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苏饮含药血清诱导炎症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D-2mRNA表达中NFκB所发挥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宋俊华 马萍 +3 位作者 卫丽 徐春肖 陈瑶 胡晋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NFκB在参苏饮诱导炎症16HBE表达h BD-2mRNA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灌胃给予参苏饮及其拆方药液,心脏采血制备含药血清;传代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LPS(1 mg/L)刺激16HBE后不同时间点(3 h、6 h、12 h、24 h)测... 目的:探讨NFκB在参苏饮诱导炎症16HBE表达h BD-2mRNA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灌胃给予参苏饮及其拆方药液,心脏采血制备含药血清;传代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LPS(1 mg/L)刺激16HBE后不同时间点(3 h、6 h、12 h、24 h)测定细胞增殖活性及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8含量,建立16HBE炎症模型;给药前用PDTC预处理30 min,采用RT-PCR法检测给药后不同时间点(0.5 h、1 h、3 h、5 h、8 h)细胞h BD-2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PDTC阻断NFκB后,与模型组比较,全方组、益气解表组h BD-2mRNA相对表达量仅在1 h显著性升高(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DTC阻断NFκB后,参苏饮诱导炎症16HBE表达h BD-2mRNA明显受抑,表明参苏饮上调h BD-2mRNA表达需要NFκB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苏饮 炎症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 NFΚB h BD-2mRNA
下载PDF
中药呼吸道微生态制剂发展现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春肖 马萍 +1 位作者 胡晋婷 陈瑶 《光明中医》 2016年第24期3675-3677,共3页
目前,呼吸系统患病现状日益严峻,发病率日益增高,吸烟、空气污染、新病原与耐药病原等问题使得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因素更加复杂,而现阶段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由此造成的抗生素滥用的现状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呼吸道菌... 目前,呼吸系统患病现状日益严峻,发病率日益增高,吸烟、空气污染、新病原与耐药病原等问题使得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因素更加复杂,而现阶段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由此造成的抗生素滥用的现状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呼吸道菌群对呼吸系统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都起到重要作用,中药作为中华医药瑰宝对呼吸道菌群具有很好的调理疗效,呼吸道中药微生态调节剂作为二者的结合产物能够更加高效地防治呼吸道菌群失调,改善微生态环境,是继抗生素之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新星。中药微生态制剂无不良作用、无残留、不产生抗性,是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道菌群 中药微生态调节剂
下载PDF
参苏饮在促进炎症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β-防御素2时对NF-κB活性的影响
3
作者 徐春肖 马萍 +3 位作者 卫丽 宋俊华 胡晋婷 陈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40-1943,共4页
目的:观察参苏饮在炎症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表达β-防御素2(h BD-2)过程中对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SD雄性大鼠,灌胃给药参苏饮及其拆方,心脏采血制备含药血清;传代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造模LPS(1 mg/L)刺激16HBE后不... 目的:观察参苏饮在炎症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表达β-防御素2(h BD-2)过程中对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SD雄性大鼠,灌胃给药参苏饮及其拆方,心脏采血制备含药血清;传代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造模LPS(1 mg/L)刺激16HBE后不同时间点(3 h、6h、12 h、24 h)测定细胞增殖活性及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8含量,建立16HBE炎症模型。滤板法检测给药后不同时间点(0.5 h、1 h、3 h、5 h、8 h)细胞NFk B的激活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全方组、益气解表组、止咳化痰组NF-κB蛋白活性在1 h、3 h、5 h、8 h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参苏饮能促进NF-κB蛋白的活化,且全方组的效应优于拆方组,这可能与增强h BD-2的转录启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参苏饮 炎症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h BD-2
下载PDF
肿瘤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现状 被引量:7
4
作者 卫丽 马萍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5-400,共6页
目的:总结国内外肿瘤疫苗的临床研究现状。方法:以"肿瘤细胞疫苗、肽疫苗和树突状细胞疫苗"等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CNKI及PubMed数据库,检索年限为2002-2013。纳入标准:1)肿瘤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2)肿瘤疫苗用于治疗黑色素... 目的:总结国内外肿瘤疫苗的临床研究现状。方法:以"肿瘤细胞疫苗、肽疫苗和树突状细胞疫苗"等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CNKI及PubMed数据库,检索年限为2002-2013。纳入标准:1)肿瘤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2)肿瘤疫苗用于治疗黑色素瘤、肺癌和卵巢癌等实体瘤;3)肿瘤疫苗的靶点是新发现的或者正处于研究的热点。剔除标准:肿瘤疫苗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最终纳入46篇文献。结果:大量的肿瘤疫苗已经投入到临床试验,用于实体瘤的治疗并显示出各自的特点。肿瘤细胞疫苗免疫原性较低,常需与佐剂联用才能有效诱导免疫应答;肽疫苗易于合成,靶向性强,但具有MHC限制性,能诱导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DC疫苗作为一种融合疫苗,显示出强烈的免疫原性及抗瘤活性;核酸疫苗的可修改性强,能激活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反应;抗ID-抗体疫苗制备繁琐而产量高,免疫反应强,安全性好。结论:目前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肿瘤疫苗很少,但其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案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特别是采用融合疫苗能更有效地激发患者的抗瘤免疫反应,改善临床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疫苗 肿瘤免疫治疗 临床试验 抗瘤免疫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