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刘梨 张月娟 +9 位作者 廖若夷 金蕾 王维宁 蒋运兰 张红梅 陈鸿芳 沈桐 杨光静 郭秀君 熊琪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5年第2期654-659,共6页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验证,确定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优化中医护理方案奠定基础。[方法]选择脑卒中急性期病人216例,按照预先制定的中医护理方案进行辨证施护,并进行健康指导。在病人出院时进行临床...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验证,确定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优化中医护理方案奠定基础。[方法]选择脑卒中急性期病人216例,按照预先制定的中医护理方案进行辨证施护,并进行健康指导。在病人出院时进行临床疗效、病人满意度、方案实用性评价。[结果]216例病人总有效率达87.0%。病人对健康指导满意度为100.0%。91.2%的责任护士认为本护理方案的实用性较强。[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介入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治疗,能更有效地促进病人多方面能力的康复,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医护理方案 多中心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中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万雪梅 欧阳海平 +3 位作者 唐诗韵 向劲松 白敏 钟森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343-347,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1915-2014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2014年)、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1998-2014年)、MEDLINE(1990-2014年)、EMbase...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1915-2014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2014年)、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1998-2014年)、MEDLINE(1990-2014年)、EMbase(1978-2014年),查找国内外已发表的关于中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ane Handbook 5.1.0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个RCT,共包括81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相比,中药能够降低谷丙转氨酶[RR=-5.01,95%CI(-5.47,-4.55),P<0.0000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RR=-1.04,95%CI(-1.23,-0.86),P<0.00001]、总胆固醇[RR=-0.74,95%CI(-1.13,-0.35),P=0.0002]、甘油三脂[RR=-0.48,95%CI(-0.62,-0.34),P<0.00001],能够提高总有效率[RR=0.17,95%CI(0.10,0.25),P<0.00001]。结论现有证据显示,中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优于西药,但受纳入研究质量所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酒精性脂肪肝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抗病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被引量:5
3
作者 万雪梅 陈婧 +3 位作者 张天洪 郑翔鸿 贾琴 钟森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TV)与自拟抗病毒方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ETV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抗病毒方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24周。药...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TV)与自拟抗病毒方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ETV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抗病毒方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24周。药物的疗效通过ALT复常率、HBe Ag及HBV-DNA转阴率来评价。结果两组经治疗后,治疗组ALT复常率、血清HBe Ag及HBV-DNA转阴率分别为74.1%、15.7%、61.1%,与对照组66.2%、11.2%、58.5%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V与抗病毒方联合治疗CHB疗效优于单纯ETV治疗,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抗病毒方 联合治疗
下载PDF
不同年龄共同性斜视手术前后三级视功能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曾仁攀 曾庆华 袁晓辉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观察共同性斜视患者手术前后双眼视觉功能的变化,探讨手术年龄与双眼视觉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共同性斜视患者37例,同时视、融合功能用同视机检测,立体视采用颜少明编绘的《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有屈光不正的患者须戴眼镜矫正... 目的观察共同性斜视患者手术前后双眼视觉功能的变化,探讨手术年龄与双眼视觉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共同性斜视患者37例,同时视、融合功能用同视机检测,立体视采用颜少明编绘的《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有屈光不正的患者须戴眼镜矫正后进行检测。记录术前、术后1、3、6个月各项检查数据,按手术年龄分为年龄≤9岁组(16例)和年龄>9岁组(21例),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手术前:两组患者手术年龄、病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斜视度和发病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同时视、融合功能及融合范围、立体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后:①两组间同时视功能的比较:术后1、3、6个月同时视功能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9岁组同时视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年龄>9岁组。②两组间融合功能及融合范围的比较:术后1个月融合功能及融合范围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融合功能及融合范围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9岁组在术后3、6个月融合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年龄>9岁组。③两组间立体视功能的比较:术后1、3个月立体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立体视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9岁组在术后6月立体视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年龄>9岁组。④总体手术前后的比较:术后1个月同时视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恢复(P<0.05),融合功能及融合范围、立体视无明显恢复(P>0.05);术后3、6个月同时视、融合功能及融合范围、立体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⑤年龄>9岁组手术前后的比较:术后1、3个月与术前相比视觉三级功能无明显的改善(P>0.05);术后6个月融合范围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同时视、立体视较术前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①从双眼视觉的恢复和重建及功能治愈来讲,年龄≤9岁组明显优于年龄>9岁组,故共同性斜视患者尽可能在9岁以前手术。②对于视觉发育结束后的患者也应积极治疗,术后双眼视觉功能也能获得一定的改善。③我国斜视患者手术年龄偏大,病程较长,应加强科普宣传,加大全国斜弱视的普查,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斜视 同视机 同时视 融合功能 立体视
下载PDF
从“肾精亏虚、血瘀”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3
5
作者 万丹 李艳锦 +2 位作者 陈艳 杜冰心 曾倩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9期14-15,47,共3页
从中西医两方面论述肾与骨及气血的关系,认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应从"肾精亏虚、血瘀"来辨治。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肾精亏虚 血瘀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1.3倍体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漪伊 曲嘉琳 +4 位作者 杨庆 万雪梅 唐颖慧 蒋菁容 汤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47-951,共5页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重组腺病毒,为HBV的相关研究提供一种高效率、便捷的实验手段。方法:将HBV1.3倍体的片段构建到pAdTrack-TO4穿梭载体上,再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PmeⅠ线性化后转入含有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重组腺病毒,为HBV的相关研究提供一种高效率、便捷的实验手段。方法:将HBV1.3倍体的片段构建到pAdTrack-TO4穿梭载体上,再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PmeⅠ线性化后转入含有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的BJ5183感受态中进行重组并鉴定。鉴定正确后的重组腺病毒质粒经PacⅠ线性化后转染入HEK-293细胞进行病毒包装,获取HBV1.3倍体的重组腺病毒(Ad-HBV1.3)。通过荧光显微镜进行感染效率的检测;用ELISA、Western blot方法在蛋白水平检测HBV蛋白表达情况;小鼠尾静脉注射HBV1.3倍体的重组腺病毒,检测经腺病毒感染后的小鼠体内HBV表达情况。结果:在Ad-HBV1.3腺病毒感染后,细胞的感染效率可达到95%以上;ELISA实验检测实验组乙型肝炎s蛋白(hepatitis B virus S protein,HBs)、乙型肝炎e蛋白(hepatitis B virus E protein,HBe)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感染Ad-HBV1.3腺病毒后可有高水平的HBs表达;动物实验显示小鼠在注射Ad-HBV1.3腺病毒后体内HBs在第3天即可开始表达,5 d达到峰值,7 d后逐渐下降。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可表达HBV的重组腺病毒,其感染效率可高达95%,为HBV相关研究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腺病毒 感染 乙型肝炎S蛋白
下载PDF
经皮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导管位置判断的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琉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7年第6期77-77,共1页
  经皮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是指主要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将导管插入上腔静脉,也可经股静脉用较长导管插入下腔静脉.……
关键词 中心静脉穿刺 置管术 导管位置 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 上腔静脉 导引钢丝 导管尖端 导管插入 病人化疗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检测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魏曾珍 田茂凯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2期378-379,共2页
目的:讨论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检测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疑似缺血性结肠炎的患者80例,病例均选自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在患者出现腹痛的24小时内实行血浆的D-二聚体水平检测,之后实行肠系膜下的选择性... 目的:讨论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检测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疑似缺血性结肠炎的患者80例,病例均选自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在患者出现腹痛的24小时内实行血浆的D-二聚体水平检测,之后实行肠系膜下的选择性的动脉造影的诊断确定患者的病情。结果:实行血浆的D-二聚体水平检测后,有71例患者检测为缺血性结肠炎,有9例患者检测为非缺血性结肠炎。实行肠系膜下的选择性的动脉造影检测后,有68例患者为缺血性的结肠炎,有12例患者为非缺血性的结肠炎。血浆的D-二聚体水平检测诊断缺血性的结肠炎的特异性以及灵敏性分别为78.25%,85.23%。结论:使用血浆的D-二聚体水平检测缺血性结肠炎特异性和灵敏性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D-二聚体 缺血性 结肠炎
下载PDF
胸腔镜下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对肿瘤炎症微环境的影响
9
作者 曹怡 徐浩然 +1 位作者 陈岳威 黄文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4期2356-2358,2362,共4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胸腔热灌注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MPE)的疗效及对肿瘤炎症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9年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12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病理诊断均为非小细胞肺癌。根据热灌注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组...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胸腔热灌注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MPE)的疗效及对肿瘤炎症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9年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12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病理诊断均为非小细胞肺癌。根据热灌注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组和常规治疗组,各60例。胸腔镜组在电视胸腔镜下(VATs)清除包裹性积液,松解胸腔粘连,直视下同期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2根,以43℃生理盐水+200mg/m^(2)顺铂灌注胸腔60min。常规治疗组行胸腔闭式引流后于床旁灌注,控制温度、时间、用药与胸腔镜组一致。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取患者胸腔积液用于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所有受试者均安全完成灌注。术后1年胸腔镜组CR+PR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EA较术前均显著下降,其中胸腔镜组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胸腔积液中炎症介质TNF-α、精氨酸酶-1(arg-1)、诱导型一氧化碳合酶(iNOS)表达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胸腔镜组患者胸腔积液中炎症介质TNF-α、arg-1、iNOS表达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胸水中的炎性介质与疾病发生发展具有显著相关性,是潜在的治疗机制和预测指标。经电视胸腔镜行胸膜腔热灌注化疗较床旁灌注更加显著改善肿瘤炎症微环境,具备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恶性胸腔积液 非小细胞肺癌 热灌注化疗 肿瘤炎症微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