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毒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1
作者 黄秀丽 沈圣 +6 位作者 朱文娟 陈佳平 陈国培 赵智锋 黄永德 陈嘉聪 温晓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136,共7页
为了从蛋白质水平探索椰毒假单胞菌米酵菌酸毒素产生机制,采用数据依赖型采集(data dependent acquisition,DDA)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该菌产毒培养前后蛋白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产毒培养后,产毒株中显著性上调表达蛋白25个... 为了从蛋白质水平探索椰毒假单胞菌米酵菌酸毒素产生机制,采用数据依赖型采集(data dependent acquisition,DDA)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该菌产毒培养前后蛋白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产毒培养后,产毒株中显著性上调表达蛋白25个,显著性下调表达蛋白31个,其中显著性上调表达的蛋白中有与细菌趋化性信号转导相关的ABC转运蛋白、反应调节受体蛋白、甲基受体趋化性蛋白Ⅱ,以及与细菌运动相关的鞭毛蛋白如鞭毛P环蛋白、鞭毛M环蛋白、鞭毛钩蛋白FlgE等,推测趋化性运动可能在椰毒假单胞菌米酵菌酸毒素产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椰毒假单胞菌米酵菌酸毒素产生机制研究,可为人们更好地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A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 椰毒假单胞菌 米酵菌酸 产毒机制 食物中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