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管理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对神经外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林丽萍 潘妙燕 +3 位作者 田文娜 许玉琳 钟海兰 骆娴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679-1681,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开展PDCA管理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对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以双盲抽签方式将患者均分两组,对照组开展空气压力波治疗,患者开展常规管理,观...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开展PDCA管理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对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以双盲抽签方式将患者均分两组,对照组开展空气压力波治疗,患者开展常规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PDCA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DVT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计算DVT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血小板、纤维蛋白质、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相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预防DVT理论知识水平、DVT操作技能评分无对比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各项评分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发生率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开展PDCA管理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DVT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病症对患者产生的影响,促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缩短患者康复周期,以促使患者及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DVT PDCA管理 空气压力波
下载PDF
外科治疗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18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炳湖 荆国杰 +2 位作者 李雪松 罗洪海 黄家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4期1665-1666,共2页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8例经手术治疗的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的患者资料,其中10例行额部冠状切开减压,5例行额颞部开颅清除眶骨骨折片或血肿,矫正额眶骨折错位畸形;对存在视神经管骨折者,用微钻磨开...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8例经手术治疗的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的患者资料,其中10例行额部冠状切开减压,5例行额颞部开颅清除眶骨骨折片或血肿,矫正额眶骨折错位畸形;对存在视神经管骨折者,用微钻磨开视神经管,切开视神经鞘进行减压。3例眶尖综合征者行额颞切口,经眶尖外侧壁磨开眶上裂和视神经管减压。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手术治疗18例,其中显效8例,占44.4%;有效7例,占38.9%;无效3例,占16.7%。结论: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外科治疗的疗效与视神经损伤程度和手术时间等因素有关;外伤后早期经额部或额颞入路手术行视神经减压,结合术后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患者可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骨折 基底 视神经损伤 治疗
下载PDF
微侵袭神经内镜辅助单鼻孔经蝶垂体瘤手术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炳湖 罗洪海 +1 位作者 荆国杰 黄月红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65-567,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和手术显微镜结合单鼻孔经蝶微侵袭垂体瘤切除的效果。方法从2003年7月~2005年8月在神经内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切除23例垂体瘤。结果在神经内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全切肿瘤19例,近全切4例,术后21例内分...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和手术显微镜结合单鼻孔经蝶微侵袭垂体瘤切除的效果。方法从2003年7月~2005年8月在神经内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切除23例垂体瘤。结果在神经内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全切肿瘤19例,近全切4例,术后21例内分泌化验恢复正常,10例视力好转,4例病人出现暂时性尿崩,2例病人出现脑脊液漏,均于1~2周后恢复。23例病人随访3~16个月,未见复发,无传统唇下入路常见的唇部麻木、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能达到微创的目的,能更好显示鞍上和鞍旁的肿瘤,神经内镜能清晰显示手术显微镜不能看清的部位,而手术显微镜能提供三维视野,在经鼻入路过程及切除鞍区肿瘤的主体等方面具有其优势,二者结合能更安全更完全切除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辅助 显微手术 单鼻孔经蝶 垂体腺瘤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被引量:2
4
作者 谢乙团 荆国杰 罗洪海 《医学综述》 2009年第5期748-751,共4页
颅内动脉瘤的微侵袭治疗是动脉瘤外科的新方向。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弥补单纯显微外科的一些不足。利用内镜,手术医师能在较小的显露范围内看清动脉瘤的各个方向和周围结构,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牵拉;内镜下可以看清载瘤动脉上的重要... 颅内动脉瘤的微侵袭治疗是动脉瘤外科的新方向。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弥补单纯显微外科的一些不足。利用内镜,手术医师能在较小的显露范围内看清动脉瘤的各个方向和周围结构,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牵拉;内镜下可以看清载瘤动脉上的重要穿支血管,确定夹闭位置是否正确,瘤颈夹闭是否完全,动脉瘤夹是否压迫周围的重要的神经及血管;在个别复杂的动脉瘤病例中,只有在内镜视野内才能夹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
下载PDF
多技术联合辅助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研究
5
作者 曾思安 刘剑波 张根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3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多技术联合辅助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HF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10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HFS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为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式的差异进行分组,分为... 目的:分析多技术联合辅助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HF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10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HFS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为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式的差异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31)。对照组采用常规MVD治疗,观察组采用多技术联合MVD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House-Brackmann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OER)为100.00%,高于对照组87.10%(χ^(2)=4.617,P=0.032);观察组House-Brackmann评分低于对照组(t=4.576,P<0.001)。观察组面瘫发生率为1.89%,低于对照组19.35%(χ^(2)=7.813,P=0.017);两组无菌性脑膜炎、听力下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HFS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多技术联合辅助MVD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House-Brackmann评分,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 电生理监测 微血管减压术 原发性面肌痉挛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早期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罗洪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8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28例,29个动脉瘤。均在起病早期行全脑血管造影(DSA)后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对存活者临床随访半年以上并复查DSA。结果本组术中神...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28例,29个动脉瘤。均在起病早期行全脑血管造影(DSA)后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对存活者临床随访半年以上并复查DSA。结果本组术中神经内镜检查显示夹闭前3例发现了显微镜下未能发现的穿通支血管,夹闭后发现3例瘤颈夹闭不全,2例误夹穿通支血管,无手术死亡,重残1例(3.57%),轻残5例(17.85%),恢复良好22例(78.57%),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再出血或复发。结论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夹闭中引入神经内镜能提高动脉瘤手术的夹闭率,预防漏夹和误夹,减轻对正常神经组织的损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神经内镜 显微手术 微创外科
下载PDF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景英朝 姚晓腾 +2 位作者 荆国杰 祝刚 刘克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桥小脑角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方式、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肿瘤全切除58例,面神经解剖保留51例,随访1~3 a,面瘫恢复30例,部分恢复8例,无肿瘤复发。...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桥小脑角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方式、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肿瘤全切除58例,面神经解剖保留51例,随访1~3 a,面瘫恢复30例,部分恢复8例,无肿瘤复发。结论娴熟的显微镜下手术技巧及熟熟练掌握相关解剖知识,在切除肿瘤的同时,能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解剖结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小脑角区肿瘤 显微手术 面神经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小骨窗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剑波 曾思安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8期1033-1034,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小骨窗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效果。方法60例PT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显微镜下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下小骨窗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以...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小骨窗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效果。方法60例PT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显微镜下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下小骨窗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随访2年,两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小骨窗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下小骨窗开颅微血管减压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疗效 并发症 复发
下载PDF
神经内镜和常规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劣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剑波 《广州医药》 2018年第6期37-39,44,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神经内镜和常规开颅手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12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术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开颅手术,观察... 目的比较分析神经内镜和常规开颅手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12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术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开颅手术,观察组给予神经内镜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随访效果,分析两组优劣。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再次出血及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对比常规开颅手术具有显著缩短手术时长及住院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术中出血,降低颅内及肺部感染率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手术 神经内镜 高血压 脑出血
下载PDF
影响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发生展神经麻痹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小山 李志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发生展神经麻痹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收治的127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7例患者中展神经麻痹67例,展神经非麻痹患者6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症状持续时长、瘘口...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发生展神经麻痹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收治的127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7例患者中展神经麻痹67例,展神经非麻痹患者6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症状持续时长、瘘口血流量大、颈内盗血、合并颅底骨折或颅高压、经岩上、下引流,是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发生展神经麻痹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症状持续时长(OR=8.449,P<0.05)、瘘口血流量大(OR=6.862,P<0.05)、合并颅底骨折或颅高压(OR=19.375,P<0.05)、经岩上、下引流(OR=3.838,P<0.05)是导致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发生展神经麻痹的独立危险因素。67例展神经麻痹患者中失访3例,展神经完全恢复59例,未完全恢复5例。恢复时间(82.14±12.23)d,85.84%的患者在6个月内恢复。结论治疗前症状持续时长、瘘口血流量大、合并颅底骨折或颅高压、经岩上、下引流是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发生展神经麻痹重要影响因素。多数患者可在6个月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展神经麻痹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术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剑波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实施微血管减压术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可能影响术后疗效的相关指标,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进行...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实施微血管减压术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可能影响术后疗效的相关指标,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手术后痊愈4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有效率96. 67%。手术后出现伤口炎症2例,耳鸣1例,口角疱疹1例,发热2例,头痛、恶心3例,并发症发生率15%。无死亡病例,亦无出现面瘫、出血、脑梗塞等并发症。经过单因素分析,年龄、患侧、性别与预后无明显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病程、减压程度、临床分型、压迫程度与预后有直接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程、临床分型、压迫程度、减压程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病程、临床分型、压迫程度、减压程度是影响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神经内窥镜手术清除脑内血肿73例报告
12
作者 梁永杰 徐钢 景英朝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4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内窥镜手术清除脑内血肿的方法。方法应用神经内窥镜微创手术清除高血压性脑出血及颅脑外伤所致的脑内血肿共73例。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致脑内血肿41例,颅脑外伤所致脑内血肿32例;基底节区血肿39例,合并脑室内血肿17...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内窥镜手术清除脑内血肿的方法。方法应用神经内窥镜微创手术清除高血压性脑出血及颅脑外伤所致的脑内血肿共73例。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致脑内血肿41例,颅脑外伤所致脑内血肿32例;基底节区血肿39例,合并脑室内血肿17例,皮层下血肿34例。结果手术时间40~110min,平均68min。73例中血肿清除〈50%者4例,50%~70%者26例,〉70%者43例。结论应用神经内窥镜清除脑内血肿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和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但有视野小、操作空间有限的局限性,故术前应充分估计,选择合适病例,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窥镜 微创手术 脑内血肿
下载PDF
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13
作者 李百升 曾海勇 +2 位作者 陈建生 朱文丰 罗洪海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6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4—2020-09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的22例(22眼)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获3~6个月随访,将视力评价标... 目的探讨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4—2020-09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的22例(22眼)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获3~6个月随访,将视力评价标准分为无光感(Ⅰ级)、光感(Ⅱ级)、眼前手动(Ⅲ级)、眼前1 m指数(Ⅳ级)和能见标字视力表符号≥0.02(Ⅴ级)5个级别,统计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视力改善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末次随访依据疗效评判标准,本组患者视力总改善率为77.27%(17/22)。其中术前视力为Ⅱ~Ⅴ级患者的视力改善率为100.00%(22/22),高于Ⅰ级患者的37.50%(3/8);手术距受伤时间<7 d患者的视力改善率为83.33%(15/18),高于>7 d患者的50.0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病,患者术后的视力恢复效果较好,其中术前视力Ⅱ~Ⅴ级的患者,以及受伤至手术时间在7 d以内的患者,视力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 创伤性视神经病 视力
下载PDF
对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秦忠宗 刘家凯 +1 位作者 黄小山 李志平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年第9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记录术中情况,探讨手术疗效,对可能影响手术疗效的年龄、性别、患侧、病程、压迫程度和减压...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记录术中情况,探讨手术疗效,对可能影响手术疗效的年龄、性别、患侧、病程、压迫程度和减压程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年龄、性别、患侧、病程、神经压迫程度和减压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提示年龄、性别、患侧与手术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病程、神经压迫程度和减压程度与手术疗效之间有相关性(P<0.05)。结论:影响微血管减压手术疗效的因素主要有病程、神经压迫程度和减压程度,因此,对于明确诊断的患者,早期行微血管减压术,术中全程探查三叉神经,予以完全减压,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外科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左右 赵庆锁 +2 位作者 李雪松 杜娟 张少伟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448-450,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外科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微创手术治疗的HICH病人106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和疗效,并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平均动脉压(MAP...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外科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微创手术治疗的HICH病人106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和疗效,并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平均动脉压(MAP)、术前意识状态、血肿形态、出血部位、血肿量、血肿与脑室关系、血肿再发及术后并发症等因素与HICH微创外科治疗临床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意识状态、术后并发症及出血部位与HICH微创外科治疗预后密切相关(P<0.01)。结论微创外科手术治疗HICH具有简单、安全、疗效好等优点;术前意识状态、术后并发症、出血部位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神经外科手术 预后
下载PDF
超声在脑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16
作者 吴典城 祝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6期1-3,共3页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其侵袭性强,预后较差。安全范围内最大限度进行肿瘤切除目前公认是胶质瘤手术的金标准。术中超声的应用可以提高肿瘤切除率并最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区。目前,多种影像新技术已被应用于术中超声的临床...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其侵袭性强,预后较差。安全范围内最大限度进行肿瘤切除目前公认是胶质瘤手术的金标准。术中超声的应用可以提高肿瘤切除率并最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区。目前,多种影像新技术已被应用于术中超声的临床实践中,包括超声造影、三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线性超声等,都可以术中协助术者进行肿瘤切除。本文将对术中超声在胶质瘤手术中的作用和不足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超声 超声造影 线性超声
下载PDF
颅骨缺损修补术20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17
作者 杨炳湖 荆国杰 杨魁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材料的选择及手术方式、时机、手术技巧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促进合理选择颅骨修补材料 ,改善手术技巧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方法 :总结 2 0 8例颅骨缺损修补术手术材料、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术后...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材料的选择及手术方式、时机、手术技巧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促进合理选择颅骨修补材料 ,改善手术技巧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方法 :总结 2 0 8例颅骨缺损修补术手术材料、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的经验。结果 :采用种植性仿生颅骨修补 130例 ,有机玻璃修补 5 0例 ,钛合金片修补 15例 ,自体颅骨修补 13例。出现近期并发症的 2 6例中头皮下积液 15例 ,硬膜外血肿 6例 ,硬膜下血肿 1例 ,头皮部分坏死颅骨外露 2例 ,感染 2例。远期并发症 14例中癫痫 6例 ,骨板塌陷 5例 ,骨板松动 3例。结论 :合理选择颅骨修补材料 ,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及时机 ,术中精细操作、提高手术技巧能有效地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外科手术 修补术 临床分析 手术方式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术中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被引量:7
18
作者 祝刚 晏广 +2 位作者 李百升 李志平 黄小山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499-500,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术中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可能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颅内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根据动脉瘤形状将其分为规则组77例,不规则组25例,比较两组病人发生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差异。结果本...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术中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可能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颅内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根据动脉瘤形状将其分为规则组77例,不规则组25例,比较两组病人发生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差异。结果本组发生术中动脉瘤破裂5例(3.81%),其中动脉瘤形状规则组发生1例,不规则组发生4例,两组术中动脉瘤破裂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存在一定的动脉瘤破裂发生率,而动脉瘤的形状与术中动脉瘤破裂事件密切相关,形状不规则的动脉瘤更易发生术中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破裂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脑立体定向损毁中央中核、杏仁核治疗癌性顽痛 被引量:4
19
作者 荆国杰 杨魁元 +3 位作者 张学军 祝刚 姚晓腾 徐纲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3-144,147,共3页
【目的】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 ,对顽固癌痛进行有效治疗 ,并探讨癌性顽痛的发生机制。【方法】使用安柯ASA 6 0 2型定向仪 ,对 46例癌痛患者分别采用CT直接定位 ,MR成像定位及脑室造影确定大脑原点等不同方法 ,对颅内阴性靶点进行三维成... 【目的】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 ,对顽固癌痛进行有效治疗 ,并探讨癌性顽痛的发生机制。【方法】使用安柯ASA 6 0 2型定向仪 ,对 46例癌痛患者分别采用CT直接定位 ,MR成像定位及脑室造影确定大脑原点等不同方法 ,对颅内阴性靶点进行三维成像 ,确定靶点位置并用射频对其进行损毁 ,并与 38例长期口服吗啡类止痛药物的同类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46例不同晚期癌痛病人中 ,手术组术后疼痛控制 43例 ,疼痛缓解 3例 ;药物组疼痛控制 3例 ,缓解 35例 (χ2 =5 4 16 ,P <0 0 1)。【结论】立体定向丘脑中央中核、杏仁核损毁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易于推断靶点位置 ,对癌性顽痛止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脑立体定向损毁术 丘脑核损毁 治疗
下载PDF
无创颅内压监护在迟发创伤性颅内血肿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雪松 郑秀先 +4 位作者 李琦 李群香 祝刚 杨炳湖 荆国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NICP)监护在迟发性创伤性颅内血肿(DTIH)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应用NICP监测技术前瞻性地对86例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的颅内压(ICP)进行动态监护,评价NICP监护在发现DTIH中的作用。结果86例TBI患者经CT证...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NICP)监护在迟发性创伤性颅内血肿(DTIH)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应用NICP监测技术前瞻性地对86例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的颅内压(ICP)进行动态监护,评价NICP监护在发现DTIH中的作用。结果86例TBI患者经CT证实有17例为DTIH,其中15例需手术治疗,发现时间为伤后6~74h,平均19.6h。监测结果显示迟发血肿侧ICP较对侧明显增高[(380±62)mmHg:(254±56)mmHg,P<0.01],而且明显高于69例伤后24h无DTIH患者的平均ICP[(380±62mmHg:(242±65)mmHg,P<0.01]。16例监测到ICP增高与CT检查结果吻合(94.1%)。结论NICP监护是一种简单、无创、有效的TBI监护技术,对早期诊断DTIH可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迟发颅内血肿 无创颅内压监测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