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一民 张在鹏 +19 位作者 程云桥 朱国民 朱占林 王生钰 朱利 薛敬全 陈坤 董海霞 张兴志 陈金勇 陈明源 常胜德 刘瑞平 陈团结 张顺利 吴恒森 杨继良 胡洪斌 蔺兴建 马正合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759-761,共3页
目的:提高对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的正确诊断。材料与方法:搜集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13~77岁。20例摄X线平片,10例行CT扫描。结果:21例中膨胀性囊性骨破坏12例,溶骨性骨... 目的:提高对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的正确诊断。材料与方法:搜集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13~77岁。20例摄X线平片,10例行CT扫描。结果:21例中膨胀性囊性骨破坏12例,溶骨性骨破坏9例;偏心性生长3例,软组织肿块7例,小梁形成4例,侵犯邻近骨骼3例;多中心2例,肺和肋骨转移1例,术后复发1例。结论:对于少见部位巨细胞瘤的诊断,平片有重要价值,CT扫描优于平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巨细胞瘤 CT X线诊断
下载PDF
改良女性尿道造影诊断尿道憩室四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魏建明 程云桥 +1 位作者 戴玉柱 张瑞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5-95,共1页
改良女性尿道造影诊断尿道憩室四例魏建明程云桥戴玉柱张瑞生女性尿道憩室较少见,而进行尿道造影检查的病例报道更少。几年来,我们遇见4例,用双腔管作导管进行尿道造影,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就其检查方法和X线表现介绍如下。1一般... 改良女性尿道造影诊断尿道憩室四例魏建明程云桥戴玉柱张瑞生女性尿道憩室较少见,而进行尿道造影检查的病例报道更少。几年来,我们遇见4例,用双腔管作导管进行尿道造影,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就其检查方法和X线表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4例患者均为已婚中青年女性,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憩室 尿道造影 诊断 女性
下载PDF
混合性骨转移瘤的CT诊断 被引量:2
3
作者 魏建明 徐丽华 吴家标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2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混合性骨转移瘤CT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益征象,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混合性骨转移瘤的CT和X线表现,着重研究新生骨的形态及内部结构。结果12例混合性骨转移瘤中,多发10例(83.3%),单发2例(16.7%)。CT主要... 目的探讨混合性骨转移瘤CT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益征象,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混合性骨转移瘤的CT和X线表现,着重研究新生骨的形态及内部结构。结果12例混合性骨转移瘤中,多发10例(83.3%),单发2例(16.7%)。CT主要表现为高密度的新生骨之间夹存溶骨性骨质破坏。新生骨大小不等,形态各异,6例中心部出现密度相对减低区,其中4例大片状、地图状新生骨内部见不规则小点状低密度区,2例小结节或棉球样新生骨内部见边缘清楚的类圆形低密度区,形似牛眼。9例脊椎转移中,病椎兼有椎弓根受侵犯为40.3%。2例见局限性软组织肿块,占16.7%。结论结合临床资料及CT表现将有助于混合性骨转移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牛眼样新生骨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骨转移瘤 CT 诊断 X线表现
下载PDF
二种纵隔分区法在纵隔占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魏建明 曾裕镜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1年第4期217-220,共4页
目的 对比“七分区”和“三分区”法在纵隔占位病变定位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108例纵隔肿块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分区,统计不同性质占位病变在纵隔各区的分布情况。结果 采用七分区法时,前下纵隔和后纵隔分别只集中心包囊肿和神经源... 目的 对比“七分区”和“三分区”法在纵隔占位病变定位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108例纵隔肿块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分区,统计不同性质占位病变在纵隔各区的分布情况。结果 采用七分区法时,前下纵隔和后纵隔分别只集中心包囊肿和神经源性肿瘤各一种,胸腺肿瘤主要居前上、中纵隔,畸胎类肿瘤主要居前中纵隔,中纵隔居有支气管囊肿、淋巴结肿大和其他病变。采用三分区法时,前上纵隔病变依次为胸腺肿瘤、胸内甲状腺肿、淋巴结肿大、畸胎类肿瘤,前下纵隔病变依次为畸胎类肿瘤、胸腺肿瘤、心包囊肿等,后纵隔病变依次为淋巴结肿大、神经源性肿瘤、支气管囊肿、食道肿瘤、胸主动脉瘤,膈疝等。结论 纵隔七、三分区法各有利弊,前者较好地将神经源性肿瘤与其他纵隔肿块区分开,总体上优于后者。本文提出了新的五分区法,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分区法 纵隔占位病变 诊断 比较
下载PDF
纵隔五分区法在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5
作者 魏建明 吴家标 曾裕镜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探讨纵隔五分区法在纵隔占位病变定位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肿块患者的胸部平片和CT图像,按照五分区法统计不同性质病变在纵隔各区的分布情况。结果 前上纵隔主要分布有胸腺肿瘤和淋巴... 目的 探讨纵隔五分区法在纵隔占位病变定位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肿块患者的胸部平片和CT图像,按照五分区法统计不同性质病变在纵隔各区的分布情况。结果 前上纵隔主要分布有胸腺肿瘤和淋巴结肿大,前下纵隔分布有胸腺肿瘤、畸胎类肿瘤和心包囊肿,后纵隔只集中神经源性肿瘤1种。85.7%胸内甲状腺肿居中上纵隔,全部的支气管囊肿、食道肿瘤、胸主动脉瘤、隔疝、脂肪瘤和88%的淋巴结肿大分布在中纵隔。结论 纵隔五分区法简便易记,在胸部平片和CT图像上划线标记明确,以五分区法定位为基础,结合影像征象,能更准确地对纵隔占位病变作出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五分区法 占位病变 诊断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