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2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钟定荣 孙萍萍 梁智勇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观察和分析22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选用ER、PR、p53、Ki-67、cerbB-2,S-100、p63,CgA、E-cadherin和CD31等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标记并随诊患者。结果 22例均...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观察和分析22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选用ER、PR、p53、Ki-67、cerbB-2,S-100、p63,CgA、E-cadherin和CD31等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标记并随诊患者。结果 22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8.63岁,占我科同期切除乳腺癌的0.97%。大体观察肿瘤界限清楚,均可见纤维性包膜。镜下为缺乏显著异型性的实性细胞巢,局部可见乳头,其中21例纤维血管周围可见黏液;8例合并黏液癌,但其比例<40%;癌细胞巢周边均缺乏肌上皮标记,瘤细胞比较一致,部分细胞胞质中含黏液;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20例均无腋窝淋巴结转移;13例随访3~110月(平均39.8个月),无1例复发和转移。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ER、PR强(+),仅有2例c-erbB-2(+),p53、S-100、p63、CgA均(-),Ki-67指数平均8%(1%~20%)。结论乳腺实性乳头状癌是一少见病理类型,好发于老年女性,具有其独特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表达,即使伴有浸润切除后也不易转移和复发,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黏液癌 实性乳头状癌 病理诊断
下载PDF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红梅 孟庆更 余小蒙 《北京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336-337,共2页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体表以及经体表可触及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8例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患者的结果与组织学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68例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63/68)92.6%,90例良性病变的特异性为(85/90)94.4%,148例获得...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体表以及经体表可触及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8例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患者的结果与组织学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68例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63/68)92.6%,90例良性病变的特异性为(85/90)94.4%,148例获得正确诊断,10例病变虽未明确诊断,但均未因诊断意见不一致造成过度治疗或治疗不当。总的正确率为93.7%,无一例假阳性病例。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于体表或经体表可触及肿物的临床病理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是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病理检查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针吸取细胞学 体表肿物 诊断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方式与其预后关系的探讨
3
作者 王红梅 王艳东 孟庆更 《医学综述》 2011年第6期956-958,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5例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进行总结,并对预后进行随访。结果 45例患者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均为乳头状癌,其中8例为双侧多灶癌...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5例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进行总结,并对预后进行随访。结果 45例患者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均为乳头状癌,其中8例为双侧多灶癌。45例患者中,患侧全切+对侧次全切38例,双侧次全切2例,患侧全切+峡部切除1例,患侧次全切+峡部+对侧部分切除2例,患侧次全切2例,其中17例行一期颈部淋巴结清扫,均未见淋巴结内癌转移。术后随访6~77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甲状腺微小癌预后较好,淋巴结转移率低,其较为恰当的手术方式为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患侧腺叶全切+峡部+对侧次全切除术,一般不作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癌 临床病理特征 手术方式 淋巴结转移 预后
下载PDF
皮下多发性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4
作者 孟庆更 滕梁红 王红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6期36-37,6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发生在男性皮下浅表部位的侵袭性血管黏液瘤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讨论软组织黏液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本例肿瘤为多发,其中最大者位于阴囊。镜下肿物位于真... 目的:探讨多发性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发生在男性皮下浅表部位的侵袭性血管黏液瘤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讨论软组织黏液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本例肿瘤为多发,其中最大者位于阴囊。镜下肿物位于真皮浅层和皮下,大量黏液性基质中散在梭形和星芒状肿瘤细胞,深部侵犯周围皮下脂肪组织,部分区域角囊肿形成。结论:黏液性肿瘤的诊断需要结合发病年龄、部位等临床特点以及免疫组化染色来综合考虑。皮肤浅表血管黏液瘤和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可能属于同一疾病谱的不同阶段,本例形态学上兼有两者的特点,表现为侵袭性地生长,可能属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浅表性血管黏液瘤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甲状腺玻璃样变性梁状腺瘤病理研究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王艳东 王红梅 陆鸣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87-89,F003,共4页
目的 分析甲状腺玻璃样变性梁状腺瘤 (HTA)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利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并结合文献对 1例HTA进行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研究。结果 HTA属甲状腺滤泡上皮来源的肿瘤。其组织学形态具有特征性 :瘤细胞... 目的 分析甲状腺玻璃样变性梁状腺瘤 (HTA)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利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并结合文献对 1例HTA进行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研究。结果 HTA属甲状腺滤泡上皮来源的肿瘤。其组织学形态具有特征性 :瘤细胞排列成梁状、巢状 ,外围以纤细的玻璃样变性的纤维组织 ,细胞核呈毛玻璃样 ,可见核内包涵体及核沟。免疫组化 :甲状腺球蛋白Thy ( +) ,降钙素Calcitonin ( -) ;癌胚抗原CEA ( -) ;嗜铬素Chr ( -) ;突触素Syn ( -)。 结论 HTA为甲状腺滤泡上皮来源的良性肿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玻璃样变性梁状腺瘤 免疫组化 预后
下载PDF
贲门腺癌Wi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郭艳丽 郭炜 +4 位作者 靳国梁 杨植彬 邝钢 孙萍萍 董稚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094-2097,共4页
目的研究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cadenoc arcinoma,GCA)中Wnt抑制因子-1(Wntinhibitory factor-1,Wi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贲门癌发生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分别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RT-PCR方法检测... 目的研究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cadenoc arcinoma,GCA)中Wnt抑制因子-1(Wntinhibitory factor-1,Wi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贲门癌发生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分别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RT-PCR方法检测贲门腺癌及相应正常黏膜组织中Wif-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和mRNA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Wif-1基因在贲门腺癌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的甲基化率分别61.7%(58/94)和34.0%(32/94),癌组织中Wif-1基因的甲基化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χ2=14.409,P=0.000);癌及正常黏膜组织中Wif-1基因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6%(10/94)和86.2%(81/94),β-catenin蛋白的异质表达率分别为90.4%(85/94)和38.3%(36/94),癌组织中Wif-1mRNA表达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均与Wif-1基因的甲基化明显相关(P<0.01);Wif-1基因的甲基化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无关。结论Wi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贲门腺癌中频繁发生,可能通过引起经典Wnt/β-catenin通路的异常激活与贲门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腺癌 甲基化 WIF-1基因 Β-CATENIN
下载PDF
TTF-1在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5
7
作者 王红梅 周小鸽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441-443,i0017,共4页
目的评价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原发性肺癌中的表达特异性及敏感性,探讨TTF-1对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潜在价值。方法原发性肺癌95例,其中腺癌52例,肺鳞癌39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肺小细胞癌3例;正常肺组织4例,上皮样胸膜间皮瘤4例及... 目的评价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原发性肺癌中的表达特异性及敏感性,探讨TTF-1对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潜在价值。方法原发性肺癌95例,其中腺癌52例,肺鳞癌39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肺小细胞癌3例;正常肺组织4例,上皮样胸膜间皮瘤4例及186例人体其他部位的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做成组织芯片;采用EnVision方法进行TTF-1检测。结果TTF-1阳性信号的定位在细胞核。44/52例(84.6%)原发性肺腺癌、2/39例(5%)肺鳞癌、1/1例肺小细胞癌和2/3例细支气管肺泡癌表达TTF-1,4例上皮样胸膜间皮瘤均不表达TTF-1,其他部位的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除1例甲状腺癌外)均不表达TTF-1。另外,6/7例肝细胞出现很强的胞质(+),胆管上皮(-)。结论TTF-1在原发性肺腺癌中的表达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提示TTF-1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标记用于原发和转移性肺腺癌的鉴别;它对于肺原发性低分化腺癌和鳞癌的鉴别也有一定价值,还具有鉴别肝细胞癌和胆管癌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转录因子 肺癌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HPV16/18感染与P16^(INK4A)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孟庆更 蔡茹艺 《北京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434-435,共2页
关键词 P16^INK4A HPV16/18 持续感染 蛋白表达 癌前病变 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
下载PDF
甲状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孟庆更 蔡茹艺 张小坤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757-758,共2页
甲状腺疾病作为内分泌和头颈外科常见的疾病,其正确、及时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甲状腺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检查不仅能够鉴别甲状腺肿块的良、恶性,从而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关键词 甲状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临床应用价值 甲状腺疾病 NEEDLE 手术治疗 甲状腺肿块 头颈外科 临床意义
下载PDF
HPV16、HPV18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中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孟庆更 蔡茹艺 《北京医学》 CAS 2007年第11期664-666,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组织中HPV16、HPV18的感染情况,探讨其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宫颈组织进行HPV DNA定性检测,以光镜下病理学诊断作为CIN分级标准。结果268例宫颈组织中HP...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组织中HPV16、HPV18的感染情况,探讨其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宫颈组织进行HPV DNA定性检测,以光镜下病理学诊断作为CIN分级标准。结果268例宫颈组织中HPV16、HPV18的总检出率分别为44.78%(120/268)、8.96%(24/268),CINⅡ~Ⅲ级和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的检出率明显高于HPV18(P﹤0.05)。HPV16或HPV18以单一型别感染为主,5例存在双重感染(P﹤0.01)。HPV16的检出率随CINⅠ级、CINⅡ~Ⅲ级和宫颈鳞癌病变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高(P﹤0.05)。HPV18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PV16感染可能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定性检测对宫颈癌可以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下载PDF
宫颈病变中HPV16/18感染与P16^(INK4A)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庆更 蔡茹艺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3期26-28,F000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HPV16/18感染和P16INK4A蛋白表达的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宫颈组织进行HPVDNA定性检测,采用Envision两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P16IN...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HPV16/18感染和P16INK4A蛋白表达的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宫颈组织进行HPVDNA定性检测,采用Envision两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P16INK4A蛋白表达。结果268例宫颈组织中HPV16/18的总检出率为53.73%(144/268),其检出率随CINⅠ级、CINⅡ~Ⅲ级和宫颈鳞癌病变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高(P<0.05)。P16INK4A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慢性宫颈炎、CINⅠ级、CINⅡ~Ⅲ级和宫颈鳞癌组织中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PV16/18感染与P16INK4A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s=0.689,P<0.01)。结论HPV16/18感染可能通过影响P16INK4A蛋白的过表达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筛查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乳头状瘤病毒 蛋白质P16
下载PDF
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对ASC-US病例的分流作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晓霞 蔡茹艺 +3 位作者 杨柏柳 李连芳 张争鸣 胡学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6-518,共3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对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分流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HC-Ⅱ)对261例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进行高危型HPVDNA检测,以光镜下病理学诊断作为...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对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分流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HC-Ⅱ)对261例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进行高危型HPVDNA检测,以光镜下病理学诊断作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分级标准。结果:261例ASC-US患者CIN检出率为60.92%(159/261),其中高级别CIN16例,检出率为6.13%。261例ASC-US患者高危型HPV DNA检测呈阳性者141例,阳性率为54.02%,高级别CIN中HPV DNA阳性率高达93.75%,高危型HPV阳性组和阴性组ASC-US患者宫颈病变为CINⅡ及其以上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11.35%和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SC-US患者中包括部分高级别病变甚至宫颈癌,并存在相当比例的HPV感染,高危型HPV-DNA检测是一种有效的ASC-US分流管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不典型鳞状细胞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狼疮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茹艺 卫建平 +3 位作者 张小琴 吴丽然 王晨 姚舒蕾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604-606,641,共4页
目的对狼疮肾炎(LN)肾组织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抗原(HBVAg)和HBVDNA的检测,并分析其与LN肾小管间质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44例LN肾组织HB-VAg、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 目的对狼疮肾炎(LN)肾组织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抗原(HBVAg)和HBVDNA的检测,并分析其与LN肾小管间质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44例LN肾组织HB-VAg、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其中9例行肾组织HBVDNA检测。结果LN肾组织中HBVAg阳性率为59%(26/44)。LN肾组织中HBVDNA阴性的病例可检出44%(4/9)HBVAg。HBVAg阳性组肾小管间质中浸润的CD68’细胞数目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及对照组(P〈0.01)。CD8+细胞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活检组织HBVAg阳性的LN临床上并非少见。LN肾组织HBVAg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 肾小管间质病变 T淋巴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原文传递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晓霞 蔡茹艺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1375-1375,共1页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检查在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FNAC检查,并对其中114例进行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腺FNAC检查的敏感性为62.5%,特异性为95.15%,总准确率为94.74%,...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检查在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FNAC检查,并对其中114例进行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腺FNAC检查的敏感性为62.5%,特异性为95.15%,总准确率为94.74%,假阴性为6.25%,无假阳性报告。结论甲状腺疾病FNAC检查是一种准确、安全、快捷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诊断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