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CT在PSI辅助初次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前截骨计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崔凤金 武明鑫 +3 位作者 白印伟 蔡康 付允 谢海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5-251,共7页
【目的】探讨借助三维CT的术前规划在个性化手术工具(PSI)辅助初次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中的应用。【方法】54位患膝骨关节炎的患者依据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传统工具(CI)组和PSI组,每组27位患者,进行初次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目的】探讨借助三维CT的术前规划在个性化手术工具(PSI)辅助初次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中的应用。【方法】54位患膝骨关节炎的患者依据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传统工具(CI)组和PSI组,每组27位患者,进行初次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两组术前根据三维图像及截骨数据来选取假体大小。PSI组胫骨平台假体的旋转定位依据形合度匹配,并允许假体边缘在一些部位有限超出截骨面边缘。CI组术中依据传统方法进行测量和截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调整假体大小的例次,后髁截骨量,术后X线平片情况,术后3个月、1年AKS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SI组术中无需调整假体大小;CI组有8例所用假体与术前计划不同,均小于术前依据三维CT的测量结果;CI组平均后髁截骨量大于PSI组。术后3个月PSI组患者AKS高于CI组;术后1年两组AKS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薄层CT扫描结果可用于术前截骨计划,有利于正确选择股骨假体尺寸和位置。股骨和胫骨假体在一定部位有限超出截骨面边缘,不会增加术后患者不适感。使用解剖形态的胫骨假体时,可以依据最佳覆盖原则确定胫骨假体的旋转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3D打印导板 个性化手术工具
下载PDF
3D打印定位截骨导板行膝关节单髁置换(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蔡康 黄远源 武明鑫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1247-1248,共2页
目的探究3D打印定位截骨导板行膝关节单髁置换(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42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 目的探究3D打印定位截骨导板行膝关节单髁置换(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42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1例。实验组采用3D打印定位截骨导板UKA;对照组采用常规UKA。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胫骨假体力线偏差及术前、术后1、3、6个月HSS膝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差异(P>0.05),但实验组的手术出血量和胫骨假体力线偏差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3、6个月HSS膝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 3D打印定位截骨导板UKA临床疗效好,具有精准性高、安全性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膝关节单髁置换 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 疗效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蔡康 黄远源 武明鑫 《中国处方药》 2019年第7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3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0例进行研究,用随机分组表法分为干预组(...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3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0例进行研究,用随机分组表法分为干预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常规组(PFNA内固定治疗),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疗效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和常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髋关节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5.00%vs.70.00%,P<0.05]。干预组和常规组患者感染、出血及骨折不愈合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相对PFNA内固定能显著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PFNA
下载PDF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行走时踝关节在体运动学的变化分析
4
作者 张文宙 武明鑫 +1 位作者 付允 白印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3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行走时踝关节在体运动学的变化。方法我院接诊的48例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踝关节正常人群32例(对照组),观察两组踝关节运动角度和位移情况。结果胫骨-距骨和胫骨-跟骨:观察组足跟... 目的探讨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行走时踝关节在体运动学的变化。方法我院接诊的48例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踝关节正常人群32例(对照组),观察两组踝关节运动角度和位移情况。结果胫骨-距骨和胫骨-跟骨:观察组足跟着地到站立中期前移距离、内旋角度、内翻角度较对照组增大,站立中期到足趾离地内旋角度较对照组增大(P <0. 05);距骨-跟骨:两组骨与骨之间运动距离和运动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三维平面总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跟骨着地后踝关节前5%~后15%(外翻-内翻)程度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行走时踝关节在体运动学发生明显变化,足跟着地前后踝关节前移内旋内翻程度加深,极易引发患者软骨损伤、骨关节炎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踝关节 不稳定 体运动学
下载PDF
关节镜下后内侧双入路应用双Endobutton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 被引量:8
5
作者 付允 白印伟 +1 位作者 张文宙 武明鑫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第7期599-601,606,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后内侧双入路采用双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14例新鲜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23~50岁,平均36.6岁。手术采用前内、前外侧...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后内侧双入路采用双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14例新鲜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23~50岁,平均36.6岁。手术采用前内、前外侧及后内侧高、低位4入路进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主观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应用KT-2000客观评估膝关节稳定性。结果1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3个月时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的Lysholm评分从术前(36.5±4.9)分提高到术后(87.0±5.2)分(P<0.05),IKDC评分由术前(53.2±6.4)分提高到(82.5±5.8)分(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T-2000测量患膝与健侧胫骨后向松弛度差异:患侧屈膝90°时为(2.51±0.73)mm,健侧为(2.82±0.6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关节镜下后内侧双入路采用双Endobutton带袢钢板手术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撕脱骨折 关节镜
下载PDF
骨科手术机器人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苏航 容智敏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5期633-633,共1页
2020年3~6月,我科在骨科手术机器人引导下手术治疗20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4~56岁。骨折Garde分型:Ⅱ型16例,Ⅲ型4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 h~1 d。1.2手术方法腰麻或全身麻醉... 2020年3~6月,我科在骨科手术机器人引导下手术治疗20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4~56岁。骨折Garde分型:Ⅱ型16例,Ⅲ型4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 h~1 d。1.2手术方法腰麻或全身麻醉。C臂机透视下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于患侧髂前上棘安装示踪器,应用C臂机透视得到至少10个机器人定位标记点影像,根据已获取的图像信息在主控系统上进行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机器人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3D打印截骨导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文宙 武明鑫 +1 位作者 崔凤金 易志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8期835-837,共3页
目的评价3D打印截骨导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6-07—2018-07诊治的30例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5例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3D打印组),15例采用常规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常规组)。比较2组手... 目的评价3D打印截骨导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6-07—2018-07诊治的30例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5例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3D打印组),15例采用常规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常规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5(3~6)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下肢力线恢复满意,假体位置良好。与常规组比较,3D打印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与常规组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可提高截骨精确度,并且可以优化手术操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3D打印技术 截骨导板
原文传递
平卧位DAA(直接前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分析
8
作者 黄远源 刘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7-9,共3页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比较后外侧入路(PA)、平卧位直接前侧入路(DAA)之间的疗效及差异性。方法 以行THA患者为研究样本,共计纳入样本数量为70例,将THA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依次纳入PA组、DAA组,以上两组患者选取例数一致...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比较后外侧入路(PA)、平卧位直接前侧入路(DAA)之间的疗效及差异性。方法 以行THA患者为研究样本,共计纳入样本数量为70例,将THA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依次纳入PA组、DAA组,以上两组患者选取例数一致。对上述方案实施后,患者术后1、3、6个月髋关节功能(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实施),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选取时间均为2021年04月01日-2022年03月30日。结果 手术指标状况:与PA组相比示,DAA组优势显著,部分负重锻炼、下床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数据对比有意义;术后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髋关节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假体松动等),DAA组与PA组的切口感染、神经损伤、褥疮等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提示上述指标对比无意义;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对比显示:与PA组相比,术后1个月DAA组高(P<0.05),术后3、6个月之间数据差异小,表示指标分析无意义(P>0.05);DAA组Harris评分中(术后1、3个月随访)疼痛、功能、活动优于PA组,对比优势显著,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 THA手术中,DAA实施价值高,优势显著,与PA相比,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缩短疾病恢复进程,对改善髋关节功能、抑制并发症等具有积极意义,可积极推广,为患者创造最佳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A PA THA 住院时间 术后并发症 髋关节Harris评分
下载PDF
完全型髌上滑膜皱襞病例报道1例
9
作者 付允 张文宙 +1 位作者 白印伟 武明鑫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0年第2期259-260,共2页
男性,57岁,因左膝关节疼痛肿胀1个月于2019年4月入院。患者入院前一个月因钢筋刺入左膝关节腔内在当地医院门诊行钢筋拔出清创术,术后无感染,术后逐渐出现左膝上方肿胀,屈膝困难,轻度疼痛,入院查体:左膝关节髌上明显肿胀,可触及4×4... 男性,57岁,因左膝关节疼痛肿胀1个月于2019年4月入院。患者入院前一个月因钢筋刺入左膝关节腔内在当地医院门诊行钢筋拔出清创术,术后无感染,术后逐渐出现左膝上方肿胀,屈膝困难,轻度疼痛,入院查体:左膝关节髌上明显肿胀,可触及4×4 cm囊性包块,无压痛,前后抽屉试验阴性,内外翻应力试验阴性,研磨试验阴性。左膝关节活动度0°~100°。MRI显示髌上完全型滑膜皱襞并积液(图1)。排除手术禁忌证后行左膝关节镜探查术,术中见关节腔内软骨、半月板、韧带结构无损伤,探查髌上囊见髌骨上方完整的膜样封闭结构(图2),使用刨刀刨开后见淡黄色液体流出,刨刀清理皱襞,术毕包扎切口。术后即可下地负重活动,术后行膝关节活动度及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术后3个月恢复良好,膝关节肿胀完全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活动度 左膝关节 清创术 后抽屉试验 韧带结构 病例报道 膝关节镜 滑膜皱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