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的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流行特征分析
1
作者 李萍 蒋惠如 +11 位作者 叶梦月 王雅玉 陈潇雨 袁安彩 徐文杰 戴慧敏 陈曦 闫小响 涂圣贤 郑元琦 张薇 卜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7-625,共9页
目的·基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分析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流行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2-8月建立的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17948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基线调查时自我报告的有无肿瘤和/或心血管疾病将其分为4组,即无肿... 目的·基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分析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流行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2-8月建立的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17948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基线调查时自我报告的有无肿瘤和/或心血管疾病将其分为4组,即无肿瘤无心血管疾病组、心血管疾病单患组、肿瘤单患组和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组。收集并比较4组受试者在人口学特征与生理指标、日常生活习惯(吸烟、饮茶、饮用咖啡、饮用碳酸饮料、饮酒、久坐时长、体力活动水平、睡眠质量)、既往疾病史、心理状况(抑郁、焦虑)、膳食达标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对象中,有60.1%的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4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教育水平、退休前职业、腰围、臀围和体质量指数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无肿瘤无心血管疾病组相比,心血管疾病单患组、肿瘤单患组、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组患者在吸烟、高体力活动水平的比例较低(均P<0.05),久坐时长>4 h/d、睡眠质量差的比例较高(均P<0.05);心血管疾病单患组、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组患者合并高脂血症、外周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比例较高(均P<0.05),抑郁、焦虑比例亦较高(均P<0.05)。同时,与无肿瘤无心血管疾病组相比,心血管疾病单患组患者在禽肉类、鱼类、水果和液态奶的达标率较低(均P<0.05)。4组中仅蔬菜摄入量的达标率均超过了50%,禽肉类、鱼类、水果、液态奶、薯类的达标率均低于20%。结论·上海社区老年人群中,超过一半的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的人群普遍存在不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社区老年人群多种食物的摄入量未达《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流行特征 队列
下载PDF
多学科合作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整合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实习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薛超 陈启稚 +2 位作者 黄海怡 胡靖超 许左隽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37-239,244,共4页
目的比较多学科合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整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差别。方法入选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上海交通... 目的比较多学科合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整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差别。方法入选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80名临床五年级本科生,随机分为研究组(MDT联合PBL教学)及对照组(LBL教学)。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理论知识、临床病例分析以及教学满意度评价。结果研究组学生理论知识、病例分析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在增加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教学新颖程度、提高人文素养以及整体满意度5个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MDT联合PBL教学模式在提升理论知识以及临床思维等方面优于LBL教学法,学生整体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学 多学科合作教学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下载PDF
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与新发房颤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罗晓颖 章安迪 +2 位作者 许燕 吴立群 戚文航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及其与患者新发心房颤动(房颤)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120例射血分数降低(<40%)的窦性心律的缺血性心衰患者,... 目的:分析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及其与患者新发心房颤动(房颤)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120例射血分数降低(<40%)的窦性心律的缺血性心衰患者,分别在基线0 d、6个月和12个月测定其血浆NT-proBNP水平,并在入组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于入组后1、3、6、12个月时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随访12个月中是否发生房颤,将患者分为房颤组(n=44)和无房颤组(n=76)。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心动超声图资料,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T-proBNP检测对新发房颤的预测作用及其最佳临界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T-proBNP与缺血性心衰患者新发房颤间的关系。结果:在12个月的随访期间,缺血性心衰患者中新发房颤率为36.7%。与无房颤组相比,房颤组的纽约心功能分级、NT-proBNP水平(入组当天、6个月和12个月)、心动超声检查中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二尖瓣口/二尖瓣环速度比值(E/E’)、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PCWP)、左心房容量(left atrial volume,LAV)和左心房容量指数(left atrial volume index,LAVI)更高(P<0.05)。NT-proBNP与E/A、E/E’、PASP、PCWP、LAV和LAVI呈显著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基线0 d的NT-proBNP水平对新发房颤的预测能力最强,临界值取NT-proBNP≥2357.5 pg/mL时,其预测新发房颤的灵敏度为69%,特异度为83%,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95%CI为0.722~0.924,P<0.001)。回归分析发现,仅NT-proBNP是缺血性心衰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因子(OR=1.24,95%CI为1.08~1.43)(P=0.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检测在预测缺血性心衰患者新发房颤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端脑钠肽前体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 缺血性心肌病 新发心房颤动
下载PDF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的初步构建
4
作者 笃铭丽 陈松文 +3 位作者 朱丽 姚娴凤 叶磊 刘少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4,共7页
目的初步构建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为改善患者围手术期体验提供可量化的依据。方法于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采用文献分析、质性研究、德尔菲专家咨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房颤导管消融围手术... 目的初步构建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为改善患者围手术期体验提供可量化的依据。方法于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采用文献分析、质性研究、德尔菲专家咨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房颤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问卷的内容及各测量内容的权重。结果3轮专家的积极性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46、0.961、0.976,第2、3轮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130、0.370(P<0.001)。初步构建的AF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包含操作及技术质量体验、舒适度管理体验、信息与沟通交流体验、情感支持体验、服务流程与响应体验5个维度,共46个测量条目。结论根据专科特点初步构建的AF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不仅可以精准化评估患者体验现状,而且可以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改进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AF) 导管消融术 患者体验 测量工具 德尔菲法
下载PDF
心音频谱图在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心室功能监测中的作用
5
作者 张文俐 屈雪蒸 +1 位作者 宋蓓 张瑞岩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1期9-12,20,共5页
目的探求使用可穿戴设备获取心音频谱图,观察不同程度二尖瓣反流(MR)患者心音频谱特征在左心室功能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入选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因心血管疾病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102例MR患者,根据心脏超声MR反流束面积... 目的探求使用可穿戴设备获取心音频谱图,观察不同程度二尖瓣反流(MR)患者心音频谱特征在左心室功能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入选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因心血管疾病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102例MR患者,根据心脏超声MR反流束面积/左心房面积比值超过20%将其分为轻度MR组72例和中度及以上MR组30例。基于心音频谱图对心音持续时间、最大声强、最大心音振幅进行分析,并与心脏超声测定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心音频谱图第一心音持续时间与收缩期持续时间比值(S11-S12/S11-S21)与LVEF呈线性负相关(r=-0.535,P<0.01),S11-S12/S11-S21用于判定LVEF降低(LVEF<50%)曲线下面积为0.840(95%CI=0.756~0.924,P<0.01),截断值是55.50%,敏感度78.6%,特异度83.3%。结论心音频谱图提示,MR患者心脏收缩期第一心音持续时间占比与LVEF呈负相关性,在二尖瓣病患的心功能居家监测中存在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反流 心音频谱图 收缩期持续时间 左心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不同诊断标准下的代谢综合征与无症状心血管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赵芳 杨蓉 +4 位作者 苏玉霞 顾静岚 黄颖 张毅 李伟明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189-196,共8页
目的选取无心血管疾病史的上海北部社区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无症状心血管损害与4种不同诊断标准判定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关系。方法研究选择1958例无心血管疾病史的老年人群,年龄66.5-73.1岁。MS的定义依据以下标... 目的选取无心血管疾病史的上海北部社区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无症状心血管损害与4种不同诊断标准判定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关系。方法研究选择1958例无心血管疾病史的老年人群,年龄66.5-73.1岁。MS的定义依据以下标准:2005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专家组第三次会议(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dult Treatment PanelⅢ,NCEPⅢ)、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和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Chinese Joint Committee for Developing Chinese Guidelines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yslipidemia in Adults,JCDCG)。无症状心血管损害指标包括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早期组织多普勒血流速度、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动脉斑块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评价无症状心血管损害与4种不同诊断标准判定的M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NCEPⅢ(2005)、IDF、CDS和ICDCG诊断标准判别的MS患病率分别为46.4%,37.1%,21.6%和28.7%。(2)未校正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种不同诊断标准判定的MS均与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动脉硬化和微量白蛋白尿显著相关(均P<0.01)。(3)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和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后,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动脉硬化和微量白蛋白尿与4种不同诊断标准判定的MS的关联仍存在(均P<0.01)。结论在上海北部社区老年人群中,不同诊断标准判定的MS与无症状心血管损害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无症状心血管损害 老年人
下载PDF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7
作者 汪月 张俊峰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25-231,共7页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是由于转甲状腺素蛋白沉积于心脏所引起的心脏功能障碍,既往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病,其发病隐匿、进展迅速、致死率高。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该病的检出率不断提高,各种小分子药物的不断问世也改变了以往...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是由于转甲状腺素蛋白沉积于心脏所引起的心脏功能障碍,既往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病,其发病隐匿、进展迅速、致死率高。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该病的检出率不断提高,各种小分子药物的不断问世也改变了以往无药可医的局面,使其死亡率有所下降。本文主要归纳了近年来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 心肌病 转甲状腺素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 心脏磁共振 小分子药物
下载PDF
心脏病的常见检查
8
作者 孙辉 徐晓霞 《科技视界》 2024年第17期5-6,共2页
很多病人因心脏不舒服到医院就诊时,会对医生开具的各种心脏检查感到困惑,也不知道去医院看病要做什么准备,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科普说明。1就诊准备首先,去医院看病,避免不了体格检查和各项辅助检查。为方便检查,病人在就诊前需要提... 很多病人因心脏不舒服到医院就诊时,会对医生开具的各种心脏检查感到困惑,也不知道去医院看病要做什么准备,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科普说明。1就诊准备首先,去医院看病,避免不了体格检查和各项辅助检查。为方便检查,病人在就诊前需要提前做好准备,穿上下分体、方便穿脱的衣服,尽量不要穿连衣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检查 体格检查 心脏病 辅助检查 医院
下载PDF
NT-pro BNP、Hcy及Apo-A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9
作者 王璐 金烨 陈奕纬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第4期401-406,共6页
目的:探究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载脂蛋白A(Apo-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力衰竭(HF)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有无合并HF设为HF组(n=... 目的:探究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载脂蛋白A(Apo-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力衰竭(HF)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有无合并HF设为HF组(n=44)与非HF组(n=56)。检测全部患者血清NT-pro BNP、Hcy及Apo-A水平,以Killip分级评估HF组患者HF程度,将HF组患者按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24)与预后不良组(n=20)。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AMI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NT-pro BNP、Hcy及Apo-A水平预测AMI合并HF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HF组患者血清NT-pro BNP、Hcy及Apo-A水平高于非HF组(P<0.05)。HFⅣ级组患者血清NT-pro BNP、Hcy及Apo-A水平高于Ⅲ级组、Ⅱ级组,且Ⅲ级组高于Ⅱ级组(P<0.05)。经S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NT-pro BNP、Hcy及Apo-A水平与HF程度均呈正相关(r=0.612、0.505、0.649,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高脂血症史、心界扩大、NT-pro BNP、Hcy及Apo-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NT-pro BNP、Hcy及Apo-A为AMI合并H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NT-pro BNP水平预测水平AMI合并HF患者预后的AUC为0.769(0.617~0.882),灵敏度75.00%,特异度79.17%(P<0.05);血清Hcy水平预测AMI合并HF患者预后的AUC为0.833(0.690~0.928),灵敏度95.00%,特异度58.33%(P<0.05);血清Apo-A水平预测AMI合并HF患者预后的AUC为0.877(0.743~0.957),灵敏度85.00%,特异度91.67%(P<0.05)。结论:血清NT-pro BNP、Hcy及Apo-A水平随AMI患者HF级别递增而上升,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同型半胱氨酸 载脂蛋白A
下载PDF
基于专科护士主导的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0
作者 李萍 成真勃 金璇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3期77-80,共4页
研究基于专科护士主导的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22年4月-2023年5月出院后出现焦虑情况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院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出院... 研究基于专科护士主导的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22年4月-2023年5月出院后出现焦虑情况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院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出院指导护理,观察组行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心律异常情况、生活质量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等多项指标。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律异常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延续性护理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改善患者心律异常的情况,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积极面对后续的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焦虑 专科护士主导 延续性护理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短轴电影成像影像组学鉴别肥厚型心肌病与健康对照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启明 卢启帆 +2 位作者 柴烨子 姜萌 卜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6,共8页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的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短轴电影(cine)成像影像组学特征差异,并对2类人群进行分类。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的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短轴电影(cine)成像影像组学特征差异,并对2类人群进行分类。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的HCM患者100例,以2∶1比例随机选取同时期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50例,在放射科医师规范操作下完成CMR检查。通过CVI 42后处理软件完成对入组人员左心室心功能及形态学的测量与评估,主要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舒张末期左心室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和舒张末期左心室心肌质量(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mass,LVEDM)。并从CMR短轴电影成像中获取舒张末期心肌区域3D影像组学特征。分析影像组学特征在2类人群中的分布,并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对2类人群进行分类。结果·共提取3D影像组学特征107个。在排除高度一致的特征后采用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模型进行5折交叉验证后,仍有11个系数非0的特征;利用K-best方法选择排序靠前的8个用于后续建模分析,其中4个特征在2组人群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后构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用于判别2类人群。结果显示:单一特征模型(一阶:熵)最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33(95%CI 0.695~0.968);多特征模型(SVM算法)最高准确率为83.3%,其对应的AUC为0.882(95%CI 0.705~0.980)。结论·HCM患者与HC人群在左心室功能和左心室形态上均有显著差异,同时3D心肌影像组学特征也有显著差异。尽管单一特征模型可以鉴别2类人群,但联合多特征构建的模型有更好的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影像组学 肥厚型心肌病 电影序列 短轴图像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体成分与心肺适能的相关性
12
作者 李阳 马珺 +5 位作者 都屹泓 许莉 陈菡芬 邱训涵 姜萌 卜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体成分与心肺适能(cardiopulmonary fitness,CR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以及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体成分与心肺适能(cardiopulmonary fitness,CR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以及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在同一日接受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测定CRF,以及生物电阻抗分析(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测定身体成分。结果·共纳入冠心病患者191例、健康体检者188例。2组基线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CRF指标均显著降低(均P<0.05);在体成分指标中,冠心病组躯干肌肉质量(trunk muscle mass,TMM)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躯干脂肪质量(trunk fat mass,TFM)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组TMM(R=0.538)、下肢肌肉质量(lower limbs muscle mass,LMM)(R=0.754)、下肢脂肪质量(lower limbs fat mass,LFM)(R=0.593)与每千克体质量峰值摄氧量(VO_(2peak)/kg)呈正相关(均P<0.01),TFM(R=−0.563)与VO_(2peak)/kg呈负相关(P<0.01)。其余体成分指标与VO_(2peak)/kg之间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依据VO_(2peak)/kg将冠心病患者分为低CRF组、中CRF组和高CRF组,结果发现3组患者LMM、TMM、LFM、TFM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性别、TMM、TFM、LMM、LFM均是冠心病患者VO_(2peak)/kg的相关因素。冠心病患者的VO_(2peak)/kg随着TMM、LMM、LFM的升高而升高,随着年龄和TFM的升高而下降,女性相比于男性患者VO_(2peak)/kg更低。结论·冠心病患者的CRF显著低于健康人群,TFM更高,TMM更低;在冠心病患者中,CRF与TFM呈负相关,与TMM、LMM以及LFM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肺适能 体成分
下载PDF
心房颤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13
作者 陈芳媛 王敏 +5 位作者 毛承誉 俞泉 宋燕琼 顾俊 张俊峰 陈启稚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2期310-314,329,共6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19例老年CH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有无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为MACE组(n=...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19例老年CH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有无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为MACE组(n=59)和非MACE组(n=160)。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血清学指标、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冠脉病变情况。Kaplan-Meier曲线分析老年CHD患者2年的MACE发生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老年CHD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非MACE组相比,MACE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低,尿酸水平较高,房颤构成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F患者2年无MACE生存时间少于非AF患者[(17.16±1.03)个月vs(21.30±0.48)个月,P<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尿酸水平升高及合并AF是老年CHD患者发生MACE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尿酸水平高或合并AF的老年CHD患者可能较易发生M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心病 心房颤动 预后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用于术前诊断儿童埃布斯坦畸形及选择术式
14
作者 赵雷生 张玉奇 +1 位作者 陈丽君 张志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64-967,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用于术前诊断儿童埃布斯坦畸形(EA)及选择术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EA患儿的超声心动图资料,测算三尖瓣隔瓣附着点上缘与二尖瓣前瓣附着点下缘之间距离(MTD)、二尖瓣前瓣根部与心尖距离和三尖瓣隔瓣根部与心...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用于术前诊断儿童埃布斯坦畸形(EA)及选择术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EA患儿的超声心动图资料,测算三尖瓣隔瓣附着点上缘与二尖瓣前瓣附着点下缘之间距离(MTD)、二尖瓣前瓣根部与心尖距离和三尖瓣隔瓣根部与心尖距离的比值(MTR)及扩展格拉斯哥预后(GOSE)评分;对比MTD及MTR诊断儿童EA的准确率,分析GOSE评分对于选择术式的价值。结果216例中,199例超声心动图见三尖瓣隔瓣下移;根据MTD>15 mm、MTR>1.2及MTR>1.5诊断儿童EA的准确率分别为81.91%(163/199)、95.98%(191/199)及68.34%(136/1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802~51.856;P均<0.001)。178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01例接受双心室修补术,90例GOSE评分≤1.00者术后均恢复良好,GOSE评分>1.00的11例中,5例(5/11,45.45%)术后发生不良事件;62例接受“一个半”心室修补术,GOSE评分≤1.00者22例、>1.00者40例,术后均恢复良好;15例接受单心室修补术,GOSE评分均>1.00,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根据术前超声心动图所测MTR>1.2可较准确地诊断儿童EA;GOSE评分有助于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布斯坦畸形 三尖瓣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测量心肌应变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昕欣 边懿泽 +1 位作者 赵航 姜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3-778,共6页
心肌应变是反映应力作用下整体或局部心肌形变程度的无量纲参数,可以量化检测心肌损伤,指导心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干预与预后评估。心脏超声、心脏CT、心脏磁共振均可被用来进行应变成像与分析,其中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是当下应用最... 心肌应变是反映应力作用下整体或局部心肌形变程度的无量纲参数,可以量化检测心肌损伤,指导心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干预与预后评估。心脏超声、心脏CT、心脏磁共振均可被用来进行应变成像与分析,其中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是当下应用最为广泛的心肌应变检测手段。但由于人工分析心肌应变存在观察者间差异且所使用的成像系统和分析软件各有不同,测得的应变值在不同供应商中一致性和可重复性欠佳,限制了心肌应变参数的临床应用。而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自动应变计算和图像质量评估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应变测量的缺陷,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该文重点介绍人工智能在超声、磁共振等影像学手段中辅助测量心肌应变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疾病诊断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希望助力于提高应变测量的效率和一致性,推动心肌应变常规应用于临床,在心肌损伤及心功能评估中发挥增量作用。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涉及的样本量较小,并且缺乏外部验证,其结果的可靠性还需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应变 人工智能 心肌损伤
下载PDF
Columbus®2.0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及配套导管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李小荣 余金波 +9 位作者 邱朝晖 张旭敏 朱中生 崔海明 吴奕章 谢欣 周建 王学成 胡伟 杨兵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多中心、单臂研究,评估Columbus®2.0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及其配套导管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上海市4家电生理中心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其中男性20例(40.0%),患者平均(55.38±1... 目的通过前瞻性、多中心、单臂研究,评估Columbus®2.0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及其配套导管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上海市4家电生理中心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其中男性20例(40.0%),患者平均(55.38±18.14)岁,采用Columbus®2.0系统及其配套导管进行射频消融术,记录手术即刻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X线曝光剂量及不良事件等,并随访6个月。结果入选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4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1例,房性心动过速1例,典型心房扑动1例,室性早搏3例。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无导管消融相关不良事件发生。平均手术时间114.00(89.75,166.25)min,平均X线曝光时间5.90(3.78,8.07)min,平均X线曝光剂量23.96(8.00,50.00)mGy。随访6个月,均未复发。结论Columbus®2.0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及其配套导管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上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性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 三维标测 Columbus®系统
下载PDF
血清cTnT、NT-proBNP峰值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面积及1年不良预后的临床价值
17
作者 夏盼盼 申晓俊 +4 位作者 程龙 童欢 连敏 孙育民 王骏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6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cTnT)峰值联合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峰值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梗死面积(IS)及1年不良事件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7月于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就诊的AMI患者150例。每日检测cTnT及...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cTnT)峰值联合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峰值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梗死面积(IS)及1年不良事件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7月于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就诊的AMI患者150例。每日检测cTnT及NT-proBNP至峰值出现,心脏磁共振评估IS,随访1年不良事件。logistic回归分析IS及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因素,ROC曲线分析cTnT、NTproBNP峰值的预后价值。结果共纳入49例患者,根据不良事件发生分为事件组(n=19)和无事件组(n=30),根据中位IS值分为IS≥18.26%组(n=25)和<18.26%组(n=24)。事件组IS、cTnT、NT-proBNP明显高于无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18.26%组cTnT、NT-proBNP显著高于IS<18.26%组,不良事件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cTnT峰值联合NT-proBNP峰值预测AMI预后效果最好,AUC为0.935,两指标联合预测IS的AUC为0.883。结论血清cTnT、NT-proBNP峰值能反映AMI心肌IS大小,具预后价值,两者联合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肌钙蛋白T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心肌梗死 梗死面积 预后
下载PDF
生长激素释放相关肽GHRL-12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小鼠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雪君 沈毅辉 +4 位作者 张卉 陈怡帆 许宇辰 张健 程蕾蕾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释放相关肽GHRL-12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中的作用与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8周龄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生成器,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炎组、GHRL-12组和GHRL-12+心肌炎组。GHRL-12组和GHRL-12+...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释放相关肽GHRL-12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中的作用与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8周龄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生成器,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炎组、GHRL-12组和GHRL-12+心肌炎组。GHRL-12组和GHRL-12+心肌炎组小鼠尾静脉注射10 mg/kg GHRL-12连续1周,同时对照组和心肌炎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同等体积的无功能scramble肽。在第7天和第14天分别给予心肌炎组和GHRL-12+心肌炎组小鼠250μg心肌肌钙蛋白I(cTnI),从第14天开始,每间隔1天给予小鼠腹腔注射5 mg/kg anti-PD-1,共5次。每7天称量小鼠体重,测量小鼠心体比和心胫比。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程度,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并用ImageJ对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程度进行量化。取小鼠眼球血,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CK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1(LDH-1)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cTnI、cTnT、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释放情况。蛋白质印迹技术测定小鼠心肌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酵母Atg6同源物(Beclin-1)、自噬基因-相关蛋白5(ATG5)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的表达,同时测定小鼠心肌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的表达。对心肌细胞核用DAPI染成蓝色,凋亡细胞被TUNEL染成绿色,检测小鼠心肌组织发生凋亡的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GHRL-12组小鼠体重无显著差异,心肌炎组小鼠体重增长不明显;与心肌炎组比较,给药第19天起GHRL-12+心肌炎组小鼠体重增长较为明显。与对照组和GHRL-12组相比,心肌炎组小鼠心体比、心胫比显著增加,而与心肌炎组小鼠相比,GHRL-12+心肌炎组小鼠心体比、心胫比下降。(2)超声心动图显示,单纯给予GHRL-12干预对小鼠心功能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炎组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缩短分数(FS)显著下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增加;而与心肌炎组小鼠相比,GHRL-12+心肌炎组小鼠LVEF、FS升高,LVEDs、LVEDd减少。(3)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心肌炎组小鼠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增加,而与心肌炎组小鼠相比,GHRL-12+心肌炎组小鼠炎症细胞浸润减少。(4)Masson染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心肌炎组小鼠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增加,而与心肌炎组小鼠相比,GHRL-12+心肌炎组小鼠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降低。(5)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心肌炎组小鼠血清中CK、CK-MB、LDH-1、cTnI和cTnT均显著上升,而与心肌炎组小鼠相比,GHRL-12+心肌炎组均显著下降。(6)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心肌炎组小鼠心肌组织HMGB1、Beclin-1、ATG5和LC3B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而与心肌炎组小鼠相比,GHRL-12+心肌炎组均显著下降;同时,心肌炎组Caspase-3和PARP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GHRL-12+心肌炎组均显著减少。(7)TUNEL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心肌炎组小鼠心肌组织凋亡显著增加,与心肌炎组小鼠相比,GHRL-12+心肌炎组小鼠心肌组织凋亡显著下降。结论多肽GHRL-12能够改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诱导的心功能损伤,减少心肌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化,抑制心肌组织凋亡和自噬,为未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的治疗提供潜在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心肌炎 GHRL-12 细胞凋亡 自噬
下载PDF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救治与思考
19
作者 黄诗喻 王薇 +2 位作者 朱荻绮 沈捷 曹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8-736,共9页
患儿,男,6岁10月龄,因“反复发热2个月,精神不佳半天”就诊于我院。患儿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改良体-肺循环分流术后出现发热,多次血培养提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阳性,超声心动... 患儿,男,6岁10月龄,因“反复发热2个月,精神不佳半天”就诊于我院。患儿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改良体-肺循环分流术后出现发热,多次血培养提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阳性,超声心动图示管道不通畅,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予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美罗培南等抗感染,患儿用药后骨髓抑制明显,感染控制不佳,行急诊手术摘除赘生物、中央分流术后仍反复发热,改用康替唑胺抗感染治疗后患儿病情改善,感染稳定控制,随访半年患儿无反复感染,未见脏器损伤及骨髓抑制现象,超声心动图示血流通畅。本病例拟为临床医师应对此类复杂感染提供临床思路,并对儿童耐药菌抗感染治疗药物选择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生素 康替唑胺 儿童
下载PDF
专科护士主导的全程居家健康管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应用
20
作者 金黎萍 徐菁 沈兰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目的 探讨基于专科护士主导的全程居家健康管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PCI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基于专科护士主导的全程居家健康管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PCI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居家健康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专科护士主导的全程居家健康管理。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健康相关行为、主要心血管事件等指标。结果 共纳入152例患者,每组各76例,试验过程中,观察组剔除脱落2例,对照组剔除脱落4例,最终完成试验146例,观察组74例,对照组72例。观察组患者不良嗜好管理(17.54±2.36 vs.15.12±2.45)、症状管理(14.25±2.35 vs.12.32±2.14)、疾病知识管理(18.45±3.53 vs.15.72±3.45)、日常生活管理(16.43±3.15 vs.14.72±3.08)、治疗依从性管理(12.36±1.54 vs.10.54±1.32)、自我管理能力总分(107.44±13.12 vs.95.56±12.4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遵医用药(86.49%vs.72.22%)、合理饮食(85.14%vs.70.83%)、规律运动(81.08%vs.62.50%)、戒烟(91.89%vs.80.56%)、定期监测体重指数(79.73%vs.63.8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再发心绞痛等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9.46%vs.22.22%)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基于专科护士主导的全程居家健康管理能够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健康相关行为的养成,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专科护士 自我管理能力 健康相关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