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惠州市首例人H7N9禽流感病例的实验室诊断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8
1
作者 琚雄飞 邹丽蓉 +2 位作者 何伟锋 郭家亮 甘爱华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分析惠州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病原学特征,了解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提取患者标本病毒核酸,利用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扩增HA和NA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分析。通过流感强化监测扩大人感染H7N... 目的分析惠州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病原学特征,了解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提取患者标本病毒核酸,利用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扩增HA和NA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分析。通过流感强化监测扩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主动筛选,采集活禽交易市场、禽类养殖场以及密切接触者标本开展病原学主动监测。结果该患者呼吸道标本甲型流感、H7亚型和N9亚型均为阳性,对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和进化分析,显示该H7N9禽流感病毒HA基因与NA基因与已公布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序列高度同源。96名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现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通过流感强化监测,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274例,发现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活禽交易市场外环境和禽类标本检出3份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惠州首例H7N9禽流感病例病毒HA及NA特征基因序列与国内流行的病毒株高度同源,未发现人传人的迹象,存在禽类携带及外环境污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情况。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病原学监测来逐步揭示H7N9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和传播途径,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禽流感病毒 流行病学 序列分析 防控策略
原文传递
惠州市2009~2012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状况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琚雄飞 方巧云 +2 位作者 许岸高 梁立环 丘文清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3年第8期953-956,共4页
目的了解惠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状况,为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2012年惠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状况;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惠州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水平。结果 2009~2012年... 目的了解惠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状况,为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2012年惠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状况;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惠州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水平。结果 2009~2012年惠州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平均ILI就诊百分比(ILI%)为7.88%,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279例。采集鼻咽拭子2 230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阳性219份,阳性率为9.82%,阳性率最高的年龄组为15~岁组(24.45%),最低的年龄组为0~岁组(3.43%)。三次横断面调查共抽取调查对象480人,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人数121人,阳性率为25.21%。三次调查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0%,36.25%和9.38%,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在年龄、性别及职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过甲型H1N1流感疫苗和未接种过甲型H1N1流感疫苗之间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76,P<0.05)。结论惠州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得到有效防控,今后应定期在人群中开展流感病毒抗体监测,以便了解人群对流感流行株的免疫保护和病毒抗原变化,为防控流感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血清抗体 感染状况 血凝抑制试验
原文传递
惠州市重症手足口病病原谱及EV71型VP1区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方巧云 琚雄飞 许岸高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72-175,210,共5页
目的分析惠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病原谱构成,了解惠州市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的VPl区基因特征.为科学防治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300例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者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肠道病毒核酸,并对肠道病毒7l型... 目的分析惠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病原谱构成,了解惠州市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的VPl区基因特征.为科学防治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300例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者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肠道病毒核酸,并对肠道病毒7l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进行分型检测;选择8株EV71分离株进行VPl区基因全长序列测定,测序结果利用DNASTAR软件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并用Mega5.0软件构建亲缘性进化树。结果通过实时荧光RT-PCR特异性检测,EV71阳性结果154份,阳性率为51.33%;CoxAl6阳性结果38份,阳性率为12.67%。测序结果表明,8株EV71之间的VPl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6.9%~99.2%。氨基酸同源性为99.3%~100%。VPI区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8株EV71分离株与c4基因亚型的代表株处于同一分支,均属于C4基因亚型的C4a进化分支。结论惠州市手足口病疫情主要病原EV71病毒均属于C4a基因亚型,与2004年以来的中国大陆EV71病毒流行的基因型一致,未产生明显的抗原漂移及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C4基因亚型 VP1基因
原文传递
惠州市手足口病病原构成及肠道病毒71型VP1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琚雄飞 甘爱华 何伟锋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957-2960,2965,共5页
目的探讨引起本地区手足口病病原谱构成及其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的分子特征,为手足口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501例临床表现为手足口病感染者的标本及其相关临床资料,通过real time RT-PCR方法确定肠道病毒... 目的探讨引起本地区手足口病病原谱构成及其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的分子特征,为手足口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501例临床表现为手足口病感染者的标本及其相关临床资料,通过real time RT-PCR方法确定肠道病毒型别,对EV71型分离株进行VP1片段测序,测序结果利用DNAStar软件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并用Mega 5.0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通过real time RT-PCR特异性检测发现,EV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56.69%(284/501)、10.38%(52/501)、13.17%(66/501)。测序结果表明12株EV71分离株之间的VP1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7.9%-99.6%,氨基酸同源性为99.3%-100%。构建系统发生树表明,12株病毒基因与C基因型代表株与C4基因亚型最为相近,并且可进一步划分为C4a进化枝。说明本研究的12株病毒皆属于EV71病毒C基因型、C4a亚型。结论 EV71和CoxA16是本地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因此加强EV71和Cox A16的监测特别是EV71的检测,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EV71型惠州分离株均属于C4基因亚型的C4a进化分支,与2004年以来的中国大陆EV71病毒流行的基因型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C4基因亚型 VP1区
原文传递
2010-2012年广东省发热伴出疹症候群的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琚雄飞 许岸高 +1 位作者 方巧云 黄娟媚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70-673,共4页
目的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广东省发热伴出疹性疾病(rash and fever illness,RFIs)的病原谱构成及流行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和RFIs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 目的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广东省发热伴出疹性疾病(rash and fever illness,RFIs)的病原谱构成及流行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和RFIs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对519例临床标本进行风疹、麻疹、肠道病毒、水痘-带状疱疹、人类小DNA病毒B19、伤寒副伤寒等病原学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19例样本中检出314例RFIs病原体阳性标本,阳性率为60.50%。病原谱构成前3位为肠道病毒、水痘病毒和风疹病毒。不同年龄组感染的病原谱构成也不同:0~和5~岁年龄组以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为主,风疹在15~岁年龄组的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组,而水痘在60岁以上年龄组的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组;不同性别患者之间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原体在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肠道病毒是本地RFIs感染的主要病原体。部分病原体的感染与年龄有一定的关联,应长期监测RFIs病原体的活动水平。加速肠道病毒疫苗的研制,积极推行水痘、麻疹等疫苗的接种是控制RFIs发病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聚合酶链反应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