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血柔肝方对肝纤维化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王燕 肖雄 +2 位作者 王晓波 郭峰 王晓忠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23-331,共9页
目的:观察和血柔肝方(HXRGF)对肝纤维化(LF)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特异性抑制物(TIMPs)的影响,评估HXRGF对LF的疗效。方法:将8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L,n=10)和肝纤维化模型组(FL,n=70),在大鼠颈背部皮下以60%CC... 目的:观察和血柔肝方(HXRGF)对肝纤维化(LF)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特异性抑制物(TIMPs)的影响,评估HXRGF对LF的疗效。方法:将8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L,n=10)和肝纤维化模型组(FL,n=70),在大鼠颈背部皮下以60%CCl 4溶液(CCl 4∶Olive oil=3∶2,3 ml/kg体重,每周2次)连续注射12周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原FL组大鼠被随机分为模型组、秋水仙碱组、HXRGF低剂量组、HXRGF中剂量组和HXRGF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的受试药液灌胃4周(1次/d)。比较各组大鼠的体质量、肝功能、病理Metavir评分和肝组织中MMP2、MMP13、TIMP1、TIMP2、TGFβ及Lect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差异。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肝脏形态、HE染色、免疫组化和羟脯氨酸测定结果提示肝纤维化模型复制成功,其体质量下降、肝功能恶化、病理Metavir评分升高,MMP2、MMP13、TIMP1、TIMP2、TGFβ和Lect2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HXRGF高剂量组大鼠ALT、AST水平降低(P<0.05);HXRGF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病理Metavir评分降低(P<0.01);HXRGF各剂量组MMP-2、TIMP1/2、TGFβ和Lect2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HXRGF各剂量组MMP-13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HXRGF可以显著改善CCl 4诱导的大鼠肝脏的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MMPs及其抑制物TIMPs的表达,降低Lect2调节血管生成,减少TGFβ的表达,从而减轻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和血柔肝方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及其与西北燥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燕 王晓波 +2 位作者 王菁 吴琦琦 王晓忠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其与西北燥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哈密地区中心医院就诊的NAFLD患者(病例组),以两家医院门诊体检的基本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填...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其与西北燥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哈密地区中心医院就诊的NAFLD患者(病例组),以两家医院门诊体检的基本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填写全部受试者NDS评分量表、SF-36生存质量量表,比较两组的生存质量水平。并根据是否罹患西北燥证,进一步将病例组分为西北燥证组和无西北燥证组,比较此两组的SF-36生活量表,分析NAFLD患者生存质量与西北燥证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SF-36生活量表总分(619.625±131.933)分,生存质量状况差于对照组[(762.797±43.426)分](P<0.01);合并西北燥证的生活质量低于无西北燥证组患者[(577.65±128.38)分vs(654.94±124.89)分(P<0.01);合并西北燥证组患者西北燥证总积分与生存质量存在负相关(r=-0.375,P<0.01)。结论:西北燥证是NAFLD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西北燥证程度越重,NAFLD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生存质量 西北燥证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肖雄 李姝 +4 位作者 王燕 雷冬梅 张霞 赵奉茹 黄伟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98-604,共7页
目的:评估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临床症状、活动耐量和急性加重风险的影响。方法:COPD患者随机分为TEAS组25例及对照组24例。TEAS组患者于双侧肺俞、定喘、足三里、脾俞实施TEAS治疗,每次40 m... 目的:评估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临床症状、活动耐量和急性加重风险的影响。方法:COPD患者随机分为TEAS组25例及对照组24例。TEAS组患者于双侧肺俞、定喘、足三里、脾俞实施TEAS治疗,每次40 min,隔天1次,4周为1个疗程,每3个月治疗1个疗程,共4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在相同穴位上安置TENS电极但不通电,其余治疗措施与TEAS组相同。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1年后记录患者肺功能(FEV1%、FVC%)、临床症状CAT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和急性加重风险(中重度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的变化,并对患者急性加重风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加重风险与FEV1%、FVC%呈负相关(P<0.01),与CAT评分呈正相关(P<0.01)。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1年后的FEV1%、FVC%、6MWD均下降(P<0.001,P<0.01),CAT评分升高(P<0.05);TEAS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FEV1%升高(P<0.001),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1年后的CAT评分降低(P<0.001,P<0.05),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1年后的6MWD明显升高(P<0.001),治疗1年后中重度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显著减少(P<0.001)。与同时点对照组比较,TEAS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FEV1%升高(P<0.05),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1年后的FVC%升高、6MWD升高(P<0.05),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1年后的CAT评分降低(P<0.05),治疗1年后中重度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均减少(P<0.001,P<0.01)。结论:TEAS可以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临床症状、活动耐量,并降低急性加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风险 肺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