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传统戏剧展览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以“偶·影·戏--中国木偶皮影精品特展”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龙
《文化艺术研究》
2013年第2期22-25,共4页
传统戏剧文化在当代社会遭遇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博物馆的现代转向使其在物质性追求导向的前提下,逐步加大了对传统戏剧非物质性方面的保护。博物馆的静态性展览传统与戏剧的灵动性演出本质,在传统戏剧文化展示的特殊语境中得以融合,...
传统戏剧文化在当代社会遭遇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博物馆的现代转向使其在物质性追求导向的前提下,逐步加大了对传统戏剧非物质性方面的保护。博物馆的静态性展览传统与戏剧的灵动性演出本质,在传统戏剧文化展示的特殊语境中得以融合,从而有助于实现传统戏剧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双向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戏剧
博物馆
展演
木偶
皮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庆江津藏砚的初步整理与分析——兼及明清端砚的若干问题
2
作者
张雨颖
陈龙
吴超明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2年第3期31-37,共7页
中国古砚经历了由实用粗旷到精工巧制的演变过程,反映出较强的阶段性特点和时代风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四大名砚[1]。《砚谱》转引宋人苏易简《文房四谱》言:“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为随时收索。可与终身俱者,唯砚而已”。可见文人对...
中国古砚经历了由实用粗旷到精工巧制的演变过程,反映出较强的阶段性特点和时代风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四大名砚[1]。《砚谱》转引宋人苏易简《文房四谱》言:“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为随时收索。可与终身俱者,唯砚而已”。可见文人对砚台的喜爱。重庆市江津区文物管理所馆藏明清、民国时期砚台十余方,其中不乏四大名砚中的端砚珍品,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拟对其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析,并以馆藏端砚为重点,结合文献简要阐述明清端砚的若干问题。希望能为古砚研究提供新的资料,并求教于各位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名砚
文物管理所
重庆市江津区
时代风尚
端砚
砚台
民国时期
阶段性特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怪图像知识生产——皮影泰逢图像的层累与重构
3
作者
李龙
《艺术与民俗》
2024年第3期12-20,共9页
皮影艺术图像蕴含着繁杂且多源、多歧、多变的神话理解与创造。从借鉴继承、信息丢失到创造重构的进路,是文化与艺术遗产传承发展的必然路径。泰逢等较多皮影神怪图像与明清以来的《山海经图》有直接的亲缘关系,具有较为明显的图式规范...
皮影艺术图像蕴含着繁杂且多源、多歧、多变的神话理解与创造。从借鉴继承、信息丢失到创造重构的进路,是文化与艺术遗产传承发展的必然路径。泰逢等较多皮影神怪图像与明清以来的《山海经图》有直接的亲缘关系,具有较为明显的图式规范性特征。由于图像的原初意义信息不断丢失,所指及使用场域不断被重新创造与增加,皮影神怪图像已然从图式出发形成了新的知识。《山海经》为皮影神怪图像创作提供图式借鉴,皮影神怪图像又进一步丰富了《山海经》的内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影
神怪
泰逢
图像
知识
原文传递
关于皮影保护与研究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明斌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2-176,共5页
位于成都的中国皮影博物馆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皮影及相关物件的收藏。在近十年的收藏、保护、研究与展示工作中,逐渐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鉴于皮影对所在环境变化的高敏感和保护需求,文章提出对皮影的"全过程保护"和&...
位于成都的中国皮影博物馆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皮影及相关物件的收藏。在近十年的收藏、保护、研究与展示工作中,逐渐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鉴于皮影对所在环境变化的高敏感和保护需求,文章提出对皮影的"全过程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基本观点。从博物馆角度出发,提出对皮影开展研究的若干方向和重点。文章认为,皮影的保护与研究为一体两面,互为表里,皮影保护本身就是一种研究,研究亦将有利于皮影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藏皮影
保护
研究
思考
原文传递
馆藏皮影文物的病害分类及分级方法初探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宁
杨颖东
+3 位作者
白玉龙
李龙
罗玲
李明斌
《西部考古》
2017年第2期281-289,共9页
为了对馆藏皮影文物进行科学的保护,借鉴'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项目的相关成果,以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馆藏皮影文物为例,初步研究了馆藏皮影文物的病害分类及分级方法,在此基础上对部分馆藏皮影文物进行了病害调查。结果表...
为了对馆藏皮影文物进行科学的保护,借鉴'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项目的相关成果,以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馆藏皮影文物为例,初步研究了馆藏皮影文物的病害分类及分级方法,在此基础上对部分馆藏皮影文物进行了病害调查。结果表明:馆藏皮影文物存在残缺、皱缩、卷曲、动物病害、微生物病害、脆化、污渍、粘连、断裂、裂隙、折痕、颜料褪色及脱落等多种病害;参照馆藏纸质及丝织品文物腐蚀程度判定方法,将馆藏皮影病害程度分为'基本完好''轻度病害''中度病害'和'重度病害'四级;抽样调查显示,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96.72%的馆藏皮影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初步研究和调查结果为科学开展馆藏皮影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后续保护技术研究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藏皮影文物
病害分类
调查方法
病害程度
原文传递
风格的融会:关于几件四川皮影来源的讨论
6
作者
李龙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6-170,共5页
中国皮影博物馆曾展出部分四川皮影,标明来源于成都地区,属于成都中皮影一类。但是,经过仔细的考察,这批皮影属于川北"王灯影"一派的可能性相对更大,并且应该是皮影艺术大师王文坤艺术生涯晚期的作品,甚至有可能是其后辈根据...
中国皮影博物馆曾展出部分四川皮影,标明来源于成都地区,属于成都中皮影一类。但是,经过仔细的考察,这批皮影属于川北"王灯影"一派的可能性相对更大,并且应该是皮影艺术大师王文坤艺术生涯晚期的作品,甚至有可能是其后辈根据其画稿所作。这批皮影来源地域的争议,对于深入探究成都皮影与川北"王灯影"的渊源关系及艺术交流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皮影博物馆
四川皮影
成都皮影
王灯影
原文传递
祖师传说、艺人记忆与行业历史--影戏祖师传说的综合整理与解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龙
匡翼云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72,73,共10页
20世纪初,随着进化论与其他现代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国内学者开始反思传统历史观的“帝王将相”情节,转而关注普通民众生活,倡导“新史学”。①在“新史学”思潮的影响下,民间文化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影戏是中国许多地区...
20世纪初,随着进化论与其他现代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国内学者开始反思传统历史观的“帝王将相”情节,转而关注普通民众生活,倡导“新史学”。①在“新史学”思潮的影响下,民间文化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影戏是中国许多地区民间最为重要的娱乐形式之一,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与社会意义,也逐渐受到关注。近年来,随着整体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逐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历史观
综合整理
影戏
传说
祖师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史学”
解析
原文传递
题名
传统戏剧展览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以“偶·影·戏--中国木偶皮影精品特展”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龙
机构
成都
博物
院
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2013年第2期22-25,共4页
文摘
传统戏剧文化在当代社会遭遇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博物馆的现代转向使其在物质性追求导向的前提下,逐步加大了对传统戏剧非物质性方面的保护。博物馆的静态性展览传统与戏剧的灵动性演出本质,在传统戏剧文化展示的特殊语境中得以融合,从而有助于实现传统戏剧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双向保护。
关键词
传统戏剧
博物馆
展演
木偶
皮影
Keywords
traditional drama
museums
exhibitions
puppetry
shadow plays
分类号
G245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庆江津藏砚的初步整理与分析——兼及明清端砚的若干问题
2
作者
张雨颖
陈龙
吴超明
机构
成都
博物馆
重庆市江津区文物管理所
成都
金沙遗址
博物馆
出处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2年第3期31-37,共7页
文摘
中国古砚经历了由实用粗旷到精工巧制的演变过程,反映出较强的阶段性特点和时代风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四大名砚[1]。《砚谱》转引宋人苏易简《文房四谱》言:“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为随时收索。可与终身俱者,唯砚而已”。可见文人对砚台的喜爱。重庆市江津区文物管理所馆藏明清、民国时期砚台十余方,其中不乏四大名砚中的端砚珍品,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拟对其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析,并以馆藏端砚为重点,结合文献简要阐述明清端砚的若干问题。希望能为古砚研究提供新的资料,并求教于各位方家。
关键词
四大名砚
文物管理所
重庆市江津区
时代风尚
端砚
砚台
民国时期
阶段性特点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怪图像知识生产——皮影泰逢图像的层累与重构
3
作者
李龙
机构
成都
博物馆
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
出处
《艺术与民俗》
2024年第3期12-20,共9页
文摘
皮影艺术图像蕴含着繁杂且多源、多歧、多变的神话理解与创造。从借鉴继承、信息丢失到创造重构的进路,是文化与艺术遗产传承发展的必然路径。泰逢等较多皮影神怪图像与明清以来的《山海经图》有直接的亲缘关系,具有较为明显的图式规范性特征。由于图像的原初意义信息不断丢失,所指及使用场域不断被重新创造与增加,皮影神怪图像已然从图式出发形成了新的知识。《山海经》为皮影神怪图像创作提供图式借鉴,皮影神怪图像又进一步丰富了《山海经》的内容体系。
关键词
皮影
神怪
泰逢
图像
知识
Keywords
Shadow Puppetry
Deities and Monsters
Taifeng
Figure
Knowledge
分类号
K890 [历史地理—民俗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皮影保护与研究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明斌
机构
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2-176,共5页
基金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馆藏皮影文物的保护研究"(课题编号:20070114)成果
文摘
位于成都的中国皮影博物馆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皮影及相关物件的收藏。在近十年的收藏、保护、研究与展示工作中,逐渐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鉴于皮影对所在环境变化的高敏感和保护需求,文章提出对皮影的"全过程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基本观点。从博物馆角度出发,提出对皮影开展研究的若干方向和重点。文章认为,皮影的保护与研究为一体两面,互为表里,皮影保护本身就是一种研究,研究亦将有利于皮影的保护。
关键词
馆藏皮影
保护
研究
思考
分类号
J827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馆藏皮影文物的病害分类及分级方法初探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宁
杨颖东
白玉龙
李龙
罗玲
李明斌
机构
成都
博物
院(
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
)
出处
《西部考古》
2017年第2期281-289,共9页
基金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馆藏皮影文物的保护研究”(20070114)资助
文摘
为了对馆藏皮影文物进行科学的保护,借鉴'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项目的相关成果,以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馆藏皮影文物为例,初步研究了馆藏皮影文物的病害分类及分级方法,在此基础上对部分馆藏皮影文物进行了病害调查。结果表明:馆藏皮影文物存在残缺、皱缩、卷曲、动物病害、微生物病害、脆化、污渍、粘连、断裂、裂隙、折痕、颜料褪色及脱落等多种病害;参照馆藏纸质及丝织品文物腐蚀程度判定方法,将馆藏皮影病害程度分为'基本完好''轻度病害''中度病害'和'重度病害'四级;抽样调查显示,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96.72%的馆藏皮影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初步研究和调查结果为科学开展馆藏皮影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后续保护技术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馆藏皮影文物
病害分类
调查方法
病害程度
Keywords
Shadow puppetry collection
Disease type
Survey method
Disease severity
分类号
K876.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风格的融会:关于几件四川皮影来源的讨论
6
作者
李龙
机构
成都
博物
院
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6-170,共5页
基金
国家文物局“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馆藏皮影文物的保护研究”(2007176-12/25)成果
文摘
中国皮影博物馆曾展出部分四川皮影,标明来源于成都地区,属于成都中皮影一类。但是,经过仔细的考察,这批皮影属于川北"王灯影"一派的可能性相对更大,并且应该是皮影艺术大师王文坤艺术生涯晚期的作品,甚至有可能是其后辈根据其画稿所作。这批皮影来源地域的争议,对于深入探究成都皮影与川北"王灯影"的渊源关系及艺术交流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国皮影博物馆
四川皮影
成都皮影
王灯影
分类号
J827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祖师传说、艺人记忆与行业历史--影戏祖师传说的综合整理与解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龙
匡翼云
机构
成都
博物
院
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72,73,共10页
文摘
20世纪初,随着进化论与其他现代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国内学者开始反思传统历史观的“帝王将相”情节,转而关注普通民众生活,倡导“新史学”。①在“新史学”思潮的影响下,民间文化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影戏是中国许多地区民间最为重要的娱乐形式之一,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与社会意义,也逐渐受到关注。近年来,随着整体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逐步推进,
关键词
传统历史观
综合整理
影戏
传说
祖师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史学”
解析
分类号
J827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传统戏剧展览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以“偶·影·戏--中国木偶皮影精品特展”为例
李龙
《文化艺术研究》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重庆江津藏砚的初步整理与分析——兼及明清端砚的若干问题
张雨颖
陈龙
吴超明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神怪图像知识生产——皮影泰逢图像的层累与重构
李龙
《艺术与民俗》
2024
0
原文传递
4
关于皮影保护与研究的几点思考
李明斌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5
2
原文传递
5
馆藏皮影文物的病害分类及分级方法初探
王宁
杨颖东
白玉龙
李龙
罗玲
李明斌
《西部考古》
2017
2
原文传递
6
风格的融会:关于几件四川皮影来源的讨论
李龙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原文传递
7
祖师传说、艺人记忆与行业历史--影戏祖师传说的综合整理与解析
李龙
匡翼云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