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癌颅内侵犯的CT与MRI诊断 被引量:10
1
作者 闻颂苏 王贵美 杨洪文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05-1007,共3页
目的 探讨鼻咽癌颅内侵犯的CT与MRI表现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MRI发现颅内肿块 ,并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颅内侵犯者 1 5例 ,其中 8例作了CT扫描。结果 MRI全部发现颅内病变 ,并作出正确诊断 ,表现为中颅凹鞍旁的软组织肿... 目的 探讨鼻咽癌颅内侵犯的CT与MRI表现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MRI发现颅内肿块 ,并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颅内侵犯者 1 5例 ,其中 8例作了CT扫描。结果 MRI全部发现颅内病变 ,并作出正确诊断 ,表现为中颅凹鞍旁的软组织肿块 ,有明显强化 ,冠状位增强扫描可见连接鼻咽部肿块与颅内肿块的条状强化影 ,2例侵犯岩尖及后颅窝。 1 5例同侧乳突均有炎症。作CT检查的 8例中 ,3例平扫未发现颅内病变 ,3例增强扫描发现病变但未能作出正确的定性诊断。结论 MRI是诊断鼻咽癌颅内侵犯的首选方法 ;CT有一定的局限性 ,可以通过增强扫描、骨窗观察颅底骨质有无破坏、乳突有无炎症及必要时扩大扫描范围、加扫冠状位等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颅内侵犯 CT检查 MRI检查 诊断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脊髓损伤雪旺细胞移植术后MRI表现初步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严睿 闻颂苏 +4 位作者 朱辉 刘力 张学军 胡荣慧 刘艳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45-747,共3页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雪旺细胞移植术后MRI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 对 2 0 0 1~ 2 0 0 3年 17例脊髓损伤雪旺细胞移植术前和术后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脊髓损伤雪旺细胞移植术后 ,病灶内脊髓斑点状生长和 /或病灶周围脊髓增粗...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雪旺细胞移植术后MRI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 对 2 0 0 1~ 2 0 0 3年 17例脊髓损伤雪旺细胞移植术前和术后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脊髓损伤雪旺细胞移植术后 ,病灶内脊髓斑点状生长和 /或病灶周围脊髓增粗者 8例 (4 7.1% ) ,脊髓病灶无明显变化者 7例 (4 1.2 % ) ,呈胶质瘤样生长者 2例(11.8% )。结论 MRI可以很好地反映脊髓损伤雪旺细胞移植术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细胞移植 脊髓损伤 术后 MRI表现 脊髓病 初步探讨 病灶内 资料
下载PDF
MRI增强及延迟扫描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贵美 闻颂苏 成友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目的 :进一步探讨MRIT1WI增强及延迟扫描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脑转移瘤MR图像 ,采用平扫、增强及增强后延迟扫描 ,比较增强前后及延迟扫描后病灶显示情况。结果 :①平扫... 目的 :进一步探讨MRIT1WI增强及延迟扫描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脑转移瘤MR图像 ,采用平扫、增强及增强后延迟扫描 ,比较增强前后及延迟扫描后病灶显示情况。结果 :①平扫发现病灶直接征象约占60 %。②增强后除1例强化不明显外 ,其余47例均见不同程度和形式的强化 ,较平扫时更清楚显示病灶形态、大小、边界、浸润范围。有17例显示出平扫无水肿、未显示的65个病灶。③延迟8~10min扫描病灶显示更清楚者17例 ,比增强后即时扫描增多者10例 ,共28个病灶。结论 :临床疑有脑转移瘤而行MRI检查的病人 ,增强扫描应成为常规 ,它能为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料 ,而增强后的延迟扫描 ,能提供更多、更全的信息 ,在脑转移瘤的诊断中 ,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增强扫描 MRI延迟扫描 脑转移瘤 诊断 血脑屏障
下载PDF
能量代谢基因表达改变在大鼠卒中发病学中的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先梅 杨丽霞 +5 位作者 严睿 祝善俊 齐峰 郭传明 赵斌 惠汝太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72-574,共3页
目的 探讨能量代谢基因表达改变在卒中发病学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冷刺激加高盐饮食复合环境因素作用于Wistar大鼠 ,诱发大鼠高血压脑卒中作为模型 ,应用抑制性差减克隆技术对卒中样发作鼠和正常对照鼠脑的差异基因进行筛选。经过两轮... 目的 探讨能量代谢基因表达改变在卒中发病学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冷刺激加高盐饮食复合环境因素作用于Wistar大鼠 ,诱发大鼠高血压脑卒中作为模型 ,应用抑制性差减克隆技术对卒中样发作鼠和正常对照鼠脑的差异基因进行筛选。经过两轮杂交后 ,产生的克隆均为脑卒中鼠脑组织特异表达的序列。每组随机挑取 2 88个克隆 ,进行测序及GenBankBlast生物信息分析。结果 两组共有 4 5 6个可用序列 ,我们对每个与已知基因高度同源的序列以功能为参照进行了分类 ,发现大鼠卒中后脑组织能量代谢基因出现的频数高达 2 6 5 % ,5 1个克隆与能量 /三羧酸循环基因高度同源 (P <0 0 1) ,能量 /三羧酸循环基因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能量代谢基因表达发生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制性差减 遗传因素 线粒体基因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现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志艳 宗绍云 《西南军医》 2007年第3期97-99,共3页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治疗 内分泌疾病
下载PDF
CT引导下^(32)P胶体介入治疗肺癌
6
作者 严睿 刘力 +2 位作者 胡荣慧 张学军 闻颂苏 《西南军医》 2004年第2期3-4,共2页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3 2 P胶体瘤体内注射治疗肺癌的可行性及疗效评价。方法 选择晚期周围型肺癌 18例 ,行CT引导下3 2 P胶体瘤体内注射 ( 1mCi/ml)。随访 1月至 3年。结果 CT引导下3 2 P胶体瘤体内注射无副反应 ,近期治疗有效率约 38 ...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3 2 P胶体瘤体内注射治疗肺癌的可行性及疗效评价。方法 选择晚期周围型肺癌 18例 ,行CT引导下3 2 P胶体瘤体内注射 ( 1mCi/ml)。随访 1月至 3年。结果 CT引导下3 2 P胶体瘤体内注射无副反应 ,近期治疗有效率约 38 9% ,远期有效率为 4 4 4 %。结论 CT引导下3 2 P胶体瘤体内注射治疗肺癌是一种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32P胶体 介入治疗 肺癌 辐射生物效应
下载PDF
46例大脑恶性胶质瘤的CT诊断分析
7
作者 张丽萍 谢军 +1 位作者 谢冰 廖海燕 《西南军医》 2004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 探讨常见的恶性胶质瘤的CT征像 ,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大脑恶性胶质瘤的CT表现。结果  4 6例恶性胶质瘤中星形细胞瘤 39例 ,室管膜瘤 5例 ,少枝胶质细胞瘤 2例。成人多于儿童。平扫 38例 (82 ... 目的 探讨常见的恶性胶质瘤的CT征像 ,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大脑恶性胶质瘤的CT表现。结果  4 6例恶性胶质瘤中星形细胞瘤 39例 ,室管膜瘤 5例 ,少枝胶质细胞瘤 2例。成人多于儿童。平扫 38例 (82 6 % )是以低密度为主的混杂密度 ,增强后 19例 (5 0 % )呈环状强化。结论 结合CT表现与病人年龄、病变部位 ,全面分析 ,能提高大脑恶性胶质瘤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恶性胶质瘤 CT诊断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脑肿瘤
下载PDF
复合环境因素诱导大鼠脑卒中机体防御基因表达的改变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先梅 严睿 +7 位作者 杨丽霞 齐峰 祝善俊 赵斌 张芊 惠汝太 郭传明 魏玲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 探讨环境因素对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应用冷刺激加高盐饮食复合环境因素作用于Wistar大鼠 ,诱发大鼠高血压脑卒中作为模型 ,应用新近发展起来的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对卒中鼠和正常对照鼠脑的差异基因进行筛选。经过两轮... 目的 探讨环境因素对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应用冷刺激加高盐饮食复合环境因素作用于Wistar大鼠 ,诱发大鼠高血压脑卒中作为模型 ,应用新近发展起来的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对卒中鼠和正常对照鼠脑的差异基因进行筛选。经过两轮杂交后 ,每组随机挑取 2 88个克隆 ,进行测序及GenBankBLAST生物信息分析。结果 两组共有 45 6个可用序列 ,我们对每个与已知基因高度同源的序列以功能为参照进行了分类 ,发现脑卒中时细胞与机体防御基因表达明显下调 (P <0 .0 1) ,而与代谢相关基因 ( 4 3个克隆与线粒体基因高度同源 ,P <0 .0 1)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脑卒中时与应激相关的基因表达下调 ,说明机体的防御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制性消减杂交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频率与高分辨率CT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述红 黄小波 +1 位作者 刘翱 何正光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3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高分辨率CT(HRCT)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的特点,及与HRCT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COPD稳定期患者159例,对最终满足标准的72例COPD患者完成HRCT检查,并记录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根据HRCT影像中肺... 目的探讨不同高分辨率CT(HRCT)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的特点,及与HRCT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COPD稳定期患者159例,对最终满足标准的72例COPD患者完成HRCT检查,并记录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根据HRCT影像中肺气肿程度或(和)支气管管壁增厚情况进行分型,并测定PI-950和支气管管壁厚度与相邻肺动脉直径的比值。结果COPD表型分别为:无肺气肿型32例,肺气肿型40例;无支气管管壁增厚型40例,支气管管壁增厚型32例;A型32例,E型19例,M型21例。COPD患者的HRCT参数EI和支气管管壁厚度/相邻肺动脉直径比值与上一年急性加重频率均呈正相关(r=0.28,P=0.017;r=0.416,P=0.000)。HRCT表型为肺气肿型的患者平均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为(1.83±0.81)次,高于无肺气肿型\[(1.09±0.96)次,P=0.001\];支气管管壁增厚型患者急性加重次数为(1.81±0.86)次,高于无支气管管壁增厚型\[(1.25±0.95)次,P=0.011)\];A型急性加重次数为(1.09±0.96)次,低于E型及M型\[(1.63±0.761)次,(2.00±0.84)次,P=0.002\],E型与M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患者PI-950及支气管管壁厚度/相邻肺动脉直径比值与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呈正相关。HRCT表型多为肺气肿型及支气管管壁增厚型的患者,且COPD急性加重频繁,而A型患者的急性加重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CT 高分辨率 频率 急性加重 表型
原文传递
线粒体基因表达改变在大鼠脑卒中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先梅 杨丽霞 +6 位作者 严睿 祝善俊 郭传明 齐峰 赵斌 张芊 惠汝太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 探讨线粒体基因表达改变在大鼠脑卒中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冷刺激加高盐饮食复合环境因素作用于 Wistar大鼠 ,诱发大鼠高血压脑卒中 ,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对卒中样发作鼠和正常对照鼠脑的差异基因进行筛选。经过两轮杂交... 目的 探讨线粒体基因表达改变在大鼠脑卒中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冷刺激加高盐饮食复合环境因素作用于 Wistar大鼠 ,诱发大鼠高血压脑卒中 ,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对卒中样发作鼠和正常对照鼠脑的差异基因进行筛选。经过两轮杂交后 ,产生的克隆均为脑卒中鼠脑组织特异表达的序列。每组随机挑取 2 88个克隆 ,进行测序及 Gen Bank Blast生物信息分析。结果 两组共有 4 5 6个可用序列 ,我们对每个与已知基因高度同源的序列以功能为参照进行了分类 ,发现大鼠脑卒中后脑组织线粒体基因转录出现的频数高达 2 6 .5 % ,6 0个克隆与线粒体基因高度同源 (P<0 .0 1) ,线粒体基因表达明显上调。结论线粒体基因表达发生改变 ,可能造成脑卒中的敏感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基因表达 大鼠 脑卒中 病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