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撇一捺总关情——扫描2004年中考书写题
1
作者 张斗和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学段 行楷 《语文课程标准》 中考 新课标 考查 书写能力 汉字 要求 学生
下载PDF
《散步》的两处删减值得商榷
2
作者 张斗和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53,共1页
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表现家庭成员间真挚感情的散文。作者选取“散步”这一生活细节展现人际关系,抒写亲情。篇幅短小,内容简单,语言简练,情感浓郁,同时又蕴涵着人生的哲理,一步三叹,回味悠长,因而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但在... 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表现家庭成员间真挚感情的散文。作者选取“散步”这一生活细节展现人际关系,抒写亲情。篇幅短小,内容简单,语言简练,情感浓郁,同时又蕴涵着人生的哲理,一步三叹,回味悠长,因而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但在入选人教版七年级教材时,编者对作品细微处进行了删减。通过与原作对比,我发现删减的内容有两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步》 减值 家庭成员 人际关系 生活细节 莫怀戚 七年级 人教版
下载PDF
别给误读穿上创新的外衣
3
作者 张斗和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2-42,共1页
2006年第10期《语文建设》刊登了刘华正老师的《“节外生枝”也精彩》一文,文中执教者在第二课时预设了一个问题:方仲永的悲剧是谁造成的?探讨时学生的思维节外生枝:一是挖出了社会根源:一是归责于王安白父子。
关键词 误读 节外生枝 语文建设 社会根源 执教者 老师 课时 思维
下载PDF
切入的艺术
4
作者 张斗和 《学语文》 2008年第1期53-53,共1页
切入点,是课堂有无效率、有无艺术性的关键之一。适当的切入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面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切入点;即使面对同一个切入点。不同的教师也会有各自不同的角度,不... 切入点,是课堂有无效率、有无艺术性的关键之一。适当的切入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面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切入点;即使面对同一个切入点。不同的教师也会有各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展开方式。但不管怎样,教师在选择切入点时,应该根据两个实际,符合两个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性 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思维 教学效果 教师 课堂 课文
下载PDF
《散步》:在平衡中彰显主旨
5
作者 张斗和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9年第7期101-102,共2页
莫怀戚的《散步》通过散步这样的寻常事展现了一个家庭的幸福.但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不是现代语境下的“幸福”。而是传统意义上的“幸福”。因为“散步”中多了“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的母亲,文章把现代家庭“三口之家”的生活演变成... 莫怀戚的《散步》通过散步这样的寻常事展现了一个家庭的幸福.但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不是现代语境下的“幸福”。而是传统意义上的“幸福”。因为“散步”中多了“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的母亲,文章把现代家庭“三口之家”的生活演变成了传统的“三代同堂”的幸福图景。这使《散步》有别于那些纯粹表现亲情的文章,尊老爱幼的伦理性暗暗渗透并彰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步》 平衡 现代家庭 现代语境 尊老爱幼 幸福 莫怀戚 伦理性
下载PDF
寻寻觅觅语文路
6
作者 张斗和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1年第4期4-6,共3页
努力翻检记忆的底片,很奇怪——我羞涩沉默的少年求学时代,几乎所有的亮色和梦想都和语文无关。我是在家乡读小学的。那时在农村能上学就是最大的幸运了,而且农村孩子在带有泥土气息的游戏中都能找到乐趣,因此,破破烂烂的学校,单... 努力翻检记忆的底片,很奇怪——我羞涩沉默的少年求学时代,几乎所有的亮色和梦想都和语文无关。我是在家乡读小学的。那时在农村能上学就是最大的幸运了,而且农村孩子在带有泥土气息的游戏中都能找到乐趣,因此,破破烂烂的学校,单调平淡的课外生活,并不影响我读书时的喜悦和快乐,初中是在一个离家远一点的辅导区小学就读的,它有一个俗称为“戴帽子”的附设初中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 寻觅 农村孩子 课外生活 小学 游戏 学校 读书
下载PDF
是他人施爱,还是自我拯救——《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主题探析
7
作者 张斗和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2年第1期50-51,共2页
文学作品一旦进入教材,便有了一次被"清洗"的过程。换言之,作者文本变成了编者文本。编者通过助读系统,很强势地把它纳入自己的"语境"。这个助读系统既包括文本所在的单元说明、课文提示,也包括后面的练习,甚至延伸到教师用书。
关键词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自我拯救 他人 文学作品 单元说明 课文提示 教师用书 文本
下载PDF
《散步》:在平衡中彰显主题
8
作者 张斗和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09年第12期42-43,共2页
莫怀戚的散文《散步》通过散步这样的日常生活寻常事,表现了一个家庭的幸福。
关键词 《散步》 平衡 日常生活 莫怀戚
下载PDF
积极探究思品课创新教育的途径
9
作者 朱金松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44-144,146,共2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以说,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与时俱进,树立创新意识,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以说,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与时俱进,树立创新意识,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途径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与时俱进 思想品德 人格魅力 教学途径
下载PDF
亲情的呼唤.渐悟的愧怍——细读《老王》
10
作者 何庆华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2年第5期46-47,共2页
经典文学作品解读的角度是多元的.解读的主旨是多义的。如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从老王的角度解读老王的为人处世、性格特点等.从作者的角度解读对弱者的关爱以及关爱不够的愧疚等。从两者的关系来看.人教版教参认为。一个社会总有... 经典文学作品解读的角度是多元的.解读的主旨是多义的。如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从老王的角度解读老王的为人处世、性格特点等.从作者的角度解读对弱者的关爱以及关爱不够的愧疚等。从两者的关系来看.人教版教参认为。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改善他们的处境.让他们也能过上好日子。当我们沉潜文本,细读文本.总有一种解读贴近作者的创作的最初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王》 细读 作品解读 亲情 经典文学 为人处世 性格特点 潜文本
下载PDF
唐朝的牛
11
作者 李汉荣 张斗和(评)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中旬)》 2011年第4期6-7,共2页
当然,唐朝的牛是辛苦的,也没什么文化,这一点,与现代的牛相似。但是,唐朝的牛背上,经常有牧童跳上跳下,含着一枚柳笛,有时是一支竹子做的短笛,被他们信口乱吹起来。有时,对着河流吹,把一河春水吹成起皱的绸子;
关键词 唐朝 竹子
下载PDF
由信客看人生方圆——品味《信客》
12
作者 何庆华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2年第11期45-45,共1页
正余秋雨先生的《信客》为我们讲述了两位从事信客这一特殊职业的人的人生沉浮。信客是"早年在乡间,对外通信往来的主要依靠"。文中两位信客都为了乡邻饱受艰辛,任劳任怨,尽职尽责,一生勤劳善良,但是他们的结局却迥然不同:老... 正余秋雨先生的《信客》为我们讲述了两位从事信客这一特殊职业的人的人生沉浮。信客是"早年在乡间,对外通信往来的主要依靠"。文中两位信客都为了乡邻饱受艰辛,任劳任怨,尽职尽责,一生勤劳善良,但是他们的结局却迥然不同:老信客离开家乡去坟场看坟,孤独穷困,陪伴他的只有孤魂野鬼,只有山风林涛,最后只能悄无声息地死在远离乡村的坟场;年轻的信客则有幸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老师、校长,死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圆 圆通
下载PDF
“水生,给老爷磕头”——《故乡》中不可忽视的细节
13
作者 操基胜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 2007年第12期46-,共1页
再一次讲解《故乡》时,我忽然发现多年来教学中忽视的一个细节的描写,也是往往不容易引起人们重视的地方。课文是这样描述的:他回过头去说:"水生。
关键词 《故乡》
下载PDF
同桌的“心病”
14
作者 操乐发 《湖北招生考试》 2008年第18期47-47,共1页
用善意的谎言——"我的狐臭是父亲治好的"——彰显"帮人帮心,务必心连心"。在此"谎言"前有善良的愿望,此后有实实在在的善举。此文可变格用于以"环境友好"为话题的作文,标题改为"净化空气... 用善意的谎言——"我的狐臭是父亲治好的"——彰显"帮人帮心,务必心连心"。在此"谎言"前有善良的愿望,此后有实实在在的善举。此文可变格用于以"环境友好"为话题的作文,标题改为"净化空气";行文时彰显"从思想上主动关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可 周洁 变格 怀宁 学校条件 告诉我 声地 中草药治疗 华荐 对我说
原文传递
由“命题后遗症”想到的
15
作者 张斗和 《语文学习》 2010年第4期24-25,共2页
每年期末.我都要接受全县期末质量验收试卷的命制任务,并特意要求,为了与中高考接轨,现代文阅读题一定要原创。凡命过题的教师都知道.一份试卷的重头戏之一就是现代文阅读.它直接决定了试卷的效度和区分度。为了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每年期末.我都要接受全县期末质量验收试卷的命制任务,并特意要求,为了与中高考接轨,现代文阅读题一定要原创。凡命过题的教师都知道.一份试卷的重头戏之一就是现代文阅读.它直接决定了试卷的效度和区分度。为了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接下来的时间.我大量阅读一些时尚刊物,诸如《读者》、《散文选刊》、《意林》等等,在那些被冠以“心灵鸡汤”的美文中.寻觅“猎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遗症 现代文阅读题 命题 《散文选刊》 质量验收 《读者》 试卷 区分度
原文传递
“感谢门”的语文版
16
作者 张斗和 《语文学习》 2010年第6期27-28,共2页
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冠军周洋的获奖感言引发的“感谢门”。在网络上被炒得沸沸扬扬。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冬奥会上.周洋勇夺女子短道速滑1500米金牌.她在比赛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拿了金牌以后会改变很多.更有信心,也... 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冠军周洋的获奖感言引发的“感谢门”。在网络上被炒得沸沸扬扬。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冬奥会上.周洋勇夺女子短道速滑1500米金牌.她在比赛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拿了金牌以后会改变很多.更有信心,也可以让我爸我妈生活得更好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谢 语文版 短道速滑 记者采访 冬奥会 女子 金牌 冠军
原文传递
对联热的冷思考
17
作者 张斗和 《语文学习》 2011年第10期20-21,共2页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语文中考试题的题型可谓丰富多样,多姿多彩。其中,对联题频频亮相于许多省市中考试卷,成为一个热点。中考对联题.其分值一般在2分至4分之间,从形式上看.比较简单,常见的有对联链接、对联匹配、对联撰写、对...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语文中考试题的题型可谓丰富多样,多姿多彩。其中,对联题频频亮相于许多省市中考试卷,成为一个热点。中考对联题.其分值一般在2分至4分之间,从形式上看.比较简单,常见的有对联链接、对联匹配、对联撰写、对联赏析等类型;从内容上看,相对复杂一些,有的结合课文、名著考查,有的从语言、语境角度考查.还有的联系地域特征来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联题 冷思考 中考试题 中考试卷 地域特征 语文 课改 分值
原文传递
体验“体验”
18
作者 张斗和 《语文学习》 2011年第5期22-23,共2页
新课改以来,“体验”作为阅读教学新概念,出现的频率较高,很多教师常常把其作为语文教学制胜的法宝,尤其是在观摩活动、公开课教学中。几乎逢课必用。
关键词 “体验” 公开课教学 阅读教学 观摩活动 语文教 课改 频率 学制
原文传递
《三峡》五题
19
作者 张斗和 《语文学习》 2008年第3期36-38,共3页
《三峡》选自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人们普遍视其为描绘三峡奇异自然风貌的佳作,并冠以“三峡”的题目。但是,当我们把这段文字还原到《水经注》中来解读,就会发现多少有些悖逆了作者的本意,甚至... 《三峡》选自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人们普遍视其为描绘三峡奇异自然风貌的佳作,并冠以“三峡”的题目。但是,当我们把这段文字还原到《水经注》中来解读,就会发现多少有些悖逆了作者的本意,甚至有误读的倾向。下面就文字中一些已成定论的方面溯本求源,提出个人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 《水经注》 地理学家 自然风貌 郦道元 散文家 文字 解读
原文传递
一道题引发的讨论
20
作者 张斗和 《语文学习》 2009年第1期32-33,共2页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研习结束。 按照常规,我留给学生一道课堂练笔题,即课后第四题:想象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试写成200字的短文。
关键词 《我的叔叔于勒》 菲利普夫妇 课堂练笔 百万富翁 莫泊桑 研习 学生 课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