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阳市儿童道路交通伤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措施 被引量:2
1
作者 姜伟 鄢涛 +4 位作者 谭鸿 王森 邓艳华 胡壮俐 刘辉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1438-1440,共3页
目的探讨德阳市儿童道路交通伤流行病学特征,制定针对患儿道路交通伤的科学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自2010年1-12月收治的1187例儿童道路交通伤致伤原因及临床特点。结果1187例儿童道路交通伤最易发生年龄段在5-9岁(52... 目的探讨德阳市儿童道路交通伤流行病学特征,制定针对患儿道路交通伤的科学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自2010年1-12月收治的1187例儿童道路交通伤致伤原因及临床特点。结果1187例儿童道路交通伤最易发生年龄段在5-9岁(52.99%),高于其他儿童年龄段。儿童道路交通伤以轻伤为主,擦挫伤为主要类型。汽车和摩托车是最主要肇事车辆和导致死亡的肇事车辆,主要的致死原因为颅脑损伤和腹部损伤。结论德阳市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政府的立法保障及改进急救体系和服务模式等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参与,能有效的减少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害 儿童 流行病学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德阳市19288例院外急救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鄢涛 王森 +4 位作者 谭鸿 姜伟 刘辉 李远建 胡壮俐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33-35,48,共4页
目的 调查了解德阳市院外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以提高院外急救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 选用德阳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救护记录单为调查表,调查对象为2010年l月1日~12月31日德阳市急救中心所有院外急救患者,共19 288例,采用现况研究.结果 ... 目的 调查了解德阳市院外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以提高院外急救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 选用德阳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救护记录单为调查表,调查对象为2010年l月1日~12月31日德阳市急救中心所有院外急救患者,共19 288例,采用现况研究.结果 德阳市院外急救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分别为(1.88±0.91)min、(14.45±6.41)min、(14.17±5.26)min、(13.84±5.89)min.院外急救病种前5 位是创伤(37.59%,7 250/19 288)、脑血管病(19.09%,3 682/19 288)、心血管病(17.81%,3 436/19288)、呼吸系统疾病(10.47%,2 019/19 288)、中毒(5.93%,1 144/19 288).结论 德阳市院外急救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本调查为德阳市院外急救的管理和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急救 流行病学分析 院外死亡率
下载PDF
德阳市院外急救空诊现状的调查研究
3
作者 何春梅 宋锦平 +1 位作者 张德军 周临春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5年第7期638-641,共4页
目的通过德阳市院外急救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及空诊情况分析,达到合理调配院外急救资源和宣教急救科普知识。方法从德阳市2013年7月~2014年6月的院外急救病例资料中随机抽取3个月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分析空诊的时间、时段、疾病构成... 目的通过德阳市院外急救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及空诊情况分析,达到合理调配院外急救资源和宣教急救科普知识。方法从德阳市2013年7月~2014年6月的院外急救病例资料中随机抽取3个月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分析空诊的时间、时段、疾病构成比、影响因素及各分中心的空诊情况。结果德阳市院外急救空诊时间不服从正态分布;各分中心空诊率及空诊耗时总体分布不同或不全相同;薄弱时段空诊率高于非薄弱时段;薄弱时段和造成空诊的前五位疾病:交通伤、其他创伤、晕倒、抽搐、饮酒过量与空诊有关。结论在院外急救工作中,应结合空诊耗时睛况、不同时段急救资源利用情况及空诊相关因素,调配德阳市急救资源,并开展相关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急救 空诊 影响因素 调查
下载PDF
“4.20”芦山地震德阳地区地震伤员医疗救治分析
4
作者 鄢涛 王森 +8 位作者 姜伟 赵鲁平 张标 谭鸿 刘建英 胡壮俐 邓艳华 刘晓琴 陈忠毅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9期2853-2854,共2页
目的 分析“4.20”芦山地震中德阳地区地震伤员的伤情特点和救治过程,探讨灾难救援中应急预案应用和防范地震伤害的措施.方法 收集了本院在2013年4月20~23日收治的25例地震伤员资料,分析他们各部位伤发生率和各年龄组受伤情况,回顾早... 目的 分析“4.20”芦山地震中德阳地区地震伤员的伤情特点和救治过程,探讨灾难救援中应急预案应用和防范地震伤害的措施.方法 收集了本院在2013年4月20~23日收治的25例地震伤员资料,分析他们各部位伤发生率和各年龄组受伤情况,回顾早期救治分类和救治方法.结果 25例伤员中,皮肤软组织损伤多于其他部位损伤(P<0.05);单个部位伤明显多于多部位伤(P<0.05).伤员发生在在震后第1天最多;20~45岁年龄组伤员明显多于其他年龄组(P<0.05).结论 科学的急救指挥体系和灾害应急预案在灾害救援中发挥了高效的指挥作用,缩短了应急反应时间,提升了灾害应急救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灾害救援 急救指挥体系 灾害应急预案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和防范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姜伟 鄢涛 +4 位作者 邓艳华 谭鸿 王森 胡壮俐 刘辉 《创伤外科杂志》 2012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和儿童创伤的防范措施。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1~12月收治的2 198例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病例资料,回顾分析其致伤原因及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伤情特点和防范措施。结果 2 198例受伤学龄前患儿...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和儿童创伤的防范措施。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1~12月收治的2 198例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病例资料,回顾分析其致伤原因及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伤情特点和防范措施。结果 2 198例受伤学龄前患儿中,最易发生伤害年龄在1~3岁年龄组(53.28%),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坠落、跌倒及交通事故所致创伤是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类型;主要在家中(42.32%)和幼儿园(35.17%)发生;暑期发生率高于其它月份(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征,加强看护和安全教育,政府立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是预防儿童创伤发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流行病学 预防 儿童
下载PDF
院前急救空车返回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鄢涛 刘小琴 +6 位作者 谢雯雯 姜伟 陈忠毅 张捷 林涛 廖春燕 余函阳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9期3245-3247,共3页
目的对德阳市院前急救空车返回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空车原因,制定减少空车策略,提高院前急救效率,减少急救医疗资源浪费。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德阳市"120"急救指挥中心院前急救出诊信息,分别对急救空返现状和空返原因进行调查... 目的对德阳市院前急救空车返回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空车原因,制定减少空车策略,提高院前急救效率,减少急救医疗资源浪费。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德阳市"120"急救指挥中心院前急救出诊信息,分别对急救空返现状和空返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减少空车策略。结果调查发现,2015年急救空车共7 638人次,空返率为24.08%,2014年急救空车共7 589人次,空返率为24.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返原因前五位分别为病情已缓解(40.01%)、自行来院(36.00%)、院前死亡(8.31%)、病情轻(6.01%)和纠纷未解决(5.89%);空返的疾病谱前五位分别为晕倒(22.99%)、车祸(22.00%)、外伤(19.00%)、饮酒过量(11.00%)和猝死(6.99%)。结论针对救护车空返的前五位原因和疾病谱,需要在政府部门引导下,全社会共同参与,提高民众自救互救能力,才能有效提高院前急救效率,降低院前急救空返和减少急救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空返率 德阳市 调查
下载PDF
院前急救救护车空返7589例调查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鄢涛 刘小琴 +6 位作者 谢雯雯 姜伟 陈忠毅 张捷 林涛 廖春燕 余函阳 《西部医学》 2017年第12期1688-1690,1693,共4页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空返原因,制定减少空返策略,提高院前急救效率。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德阳市120急救指挥中心院急救空车病例,对疾病特征和空返率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急救空返率为24.70%,与2013年(25.33%)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空返...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空返原因,制定减少空返策略,提高院前急救效率。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德阳市120急救指挥中心院急救空车病例,对疾病特征和空返率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急救空返率为24.70%,与2013年(25.33%)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空返原因前五位分别为病情已缓解(40.51%)、自行来院(36.50%)、院前死亡(8.00%)、病情轻(6.50%)和纠纷未解决(5.39%);空返的前五位疾病分别为晕倒(23.50%)、车祸(22.49%)、外伤(18.50%)、饮酒过量(10.50%)和猝死(7.48%);空车呼救地点主要集中在市区,占76.15%,与有效救护车派车呼救点区域分布有显著差异。结论需要在政府卫生部门政策指导下,制定相应的策略,全社会公共参与,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才能有效降低院前急救救护车空返率,避免急救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空返率 急救资源
下载PDF
德阳市儿童道路交通伤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措施 被引量:3
8
作者 鄢涛 王森 +7 位作者 姜伟 谭鸿 邓艳华 胡壮俐 刘辉 黎君彦 罗永清 林涛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德阳市儿童道路交通伤流行病学特征,提高患儿道路交通伤救治水平和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自2010-01-2011-12收治的2498例儿童道路交通伤致伤原因及临床特点。结果:2498例儿童道路交通伤最易发生年龄段在〉... 目的:探讨德阳市儿童道路交通伤流行病学特征,提高患儿道路交通伤救治水平和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自2010-01-2011-12收治的2498例儿童道路交通伤致伤原因及临床特点。结果:2498例儿童道路交通伤最易发生年龄段在〉4-9岁(54.28%),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儿童道路交通伤以轻伤为主,擦挫伤为主要类型。汽车和摩托车是最主要肇事车辆和导致死亡的肇事车辆,主要的致死原因为颅脑损伤和腹部损伤。道路交通伤害主要发生在市区,发生时间主要在交通拥堵的上、下班时段。结论:德阳市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倡导文明驾驶,完善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建设,开展针对儿童道路交通事故防范的宣传教育,改进急救体系和服务模式等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协作,将能有效的减少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害 儿童 流行病学 预防措施
原文传递
1311例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特征分析和预防措施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森 刘辉 +8 位作者 鄢涛 谭鸿 姜伟 邓艳华 胡壮俐 刘建英 黎君彦 林涛 罗永清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3年第10期881-883,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救治水平和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自2011年1月一12月收治的1311例儿童道路交通伤害致伤原因及临床特点。结果1311例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病例,最易发生伤害年... 目的探讨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救治水平和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自2011年1月一12月收治的1311例儿童道路交通伤害致伤原因及临床特点。结果1311例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病例,最易发生伤害年龄段在5-9岁(55.45%),高于其他儿童年龄段。儿童道路交通伤害以轻伤为主,擦挫伤为主要类型。汽车和摩托车是最主要肇事车辆和导致死亡的肇事车辆,主要的致死原因为颅脑损伤和腹部损伤。道路交通伤害主要发生在市区,发生的时间主要在交通拥堵的上、下班时段。结论德阳市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加强看护,制定科学防范措施,政府立法保障及改进急救体系和服务模式等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参与,将能有效的减少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害 儿童 流行病学 预防措施
下载PDF
“120”医疗急救特服电话管理与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万凤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746-747,共2页
目的探讨正确紧急医疗救援系统平台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开展"确保"120"绿色生命通道畅通"的系列活动,比较活动前后德阳地区"120"接警电话有效率。结果 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120"有效接警电... 目的探讨正确紧急医疗救援系统平台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开展"确保"120"绿色生命通道畅通"的系列活动,比较活动前后德阳地区"120"接警电话有效率。结果 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120"有效接警电话率为33%,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为46%,有明显提高。结论开展关于"120"绿色生命通通畅教育活动有利于降低"120"无效接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0电话 管理
下载PDF
地震灾后乡村医疗急救网的建设与思考
11
作者 陈万凤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401-402,共2页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四川省德阳市农村医疗急救体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125个乡镇卫生院、997个村卫生站受损。基本医疗、急症急救房屋、设备受损严重,两个极重灾县乡村救治体系处于瘫痪状态。震后3个月,
关键词 农村医疗 急救体系
下载PDF
推进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措施
12
作者 李彤 《办公室业务》 2020年第19期64-65,共2页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也不断推进,许多企业已经相继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虽在档案管理的集约化和高效化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在建设过程中仍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在档案信息标准化、信息日常更新、档案...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也不断推进,许多企业已经相继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虽在档案管理的集约化和高效化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在建设过程中仍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在档案信息标准化、信息日常更新、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档案管理人员梯队建设等方面工作相对薄弱,制约了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长效发展。因此,只有采取加快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信息日常更新管理和档案管理人员培训,重视信息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等措施,才能有效推进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档案管理 信息化建设 网络安全管理
下载PDF
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及对策探讨
13
作者 周临春 窦娟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0期32-33,共2页
叙述了影响医患和谐关系的主要因素并加以分析,提出了医院行政管理层和医务人员向社会、患者及家属,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工作策略。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因素 策略
下载PDF
灾后重建对“5·12”汶川地震重灾区院前急救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姜伟 鄢涛 +4 位作者 刘辉 李远建 谭鸿 胡壮俐 王森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71-774,共4页
目的分析“5·12”汶川地震重灾区四川省德阳市灾前灾后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将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德阳市急救中心所救治院前急救患者11325例设为震前组;将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所救治院前急救患者共1626... 目的分析“5·12”汶川地震重灾区四川省德阳市灾前灾后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将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德阳市急救中心所救治院前急救患者11325例设为震前组;将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所救治院前急救患者共16265例设为灾后组,将两组病例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院前急救性别、年龄、疾病顺位、出诊季节分布及24h内时间分布、出诊半径、院前死亡病例疾病分布、年龄分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译学意义(P〉0.05);(2)灾后重建组院前急救患者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返回时间比地震前明显缩短(P〈0.05)。结论德阳市地震前后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点没有明显变化,由于灾后重建促进了德阳市院前急救硬软件建设,院前急救效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后重建 院前急救 影响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