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度近视眼周边视网膜病变发生的频度及激光屈光术后的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雷鸣 谢伯林 +1 位作者 汪萍 金淑芬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5年第4期226-227,共2页
目的了解高度近视眼视网膜周边病变发生的频度并初步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IASIK)对变性视网膜的影响。方法对286人(568眼)屈光度在-7.00D 以上的 LASIK 术前患者进行散瞳眼底三面镜检查... 目的了解高度近视眼视网膜周边病变发生的频度并初步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IASIK)对变性视网膜的影响。方法对286人(568眼)屈光度在-7.00D 以上的 LASIK 术前患者进行散瞳眼底三面镜检查,并对其中存在视网膜变性的115眼术后的眼底情况进行12~18个月的随访。结果 568眼被检者中,发现各种网膜变性125眼,占被检眼数的22%,其中格子样变性53眼(9.33%),霜样变性30眼(5.28%),囊样变性8眼(1.41%)。其他类型变性34眼。发现网膜干性裂洞及亚临床视网膜脱离共11眼(1.94%)。格子样变性以颞侧区域出现的频率最高,占其发生率的77.4%,鼻侧占22.6%,两者间差异显著(P<0.01)。125眼眼底变性中,115眼接受了 LASIK 手术,其中28眼行氩激光光凝治疗后1~6个月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对以上患者进行12~18个月的随访观察,未发现视网膜脱离。结论屈光手术前,对高度近视患者进行眼底三面镜检查可避免或减少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高度近视眼 术后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频度 周边 亚临床视网膜脱离 LASIK手术 眼底三面镜 格子样变性 laser 视网膜变性 氩激光光凝 初步观察 眼视网膜 术前患者 差异显著 眼底变性 手术治疗 随访观察
下载PDF
个性化波前引导的LASIK矫正中度以上近视散光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雷鸣 高建华 +2 位作者 欧艳昆 苏越昆 金淑芬 《临床眼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波前引导的LASIK矫正中、高度散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接受LASIK治疗的近视散光患者76例(145只眼),随机分为波前组和对照组:波前组39例(73只眼),对照组37例(72只眼);两组性别,散光度数大致相同。波前组行波前和虹膜识别... 目的探讨个性化波前引导的LASIK矫正中、高度散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接受LASIK治疗的近视散光患者76例(145只眼),随机分为波前组和对照组:波前组39例(73只眼),对照组37例(72只眼);两组性别,散光度数大致相同。波前组行波前和虹膜识别引导的LASIK,对照组行普通LASIK,对比观察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时,波前组裸眼视力1.0以上者为69只眼(94.5%);对照组为63只眼(87.5%)。波前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1行以上的患者比例为36只眼(49.3%),对照组为19只眼(26.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当瞳孔直径为6mm时,对照组术后高阶像差RMS平均增幅为107%,波前组平均增幅明显小于对照组,为41%,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有16只眼(22.2%)暗环境下有眩光主述,波前组有5只眼(6.8%),两组眩光症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前引导与虹膜识别相结合的LASIK在治疗近视散光时,矫正的精确性明显优于常规LASIK,视觉质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IK 波前引导 虹膜识别 近视散光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误诊1例
3
作者 孔祥斌 谢伯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90-190,共1页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误诊 视物变形 视力下降 临床资料 眼科检查 眼底检查 入院
下载PDF
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与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渊慧 谢伯林 +1 位作者 杨建宇 姜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517-519,共3页
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是一种分泌蛋白,相对分子量为50000,属于丝氨酸超家族的一员。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PEDF具有多种生物学功效,包括抗新生血管、神经营养及神经保护功能。PEDF是最有效的内源... 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是一种分泌蛋白,相对分子量为50000,属于丝氨酸超家族的一员。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PEDF具有多种生物学功效,包括抗新生血管、神经营养及神经保护功能。PEDF是最有效的内源性眼部新生血管抑制物。PEDF对于治疗血管增生性疾病及视网膜变性疾病具有广阔的前景,就近年来关于PEDF的研究进展及其与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给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 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
下载PDF
波前引导结合虹膜识别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中高度近视散光 被引量:2
5
作者 雷鸣 金淑芬 欧艳昆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8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分析波前引导结合虹膜识别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矫正中、高度散光的效果。方法接受LASIK治疗的中、高度近视散光患者63例(120眼),随机分为行波前引导结合虹膜识别LASIK的治疗组31例(59眼... 目的分析波前引导结合虹膜识别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矫正中、高度散光的效果。方法接受LASIK治疗的中、高度近视散光患者63例(120眼),随机分为行波前引导结合虹膜识别LASIK的治疗组31例(59眼)和行普通LASIK的对照组32例(61眼)。术中观察治疗组眼球旋转情况,术后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中58眼(98.3%)发生了眼球旋转,平均旋转范围为(2.69±2.0)°。术后6个月时,治疗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1行以上的患者(29眼,49.2%)多于对照组(16眼,26.2%);治疗组的平均散光(-0.30±0.27)D低于对照组(-0.46±0.3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后高阶像差平均增幅(109%)明显高于治疗组(41.4%),暗环境下有眩光主诉的眼数(15眼,24.6%)也高于治疗组(5眼,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前引导结合虹膜识别的LASIK在治疗近视散光时,矫正的精确性和术后视觉质量都明显优于常规LASI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波前引导 虹膜识别 散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