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年意大利临床内分泌学家学会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立场声明解读 被引量:3
1
作者 金小岚 《药品评价》 CAS 2017年第9期13-16,36,共5页
骨质疏松的治疗目的是防止脆性骨折的发生,稳定和增加骨密度。2016年3月,意大利内分泌学家学会在线发布的关于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立场声明中,介绍了目前所有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长期治疗策略、药物调整、治疗疗程等... 骨质疏松的治疗目的是防止脆性骨折的发生,稳定和增加骨密度。2016年3月,意大利内分泌学家学会在线发布的关于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立场声明中,介绍了目前所有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长期治疗策略、药物调整、治疗疗程等。本文仅就这个立场声明的主体部分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的药物治疗作一简要的解读,并与近年来骨质疏松领域的其他权威学术机构发布的指南进行适当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AME 立场声明 解读
下载PDF
内分泌浸润性突眼的免疫学机制进展
2
作者 宋崇森 梁荩忠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0年第6期250-253,共4页
本文对内分泌浸润性突眼(EIE)的免疫学机制进行了讨论。根据目前研究资料表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 EIE 的发病均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EIE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甲状腺病
下载PDF
成都地区291名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维生素D水平 被引量:19
3
作者 万勇 郎红梅 +7 位作者 艾智华 游志清 郭蔚 程莹 付静 廖霞 张学翠 金小岚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4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部分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水平,观察血清25(OH)D3与骨密度、年龄、绝经年龄、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成都地区291名绝经后女性,平均年龄(63.9±9.7)岁,按每10岁为1个年龄组分组。记录身高、体重...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部分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水平,观察血清25(OH)D3与骨密度、年龄、绝经年龄、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成都地区291名绝经后女性,平均年龄(63.9±9.7)岁,按每10岁为1个年龄组分组。记录身高、体重、绝经年龄等基本信息,使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DXA)测量腰椎2-4椎体(L2-4)、左髋关节股骨颈和全髋骨密度(BMD),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25(OH)D3水平。分析绝经后女性骨量及血清25(OH)D3分布情况。结果超过半数的受试者(52.2%)患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80岁老年女性发病率达76.47%。血清25(OH)D3水平平均为18.37 ng/mL,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为68.38%。血清25(OH)D3水平与骨密度、年龄、绝经年龄无关,与BMI呈负相关(P=0.000)。结论成都地区部分绝经后妇女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绝经后妇女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维生素D缺乏
下载PDF
成都地区学龄前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郝新忠 白淑蓉 +3 位作者 黄之杰 陈新敏 程莹 游志清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通过对0~6岁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测定,了解成都地区学龄前儿童维生素D状况。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来我院儿童保健科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0~6岁儿童65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25-(OH)D检测。结果 25-(... 目的通过对0~6岁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测定,了解成都地区学龄前儿童维生素D状况。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来我院儿童保健科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0~6岁儿童65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25-(OH)D检测。结果 25-(OH)D的平均测定值为(66.78±1.27)nmol/L;25-(OH)D缺乏及严重缺乏的为220例,占33.43%;25-(OH)D水平不足的为231例,占35.11%;水平充足(合适水平)的为207例,占31.46%,前两者占总人数的68.54%。维生素营养状态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维生素营养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都地区学龄前儿童血清25-(OH)D水平低下,应增加此地区儿童的维生素D的补充量及户外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学龄前儿童 维生素D营养状况 调查
下载PDF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甲状腺结节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钟大鹏 胡朝恩 +2 位作者 游志清 程莹 艾智华 《西南军医》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对2015年6—8月在我院体检的1391例中老年人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甲状腺结节总检出率为69.5%,男女检出率分别为61.9%和75.8%,81~90岁人群检出率最高(71....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对2015年6—8月在我院体检的1391例中老年人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甲状腺结节总检出率为69.5%,男女检出率分别为61.9%和75.8%,81~90岁人群检出率最高(71.8%);多为双叶分布的多发、低回声、小结节,且双叶分布或多发的结节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结论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高,其中女性高于男性。应重视甲状腺结节的早期筛查并关注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中老年人群 超声
下载PDF
三种CKD-EPI公式与改良MDRD公式诊断糖尿病肾病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程莹 李宁娜 +2 位作者 游志清 郭蔚 艾智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3584-3588,共5页
目的评价3种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组(CKD-EPI)公式和改良MDRD公式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CKD-EPI_(2009Scr)... 目的评价3种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组(CKD-EPI)公式和改良MDRD公式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CKD-EPI_(2009Scr)、CKD-EPI_(2012Cys-C)、CKD-EPI_(2012Scr-Cys-C)公式和改良MDRD公式计算eGFR,评估3种CKD-EPI公式与改良MDRD公式计算eGFR的一致性。采用改良MDRD公式计算的eGFR进行慢性肾脏病(CKD)分期,比较CKD 1~5期CKD-EPI_(2009Scr)、CKD-EPI_(2012Cys-C)、CKD-EPI_(2012Scr-Cys-C)公式和改良MDRD公式的差异。以改良MDRD公式eGFR<60 ml·min^(-1)·(1.73 m^2)^(-1)诊断糖尿病肾病,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3种CKD-EPI公式诊断糖尿病肾病的eGFR截点。结果 4种公式计算的eGFR分别为:CKD-EPI_(2009Scr)公式为(88±29)ml·min^(-1)·(1.73 m^2)^(-1),CKD-EPI_(2012Cys-C)公式为(85±33)ml·min^(-1)·(1.73 m^2)^(-1),CKD-EPI_(2012Scr-Cys-C)公式为(88±32)ml·min^(-1)·(1.73 m^2)^(-1),改良MDRD公式为(112±49)ml·min^(-1)·(1.73 m^2)^(-1)。改良MDRD公式计算的eGFR分别与3种CKD-EPI公式计算的eGF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64、5.945、5.267,P<0.001)。改良MDRD公式与CKD-EPI公式计算的eGFR的Bland-Altman分析图显示CKD-EPI公式与改良MDRD公式计算的eGFR一致性欠佳。改良MDRD公式分别与3种CKD-EPI公式计算的eGFR的差值随血肌酐(Scr)水平的升高逐渐缩小(R^2=0.239、0.186、0.195)。CKD 1期和CKD 2期4种公式计算的eGF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改良MDRD公式计算的eGFR均分别高于3种CKD-EPI公式(P<0.05)。CKD 3期、CKD 4期和CKD 5期4种公式计算的e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EPI_(2009Scr)、CKD-EPI_(2012Cys-C)、CKD-EPI_(2012Scr-Cys-C)公式诊断糖尿病肾病的eGFR截点分别为61、65、61 ml·min^(-1)·(1.73 m^2)^(-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2、0.937、0.977。结论与改良MDRD公式相比,3种CKD-EPI公式会造成eGFR的低估,但是随着Scr水平的升高,二者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利用CKD-EPI公式计算eGFR可能会获得更高的糖尿病肾病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 CKD-EPI公式 改良MDRD公式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5
7
作者 舒晓春 刘君静 +1 位作者 朱丹华 庞天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61-1264,共4页
目的:通过在体外条件下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实施干预诱导,探寻骨碎补总黄酮对BMSCs的成骨诱导分化能力及不同浓度下可能存在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应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对BMSCs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对BMSCs进行鉴... 目的:通过在体外条件下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实施干预诱导,探寻骨碎补总黄酮对BMSCs的成骨诱导分化能力及不同浓度下可能存在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应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对BMSCs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对BMSCs进行鉴定,再通过设立含不同浓度骨碎补总黄酮条件培养基,分组对BMSCs进行干预,观察各组7d和14d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同时通过ALP染色和矿化结节染色进行定性分析。结果:用全骨髓贴壁法成功分离获得了均一稳定的BMSCs,各浓度骨碎补总黄酮作用BMSCs7d和14d后,诱导不同程度的ALP表达,经10-5g/L骨碎补总黄酮诱导,ALP染色及矿化结节染色均阳性。结论:低浓度骨碎补总黄酮能促进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其ALP生成量随着骨碎补总黄酮浓度的降低大致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细胞分化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版)要点解读 被引量:99
8
作者 章振林 金小岚 夏维波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5期411-412,共2页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发生在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人群。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大慢性病。为积极应对骨质疏松症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国内同仁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踊跃投身于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发生在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人群。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大慢性病。为积极应对骨质疏松症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国内同仁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踊跃投身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事业。2001年中华医学会领导下成立了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诊疗指南 老年人健康 中华医学会 解读 绝经后妇女 骨矿盐疾病 骨骼疾病
下载PDF
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血尿酸等代谢指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程莹 游志清 +2 位作者 艾智华 万勇 郭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值的相关因素,特别是血尿酸水平对骨密度的影响以及血尿酸水平预测骨质疏松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科住院的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46例的临床资料,采用逐步... 目的分析影响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值的相关因素,特别是血尿酸水平对骨密度的影响以及血尿酸水平预测骨质疏松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科住院的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46例的临床资料,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测定结果的代谢指标。按照血尿酸和肌酐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血尿酸肌酐组(n=159)、单纯高尿酸血症组(n=40)、单纯血肌酐升高组(n=28)和高血尿酸肌酐组(n=19),比较各组的骨密度值。利用ROC工作曲线,筛选预测骨质疏松症的血尿酸水平界值。结果 246例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骨质疏松者占19.9%。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增龄、血肌酐水平升高降低腰椎和髋部骨密度,血尿酸水平升高增加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单纯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腰椎骨密度测值高于正常血尿酸肌酐水平组(P<0.05),髋部骨密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同时合并有血肌酐水平升高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骨密度水平与正常血尿酸肌酐组患者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利用ROC工作曲线分析血尿酸水平对骨质疏松症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7(P<0.05),提示在研究人群中血尿酸水平对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Youden指数最大对应的血尿酸水平为491.1μmol/L。结论尿酸作为一种内源性抗氧化因子,能够增加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值,但这种作用会因为血肌酐水平升高得到消减。在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尿酸水平大于491.1μmol/L具有一定预测骨质疏松症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血尿酸
下载PDF
不同氧浓度对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金小岚 郎红梅 +1 位作者 万勇 游志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82-986,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低氧环境对在向成骨细胞分化培养系中的骨髓基质细胞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表达的影响,探讨低氧环境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取4月龄雌性S... 目的:观察不同低氧环境对在向成骨细胞分化培养系中的骨髓基质细胞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表达的影响,探讨低氧环境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取4月龄雌性SD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生长培养基中培养传代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样本数为8,加入分化培养基,分别将细胞放入4个不同氧浓度中继续培养,3d后进行下面的实验:用Trizol提取细胞总RNA,用半定量逆转录PCR(RT-PCR)检测(Cbfα1/Runx2)、BMP2和PPARγ2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Cbfα1/Runx2)、BMP2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常氧组(20%)相比,各低氧组Runx2mRNA和Runx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2.与常氧组(20%)相比,各低氧组BMP2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低氧可促进BMP2蛋白的表达。3.与常氧组(20%)相比,各低氧组PPARγ2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低氧能明显促进Runx2mRNA、BMP2mRNA和Runx2蛋白的表达,且氧浓度越低,Runx2mRNA、BMP2mRNA和Runx2、BMP2蛋白表达越多,相反,低氧能明显抑制骨髓基质细胞PPARγ2mRNA的表达,且氧浓度越低,PPARγ2mRNA的表达越低,表明低氧明显抑制骨髓基质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而促进其向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骨髓基质细胞 RUNX2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下载PDF
低氧对小鼠破骨细胞分化影响的时间依赖关系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郎红梅 金小岚 +1 位作者 万勇 游志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5136-5140,共5页
背景:平原人群到高原后不久会引起骨量丢失,在高原发生骨折会引起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与低海拔地区相比,高海拔地区骨吸收增加,骨量减少。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时间点低氧对小鼠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低氧对破骨细胞分化影响可能的分... 背景:平原人群到高原后不久会引起骨量丢失,在高原发生骨折会引起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与低海拔地区相比,高海拔地区骨吸收增加,骨量减少。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时间点低氧对小鼠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低氧对破骨细胞分化影响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取小鼠骨髓细胞,用分化培养基分别在20%氧体积分数(常氧组)、和3%氧体积分数(低氧组)中培养。骨髓细胞纯化后加入到第3~5代成骨细胞进行共培养,随机分组,每组样本数为4,培养第1,3,5,7天,用TRIzol提取细胞总RNA,用半定量反转录PCR检测骨保护素、RANK及RANKLmRNA的表达;用westernblotting检测RAN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与常氧组相比,骨保护素mRNA的表达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降低,RANKmRNA和RANK蛋白的表达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升高,RANKLmRNA的表达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结果表明,低氧可促进破骨样细胞的分化,尤其在缺氧第5天,破骨细胞生成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破骨细胞 分化 骨保护素 RANK RANKL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静 林源 +3 位作者 黄之杰 张毅 易飞云 游志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2953-2955,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3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彩色超声检查,将108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病例组,126例未发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3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彩色超声检查,将108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病例组,126例未发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尿微量清蛋白(UMA)等因素,并对因素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FBG、2 hPBG、TG、HDL-C、HbA1c、LDL-C、FINS、U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FBG、LDL-C、HbA1c、UMA是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防治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应同时进行多因素全面控制,尤其应注意血糖、血压、脂代谢和UMA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我院近8年甲状腺疾病住院患者两性间流行病学资料比较 被引量:9
13
作者 郭蔚 李运明 +7 位作者 艾智华 游志清 万勇 程莹 郎红梅 李玲娜 刘君静 张扬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 比较分析我院近8年甲状腺疾病住院患者两性间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2011年住院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资料.结果 8年间第一诊断为甲状腺疾病的住院患者共1997例,其中女性1455例,占72.86%,男性542例,占27.14%,男女比例... 目的 比较分析我院近8年甲状腺疾病住院患者两性间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2011年住院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资料.结果 8年间第一诊断为甲状腺疾病的住院患者共1997例,其中女性1455例,占72.86%,男性542例,占27.14%,男女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次数、年龄、婚姻状况、疾病分布、治愈率、手术率均有明显性别间差异,男性发病年龄高峰在30岁之前,而女性发病高峰在31~50岁.结论 我院住院甲状腺疾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有明显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住院患者 流行病学 调查 性别
下载PDF
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2年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万勇 郎红梅 +5 位作者 游志清 郭蔚 艾智华 付静 廖霞 金小岚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 分析唑来膦酸(商品名:密固达)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2年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统计我院2009~2012年中连续使用密固达治疗2年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前后患者骨密度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首... 目的 分析唑来膦酸(商品名:密固达)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2年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统计我院2009~2012年中连续使用密固达治疗2年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前后患者骨密度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首次使用密固达患者中,出现发热3例(6.4%),肌痛3例(6.4%),发热合并肌痛9例(19.1%).其中1例出现高热(最高体温40.5 ℃);1例出现双侧大腿内侧出血点,1 w后消退;其余不良反应少见.第二次输注后出现发热5例(10.6%),但无高热发生.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左侧全髋骨密度、L2~4椎体骨密度,治疗后与治疗前以及治疗第2年与第1年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密固达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对骨密度提升效果明显,且总体安全性好,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和肌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绝经后骨质疏松 长期 疗效
下载PDF
108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骨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裴凤珍 张蜀平 +4 位作者 金小岚 欧阳霖 游志清 俞永华 孙国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本文对108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患者进行超声图像骨密度和骨质量测定。结果甲亢患者骨量丢失者78例(占72.2%),其中骨质疏松者16例(占14.81%)。骨量减... 目的进一步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本文对108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患者进行超声图像骨密度和骨质量测定。结果甲亢患者骨量丢失者78例(占72.2%),其中骨质疏松者16例(占14.81%)。骨量减低和骨质疏松组超声波传导速度(SOS)、振幅衰减(BUA)、骨硬度指数(STI)显著低于骨量正常组(P<0.01),而骨质疏松组又显著低于骨量减低组(P<0.01)。其发生与年龄无关,而与病程及甲状腺机能状态显著相关。骨量减低组和骨质疏松组碱性磷酸酶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P<0.01)。三组血钙均在正常范围,其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可直接参与加速骨转换过程,并以增加骨吸收过程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骨量丢失 骨质疏松 骨代谢异常 正常范围 临床研究 BUA 骨质量 骨转换 甲亢患者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董亚娟 郎红梅 +2 位作者 张虎军 张立 张玲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83-85,共3页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糖尿病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需要长期治疗,甚至终身治疗。目前中国已取代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在近十年翻了近两倍,经年龄标化后达9.7%,已高过...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糖尿病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需要长期治疗,甚至终身治疗。目前中国已取代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在近十年翻了近两倍,经年龄标化后达9.7%,已高过世界平均水平6.4%。而且,中国糖尿病高危人群也在扩大,约有1.5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出院 延续护理 效果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征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游志清 张琴 +3 位作者 张蜀平 叶兴蓉 辛火 郭蔚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5期1373-1374,1377,共3页
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及生化特征,并探讨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结果(1)高尿酸血症组(82例)体重指数、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高于血尿酸正常组(269例)(26.36±2.39 vs 25.29±2.77,P<0... 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及生化特征,并探讨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结果(1)高尿酸血症组(82例)体重指数、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高于血尿酸正常组(269例)(26.36±2.39 vs 25.29±2.77,P<0.05;5.41±1.37 vs 4.84±1.18,P<0.05;2.47±1.76 vs 1.88±1.40,P<0.01),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血尿酸正常组(1.51±0.27 vs 1.62±0.45,P<0.05)。(2)血尿酸水平与体重指数、血总胆固醇和血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分别为0.213、0.133和0.130,P<0.05)。(3)高尿酸血症组合并血脂紊乱、肥胖和MS显著高于血尿酸正常组(分别为71.95%vs 43.87%,P<0.01;67.06%vs 54.64%,P<0.05;42.68%vs 27.88%,P<0.05)。(4)MS组与含MS2种组分组血尿酸水平(397.26±84.24和374.72±71.40)较无MS组与含MS1种组分组(327.96±78.39和351.82±75.08)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组血尿酸水平较含MS2种组分组显著升高。结论高尿酸血症与中心性肥胖、脂代谢紊乱和MS明显相关,因此血尿酸水平升高是MS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绝经前后女性身体成分与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游志清 万勇 +5 位作者 郎红梅 付静 程莹 郝新忠 邢军 叶兴蓉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女性身体成分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采用Luna Prodigy双能X线BMD检测仪对健康体检的绝经前女性22例、绝经后女性62例进行腰椎正位,左髋和全身BMD检测和身体成分检测。结果①绝经前组股骨各部位、腰椎(L1~L4)和全身...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女性身体成分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采用Luna Prodigy双能X线BMD检测仪对健康体检的绝经前女性22例、绝经后女性62例进行腰椎正位,左髋和全身BMD检测和身体成分检测。结果①绝经前组股骨各部位、腰椎(L1~L4)和全身BMD,以及全身和躯干肌肉显著高于绝经后组(P<0.05,或P<0.01);②绝经前组全身、躯干和左大腿肌肉均与全身BMD呈显著正相关,身体成分与腰椎和股骨BMD无显著相关性(P>0.05);③绝经后组全身和躯干的脂肪、肌肉分别与L3、L4、股骨大粗隆、股骨干和全身BMD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全身脂肪、肌肉,躯干脂肪分别与L1、L2和股骨颈BMD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躯干肌肉与股骨大粗隆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左大腿成份与上述部位骨密度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绝经前女性全身BMD与肌肉成分密切相关。绝经后女性全身和躯干脂肪、肌肉与腰椎、股骨和全身BMD密切相关,但脂肪成分似乎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吸收法 骨密度 身体成分 绝经 女性
下载PDF
规范化胰岛素注射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作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琦 刘丹 +1 位作者 张丽娟 艾智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749-751,共3页
目的研究规范化胰岛素注射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选择在笔者科室起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干预组(n=53),对照组给予常规胰岛素注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规范化胰岛素... 目的研究规范化胰岛素注射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选择在笔者科室起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干预组(n=53),对照组给予常规胰岛素注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规范化胰岛素注射技术,观察比较两组1年后血糖控制水平,同时比较两组副作用发生情况,包括皮下脂肪组织增生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1年后,干预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糖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皮下脂肪组织增生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胰岛素注射技术可以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副作用的发生,从而改善其血糖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规范化 胰岛素 注射技术 血糖
下载PDF
ROC曲线评价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程莹 李宁娜 +2 位作者 刘君静 罗鸣 艾智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715-718,共4页
目的利用ROC曲线评价胱抑素C(Cys C)诊断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价值。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尿素氮(BUN)、肌酐(SCr)、Cys C水平及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ACR),利用CKD-EPI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Cys C与eGFR进行... 目的利用ROC曲线评价胱抑素C(Cys C)诊断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价值。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尿素氮(BUN)、肌酐(SCr)、Cys C水平及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ACR),利用CKD-EPI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Cys C与eGFR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ROC曲线评估Cys C诊断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价值,根据Youden指数确定诊断切点。对eGFR与Cys C诊断慢性肾损害的一致性进行Kappa检验。结果 (1)eGFR<60 ml/(min·1.73 m2)组患者的年龄、BUN、SCr、Cys C和ACR水平均明显高于eGFR≥60 ml/(min·1.73 m2)组;(2)Cys C与eGFR之间呈负相关(r=-0.808);(3)Cys C诊断慢性肾损害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4(P=0.000),诊断切点为Cys C>1.18 mg/L,灵敏度为82.6%,特异度为93.8%;(4)Cys C与eGFR诊断慢性肾损害一致性的Kappa值为0.709,二者一致性较好。结论 Cys C水平升高能够反映糖尿病患者GFR的下降,Cys C>1.18 mg/L可以作为诊断糖尿病慢性肾损害的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 ROC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