病例组,无脂肪液化817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糖尿病病史、有无高脂血症等情况。应用...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患者893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76例为病例组,无脂肪液化817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糖尿病病史、有无高脂血症等情况。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评价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大于60岁、BMI>24、糖尿病和Ⅲ类切口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年龄大于60岁,伴有糖尿病且超重的Ⅲ类切口患者,术后要进行必要的早期干预及合理治疗,避免切口脂肪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液化 妇产科 手术切口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德清县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4
作者 况勋红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14期175-177,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德清县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的相关因素。方法:统计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德清县人民医院产科行分娩手术884例患者,其中剖宫产患者383例,占43.33%,统计非医学指征行剖宫产例数,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可能影响非医学...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德清县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的相关因素。方法:统计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德清县人民医院产科行分娩手术884例患者,其中剖宫产患者383例,占43.33%,统计非医学指征行剖宫产例数,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可能影响非医学指征行剖宫产的相关因素行单因素描述,并借助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383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中69例无手术指征,构成比为18.02%;单因素分析可知,年龄、体重指数、产次、认为剖宫产安全痛苦小、家人及医护人员影响、孕期分娩方式意愿、产前紧张恐惧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入及文化程度影响不明显(P>0.05);多因素分析可知,孕期分娩方式意愿(OR=5.093)、认为剖宫产安全且痛苦小(OR=4.054)、体重指数(OR=3.854)、产前紧张恐惧(OR=3.475)、家人影响(OR=2.575)、医护人员影响(OR=2.135)、年龄(OR=1.078)及产次(OR=1.023)为影响非医学指征患者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因素。结论:患者认知行为存在偏差、体重指数过大、产前心理状态差、受家人及医护人员影响、年龄大、产次多是导致非医学指征患者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医学指征剖宫产 影响因素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红藤桂茯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及对CRP、血液流变学、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任继荣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3年第1期188-190,共3页
慢性盆腔炎为盆腔内器官和盆腔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也是妇科多发疾病,以下腹疼痛、带下量多、腰骶酸痛、月经失调、痛经,甚至不孕为主要临床表现。多为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当或不彻底,病程迁延所致,其病程长,病情顽固... 慢性盆腔炎为盆腔内器官和盆腔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也是妇科多发疾病,以下腹疼痛、带下量多、腰骶酸痛、月经失调、痛经,甚至不孕为主要临床表现。多为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当或不彻底,病程迁延所致,其病程长,病情顽固,反复发作,经久不愈[1]。其发病与免疫功能、性激素水平、自由基、细胞凋亡、血液流变学等机制相关[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结缔组织 急性盆腔炎 慢性炎症性疾病 血液流变学 性激素水平 慢性盆腔炎 盆腔腹膜 腰骶酸痛
下载PDF
会阴冷敷对阴道分娩后会阴疼痛缓解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邵才颖 王奇芳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4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会阴冷敷对阴道分娩后会阴疼痛缓解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自然分娩后会阴疼痛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两组均予会阴疼痛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冷敷贴。比较两组疼痛程度、... 目的观察会阴冷敷对阴道分娩后会阴疼痛缓解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自然分娩后会阴疼痛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两组均予会阴疼痛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冷敷贴。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疗效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0%,66/75)明显高于对照组(70.7%,53/75),满意度(85.3%,64/75)明显高于对照组(64.0%,48/75),产后6、12、24小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87、9.02,t=8.41、11.26、21.30,P<0.05)。结论应用冷敷贴对阴道分娩后会阴疼痛产妇具有良好镇痛效果,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会阴疼痛 冷敷
下载PDF
不同5′-硝基咪唑类药物治疗厌氧菌性及滴虫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玉娟 褚美芬 +3 位作者 罗冬娇 王宝囡 蒋锦琴 严杰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5-378,共4页
目的观察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厌氧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了解所分离的厌氧菌和阴道毛滴虫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根据细菌学和寄生虫学实验室检查结果,将290例厌氧菌性和62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各随机分为3组... 目的观察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厌氧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了解所分离的厌氧菌和阴道毛滴虫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根据细菌学和寄生虫学实验室检查结果,将290例厌氧菌性和62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各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采用二倍试管平皿稀释法测定厌氧菌分离株对不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二倍试管稀释法测定阴道毛滴虫分离株对不同药物的最低杀虫浓度(MPC)。结果厌氧菌性阴道炎组中,甲硝唑亚组的有效率为54.6%,明显低于替硝唑亚组的68.8%(P<0.05)和奥硝唑亚组的74.2%(P<0.01),后两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滴虫性阴道炎组中,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亚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5%、100.0%和100.0%,3个亚组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甲硝唑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高于替硝唑(P<0.01)和奥硝唑(P<0.01),但后两组间不良反应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对266株革兰阴性厌氧菌MIC_(90)范围分别为4~8、1~2和1~2μg/mL,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对261株革兰阳性厌氧菌MIC_(90)范围分别为32~64、8~32和8~16μg/mL。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杀灭阴道毛滴虫的MPC分别为25、5和5μg/mL。结论与甲硝唑比较,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厌氧菌性阴道炎的疗效高、不良反应少,但甲硝唑的价格低廉。临床厌氧菌株对甲硝唑有较高的耐药率。3种药物抗革兰阴性厌氧菌的作用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厌氧菌,但革兰阳性厌氧菌对奥硝唑仍有较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硝基咪唑抗生素 厌氧菌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 临床疗效 药物敏感试验
下载PDF
绝经前后细菌性阴道病厌氧菌群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玉娟 罗冬娇 +3 位作者 褚美芬 王宝囡 蒋锦琴 严杰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目的了解绝经前后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标本中优势厌氧菌群,检测厌氧菌分离株对5-硝基咪唑类和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集165例未绝经和125例绝经阴道病患者以及84例未绝经和68例绝经正常妇女的阴道分泌物,测定其pH.采用选择性厌氧... 目的了解绝经前后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标本中优势厌氧菌群,检测厌氧菌分离株对5-硝基咪唑类和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集165例未绝经和125例绝经阴道病患者以及84例未绝经和68例绝经正常妇女的阴道分泌物,测定其pH.采用选择性厌氧培养基分离类杆菌、梭杆菌、乳杆菌、优杆菌、消化链球菌和消化球菌,将分离的厌氧菌株鉴定至种.同时采用二倍平皿稀释法,测定塞克硝唑、替硝唑、甲硝唑、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对760株厌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100%细菌性阴道病患者、97.6%未绝经和98.5%绝经正常妇女的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出厌氧菌.阴道炎患者标本中,类杆菌属、普氏菌属和紫质单胞菌属厌氧菌分离率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P<0.01),其中以多毛类杆菌、腐败类杆菌、脆弱类杆菌、产黑普氏菌、不解糖紫质单胞菌为优势菌群;梭杆菌属、优杆菌属、消化球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厌氧菌分离率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乳杆菌属分离率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未绝经正常妇女和患者及绝经正常妇女和患者阴道分泌物pH分别为 4.5±0.2、5.5±0.8、6.5±0.3和6.5±1.0.塞克硝唑、替硝唑和甲硝唑对355株革兰阴性厌氧菌MIC90值为1~8 μg/ml,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则为4~16 μg/ml;塞克硝唑、替硝唑和甲硝唑对405株革兰阳性厌氧菌MIC90值为8~32 μg/ml,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则为4~16 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 厌氧菌 菌群失调 药敏试验
下载PDF
易黄汤灌肠治疗湿热毒盛型盆腔炎疗效观察及对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况勋红 蒋文蔚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4期126-128,共3页
目的:观察易黄汤灌肠治疗湿热毒盛型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临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易黄汤灌肠,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炎性包块及积液变化,统计2组血常规恢... 目的:观察易黄汤灌肠治疗湿热毒盛型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临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易黄汤灌肠,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炎性包块及积液变化,统计2组血常规恢复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疼痛VAS评分、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深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以上各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对照组为7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月,治疗组复发率为11.1%,对照组为3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轻度呕吐、腹痛各1例,治疗组出现腹泻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结论:急性盆腔炎(湿热毒盛型)采用易黄汤灌肠辅助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盆腔炎 湿热毒盛型 易黄汤 复发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前米非司酮预处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5
10
作者 胡惠英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3期381-383,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在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先采用米非司酮进...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在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先采用米非司酮进行预处理,即在术前采用12.5 mg/d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比较观察组米非司酮预处理前后及对照组术前肌瘤直径大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血红蛋白及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在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肝肾功能,并观察患者有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观察组预处理前肌瘤直径为(5.6±2.5)cm,预处理后肌瘤直径为(3.2±1.5)cm,对照组术前肌瘤直径为(5.7±2.6)cm,观察组预处理后较预处理前及对照组术前均明显缩小(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5例(6.67%)在服药早期有轻度恶心症状,3例(4.00%)天冬氨酸氨酶轻度升高,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预处理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可明显缩小肌瘤体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预处理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3
11
作者 董莉 丁伟平 +2 位作者 寿之炜 姚晓红 季海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9期2291-229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结果表明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黏度低切与全血黏度高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与全血黏度高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2与IL-1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IL-2与IL-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且可有效地提高抗炎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中西医结合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宫腔镜结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 被引量:8
12
作者 寿之炜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950-952,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及术后应用孕激素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9月行宫腔镜诊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6例,术后随机分为孕激素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孕激素组术后给予安宫黄体酮周期性治疗3个月,对...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及术后应用孕激素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9月行宫腔镜诊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6例,术后随机分为孕激素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孕激素组术后给予安宫黄体酮周期性治疗3个月,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激素类药物治疗,观察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1.5年对照组自然妊娠35例,妊娠率为67.3%(35/52);孕激素组自然妊娠40例,妊娠率为74.1%(40/54)。术后1.5年对照组复发率高于孕激素组(17.3%与3.7%,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宫腔镜诊断及治疗效果明确,术后应用孕激素治疗可能有助于预防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息肉 宫腔镜检查 孕激素类
下载PDF
琥珀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全晓瑜 丁伟平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74-75,共2页
目的分析琥珀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方法选取德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妇女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应用硫酸亚铁片进行治疗,试验组给予琥珀酸亚铁治疗。比较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RBC、HB水平... 目的分析琥珀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方法选取德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妇女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应用硫酸亚铁片进行治疗,试验组给予琥珀酸亚铁治疗。比较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RBC、HB水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Hb为(114.90±13.44)g/L,RBC为(3.87±0.82)×1012/L,对照组Hb为(102.91±10.52)g/L,RBC为(3.32±0.66)×1012/L,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亚铁 妊娠 缺铁性贫血
下载PDF
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非器质性月经过多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宏莉 王海燕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4期418-420,共3页
目的观察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非器质性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非器质性月经过多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 目的观察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非器质性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非器质性月经过多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补充铁剂、加强营养、注意休息等对症支持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周期。按照月经失血图评分法(PBAC)评估两组患者经血量,评分>100分(经血量>80 mL)为月经过多。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后出血控制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并根据两组患者阴道出血情况进行疗效评定。治疗期间严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8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出血控制时间分别为(16.5±2.0)d、(25.6±3.0)d,出血停止时间分别为(23.5±3.8)d、(40.5±5.0)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周期、2个周期、3个周期后,PAB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4例(9.30%)、5例(11.63%)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非器质性月经过多,可迅速控制出血,减少月经出血量,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器质性月经过多 戊酸雌二醇 地屈孕酮
下载PDF
一次性套装式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管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伟平 全晓瑜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1108-1109,1112,共3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套装式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管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应用一次性套装式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管实施终止早期妊娠妇女210例(可视吸引管组)和应用传统吸引管终止早期妊娠的妊娠妇女210例(普通吸引管组)... 目的探讨一次性套装式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管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应用一次性套装式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管实施终止早期妊娠妇女210例(可视吸引管组)和应用传统吸引管终止早期妊娠的妊娠妇女210例(普通吸引管组)为对照,分析两组妇女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绒毛完整性、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术后初次月经复潮时间及术后3周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可视吸引管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绒毛完整性、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术后初次月经复潮时间、术后3周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明显好于普通吸引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一次性套装式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管用于终止早期妊娠,提高了人工流产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套装式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管 人工流产 早期妊娠 并发症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卫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74-375,共2页
妊娠晚期,孕妇体内多器官功能极为敏感和脆弱,任何超负荷损害都会给产妇带来伤害[1].对本院56例行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剖宫产 盆腔感染 高危因素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惠英 《海峡药学》 2012年第10期138-139,共2页
目的观察克林霉素结合甲硝唑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确诊慢性盆腔炎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克林霉素0.6g静滴,观察组加用甲硝唑注射液0.5g,每日1次静滴;对照组单纯使用克林霉素,治疗14d后观察... 目的观察克林霉素结合甲硝唑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确诊慢性盆腔炎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克林霉素0.6g静滴,观察组加用甲硝唑注射液0.5g,每日1次静滴;对照组单纯使用克林霉素,治疗14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观察组用药后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2.5%,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克林霉素结合甲硝唑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甲硝唑 克林霉素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中医辨证联合气管插管术抢救新生儿窒息临床观察
18
作者 杜婵娟 寿之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925-927,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联合气管插管术在抢救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抢救方法,分为中医辨证结合气管插管术抢救组(A组)和气管插管术抢救组(B组),...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联合气管插管术在抢救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抢救方法,分为中医辨证结合气管插管术抢救组(A组)和气管插管术抢救组(B组),每组各30例。B组给予气管插管接复苏囊正压给氧人工呼吸施行抢救,A组在B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的穴位针灸及手法按摩进行抢救,观察两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复苏时间以及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A组复苏成功率较B组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复苏时间较B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 min 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5 min Apgar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穴位针灸结合气管插管术抢救窒息新生儿,可以缩短抢救时间且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气管插管术 中医辨证
下载PDF
子宫内膜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报道并文献分析
19
作者 王玉娟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874-875,共2页
女性生殖系统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非常少见,近年来国内报道不多[1-2].由于该病临床少见,表现无特异性,多数患者首次就诊常误诊为子宫内膜癌或内膜间质肿瘤等.现对我院收治的2例子宫内膜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病机制... 女性生殖系统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非常少见,近年来国内报道不多[1-2].由于该病临床少见,表现无特异性,多数患者首次就诊常误诊为子宫内膜癌或内膜间质肿瘤等.现对我院收治的2例子宫内膜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要点以及处理方案和预后,以期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子宫内膜癌 文献分析 女性生殖系统 临床资料 间质肿瘤 首次就诊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3例诊治分析
20
作者 王玉娟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295-296,I0001,共3页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tumor, PEComa)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性肿瘤,目前国外文献报道仅40余例。术前常被误诊为子宫肌瘤。现笔者对我院近年收治的3例子宫PEComa进行报道,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tumor, PEComa)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性肿瘤,目前国外文献报道仅40余例。术前常被误诊为子宫肌瘤。现笔者对我院近年收治的3例子宫PEComa进行报道,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情况,以加深临床医师对该病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子宫肌瘤 诊治 国外文献 间叶性肿瘤 临床特点 临床医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