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其代谢相关基因MTHFR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8
1
作者 周丽萍 乔羲 +1 位作者 刘毓刚 吴丽娟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7年第3期241-246,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关系,并初步评估影响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的诊治及预后分析提供实验室依据,以便及时进行临床干预。方法收集18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全血及...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关系,并初步评估影响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的诊治及预后分析提供实验室依据,以便及时进行临床干预。方法收集18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全血及血清样本,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82例、脑梗死组105例(包括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进展性卒中和完全性卒中),以同期188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HCY、GLU、CHO、TG,DNA测序法检测MTHFR基因rs1801133及rs1801131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各组间HCY、GLU、CHO及TG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MTHFR基因多态性比较使用卡方检验,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因素进行评估。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CY、GLU、CHO及TG水平均显著高于TI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01),且脑梗死组HCY显著高于TIA组(P<0.05);脑梗死组和TIA组MTHFR基因rs1801133位点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rs1801131位点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TT和CC基因型能显著升高各组人群的血清HCY水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CY、GLU、CHO、TG以及年龄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90天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血清HCY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体内HCY代谢关键酶MTHFR基因rs1801133及rs1801133位点突变可能通过影响血清HCY水平来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同型半胱氨酸 MTHFR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西南地区各族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及参考范围的建立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毓刚 吴丽娟 +7 位作者 石泉贵 黄志成 付学兵 张帅 赤列曲宗 次吉 但刚 乔曦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8期862-866,共5页
目的分析西南地区各族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建立基于循环酶法的西南主要民族血清HCY参考区间,并初步探讨海拔对血清HCY水平影响。方法用循环酶法试剂检测体检健康的汉族人群4021名(包括平原汉族3581名、高原汉族440名)、... 目的分析西南地区各族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建立基于循环酶法的西南主要民族血清HCY参考区间,并初步探讨海拔对血清HCY水平影响。方法用循环酶法试剂检测体检健康的汉族人群4021名(包括平原汉族3581名、高原汉族440名)、藏族人群680名、彝族人群369名血清HCY水平,根据性别、年龄、种族、生活海拔进行分层分组统计分析。结果藏族人群血清HCY水平均高于彝族及汉族同性别同年龄阶段组(P〈0.01),而彝族人群均高于汉族同性别同年龄阶段组(P〈0.01);汉、彝族各年龄阶段男性血清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藏族人群性别间血清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彝族、藏族所有年龄组间血清HCY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汉族男性和女性各年龄组间血清HCY水平不完全一致(P=0.001,0.005),两两分别比较发现,汉族男性和女性在〉70岁组、61-70岁组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60岁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民族年龄性别分层分析可将所有受试者分为汉族男性21-60岁、61-70岁、〉70岁、女性21-60岁、61-70岁、〉70岁、彝族男性、女性、藏族人群九个小组,血清HCY水平参考区间分别为6.87-22.18μmol/L、7.33-27.69μmol/L、9.81-31.03μmol/L、4.39-17.36μmol/L、5.68-20.90μmol/L、7.11-26.33μmol/L、8.65-27.11μmol/L、6.92-25.37μmol/L、10.26-36.66μmol/L。根据生活海拔分层分析,高原汉族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平原汉族组(P〈0.001)。结论健康人群血清HCY水平与性别、年龄、种族、生活海拔密切相关,我们基于循环酶法根据不同因素分别建立的西南地区各组人群血清HCY参考区间,对本地区临床实验室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参考区间 循环酶法 种族差异 高海拔
下载PDF
高温高湿环境对Wistar大鼠生理病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诗颖 陈杰 +4 位作者 李赓觅 黄伍蓉 简燚 呼永河 吴丽娟 《西南军医》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究高温高湿极端环境对Wistar大鼠血液生化指标和各脏器病理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2只/组的Wistar大鼠分别暴露于30℃、32℃、34℃和36℃的极端高湿环境[RH=(95±2)%]中72 h,观察生存情况以筛选适宜的研究温度。将26只Wistar大... 目的探究高温高湿极端环境对Wistar大鼠血液生化指标和各脏器病理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2只/组的Wistar大鼠分别暴露于30℃、32℃、34℃和36℃的极端高湿环境[RH=(95±2)%]中72 h,观察生存情况以筛选适宜的研究温度。将2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温高湿组和常温常湿对照组,每组13只,分别暴露于[RH=(95±2)%/T=(34±0.5)℃]和[RH=(50±2)%/T=(25±0.5)℃]环境中,46 h后采集存活大鼠血液标本测定生化指标,收集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测。结果 Wistar大鼠在极端高湿[RH=(95±2)%]条件下暴露72 h后,36℃和34℃组的死亡率分别达到100%和83%,均显著高于30℃和32℃组(P<0.05);高温高湿组大鼠血钾(K+)和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分别为(4.56±0.75)mmol/L、(74.43±7.33)U/mL]均显著低于常温常湿对照组[分别为(6.14±1.05)mmol/L、(83.70±0.22)U/mL](P<0.05);总胆红素(TBIL)和肌酐(CREA)水平[分别为(0.63±0.11)、(23.50±1.73)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8±0.26)、(33.00±8.39)μmol/L](P<0.05);其它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心脏、肺、肾和肠组织出现病理性损伤,主要表现为间质水肿和炎性细胞侵润。结论高温高湿极端环境暴露对Wistar大鼠心、肺、肾、肠等主要脏器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导致相应血生化和病理指标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湿环境 死亡率 生化指标 炎性细胞侵润
下载PDF
SD大鼠极端高温高湿环境暴露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刚 刘诗颖 +3 位作者 黄伍蓉 简燚 呼永河 吴丽娟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5052-5054,共3页
目的调查极端高温高湿环境暴露对SD大鼠生存、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对主要脏器的伤害。方法 26只SD大鼠分为常温常湿组和极端高温高湿组。观察SD大鼠在极端高温高湿环境中的死亡情况并于半数致死时间点捕杀动物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和... 目的调查极端高温高湿环境暴露对SD大鼠生存、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对主要脏器的伤害。方法 26只SD大鼠分为常温常湿组和极端高温高湿组。观察SD大鼠在极端高温高湿环境中的死亡情况并于半数致死时间点捕杀动物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和心、肺、肾、脑、肌肉和小肠6种组织的病理检测。结果极端高温高湿环境暴露可导致SD大鼠死亡,半数致死时间为48h;极端高温高湿组与常温常湿组相比,SD大鼠血清肌酐(Scr)显著性升高(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缺血修饰性清蛋白(IMA)明显下降(P<0.05),其他生化指标无显著性改变;极端高温高湿组SD大鼠心、肺、肾、小肠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脑和肌肉组织未见明显病理性改变。结论极端高温高湿环境暴露对SD大鼠有明显伤害,可引起某些血液生化指标异常和心、肺、肾、小肠组织的炎性改变,甚至造成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高湿 环境暴露 大鼠 Sprague-Dawley 生物学标记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