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案管理-服务团队模式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院与社区康复中对其服药依从性及躯体功能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健辉 李玉 +1 位作者 李伟民 梁健宜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2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究个案管理-服务团队模式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院与社区康复中对其服药依从性及躯体功能的作用。方法:2020年4-9月收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20例,依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个案... 目的:探究个案管理-服务团队模式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院与社区康复中对其服药依从性及躯体功能的作用。方法:2020年4-9月收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20例,依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个案管理-服务团队模式。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服务团队模式能够减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躯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管理-服务团队模式 严重精神障碍 医院与社区康复 服药依从性 躯体功能
下载PDF
惠州市流浪精神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吕友芬 郑元欣 卢全恩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期172-175,共4页
目的分析惠州市流浪精神病患者临床特点和现状及干预的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1月惠州市精神病院收治的1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监管组和干预组,每组99例。对比患者临床药物干预状况和临床干预效果。结果惠州市精神病患... 目的分析惠州市流浪精神病患者临床特点和现状及干预的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1月惠州市精神病院收治的1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监管组和干预组,每组99例。对比患者临床药物干预状况和临床干预效果。结果惠州市精神病患者状态情况评价中,干预组评价效果显著好于监管组(P<0.05),惠州市流浪精神病患者护理干预中,监管组和干预组运用监管药物不同,使得患者护理情况出现了偏差,总的来说,干预组患者药物干预效果明显。且两组流浪精神病患者在临床干预效果对比上,有明显的不同。干预组患者通过干预护理实施后的临床干预效果显著高于监管组(P<0.05),同时惠州市流浪精神病患者干预前后各项指标对比中,干预组干预后指标评价显著好于监管组(P<0.05)。结论惠州市流浪精神病患者临床特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个体精神病诱发因素不同,对其干预措施的实施也应该作出科学的调整,从而保障在调整患者干预措施中,有效地为患者的病情干预作出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州市 流浪精神病患者 临床干预 特点分析 现状分析 干预对策 精神诱发因素 精神抑制 心理因素 流浪时间
下载PDF
惠州市流浪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风险评估及相关因素分析
3
作者 郑元欣 卢全恩 吕友芬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惠州市流浪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风险评估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9月被送到惠州市复员退伍军人医院的流浪精神病患者654例,评估其数量、来源、病情、住院时长、出院等情况,对患者基本情况、疾病分布、肇事... 目的探讨惠州市流浪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风险评估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9月被送到惠州市复员退伍军人医院的流浪精神病患者654例,评估其数量、来源、病情、住院时长、出院等情况,对患者基本情况、疾病分布、肇事情况、合并躯体疾病状况以及治疗状况进行调查,并于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第4和第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及精神病人安全风险评估表评估精神症状及安全风险。结果患者PANSS评分总分刚入院时的得分为68.03±10.24;入院4周后的得分为45.23±12.96;入院8周后的得分为36.58±15.28。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患者PANSS评分总分在4周末的得分显著低于刚入院时的评分;在8周末的得分显著低于入院时及4周末的评分(F=185.29;P<0.001);患者MOAS评分总分刚入院时的得分为11.9±8.39;入院4周后的得分为2.1±5.3;入院8周后的得分为1.3±3.8。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患者MOAS评分总分在4周末的得分显著低于刚入院时的评分;在8周末的得分显著低于入院时及4周末的评分(F=102.39;P<0.001);患者安全风险评估总分刚入院时的得分为68.56±14.42;入院4周后的得分为44.29±16.39;入院8周后的得分为36.84±16.06。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患者安全风险评估总分在4周末的得分显著低于刚入院时的评分;在8周末的得分显著低于入院时及4周末的评分(F=163.35;P<0.001)。结论精神药物的规范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的肇事肇祸行为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精神病患者 肇事肇祸 行为风险评估
下载PDF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糖尿病的护理方法探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吕友芬 杜斯瑜 黄运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0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究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糖尿病的不良心理反应与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7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39例与参照组39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上述基础... 目的探究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糖尿病的不良心理反应与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7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39例与参照组39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前后依从性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分别为(6.12±0.44)mmol/L、(8.63±1.01)mmol/L低于参照组的(7.58±0.53)mmol/L、(9.31±1.4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护理依从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精神分裂症 综合护理干预 护理依从性 血糖水平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