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land综合征多层螺旋CT影像解剖学分析及鉴别 被引量:2
1
作者 叶茜 彭洋 +3 位作者 唐广磊 叶州 李瑞希 关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Poland综合征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MSCT)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2014年10月至2022年1月9例Poland综合征患者(男8例、女1例)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其CT特征。患者年龄18~83岁,中位年龄37(27,56)... 目的探讨Poland综合征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MSCT)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2014年10月至2022年1月9例Poland综合征患者(男8例、女1例)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其CT特征。患者年龄18~83岁,中位年龄37(27,56)岁,平均(42±20)岁;1例因明显胸廓异常就诊,余8例为胸部CT检查时偶然发现。结果9例均为单侧发病(右侧5例、左侧4例),均有患侧胸小肌缺如,胸壁软组织变薄、塌陷,均无同侧短指或/和并指畸形;胸大肌发育不良7例,完全缺如2例。MSCT表现为原胸肌区域未见正常的肌肉组织密度灶,仅有轻度下陷的均匀低密度脂肪组织,胸壁皮肤连续。重组图像表现为患侧胸部稍下陷,两侧乳头位置不对称,对侧胸壁形态正常。其中1例复杂胸廓畸形CT表现为胸壁多重畸形,包括左侧胸大肌发育不良、胸小肌与前锯肌缺如、骨性胸廓塌陷以及第3、4肋与乳头发育不良,胸壁皮下软组织变薄,心右偏。结论Poland综合征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可通过MSCT横轴位图像结合重组图像逐层观察胸壁肌肉及骨的发育解剖,明确诊断该病并作出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AND综合征 先天畸形 胸壁异常 胸大肌发育不良 MSCT
下载PDF
双源螺旋CT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在胃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彭婧 颜其德 +1 位作者 陈家飞 侯晓宇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螺旋CT增强扫描、多平面(MPR)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5例病理诊断为胃癌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明确病理诊断前在低张状态下行双源螺旋CT上腹部增强扫描检查,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所得CT增强薄层数据进... 目的探讨双源螺旋CT增强扫描、多平面(MPR)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5例病理诊断为胃癌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明确病理诊断前在低张状态下行双源螺旋CT上腹部增强扫描检查,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所得CT增强薄层数据进行多方向的多平面重建。结果 335例病例中,单纯轴位数据检出288例,检出率为86.0%;应用多平面重建数据检出320例,检出率为95.5%,两者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常规轴位与MPR图像的术前T分期总体准确率分别为78.3%与89.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2种方法的术前N分期总体准确率分别为73.6%与82.3%,M分期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双源螺旋CT增强多平面重建能显著提高胃癌的检出率,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平均准确率8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螺旋CT 多平面重建(MPR) 胃癌
下载PDF
28例骨巨细胞瘤X线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邬红蓉 王万碧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9期840-841,共2页
目的观察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并进行分析。方法对28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进行X线平片分析评价。结果骨巨细胞瘤X线主要表现在长骨骨端、骨骺区呈圆形或椭圆形偏心性溶骨破坏,骨皮质膨胀变薄。典型表现呈肥皂泡样。结论大多数... 目的观察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并进行分析。方法对28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进行X线平片分析评价。结果骨巨细胞瘤X线主要表现在长骨骨端、骨骺区呈圆形或椭圆形偏心性溶骨破坏,骨皮质膨胀变薄。典型表现呈肥皂泡样。结论大多数骨巨细胞瘤依据X线表现可作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X线表现
下载PDF
肝癌供血动脉的CTA及DSA表现在TACE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崔安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9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供血动脉CT血管造影(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60例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HCC)患者,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单独DSA组和CTA与DSA联合组,每组30例。单独DSA组采用单... 目的探讨肝癌供血动脉CT血管造影(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60例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HCC)患者,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单独DSA组和CTA与DSA联合组,每组30例。单独DSA组采用单独DSA检测, CTA与DSA联合组采用CTA与DSA联合检测,两组均根据检测结果行TACE治疗。观察分析肝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和肝癌供血动脉DSA表现,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及TACE治疗中辐射时间和辐射剂量。结果 CTA与DSA联合组患者的血管痉挛、血管内膜损伤、血栓形成、栓塞剂返流、插管时间过长、插管失败、患者术中不适发生率均低于单独DS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与DSA联合组患者平均辐射剂量(698.0±103.7)mGy少于单独DSA组的(967.0±140.7)mGy,平均辐射时间(51.0±10.4)min短于单独DSA组的(73.0±7.4)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及DSA联合表现,能够充分评估肝癌供血动脉走向、角度及变异,在TACE治疗中有针对性选择导管、操作方式,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辐射时间及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螺旋CT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下载PDF
应用CT与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价值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军 崔安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2期20-22,共3页
目的分析应用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价值。方法34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患者,分别进行CT、MRI影像学检查,以临床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MRI检查及CT检查、联合检查的准确率。结果CT检... 目的分析应用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价值。方法34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患者,分别进行CT、MRI影像学检查,以临床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MRI检查及CT检查、联合检查的准确率。结果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73.53%,误诊率为11.76%,漏诊率为14.71%。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4.12%,误诊率为0,漏诊率为5.88%。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94.12%高于CT检查的75.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100.00%高于CT检查的75.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与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T与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MRI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且CT联合MRI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因此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时,可采用MRI诊断或联合诊断,诊断价值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磁共振成像 联合诊断 肝脏 局灶性结节状增生 肝癌
下载PDF
核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恶性肿瘤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彭婧 谢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8期91-93,共3页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MRI)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WB-DWI)在恶性肿瘤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进行WB-DWI、常规核磁共振/CT检查(WB-DWI检查后1周内)。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病灶检出情况,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转移病灶检出情况,分...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MRI)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WB-DWI)在恶性肿瘤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进行WB-DWI、常规核磁共振/CT检查(WB-DWI检查后1周内)。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病灶检出情况,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转移病灶检出情况,分析两种检查方式良恶性肿瘤检出情况,比较两种检查方式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结果82例患者经常规核磁共振/CT检出249个病灶,应用核磁共振WB-DWI检查显示出372个病灶,经临床病理证实均为恶性肿瘤,于核磁共振WB-DWI上均呈现出高信号。ADC图呈现出低信号,且各个病灶ADC值显著低于正常区域,与病灶恶性程度成正比。WB-DWI检查骨转移、肺转移、脑转移、肝脏转移、淋巴转移病灶检出率分别为84.38%、86.67%、82.35%、96.67%、94.64%,均高于常规核磁共振/CT检查的59.38%、66.67%、58.82%、70.00%、80.3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核磁共振/CT检查血管受侵但WBDWI未发现异常的有5例。WB-DWI对T_(1)、T_(2)、T_(3)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24%、90.91%、100.00%,均高于常规核磁共振/CT的47.06%、66.67%、70.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T4期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B-DWI在恶性肿瘤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准确检出病灶数目,评估是否发生转移及良恶性外,还能依据肿瘤浸润程度与累及范围准确分期,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阻止或延缓疾病进一步发展,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分期 核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与高场MRI评价鼻咽癌颅底侵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勇 彭婧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8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分别通过多排螺旋CT和高场磁共振成像(MRI)对颅底侵犯情况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例鼻咽癌患者,均通过多排螺旋CT和高场MRI进行检查诊断,分析通过两种检查方法对鼻咽癌患者不同位置颅底侵犯的检出率。结果CT检...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分别通过多排螺旋CT和高场磁共振成像(MRI)对颅底侵犯情况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例鼻咽癌患者,均通过多排螺旋CT和高场MRI进行检查诊断,分析通过两种检查方法对鼻咽癌患者不同位置颅底侵犯的检出率。结果CT检查的翼板、蝶骨体、斜坡骨、岩锥尖以及卵圆孔处颅底侵犯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分别为6.0%、4.5%、3.0%、10.0%、1.5%、31.0%,均低于高场MRI检查的13.5%、11.5%、13.0%、20.0%、11.5%、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通过高场MRI进行检查诊断,可以有效提高颅底各个位置的侵犯检出率,给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指导以及根据,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高场磁共振成像 鼻咽癌 颅底侵犯
下载PDF
MRI增强扫描在胼胝体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寿卫 王长平 何灵芝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9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在胼胝体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进行磁共振影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认的60例胼胝体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并对患者肿瘤的大小、形态及强化程度进行归类...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在胼胝体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进行磁共振影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认的60例胼胝体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并对患者肿瘤的大小、形态及强化程度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胼胝体胶质细胞瘤累及嘴、膝部40例,体部15例,压部5例。扫描影像显示,肿瘤区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部分边界清楚。50例呈不均匀强化,边界欠规整;10例强化均匀。经与手术确认结果对比显示:MRI对胼胝体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总检出率为90%。结论在胼胝体胶质母细胞瘤的确诊方面,MRI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作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胶质母细胞瘤 胼胝体 诊断
下载PDF
1.5T磁共振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崔安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1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1月—12月检查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929例,根据半月板MRI形态及信号特点,将半月板损伤分为3级。其中有47例与关节镜检查进行对比,来明确MRI诊断的敏感...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1月—12月检查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929例,根据半月板MRI形态及信号特点,将半月板损伤分为3级。其中有47例与关节镜检查进行对比,来明确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Ⅰ级365个,Ⅱ级321个,Ⅲ级243个。MRI对半月板损伤诊断敏感性为97.4%;特异性为87.5%;准确性为95.7%。结论:1.5T MRI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首选无创检查方法,其诊断准确性高,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尤其是撕裂的半月板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 MRI诊断
下载PDF
低场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安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8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临床怀疑或经X线检查诊断为ANFH的进行双髋关节MRI检查。结果18例患者X线检查发现ANFH10例,其中Ⅲ期6例,Ⅳ期4例。MRI检查发现ANFH18例,其中Ⅰ期5例,Ⅱ期3例,Ⅲ期5例,Ⅳ期3...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临床怀疑或经X线检查诊断为ANFH的进行双髋关节MRI检查。结果18例患者X线检查发现ANFH10例,其中Ⅲ期6例,Ⅳ期4例。MRI检查发现ANFH18例,其中Ⅰ期5例,Ⅱ期3例,Ⅲ期5例,Ⅳ期3例,Ⅴ期2例。结论低场MRI能满意的显示ANFH的早期变化和病理过程改变,并能准确分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低场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弥散加权成像鉴别肺结核与肺炎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茜 廖春霞 +1 位作者 彭婧 谢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8期48-50,共3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对肺结核及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72例肺结核或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T检查结果分为A组(肺结核空洞, 13例)、B组(肺结核实变,28例)、C组(肺结核球, 12例)和D组(肺炎实变, 19例)。确定最佳...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对肺结核及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72例肺结核或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T检查结果分为A组(肺结核空洞, 13例)、B组(肺结核实变,28例)、C组(肺结核球, 12例)和D组(肺炎实变, 19例)。确定最佳扩散敏感系数后,观察比较B组和D组的MRI信号特点及A组、B组、C组、D组弥散系数。结果 B组和D组T1WI序列信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2WI序列信号(1.5052±0.0509)明显高于D组的(1.2357±0.0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弥散系数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C组弥散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弥散系数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弥散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实变患者的MRI弥散系数明显高于肺结核实变及肺结核空洞患者,因此可以作为一项诊断肺结核及肺炎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 肺结核 肺炎
下载PDF
CTU诊断输尿管小结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勇 彭婧 钟志国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3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CTU诊断输尿管小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输尿管小结石患者30例,均行超声检查、腹部平片(KUB)及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CT平扫及增强。结果:CTU显示输尿管小结石29例;CT平扫显示输尿管小结石22例;超声显示输尿管小结石12例;... 目的:探讨CTU诊断输尿管小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输尿管小结石患者30例,均行超声检查、腹部平片(KUB)及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CT平扫及增强。结果:CTU显示输尿管小结石29例;CT平扫显示输尿管小结石22例;超声显示输尿管小结石12例;KUB+IVU显示输尿管小结石14例。结论:CTU可以更直观、准确地显示结石的形态大小和解剖关系、位置及梗阻以上输尿管及肾盂肾盏扩张程度,也能客观评价肾脏分泌功能及准确了解肾脏动静脉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的影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平扫和增强 CTU 超声 造影 输尿管小结石
下载PDF
低场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与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成素琼 李远国 蔡福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1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低场MRI在成人股骨头坏死(ANFH)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79例的检查资料,分析其影像表现并进行比较。结果:MRI正确判定早期股骨头坏死比例92.42%,中期和晚期均100%;CT正确判定早期股骨头坏死比例70.... 目的:探讨低场MRI在成人股骨头坏死(ANFH)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79例的检查资料,分析其影像表现并进行比较。结果:MRI正确判定早期股骨头坏死比例92.42%,中期和晚期均100%;CT正确判定早期股骨头坏死比例70.76%,中期和晚期分别为98.43%、100%。结论:低场MRI在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中仍有较高价值,且敏感性及准确性高于CT,当为首选检查方法,在费用允许情况下二者辅助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成素琼 吴家夫 蔡福玲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11期1688-1689,共2页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早期影像学表现,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2月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4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X射线、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其影像学表现。结果偏侧性关...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早期影像学表现,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2月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4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X射线、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其影像学表现。结果偏侧性关节软组织肿胀46例,关节腔积液25例,痛风石形成25例,邻近骨髓腔水肿27例,骨皮质毛糙或缺损22例,合并肾结石、肾积水2例。结论临床中多种影像技术联合运用,特别是MRI技术的应用,可早期发现病变,提示临床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对于痛风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痛风性 X线胶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DSA动态下头斜位技术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安明 李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22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DSA动态下头斜位技术在子宫输卵管造影(HSG)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3月检查的子宫输卵管造影的46例患者的影像资料,评价子宫腔及输卵管显影情况。结果:子宫呈倒三角形39例,纺锤形4例,鞍形3例,中位子... 目的:探讨DSA动态下头斜位技术在子宫输卵管造影(HSG)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3月检查的子宫输卵管造影的46例患者的影像资料,评价子宫腔及输卵管显影情况。结果:子宫呈倒三角形39例,纺锤形4例,鞍形3例,中位子宫26例,轻度前后倾17例,过度前倾前屈3例;子宫内膜炎症5例,息肉2例,占15.2%。双侧输卵管通畅、通而欠畅、通而不畅分别为10例(占21.7%)、10例(占21.7%)、6例(占13.0%);双侧输卵管间质部闭塞2例(占4.3%);单侧输卵管通畅,单侧输卵管通而欠畅、通而不畅分别为4例(占8.7%)、5例(占10.9%);单侧输卵管通畅,单侧输卵管峡部闭塞、远端积水分别为5例(占10.9%)、4例(占8.7%)。盆腔局部炎性粘连9例,占19.6%。结论:DSA头斜位技术不仅能够动态下直接观察子宫输卵管充盈情况,而且能够充分显示子宫输卵管全貌,可准确评估输卵管通畅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技术 子宫输卵管造影 输卵管性不孕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低张造影技术在小肠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成素琼 吴家夫 蔡福玲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24期3778-3779,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张造影在小肠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该院收治的临床疑有小肠病变患者115例。经口服潘泻叶、肌内注射山莨菪碱后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合多平面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观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张造影在小肠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该院收治的临床疑有小肠病变患者115例。经口服潘泻叶、肌内注射山莨菪碱后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合多平面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观察。结果 115例患者均成功接受潘泻叶清洁肠道,未发生不良反应。115例患者中发现病变46例,正常69例。46例患者中经病理检测证实为肿瘤15例,Crohn′s病3例,肠结核6例,肠粘连18例,动脉栓塞4例。结论多层螺旋CT低张造影在小肠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小肠/放射摄影术 低张造影
下载PDF
术后快速复发巨大外生性结肠癌1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安明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3期479-480,共2页
结肠癌是胃肠道常见恶性肿瘤,好发于40~65岁,以男性居多。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饮食结构逐渐调整,结肠癌在我国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逐渐向年轻化发展[1]。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为根治性肿瘤切除术。然而,结肠癌外... 结肠癌是胃肠道常见恶性肿瘤,好发于40~65岁,以男性居多。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饮食结构逐渐调整,结肠癌在我国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逐渐向年轻化发展[1]。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为根治性肿瘤切除术。然而,结肠癌外科手术切除后局部复发率为5.0%~20.0%,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50.0%~60.0%,术后复发和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外科学 手术后期间 复发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肾前筋膜增厚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安明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8期1215-1216,共2页
目的探讨肾前筋膜增厚对早期诊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早期CT表现。结果 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前筋膜增厚,尤以左侧肾前筋膜增厚为主。结论肾前筋膜增厚能提高CT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早期... 目的探讨肾前筋膜增厚对早期诊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早期CT表现。结果 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前筋膜增厚,尤以左侧肾前筋膜增厚为主。结论肾前筋膜增厚能提高CT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病 筋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致急性穿孔一例
19
作者 崔安明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年第9期928-930,共3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75岁,因右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于2019年11月6日住院,择期行内固定手术。患者卧床第5天突然出现右侧下肢胀痛,行彩超检查提示右侧股静脉远端、腘静脉内血栓形成,经血管外科会诊后有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指征。经左侧... 1病例介绍患者,男,75岁,因右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于2019年11月6日住院,择期行内固定手术。患者卧床第5天突然出现右侧下肢胀痛,行彩超检查提示右侧股静脉远端、腘静脉内血栓形成,经血管外科会诊后有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指征。经左侧股静脉穿刺成功后,插管至髂外静脉、肾静脉处造影,显示正常肾静脉开口位置,下腔静脉未见明确变异血管。选择DENALI下腔静脉滤器系统(美国巴德公司,型号DL950F),先将8.4F导引鞘尖端放置到右肾静脉下方1 cm处,然后通过输送系统引导滤器到达预定位置后缓慢退鞘,见滤器头端释放,部分体部稍张开。滤器释放超过一半时,患者突然体位变动,感觉疼痛,叮嘱其保持正常体位,继续释放,可释放完全后,滤器明显倾斜,体部下份及锚脚未见张开。立即行下腔静脉造影,见滤器上2/3位于下腔静脉外,下1/3位于下腔静脉内,无明显造影剂外溢征象,考虑下腔静脉滤器静脉穿孔(见图1)。第2天行CT增强检查,见滤器穿破下腔静脉右侧壁,向前上方斜行,破口与滤器紧密相贴,未见确切造影剂溢出。血管外滤器约2/3,回收钩靠近肠管,臂稍张开,周围组织未见明显肿胀及血肿形成。血管内滤器约1/3,滤器锚脚闭合,未与血管内膜相贴(见图2)。最后患者主动要求到上级医院治疗,予以对症支持处理1周后行介入手术治疗顺利回收穿孔滤器,未有明显不适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器置入 下腔静脉 急性穿孔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不同影像学诊断方式对良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20
作者 刘伯源 余小容 李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7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诊断方式对良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BHF)的诊断价值。方法 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良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对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X线检查结果多表现为类圆形、椭圆形骨质破坏,可...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诊断方式对良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BHF)的诊断价值。方法 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良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对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X线检查结果多表现为类圆形、椭圆形骨质破坏,可见膨胀性骨质改变,病灶边界清楚,伴完整硬化变化,无骨膜反应,无软组织肿块。CT检查结果与X线较为一致,可见病灶软组织密度影,少数可见软组织肿块。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 7例可见T1W1低信号, T2W1高信号,病灶多呈中心性生长;4例可见T1W1、T2W1低信号,病灶呈偏心性生长,可见骨皮质破坏。MRI检查结果 , 7例患者为组织细胞型病灶, 4例患者为纤维细胞型病灶,诊断准确率为100.00%。结论良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诊断中采用X线、CT、MRI检查在影像学特点上多样,通过对不同影像学特点的分析,有利于为临床诊断良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提高诊断结果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骨纤维细胞瘤 影像学检查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