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唑来膦酸联合降钙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密度和VA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邹菁 黄东永 +3 位作者 黄远源 陈敏 黄仕光 王友洛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526-528,共3页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与降钙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入院接受治疗的27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A在术后选用降钙素辅助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与降钙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入院接受治疗的27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A在术后选用降钙素辅助治疗;对照组B在术后选用唑来膦酸辅助治疗,观察组在术后采用唑来膦酸联合降钙素进行治疗,比较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的骨密度、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和ODI(功能障碍指数)。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3组在术后1年的骨密度分别为(0.812±0.056)g/cm、(0.832±0.067)g/cm,(0.851±0.058)g/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分别为(3.32±0.11)、(3.11±0.12),(3.01±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分别为(46.67±5.37)%、(42.13±5.31)%,(40.01±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对照组A的优良率为83.3%,对照组B的优良率为87.8%,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与降钙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在术后1年后都有较好的疗效,但唑来膦酸联合降钙素的疗效相对两种药物单独使用的疗效更好,且能使其功能障碍系数降低更快,对增加患者的骨密度有更好的作用,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降钙素 骨质疏松 骨折
下载PDF
踝关节面有限切开复位结合MIPO置入LCP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远源 黄仕光 黄东永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20期3086-3088,共3页
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患者采用踝关节面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微创接骨术(MIPO)并置入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骨科2010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48例Pilo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2... 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患者采用踝关节面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微创接骨术(MIPO)并置入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骨科2010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48例Pilo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踝关节面有限切开复位结合MIPO并置入LCP治疗,对照组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98.4±18.6)min]显著长于对照组[(88.7±14.2)min](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3.6±2.2)周]显著短于对照组[(15.1±2.4)周](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个月、术后第6个月、术后末次随访的Hawkins评分分别为(9.4±0.9)分、(12.8±1.8)分、(13.6±0.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Mazur评价优良率(8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4%)(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1,P=0.861)。结论胫骨Pilon骨折患者采用踝关节面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微创接骨术并置入LCP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同时较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能加快患者恢复,提高骨折愈合后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PILON骨折 有限切开复位 微创接骨术 锁定加压钢板
下载PDF
MIPPO技术治疗骨盆前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邹菁 武明鑫 陈敏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455-459,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治疗骨盆前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Majeed功能评分、深下肢静脉血栓(DVT)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一科收治的骨盆前环...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治疗骨盆前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Majeed功能评分、深下肢静脉血栓(DVT)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一科收治的骨盆前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3)和对照组(n=33)。实验组采用MIPPO技术进行固定治疗,对照组行改良Stoppa入路重建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Majeed功能评分及DVT发生率、围术期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延长,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减少,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实验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Majeed功能评分提高,实验组DVT发生率和伤口感染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发生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均降低(均P<0.05)。与术前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3d和1周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及血浆CRP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3d和1周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及血浆CRP水平均降低(均P<0.05)。结论:MIPPO技术应用于骨盆前环不稳定型骨折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控制炎症反应并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PPO技术 骨盆前环不稳定型骨折 Majeed功能评分 深下肢静脉血栓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黄东永 黄远源 +2 位作者 陈敏 黄仕光 王友洛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824-1826,共3页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患者57例设为髓内钉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患者64例设为髋螺钉组...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患者57例设为髓内钉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患者64例设为髋螺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预后。结果髓内钉组和髋螺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6.2±7.4)min和(74.8±8.3)min,透视次数分别为(18.6±2.1)次和(22.3±2.4)次,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40.2±40.2)ml和(186.1±36.8)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髓内钉组和髋螺钉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7.2±2.0)cm和(6.7±2.0)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和髋螺钉组患者骨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7.6±1.6)分和(7.8±1.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和髋螺钉组患者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10.4±2.7)周和(18.3±4.0)周,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8.9±4.)周和(30.5±5.0)周,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恢复速度更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 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高龄患者防旋近段股骨髓内钉固定术后使用降钙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邹菁 黄东永 +3 位作者 黄远源 陈敏 黄仕光 王友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防旋近段股骨髓内钉内固定联合术后早期使用降钙素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 A、B、C 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切开复位动力髋螺钉(DHS)...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防旋近段股骨髓内钉内固定联合术后早期使用降钙素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 A、B、C 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切开复位动力髋螺钉(DHS)髓外固定、闭合复位防旋近段骨髓内钉(PFNA)内固定和闭合复位 PFNA +鲑鱼降钙素治疗,观察比较3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上 B 组比 A 组有优势;而 C 组相对于 B 组,其开始负重锻炼的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显著较短(t =4.42、5.0,P <0.05);B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显著少于 A 组(χ2=7.03,P <0.05)。结论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能够以较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小的手术创伤、较短的手术时间获得更好的效果,配合降钙素能够有效缩短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旋近段股骨髓内钉 鲑鱼降钙素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联合早期使用降钙素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东永 黄远源 +2 位作者 陈敏 黄仕光 王友洛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9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联合早期使用降钙素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12月—2013年收治的120例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1∶4原则分为A、B、C、D 4组,每组30例,以A组为研究...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联合早期使用降钙素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12月—2013年收治的120例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1∶4原则分为A、B、C、D 4组,每组30例,以A组为研究组,B、C、D 3组为对照组。对比分析4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临床实验结果表明,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联合早期使用降钙素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好、住院时间段、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操作方便等显著的优势,值得向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PFNA内固定 降钙素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Can-Help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2
7
作者 黄东永 黄远源 蒲博强 《安徽医学》 2015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探讨Can-Help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Sextant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Can-Help... 目的探讨Can-Help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Sextant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Can-Help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术中出血量、各时间段ODI指数、Cobb角、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ODI指数、Cobb角以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患者3项指标均较术前得到较大程度改善,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n-Help系统和Sextant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均能取得较好效果,但CanHelp系统手术时间和X线暴露时间更短,矫正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骨折 微创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
8
作者 黄远源 黄仕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6期1360-1361,共2页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卧床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确切,可获得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同的治疗效果,风险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人工股骨头置换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注射型唑来膦酸盐治疗57例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曾思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3期152-153,共2页
目的观察注射型唑来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14例骨质疏松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钙剂与活性维生素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型唑来膦酸盐治疗,治疗前后进... 目的观察注射型唑来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14例骨质疏松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钙剂与活性维生素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型唑来膦酸盐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腰背部疼痛VAS评分,测定腰椎骨密度及髋部骨密度。结果两组治疗后腰背静息痛、腰背前屈后伸痛、腰背翻身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腰椎骨密度及髋部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治疗后腰椎骨密度及髋部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注射型唑来膦酸盐具有确切的止痛效果,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提高骨密度,但其价格昂贵,临床医师应在药物疗效和经济性上进行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注射型唑来膦酸盐 生活质量 骨代谢指标
下载PDF
不同分期股骨头坏死组织TGF-β的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凤金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7-29,共3页
目的:研究股骨头坏死不同时期股骨头组织内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情况。方法:取20()9年11到2011年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组织,每期(0、Ⅰ、Ⅱ、Ⅲ、Ⅳ期)各10份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组织匀浆中TGF... 目的:研究股骨头坏死不同时期股骨头组织内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情况。方法:取20()9年11到2011年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组织,每期(0、Ⅰ、Ⅱ、Ⅲ、Ⅳ期)各10份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组织匀浆中TGF-β的表达情况。结果:股骨头坏死Ⅱ期、Ⅰ期和0期TGF-β水平[(54.76±9.13)、(96.89±6.52)、(125.86±9.45)pg/mL]较Ⅳ期和Ⅲ期TGF-β水平[(12.76±1.39)、(31.34±10.4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和0期TGF-β水平较Ⅱ期TGF-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不同分期的TGF-β的表达不同,随着分期的增加TGF-β的表达量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转化生长因子Β 骨再生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与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姚柯炜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6期3049-3050,共2页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2例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骨折...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2例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并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进行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Rasmussen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行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内固定治疗,相较于传统的切开复位,该方法临床效果更好,能帮助患者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愈合时间
下载PDF
腕管综合征患者手指伸展/弯曲时正中神经位置和横截面面积变化情况的评估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永上 张云帆 谭耀灵 《黑龙江医学》 2015年第8期872-874,共3页
目的观察腕管综合征(CTS)患者手指伸展/弯曲时正中神经(MN)的位置和横截面面积(CSA)变化情况,以探讨CTS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2-01~2014-01间我院收治并确诊的CTS患者62例,共97侧腕管,根据电生理检查结果将CTS患者分为轻度组... 目的观察腕管综合征(CTS)患者手指伸展/弯曲时正中神经(MN)的位置和横截面面积(CSA)变化情况,以探讨CTS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2-01~2014-01间我院收治并确诊的CTS患者62例,共97侧腕管,根据电生理检查结果将CTS患者分为轻度组(32侧)、中度组(31侧)、重度组(34侧),并选取20例(40侧)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利用高频超声测量CTS患者在手指伸展、弯曲时腕管内MN与横腕韧带(TCL)的垂直距离、CSA,并组间进行对比。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MN的位置及CSA与CTS电生理检测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MN在腕管内的位置和CSA随手指活动而发生改变,CTS组MN位置和CSA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中度组、重度组腕管内MN与TCL的垂直距离及CS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轻度组仅在豌豆骨平面MN的CS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轻度组、中度组MN的位置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组MN与TCL的垂直距离明显短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腕管内各个平面MN的CSA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豌豆骨平面CSA与感觉潜伏时呈正相关,与感觉传导速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MN在腕管内的位置及其CSA随运动方式改变的动态变化,在CTS诊断及诊断鉴别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高频超声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SI区及视上核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13
作者 崔凤金 沈伟哉 郭国庆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6-19,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第一躯体感觉运动区(S I区)、视上核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形态、数量变化以探讨nNOS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变化规律和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84只,体重220~...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第一躯体感觉运动区(S I区)、视上核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形态、数量变化以探讨nNOS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变化规律和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84只,体重220~250 g,随机分为2组:(1)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用双侧颈总动脉阻塞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假手术组:只分离双侧颈总动脉而不阻断血流。分别于术后即刻、1、2、3 d、1、2、4周灌注取脑,nNO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大脑皮质S I区、视上核内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形态及数量变化。结果: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后1、2 d和2周,S I区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后1周,视上核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S I区、视上核内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减少可能参与了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第一躯体感觉运动区 视上核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