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构建大气科学大专业特色 |
肖天贵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
2014 |
2
|
|
2
|
成都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
白爱娟
钟文婷
华兰
张舒杼
|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7
|
|
3
|
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信息在林火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张婕
张文煜
王研峰
范广洲
韩婷婷
刘海文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4
|
培养更多更好的大气工程化人才 |
李泽椿
袁慧敏
路玮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
2012 |
1
|
|
5
|
成都市O3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及相关因子分析 |
崔蕾
倪长健
王超
谢雨竹
胡淑萍
甘小玲
|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0
|
|
6
|
春季南支槽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和大气环流的关系 |
张永莉
范广洲
周定文
向卫国
谢清霞
王霄
赖欣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4
|
|
7
|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与江淮梅雨异常的关系 |
毛文书
巩远发
周强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0
|
|
8
|
青藏高原低涡群发性与10~30天大气低频振荡关系的初步研究 |
张鹏飞
李国平
王旻燕
白爱娟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7
|
|
9
|
一次西南涡持续暴雨的GPS大气水汽总量特征 |
郝丽萍
邓佳
李国平
杨锦青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5
|
|
10
|
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大气热源对川渝盆地夏季降水的影响 |
岑思弦
巩远发
赖欣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8
|
|
11
|
成都地区降水时空分布变化 |
李昕翼
肖国杰
白爱娟
施娟
|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
2011 |
30
|
|
12
|
对流层中层大气能量转换特征与暴雨激发和维持的关系 |
葛非
郭胜利
谌芸
肖天贵
唐玮玮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13
|
西藏地区雷暴与大气热源关系研究 |
朱克云
孙照渤
张琪
任景轩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14
|
长江中下游梅雨与北太平洋大气热源诊断分析 |
毛文书
巩远发
彭骏
李国平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5
|
成都、重庆城市热岛效应特征对比 |
李晓敏
曾胜兰
|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
2015 |
34
|
|
16
|
夏季热带印度洋大气热源主模态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 |
蒋贤玲
巩远发
马柱国
张元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7
|
高原涡、西南涡研究的新进展及有关科学问题 |
李国平
|
《沙漠与绿洲气象》
|
2013 |
48
|
|
18
|
运用GAMIT10.34解算成都地区的GPS可降水量 |
王皓
李国平
陈娇娜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
2009 |
11
|
|
19
|
成都城市区域小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肖国杰
肖天贵
赵清越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
2009 |
7
|
|
20
|
成都市1980~2010年能见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
周书华
倪长健
刘陪川
郑一静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
2014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