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成都体育学院舞龙舞狮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曾杨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年第3期59-61,共3页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对目前我院舞龙舞狮教学课程的现状、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对舞龙舞狮课程在培养目标、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对目前我院舞龙舞狮教学课程的现状、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对舞龙舞狮课程在培养目标、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改革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龙舞狮 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抗战时期武术家朱国福武术活动的历史考察
2
作者 李斌 陈振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1,100,共8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等方法,通过新史料的发掘,基于政治社会史视角,以有“武状元”之称的著名武术家朱国福为研究对象,对其早年武术行迹与抗战时期武术活动进行历史考察。研究发现,朱国福早年在冀津两地拜师学艺,后从天津至上海...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等方法,通过新史料的发掘,基于政治社会史视角,以有“武状元”之称的著名武术家朱国福为研究对象,对其早年武术行迹与抗战时期武术活动进行历史考察。研究发现,朱国福早年在冀津两地拜师学艺,后从天津至上海从事护院镖客职业;在南京的国术国考夺魁后,他应邀至南京中央国术馆任教务处长。九一八事变后,朱国福为切实实现“练为战”武术思想,辗转至湖南湘西积极投身军队武术训练事业。之后他到重庆,应地方政府官员要求组建重庆市国术馆;七七事变爆发后,为配合战时国民体育政策,朱国福与当地政府和社团紧密合作,通过开展武术竞赛、武术义演与武术培训等活动,努力践行着“强国强种”“武术救国”的抗战事业,在助力军事抗战的同时,亦推动了当地武术事业的发展。朱国福在抗战时期的各种武术活动,不仅体现了武术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具有的社会功能,且折射出了近代中国武术在战争影响下日益国家化的演变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国福 武术 抗战时期 军队武术 体育史
下载PDF
历史·理论·实践:近代中国武术“强种救国”话语构建逻辑新探--以中央国术馆为中心
3
作者 李斌 陈振勇 叶云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4,共12页
从历史、理论、实践三重维度对近代中国武术“强种救国”话语构建的逻辑探赜,有助于深刻理解近代中国武术“强种救国”话语构建的内在逻辑和深层脉络。运用多重史料互证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基于话语构建视角,以中央国术馆为中心,... 从历史、理论、实践三重维度对近代中国武术“强种救国”话语构建的逻辑探赜,有助于深刻理解近代中国武术“强种救国”话语构建的内在逻辑和深层脉络。运用多重史料互证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基于话语构建视角,以中央国术馆为中心,围绕“强种救国”核心话语,探赜近代中国武术话语构建的三重逻辑。从历史逻辑看,在“国之病夫”的隐喻与“身之病夫”符号的共同作用下,所激发的尚武图强思潮,是近代中国武术“强种救国”话语构建的逻辑起点。从理论逻辑看,在救亡图存语境下,从国家、民族、社会三个层面,寄望通过对国民身体的征用、对民族体育的坚守和对武者身体的规训达至民族复振和国家强盛之目的,是近代中国武术“强种救国”话语构建的逻辑机理。从实践逻辑看,在国术救国历史主题叙事中,中央国术馆通过多种举措激活国民武术价值观念的认同机制、坚守传统筑牢国民武术文化自信的思想根基、国际推广构建民族文化符号和重塑国家形象,是近代中国武术“强种救国”话语构建的逻辑进路。以古鉴今,通过对近代中国武术“强种救国”话语构建的研究,提出中国武术应以国家意志为根本导向,以身国同构为逻辑理据,遵循民健国强发展进路的当代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术 中央国术馆 强种救国 近代武术 话语构建
下载PDF
海外受众媒介接触行为对武术文化传播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
4
作者 辛双双 马秀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6,共8页
文章在构建微观武术国际化传播效果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合成传播效果综合指数。采用武术信息接触月频次、武术信息接触时间与媒介接触种类数等几个维度作为媒介接触行为概念,借助调节效应模型探讨媒介接触行为对不同教育程度海外受众的武... 文章在构建微观武术国际化传播效果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合成传播效果综合指数。采用武术信息接触月频次、武术信息接触时间与媒介接触种类数等几个维度作为媒介接触行为概念,借助调节效应模型探讨媒介接触行为对不同教育程度海外受众的武术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4个媒介接触行为指标均与传播效果存在正相关,并且武术信息接触时间、传统媒介接触类型数与网络新媒介接触类型数相对于武术信息接触月频次对不同教育程度群体的武术传播效果调节效应要显著,武术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元的,媒介接触行为有待于后续研究在这一领域继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接触 传播效果 武术文化 综合指数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探索 被引量:4
5
作者 董金鹏 卿光明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4,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时代使命和原则依循,并提出发展路径。原则依循:立足中国式,持守文化个性;瞄准现代化,推进文化转型;对标国际化,扩大文化辐射。发展路径:系统性整理,构筑文化发...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时代使命和原则依循,并提出发展路径。原则依循:立足中国式,持守文化个性;瞄准现代化,推进文化转型;对标国际化,扩大文化辐射。发展路径:系统性整理,构筑文化发展的坚实根基;创造性转化,激活传统文化现代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影响力与感召力;国际性传播,填补中华体育的国际缺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中国式现代化 体育文化
下载PDF
新时代中华武术应承担的历史使命、独特功能、遵循原则与实践路径
6
作者 唐双双 马秀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4,共11页
中华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时代内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具体体现。作为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华武术蕴含着厚德载物、天人合... 中华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时代内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具体体现。作为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华武术蕴含着厚德载物、天人合一、和谐尚中、兼收并蓄等深厚的武术精神内涵。研究发现,中华武术在发展中展现出了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民族风骨,蕴含着直觉体悟、身心合一的健康内涵,具备着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教育功能,彰显了发展产业、激活经济的多维价值,胸怀着崇尚和平、兼容并包的宏伟胸襟。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中华武术必须以自身具有的独特功能承担起展示民族形象、维护人民健康、培育时代人才、促进经济增长、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使命。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局势,中华武术理应承担更大使命,不断凝聚武术力量,在新时代展现出敢闯敢试、敢破敢立的武术精神,为促进文化传承发展、保障全民身心健康、落实教育立德树人、促进生产经济增长、提升文化实力贡献武术力量,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征程中始终坚定不移地发挥出作用、展现出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武术 历史使命 独特功能 遵循原则 实践路径 新时代 民族复兴
下载PDF
武术散打侧端腿技术特点与训练方法
7
作者 吴强 《拳击与格斗》 2024年第4期10-12,共3页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系中,武术文化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散打更是融合了各民族传统武术功夫的精华,是一项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武术运动,拥有广大的受众群体。侧端腿技术是每个散打运动员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的标志性腿法,合...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系中,武术文化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散打更是融合了各民族传统武术功夫的精华,是一项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武术运动,拥有广大的受众群体。侧端腿技术是每个散打运动员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的标志性腿法,合理、规范地使用该腿法,能帮助运动员很好地控制整个比赛的节奏,把握好与对手之间的进攻和防守距离,以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文章对武术散打侧端腿技术的特点与训练方法展开分析,旨在为散打运动员提供训练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散打 侧端腿技术特点 训练实践
下载PDF
新时代新征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使命、价值意蕴、遵循原则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2
8
作者 马秀杰 唐双双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0,共8页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思想感情,在发展中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逻辑分析对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使命、价值意蕴、遵循原则与实践路径进行分析...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思想感情,在发展中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逻辑分析对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使命、价值意蕴、遵循原则与实践路径进行分析阐释。研究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具有的推进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民族团结凝聚、提升国家文化自信以及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独特功能,在新时代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推动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应坚持中国特色、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从目标点、基础点、着力点、支撑点和关键点等方面不断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效能,深化巩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绩惠民,持续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自强,深入赓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文脉,大力培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 历史使命 价值意蕴 遵循原则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成都市普通高等院校传统武术的传承研究
9
作者 李阳 贾玲俐 《体育风尚》 2021年第3期90-91,共2页
中华传统武术是我国独有的体育现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与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也是传统武术学校传承与发展的前沿阵地。本文通过使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法、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成都市几所高校传统武术传承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显示:①成都市高... 中华传统武术是我国独有的体育现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与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也是传统武术学校传承与发展的前沿阵地。本文通过使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法、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成都市几所高校传统武术传承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显示:①成都市高校传统武术传承的内容包括传统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且以传统武术技术传承为主;②成都市高校传统武术传承的方式有课堂集体授课制、传统师徒制、武术社团协会、社会俱乐部等;③为进一步促进传统武术在高校的传承发展,重点培养大学生学习传统武术兴趣,建议高校增加地域性武术与校本武术研究,并将其作为重点对大学生进行传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普通高等院校 大学生 传统武术传承
下载PDF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高校武术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理论思辨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涛 王燕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55,76,共6页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富含诸多的思政元素。文章以互动仪式链为研究视角,以情感为切入点,通过课程实施环境、身体技术实践、课程情感输出三个层面,提出了高校武术教育对塑造学生内在的民族精神的动力机制。通过共建情感共鸣、...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富含诸多的思政元素。文章以互动仪式链为研究视角,以情感为切入点,通过课程实施环境、身体技术实践、课程情感输出三个层面,提出了高校武术教育对塑造学生内在的民族精神的动力机制。通过共建情感共鸣、共享场域互动和共筑集体意识的互动仪式链策略指引,构筑起高校武术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仪式链 高校武术教育 课程思政 武德教育
下载PDF
大众传媒背景下国际武术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广春 王明建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71,共3页
中国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本身蕴含着极为深厚的文化积淀,可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并不理想,还存在着各种障碍和现实行动困境。因此,只有根据国际武术文化传播... 中国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本身蕴含着极为深厚的文化积淀,可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并不理想,还存在着各种障碍和现实行动困境。因此,只有根据国际武术文化传播的自身特性,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这一现代化技术手段,才能突破国际武术文化传播的困境,彰显武术文化的精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武术文化传播 困境 对策
下载PDF
美国“康村”武术的海外民族志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龚茂富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3,81,共6页
采用海外民族志研究方法,以美国"康村"为田野调查点,揭示武术在海外传播面临的问题。认为:美国当地人在对武术进行理解、解码与编码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体多元"的文化模式,"相异实用得奖,舞蹈化样式受罚"... 采用海外民族志研究方法,以美国"康村"为田野调查点,揭示武术在海外传播面临的问题。认为:美国当地人在对武术进行理解、解码与编码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体多元"的文化模式,"相异实用得奖,舞蹈化样式受罚"的现象凸显美国本土社会对武术普适性的接受与独特个性的不解,体现出武术在海外传播不得不面对、处理的"文化间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传播 海外民族志 文化模式 文化间性 美国康村
下载PDF
人类学视域下武术概念的重新审视 被引量:21
13
作者 陈振勇 李斌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60,共7页
以人类学为视角,对不同时期武术概念进行资料梳理与学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类学意蕴中武术概念的解释性理解。研究认为:对于武术概念的解读需跨越体育技术以及文化的特定领域范畴,应视其作为一种人类身体的活动现象进行更加普遍... 以人类学为视角,对不同时期武术概念进行资料梳理与学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类学意蕴中武术概念的解释性理解。研究认为:对于武术概念的解读需跨越体育技术以及文化的特定领域范畴,应视其作为一种人类身体的活动现象进行更加普遍意义的人类行为审视;武术不仅仅只是一项"体育"运动,或者说是一项身体"唯美技术",更应理解为不同地域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身体行为;从人类学身体文化领域所关注的"身体结构""身体意象"和"身体符号"三个维度对武术特有的"身体技术""身体艺术""身体文化"属性进行分析与论述,以期探讨和诠释武术概念的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武术概念 身体技术 身体艺术 身体文化 技击论
下载PDF
从祭祀仪式到竞赛记录:先秦射礼竞赛的演进逻辑与文化意蕴
14
作者 李斌 李培金 +1 位作者 叶云 付成林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14,共7页
运用历史文献资料法、二重证据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研读先秦时期部分古籍原著,并与出土青铜器上篆刻的与射箭相关铭文进行对照、互证与考释。从文化演进、身份秩序、机制规范、竞赛理念、国家意志、体悟量化、记录存证7个维度,重点对先秦... 运用历史文献资料法、二重证据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研读先秦时期部分古籍原著,并与出土青铜器上篆刻的与射箭相关铭文进行对照、互证与考释。从文化演进、身份秩序、机制规范、竞赛理念、国家意志、体悟量化、记录存证7个维度,重点对先秦射礼竞赛蕴含的深层文化逻辑进行探赜。研究认为晚商时期既已出现具有祭祀属性的射礼活动,发展至西周时期渐进完备,并体现出“以射择士”的社会功能和“射以观德”的文化内涵,其具有的竞赛体系与现代体育竞赛并无二致。通过对先秦射礼的研究,不仅可以透过先秦时期的微观事项(射礼竞赛)管窥其宏观世界的社会秩序和文化内涵,且对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体育竞赛特征和社会文化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仪式 射礼竞赛 先秦射礼 竞赛理念 文化演进
下载PDF
中小学武术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宏 《武术研究》 2020年第1期18-21,共4页
围绕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发展,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探索中小学武术教育发展的策略,选取德国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为参照,尝试提出四个方面的发展策... 围绕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发展,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探索中小学武术教育发展的策略,选取德国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为参照,尝试提出四个方面的发展策略,即:提升学校武术技击性;加强武德教育;改善师资知能结构;丰富校园武术活动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武术教育 雅斯贝尔斯
下载PDF
疫情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振勇 《武术研究》 2020年第7期1-3,7,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引发了身体健康的社会关注。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背景下,在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国家健康理念下,给予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康领域的社会发展需求和时代机遇。民族传统体育应在健康中国"...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引发了身体健康的社会关注。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背景下,在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国家健康理念下,给予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康领域的社会发展需求和时代机遇。民族传统体育应在健康中国"体医结合"的现实路径中需求现代发展的科学支撑与发展空间,通过传统医学健康"机理"理论和传统体育健身"技理"特点的两者融合发展,来推动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健身现代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 民族传统体育 健身 健康中国 体医结合
下载PDF
巴蜀体育养生方法促进“健身”与“健康”深度融合的路径研究
17
作者 陶朔秀 胡潇 赵宏 《武术研究》 2022年第4期89-91,共3页
“生命在于运动”“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如今已成为中国全社会的普遍共识,传统体育养生方法“何以可能”“何以可为”成为了新时代体育人的使命与担当。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个案研究等方法,立足巴蜀地域,以峨眉... “生命在于运动”“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如今已成为中国全社会的普遍共识,传统体育养生方法“何以可能”“何以可为”成为了新时代体育人的使命与担当。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个案研究等方法,立足巴蜀地域,以峨眉十二庄、青城太极、李雅轩太极拳为代表,分析了巴蜀体育养生方法中的健身抗病意识、调节机体作用、“治未病”思想,提出了促进“健身”与“健康”深度融合的路径:其一,完善协同治理体系,把握巴蜀体育养生发展方向;其二,开发文化资源,推进巴蜀体育养生的创新与发展;其三,坚守文化根脉,完善巴蜀体育养生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养生 全民健身 全民健康
下载PDF
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背景下“太极蓉城”进入成都中小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18
作者 曾杨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第4期67-71,共5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法,对"太极蓉城"进入成都中小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研究表明:成都市开展的"太极蓉城"全民健身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太极拳在校园的广泛开展,并在太极拳...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法,对"太极蓉城"进入成都中小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研究表明:成都市开展的"太极蓉城"全民健身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太极拳在校园的广泛开展,并在太极拳人才的培养、太极拳活动的普及、太极拳竞赛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开创了太极拳在成都市中小学校开展的新局面。但同时也暴露出,宽泛的目标、陈旧的理念、单一的内容、薄弱的师资、片面的评价等许多不足之处,出现了"重武轻德"、"重竞轻健"、"重技轻文"等的现象,忽视了对学生武术精神的弘扬、太极文化的传承、身心健康的培养、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形成,它偏离了中学生太极健身的目标,有违"太极蓉城"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初衷,走回了"金牌体育"、"精英教育"的老路。最后,从统一思想观念、精准目标定位、丰富健身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太极蓉城 中小学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迷失与重建:传统武术传承方式论译——基于角色认同视角
19
作者 刘涛 张亚东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09-114,共6页
以社会学语境下的角色认同为研究视角,对传统武术传承方式进行学理分析,认为先赋角色的疏离使传统武术的血缘传承缺失清晰的传承理解与自觉;自致角色的隔离使师徒传承缺乏内生的传承意识与素养;开放角色的游离则使社会传承缺少辩证的认... 以社会学语境下的角色认同为研究视角,对传统武术传承方式进行学理分析,认为先赋角色的疏离使传统武术的血缘传承缺失清晰的传承理解与自觉;自致角色的隔离使师徒传承缺乏内生的传承意识与素养;开放角色的游离则使社会传承缺少辩证的认知和实践反思。基于此,唤醒传承者的自我认同,厚植传承者角色认同基因是保障先赋角色前行的基石;开辟由师徒到师生的话语通道,打破传承者角色传统认知是创设自致角色生存空间的保障;建构由结社到社会的集体记忆,重拾与加固群体角色认同是构筑开放角色话语体系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认同 传统武术 传承方式 发展空间
下载PDF
中国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困境与路径突破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宇 龚茂富 朱静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67,共7页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与实地考察法,对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实践与特征、困境以及路径突破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探讨。研究指出,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提供关于武术新的知识和观念,推动武...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与实地考察法,对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实践与特征、困境以及路径突破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探讨。研究指出,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提供关于武术新的知识和观念,推动武术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学科的交融,以及有助于理解武术历史的生成,因而具有特殊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自清末以降,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历了笼统泛化保护、政府主导的全国挖整保护、博物馆为主的专业化保护三个阶段。同时,呈现出保护范围逐渐完善、保护方法逐渐科学化与多样化,并形成了政府、社会、学者、大众多方参与的保护格局特征。研究认为,当前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保护机制仍不健全、保护资金匮乏、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保护法律法规亟待完善、相关研究滞后。研究提出了进一步突破这些保护困境的可行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保护 保护范围 保护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