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高校与区域发展的互动关系——以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园校合作”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娅玲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期108-110,共3页
大学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文化自觉和人文关怀,既要"发现"和"定见",结合区域特点和优势,科学预测和把握未来,"实做"和"做实",针对性地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合格人才,更要"引领"... 大学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文化自觉和人文关怀,既要"发现"和"定见",结合区域特点和优势,科学预测和把握未来,"实做"和"做实",针对性地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合格人才,更要"引领"和"推进",关注社会问题,担负起引导、示范、提升区域社会的责任,把学生造就成为富有正义感、道德感和责任感的公民,服务和超越区域,成为区域健康发展的向导,最终与区域良性互动,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校合作 良性互动 和谐发展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在校大学生行为调研报告——以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承松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4期119-122,共4页
研究学生行为表现,探讨学生行为深层的社会、家庭、教育环境、身心发展因素及其变化规律,有利于学校正确解释、控制、引导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选择、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行为,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与人格形象。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大学生 行为 调研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在校大学生理想信念问题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以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为例
3
作者 周顺东 白应华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94-100,共7页
边疆民族地区在校大学生是边疆民族地区未来社会发展的栋梁。清楚他们在理想信念问题上的实际状况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存在怎样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教育措施,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在校大学生 理想信念 教育对策
下载PDF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4
作者 胡英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27-28,共2页
科学发展观是从提高执政党能力的角度提出的,但对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仍具有 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和方法论意义。“以人为本”是其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全面发展”为其研究指明了 方向,“协调发展”是其研究必须树立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从提高执政党能力的角度提出的,但对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仍具有 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和方法论意义。“以人为本”是其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全面发展”为其研究指明了 方向,“协调发展”是其研究必须树立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是其是否具有科学性的关键所在,开放的发展现是 其活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指导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下载PDF
新时期思茅经济发展中的民族关系问题
5
作者 韩宇梅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32-34,共3页
多民族的存在就意味着民族关系问题的存在。新时期,发展差距和贫困问题所带来的民族关系变化、市场竞争中民族企业和传统产业发展处于劣势、以争夺资源为目标的民族矛盾激化以及人员流动引发民族间摩擦上升都是现阶段思茅经济发展中突... 多民族的存在就意味着民族关系问题的存在。新时期,发展差距和贫困问题所带来的民族关系变化、市场竞争中民族企业和传统产业发展处于劣势、以争夺资源为目标的民族矛盾激化以及人员流动引发民族间摩擦上升都是现阶段思茅经济发展中突现的民族关系问题。问题的存在和发展会给民族关系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已成为影响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 经济发展 民族关系 问题
下载PDF
思茅市民族关系现状的总体分析
6
作者 韩宇梅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32-36,共5页
思茅由于民族众多和民族分布上的多元差别,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上的多类型差异,全市各族人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极不平衡。而且,这种不平衡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先进与落后之分,在经济、文化乃至意识形态领域等许多方面,仍然表现为跨越时代的... 思茅由于民族众多和民族分布上的多元差别,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上的多类型差异,全市各族人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极不平衡。而且,这种不平衡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先进与落后之分,在经济、文化乃至意识形态领域等许多方面,仍然表现为跨越时代的历史差距。思茅市的民族关系,由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社会历史等原因,呈现出复杂性、国际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 现状 特征
下载PDF
“魔巴制度”——佤族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支柱 被引量:5
7
作者 左永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71-75,共5页
魔巴制度是千百年来在佤族社会中形成的一种宗教文化现象,是存在于佤族文化中心区域并具有佤文化特质的一种宗教、文化和社会制度。在20世纪后期剧烈的社会变化中,魔巴制度不仅表现出极强的文化适应性,而且其宗教、政治、文化的核心作... 魔巴制度是千百年来在佤族社会中形成的一种宗教文化现象,是存在于佤族文化中心区域并具有佤文化特质的一种宗教、文化和社会制度。在20世纪后期剧烈的社会变化中,魔巴制度不仅表现出极强的文化适应性,而且其宗教、政治、文化的核心作用依然得以保留。从某种意义上说,魔巴制度决定了佤族传统文化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 魔巴制度 宗教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哈尼支系与人口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洪 张红 《红河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7-11,共5页
哈尼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墨江是哈尼族的重要集聚区,分布着9个支系。9个支系的哈尼人在墨江的山涧林地中生生息息,繁衍至今。文章通过确切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了墨江的哈尼人分布,哈尼各支系的人口数量。这对于明确哈尼人的族源,促... 哈尼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墨江是哈尼族的重要集聚区,分布着9个支系。9个支系的哈尼人在墨江的山涧林地中生生息息,繁衍至今。文章通过确切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了墨江的哈尼人分布,哈尼各支系的人口数量。这对于明确哈尼人的族源,促进哈尼族的整体发展,研究哈尼族的社会变迁,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江县 哈尼支系 人口状况 调查
下载PDF
社会变迁与苦聪人的宗教文化调适——以苦聪人猎神祭祀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丁春荣 罗承松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2期5-9,共5页
人类通过文化调适其在环境方面造成的变化,使其行为与技术、环境不断处于适应状态。苦聪人在长期狩猎活动中,出于实际的或幻想的功利目的,形成一套完整的猎神祭祀仪式,猎神成为苦聪人的文化核心,规定和影响着苦聪人的食物生产和分配的... 人类通过文化调适其在环境方面造成的变化,使其行为与技术、环境不断处于适应状态。苦聪人在长期狩猎活动中,出于实际的或幻想的功利目的,形成一套完整的猎神祭祀仪式,猎神成为苦聪人的文化核心,规定和影响着苦聪人的食物生产和分配的其他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苦聪人 宗教文化 猎神 调适
下载PDF
论少数民族丧葬文化的社会功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泽洪 《孝感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88-91,共4页
少数民族丧葬活动不是一个单纯的事像,不仅仅是助生送死的问题,而是集多种社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普洱地区少数民族丧葬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教化、文化传承、历史教育、群体凝聚、人生教育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 普洱 少数民族丧葬 社会功能
下载PDF
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三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承松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83-85,共3页
"三生教育"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过程。高校实施"三生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社会实践是最有效的... "三生教育"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过程。高校实施"三生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社会实践是最有效的载体。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实践 生命教育 生存教育 生活教育
下载PDF
试述拉祜族“扩”的社会功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承松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5期20-23,共4页
“扩”是拉祜族岁时节日中最受重视、规模最大、内容最丰、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地域最广的节日,“扩”不仅成为拉祜族民族意识存在的重要基础和集中反映,更是拉祜族增进社区情感,维持社会的凝聚力,是强化人们遵循社会生活赖以维系的习... “扩”是拉祜族岁时节日中最受重视、规模最大、内容最丰、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地域最广的节日,“扩”不仅成为拉祜族民族意识存在的重要基础和集中反映,更是拉祜族增进社区情感,维持社会的凝聚力,是强化人们遵循社会生活赖以维系的习俗和传统最强有力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 “扩” 社会功能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佤族社会文化的变迁——以“魔巴”为中心的民族志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莲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5期1-9,共9页
中国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之岳宋和马散属于"阿佤山"中心区。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围绕佤族原始宗教和民俗,价值观和民间信仰,以"魔巴"为中心,论述全球化背景下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变迁情况,揭示魔巴文化变迁的基本... 中国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之岳宋和马散属于"阿佤山"中心区。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围绕佤族原始宗教和民俗,价值观和民间信仰,以"魔巴"为中心,论述全球化背景下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变迁情况,揭示魔巴文化变迁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文化 魔巴 魔巴文化
下载PDF
试论民主平等、对话合作的师生关系及其建立 被引量:2
14
作者 史晓红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74-77,共4页
在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它本身有着复杂的结构。 在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更新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对话合作的师生关系,对促进学生的发 展,实现教学目标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 在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它本身有着复杂的结构。 在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更新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对话合作的师生关系,对促进学生的发 展,实现教学目标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师生关系的含义;民主平等、对话合作的师生关系的特征及意 义;建立民主平等、对话合作师生关系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 对话合作 意义 基本要求
下载PDF
社会变迁中的拉祜族村落民俗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承松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5期10-13,共4页
拉祜族村落是实在的共同体,它的规模虽小,却充分表现着思想意志的高度有机结合。民俗的变异性特征,决定了拉祜族村落民俗应和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迁。
关键词 拉祜族 村落 民俗 变迁
下载PDF
传统社会人际和谐的理论和实践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平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24-26,共3页
儒家思想作为传统社会的正统思想,其理论框架是由孔子搭建的,孔子非常强调和谐,并充 分反映在孔子学说的三个子系统“礼”、“仁”、“天”中。儒家思想是和王权政治联系在一起的,王权政治是其实 质,因此,维护和谐是传统社会的直接目的... 儒家思想作为传统社会的正统思想,其理论框架是由孔子搭建的,孔子非常强调和谐,并充 分反映在孔子学说的三个子系统“礼”、“仁”、“天”中。儒家思想是和王权政治联系在一起的,王权政治是其实 质,因此,维护和谐是传统社会的直接目的,维护君主独断专制才是根本目的。传统社会也能保持和谐,但从 今天的视角看,它是政治力量外控型和谐,是贫困型、封闭型和谐,是重结果、轻过程的和谐,要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必须对传统型和谐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厘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 人际和谐 理论和实践 探析
下载PDF
社会变迁中的拉祜族游艺民俗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承松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19-23,共5页
民间文化娱乐活动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积淀而成的,拉祜族的传统游艺民俗主要包括口头文学、歌舞、游戏、竞技四类。游艺民俗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随着社会转型,经济发展,拉祜族的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游艺民俗不断发展。
关键词 拉祜族 游艺民俗 变迁
下载PDF
苦聪人妇女社会地位的变迁及其文化适应——以镇沅县恩乐镇易地搬迁的苦聪人为研究对象
18
作者 罗承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17-119,124,共4页
人类社会是由男女两性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社会的存在、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男女两性的共同努力和密切合作。但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妇女长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歧视妇女的现象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易地搬迁的苦聪人在其生... 人类社会是由男女两性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社会的存在、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男女两性的共同努力和密切合作。但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妇女长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歧视妇女的现象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易地搬迁的苦聪人在其生计模式的重塑过程中,妇女的社会地位正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聪人 妇女 社会地位 文化适应
下载PDF
论构建城市社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路径选择
19
作者 段艳 期海明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42-45,共4页
城市社区已成为社会运作的基本单元。社区保障是构建广覆盖、多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政府、市场以及任何其他组织都难以替代的作用。目前,城市社区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医疗保障难显公平,养老保障面临挑... 城市社区已成为社会运作的基本单元。社区保障是构建广覆盖、多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政府、市场以及任何其他组织都难以替代的作用。目前,城市社区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医疗保障难显公平,养老保障面临挑战,失业保障救济功能不足,应通过加强实施社区化救助,完善社区化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开展社区就业服务等方式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社会保障 法律制度
下载PDF
师范院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20
作者 洪瑕 杨梅 孙红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83-84,共2页
随着社会发展,竞争加剧,师范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师范生心理建康教育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指导课、学科教学渗透、宣传专栏、心理咨询、榜样、建立心理档案等途径进行。
关键词 师范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途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