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肠道微生态探讨黄连素在代谢性疾病中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肖玉如 滕方元 +2 位作者 谭晓珍 郑宏庭 徐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35-843,共9页
肠道菌群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其组成和代谢紊乱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胰岛素抵抗、肥胖和2型糖尿病.黄连素因具有减重、降糖、调脂等作用被广泛用于肥胖、2型糖尿病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代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研究表明,黄连素可调节肠道... 肠道菌群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其组成和代谢紊乱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胰岛素抵抗、肥胖和2型糖尿病.黄连素因具有减重、降糖、调脂等作用被广泛用于肥胖、2型糖尿病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代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研究表明,黄连素可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代谢,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代谢.本文综述了黄连素通过肠道菌群-炎症轴在干预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寻找新的策略,并为今后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肠道菌群 炎症 代谢性疾病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索小鼠ISL1调控心血管发育的作用
2
作者 凡伟 杨超 +1 位作者 万居易 廖斌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171,共10页
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小鼠(Mus musculus)胰岛素增强子结合蛋白1(insulin 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1,ISL1)基因表达缺失组和野生型组(对照组)在心血管发育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探索与ISL1... 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小鼠(Mus musculus)胰岛素增强子结合蛋白1(insulin 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1,ISL1)基因表达缺失组和野生型组(对照组)在心血管发育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探索与ISL1表达缺失相关的下游基因靶点,揭示ISL1转录调控心血管发育的机制。从GEO数据库下载GSE80383和GSE65658的测序结果,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ISL1表达缺失组和对照组之间的DEGs(P<0.05,|log_(2)FC|≥2)。用DAVID及STRING在线分析软件对DEGs分别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结果发现,ISL1在小鼠胚龄8.75天(embryonic day 8.75,E8.75)时的表达缺失主要调控近端/远端模式的形成,从而介导心血管发育;ISL1在小鼠胚龄10.5天(embryonic day 10.5,E10.5)时的表达缺失主要调控细胞增殖、细胞分化和多细胞生物的发育等生物过程;ISL1介导多种窦房结相关的基因调控窦房结细胞的发育。本研究探讨了小鼠ISL1在心血管发育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其可能的转录调控网络,从而为心血管疾病的分子基础和心脏再生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增强子结合蛋白1 心血管 窦房结 转录调控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文传递
围手术期结构性营养综合干预对人工耳蜗植入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廖娜 李雷激 +3 位作者 费静 王芳 汪敏 万海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170-175,共6页
目的了解围手术期结构性营养综合干预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并发症、医疗费用、满意度等影响,为探索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期间,采用自制问卷对纳入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干预组采用结构性... 目的了解围手术期结构性营养综合干预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并发症、医疗费用、满意度等影响,为探索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期间,采用自制问卷对纳入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干预组采用结构性营养综合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模式。收集不同管理模式下患者听觉行为分级、言语可懂度分级、并发症、医疗费用以及满意度等信息。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听觉行为(P=0.085)以及组别和时间的交互效应(P=0.07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与对照组言语可懂分级(P=0.072)以及组别和时间的交互效应(P=0.066)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干预组与对照组听觉行为(P=0.045)、言语可懂分级(P=0.039)在时间段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与对照组并发症(χ^(2)=4.406,P=0.036)、医疗费用(t=-17.131,P<0.001)、满意度得分(t=3.489,P=0.0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营养综合干预、体重指数增加、满意度提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机会越小。结论结构性营养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临床结局,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提升患者家属满意度,在人工耳蜗植入患者中有必要推行结构性营养综合干预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营养 耳蜗植入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基于生物电阻抗法评估消化道肿瘤中肌肉减少症的Meta分析
4
作者 陈丽 李敏 +3 位作者 吴优 倪培萍 吕沐瀚 汪敏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11期1424-1431,共8页
目的 系统评价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评估肌肉减少症的应用价值,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的患病率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abrary、Web of science、SinoMed、万方数据库、维... 目的 系统评价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评估肌肉减少症的应用价值,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的患病率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abrary、Web of science、SinoMed、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纳入自建库至2022年1月22日发表的关于肌肉减少症与消化道肿瘤相关的文献。由两位研究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16篇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包含2 181例患者,最终纳入14篇队列研究2 058例患者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消化道肿瘤患者中肌肉减少症患病率为38%(95%CI:28%~49%)。与非肌肉减少症组相比,肌肉减少症患者BMI值更低(WMD-3.49,95%CI:-3.91~-3.08,P<0.001);住院时间更长(WMD:7.36,95%CI:3.73~10.99,P<0.001);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是对照组的1.87倍(RR=1.87, 95%CI:1.58~2.21,P<0.001),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8%(95%CI:17%~39%)。结论 消化道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的患病率较高,伴有肌肉减少症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延长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肌肉减少症 生物电阻抗 预后 META分析
下载PDF
恩格列净通过抑制细胞焦亡改善糖尿病小鼠肾脏损伤 被引量:15
5
作者 蒲阅丽 刘淬平 +3 位作者 徐勇 滕方元 龙洋 蒋宗哲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目的研究恩格列净(empagliflozin)对db/db小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db/db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b/db组)和恩格列净治疗组(Empa组,恩格列净10 mg·kg-1·d-1灌胃),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3个... 目的研究恩格列净(empagliflozin)对db/db小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db/db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b/db组)和恩格列净治疗组(Empa组,恩格列净10 mg·kg-1·d-1灌胃),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3个月,检测血清生化、炎症因子等指标;病理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检测细胞焦亡相关分子NLRP3、Cleaved Caspase-1、GSDMD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db/db组相比,Empa组空腹血糖、HbA1C、血脂、血清IL-1β、IL-18及ACR明显降低(均P<0.05),病理染色显示Empa组肾小球固缩、肾间质纤维化明显改善,Empa组肾脏组织NLRP3、Cleaved 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恩格列净可能通过抑制NLRP3/Caspase-1/GSDMD细胞焦亡信号通路而改善糖尿病小鼠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恩格列净 细胞焦亡 NLRP3
原文传递
腔内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硬化性狭窄/闭塞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伟明 徐通洁 +4 位作者 罗未聃 孙晓磊 施森 陈跃 刘勇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0-353,共4页
目的评估腔内介入治疗对锁骨下动脉硬化性狭窄/闭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的锁骨下动脉硬化性狭窄/闭塞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结果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共47例,其中股动脉入路38例,肱动... 目的评估腔内介入治疗对锁骨下动脉硬化性狭窄/闭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的锁骨下动脉硬化性狭窄/闭塞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结果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共47例,其中股动脉入路38例,肱动脉入路2例,联合入路7例,技术成功率100%,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前、术后双上臂收缩压差分别为(37.36±6.38)mmHg、(12.11±3.72)mmHg,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天内无患者死亡及脑卒中发生;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98.45%、92.38%、88.61%、83.47%、75.25%、70.33%。结论腔内介入治疗对锁骨下动脉硬化性狭窄/闭塞是目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并且其中远期通畅率也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狭窄 闭塞 动脉硬化 腔内治疗 支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