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马鱼叶酸多聚谷氨酸合成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及胚胎发育表达
1
作者 黄淑莹 唐诗雨 +4 位作者 黄婧童 李搏通 刘敏 黄四洲 陈炳宇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7,23,共8页
目的探索斑马鱼叶酸多聚谷氨酸合成酶(FPGS)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及在胚胎发育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利用Ensemble数据库及ClustalW程序进行序列比对,分析斑马鱼与哺乳动物FPGS蛋白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利用系统发育树分析不同物种间fpgs基因的... 目的探索斑马鱼叶酸多聚谷氨酸合成酶(FPGS)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及在胚胎发育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利用Ensemble数据库及ClustalW程序进行序列比对,分析斑马鱼与哺乳动物FPGS蛋白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利用系统发育树分析不同物种间fpgs基因的保守性;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fpgs基因在斑马鱼重要器官及胚胎早期发育中的表达;运用整胚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野生型斑马鱼fpgsmRNA的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斑马鱼FPGS蛋白在进化上与哺乳动物同源物高度保守。RT-PCR结果显示,斑马鱼fpgs基因不仅在胚胎的各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且在成鱼的脑、肝和胃组织中高表达。原位杂交结果显示,fpgs基因在斑马鱼胚胎4细胞期广泛表达,而在尾芽期开始仅在卵黄合体细胞层中表达;在斑马鱼胚胎20体节期,fpgs在产生初级造血祖细胞的中间细胞团、眼睛和后脑区域呈现特异性表达;从斑马鱼胚胎受精后48~96 h,fpgs基因在其肝脏及端脑与后脑的交界处特异性表达。结论斑马鱼的FPGS蛋白与哺乳动物同源物高度保守,且fpgs基因在斑马鱼发育中的初级造血区、肝脏、后脑区及眼睛特异性表达,提示该基因在这些组织的发育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多聚谷氨酸合成酶 斑马鱼 造血 肝脏发育
下载PDF
成都地区淋巴瘤患者血清游离轻链与不良临床特征及血液常规参数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李丹 闫宏 +4 位作者 江楠 王加强 王智斌 贺元 张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58-1365,共8页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淋巴瘤人群中血清游离轻链(sFLC)与不良的临床特征及血液常规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从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确诊的274例淋巴瘤患者中选取24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纳入本研究,分别对其sFLC、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淋巴瘤人群中血清游离轻链(sFLC)与不良的临床特征及血液常规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从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确诊的274例淋巴瘤患者中选取24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纳入本研究,分别对其sFLC、临床特征及血液常规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sFLC正常组与sFLC增高组之间临床特征的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sFLC正常组与sFLC增高组之间血液常规参数的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方法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共249例NHL,138例(55.42%)sFLC增高,其中9.24%(23例)为单克隆增高,46.18%(115例)为多克隆增高。大多数NHL患者存在sFLC增高,但增高的sFLC因分泌类型(单克隆或多克隆)、淋巴瘤分型的变化而不同。年龄、性别、疾病分级、IPI预后指数、B症状、骨髓侵犯等临床特征在NHL患者sFLC增高组与sFLC正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sFLC正常组相比,sFLC增高组的患者均存在较高的WBC、ANC、AMC、hsCRP、Cr、Glb、LDH以及较低的Hb和Alb(P<0.05)。结论:sFLC增高与较差的血液常规参数相关,揭示了sFLC在成都地区淋巴瘤人群中独特的诊断和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游离轻链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临床特征 血液常规指标 成都地区
下载PDF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模型的构建
3
作者 谢文娟 赵雅妮 +3 位作者 龙雪麟 李淑蓉 苏炳银 谭泓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 通过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_(35-55))多肽两次免疫C57BL/6J小鼠,构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方法 将8周龄C57BL/6J雌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AE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EAE组采用MOG_(35-55)多肽与完全弗式佐剂... 目的 通过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_(35-55))多肽两次免疫C57BL/6J小鼠,构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方法 将8周龄C57BL/6J雌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AE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EAE组采用MOG_(35-55)多肽与完全弗式佐剂混合后的抗原乳剂,于小鼠双侧腹股沟和后肢分4点皮下注射,首次免疫后6 d注射相同剂量的抗原乳剂加强免疫,并且于首次免疫后0、48 h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对照组采用不含MOG_(35-55)多肽的CFA,其余方法同EAE组。观察两组小鼠的行为学表现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后第19天,取两组小鼠的脑和脊髓组织进行Black Gold髓鞘染色和髓鞘碱性蛋白(MBP)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其脱髓鞘情况;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Iba-1)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两组脑和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的增殖活化情况。结果 EAE组小鼠在首次免疫后第12天左右开始发病,第19天症状达到高峰,随后开始缓解,发病率为100%,而对照组小鼠只在首次免疫后第14天出现短暂的尾巴无力症状。Black Gold髓鞘染色和MBP免疫荧光染色显示,EAE组小鼠脑和脊髓均出现脱髓鞘;Iba-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EAE组小鼠脑和脊髓均出现小胶质细胞增殖活化;而对照组小鼠脑和脊髓并未出现脱髓鞘和小胶质细胞的增殖活化。结论 MOG_(35-55)两次免疫C57BL/6J小鼠,成功构建发病率高的EAE模型,为多发性硬化症的致病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症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 脱髓鞘
下载PDF
脑立体定位斜插法在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浦肯野细胞纤维投射研究中的应用
4
作者 龚劲雯 杨倩颖 +4 位作者 戴婷 李淑蓉 伍丽娜 苏炳银 赵海霞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31-236,共6页
目的 探讨脑立体定位斜插法靶向注射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的可行性,并观察该方法对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浦肯野细胞纤维的神经投射。方法 利用脑立体定位直插法(进针方向与水平方向垂直)或斜插法(进针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垂直线呈30°... 目的 探讨脑立体定位斜插法靶向注射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的可行性,并观察该方法对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浦肯野细胞纤维的神经投射。方法 利用脑立体定位直插法(进针方向与水平方向垂直)或斜插法(进针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垂直线呈30°夹角)标记Pcp2-Cre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对比两种手术方式对小鼠颈部上方肌肉组织的影响;选择梯度剂量(500、300、150 nL)的顺行示踪病毒,探索适宜的病毒注射剂量;通过斜插法在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注射重组酶依赖性顺行示踪病毒,观察该小叶浦肯野细胞的传出神经投射。结果 相较于脑立体定位直插法,斜插法中小鼠头部皮肤切口更小,且不易破坏小鼠颈部上方肌肉;在前囟后6.00 mm、中线旁开0.00 mm、深4.08 mm坐标处,采用斜插法能靶向定位到小脑蚓部第Ⅸ小叶;同时,150 nL低剂量的病毒可较好的标记小脑蚓部第Ⅸ小叶浦肯野细胞,且不发生泄漏;通过病毒顺行示踪,在小鼠小脑顶核中间部、前庭小脑核、前庭内侧核巨细胞部以及前庭下核均检测到来自第Ⅸ小叶浦肯野细胞的神经投射纤维。结论 脑立体定位斜插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手术对小鼠颈部上方肌肉的破坏,通过该方法注射顺行示踪病毒能精确靶向小脑蚓部第Ⅸ小叶,并观察到该小叶浦肯野细胞的传出神经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蚓部 第Ⅸ小叶 浦肯野细胞 脑立体定位技术 病毒顺行示踪
下载PDF
棉皮素在四氯化碳诱导的既存肝纤维化小鼠中的作用研究
5
作者 徐岑璐 刘叶 +5 位作者 何佳澄 楚亚楠 王一然 苏炳银 李淑蓉 太颢然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81-385,共5页
目的 探讨天然类黄酮棉皮素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小鼠的作用。方法 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Cl_(4)组和CCl_(4)+棉皮素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均采用20%CCl_(4)橄榄油溶液(0.75 μL/g, 2次/周,持续6... 目的 探讨天然类黄酮棉皮素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小鼠的作用。方法 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Cl_(4)组和CCl_(4)+棉皮素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均采用20%CCl_(4)橄榄油溶液(0.75 μL/g, 2次/周,持续6周)腹腔注射,建立肝纤维化模型。CCl_(4)+棉皮素组于造模第6周开始每天腹腔注射棉皮素(10 mg/kg)进行干预,对照组与CCl_(4)组小鼠同一时间注射等体积的PBS溶液。末次给药24 h内,3组均取新鲜肝脏组织,并灌注固定制备石蜡切片;采用HE染色与Masson染色观察3组肝脏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3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化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α-SMA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Cl_(4)组肝脏结构破坏,胶原纤维明显增生,形成纤维间隔,α-SMA、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CCl_(4)+棉皮素组胶原纤维沉积减少,α-SMA、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 天然类黄酮棉皮素可减少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胶原纤维沉积、肝星状细胞激活和细胞凋亡,对肝脏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棉皮素 肝星状细胞
下载PDF
OMgp及其受体NgR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强 李淑蓉 +5 位作者 程俊霖 梁亚杰 林森 周红利 张吉强 苏炳银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296-300,共5页
目的探讨再生抑制相关蛋白OMgp及其受体NgR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中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SD大鼠按不同发育阶段(E20,2、6、10 w,1 y)取材,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Mgp和NgR在海马、脑干、脊髓部位的表达情况。结果 RT-PCR结... 目的探讨再生抑制相关蛋白OMgp及其受体NgR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中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SD大鼠按不同发育阶段(E20,2、6、10 w,1 y)取材,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Mgp和NgR在海马、脑干、脊髓部位的表达情况。结果 RT-PCR结果显示,OMgp的表达从E20开始逐渐升高,6 w达到最高峰,之后逐渐下降直到1 y;NgR在E20开始有微弱的表达,之后逐渐升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gR在E20无表达,但从2~10 w表达逐渐增强,并且10 w时可见其在脊髓白质少突胶质细胞表达。结论 OMgp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中可能是作为一种正常环境因子参与轴突生长、突触联系的调节以及少突胶质细胞和神经元轴突间的识别,NgR也可能具有与轴突再生抑制无关的其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gp NGR 中枢神经系统 发育 髓鞘
下载PDF
出生后不同发育时期大鼠基底前脑雌激素β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吉强 蔡文琴 苏炳银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291-295,共5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β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β)在出生后不同发育时期大鼠基底前脑内表达的变化。方法硫酸镍铵增强显色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在两性大鼠,出生之日(P0)时均未见ER-β蛋白表达,P3后开始出现散在的阳性细胞。随后在两... 目的研究雌激素β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β)在出生后不同发育时期大鼠基底前脑内表达的变化。方法硫酸镍铵增强显色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在两性大鼠,出生之日(P0)时均未见ER-β蛋白表达,P3后开始出现散在的阳性细胞。随后在两性大鼠基底前脑ER-β的表达增加,在P14~1月龄达到高峰,然后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一直到12月龄。到老年时,表达明显减弱,甚至消失。雄性的ER-β免疫反应性强于雌性。阳性物质主要位于细胞核,但在大鼠基底前脑也可见到阳性物质位于细胞浆的情况。结论 ER-β的上述表达模式与性别差异提示该受体可能参与了对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发育和功能的性别差异性调节。ER-β免疫阳性产物也可位于细胞核以外的部位,提示它可能在发育的特定时期还具有非基因型调节效应,即通过第二信使途径调节胆碱能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基底前脑 性别差异
下载PDF
MCM家族在DNA复制及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邓志霖 裴煜 黄四洲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34-537,共4页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MCM)是DNA复制起始和基因组稳定性维持的重要因素,在DNA复制过程中,MCM的调控作用对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DNA复制的起始和延伸阶段。MCM高度保守,从古老低...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MCM)是DNA复制起始和基因组稳定性维持的重要因素,在DNA复制过程中,MCM的调控作用对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DNA复制的起始和延伸阶段。MCM高度保守,从古老低等生物到真核生物都广泛存在。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MCM从出芽酵母中分离出来,用于DNA复制起始缺陷突变体的遗传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 DNA复制 肿瘤 细胞周期
下载PDF
斑马鱼侧线神经丘再生模型的构建
9
作者 李圆圆 张可 +1 位作者 黄四洲 张利娟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686-691,共6页
目的建立斑马鱼侧线神经丘再生模型。方法通过碱性磷酸酶催化底物氯化硝基四氮唑兰(NBT)及5-溴-4-氯-3-吲哚基-磷酸盐(BCIP)反应显色方法观察受精后2~5 d斑马鱼侧线神经丘的发育状态;运用新霉素或硫酸铜对受精后2~5 d斑马鱼侧线神经丘... 目的建立斑马鱼侧线神经丘再生模型。方法通过碱性磷酸酶催化底物氯化硝基四氮唑兰(NBT)及5-溴-4-氯-3-吲哚基-磷酸盐(BCIP)反应显色方法观察受精后2~5 d斑马鱼侧线神经丘的发育状态;运用新霉素或硫酸铜对受精后2~5 d斑马鱼侧线神经丘进行杀伤并用NBT/BCIP显色分析杀伤情况及再生情况。结果斑马鱼侧线神经丘在受精后2 d出现,受精后2~4 d斑马鱼头部和躯干部位神经丘不断增加及长大;受精后2~3 d,斑马鱼侧线神经丘对新霉素或硫酸铜处理不敏感。受精后4 d,新霉素或硫酸铜可对斑马鱼头部及躯干部位神经丘进行杀伤,但新霉素杀伤效果较好;在神经丘杀伤后再生过程中,斑马鱼侧线神经丘经125μmol/L新霉素处理24 h后可完全恢复,但经250、500μmol/L新霉素处理后恢复所需时间较长;而25、50μmol/L硫酸铜处理后斑马鱼侧线神经丘的再生均较慢。结论斑马鱼侧线神经丘再生模型在受精后4 d被成功构建,此时利用新霉素或硫酸铜可对神经丘进行有效杀伤,经125μmol/L新霉素杀伤后斑马鱼侧线神经丘可迅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神经丘 再生 碱性磷酸酶显色
下载PDF
斑马鱼mcm3合子基因敲除实验模型的构建与鉴定
10
作者 夏佳敏 张可 +2 位作者 陈炳宇 黄四洲 刘敏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09-414,共6页
目的构建斑马鱼mcm3合子基因突变体,研究mcm3合子基因在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系统发育树分析不同物种间mcm3基因的保守性;利用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网站及Jalview软件序列比对,分析斑马鱼MCM3蛋白与人类MCM3蛋白... 目的构建斑马鱼mcm3合子基因突变体,研究mcm3合子基因在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系统发育树分析不同物种间mcm3基因的保守性;利用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网站及Jalview软件序列比对,分析斑马鱼MCM3蛋白与人类MCM3蛋白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可稳定遗传的斑马鱼mcm3合子基因缺失突变体;提取胚胎的基因组DNA后进行基因测序,检测斑马鱼mcm3合子基因突变类型;利用原位杂交检测mcm3突变体中mcm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斑马鱼合子基因mcm3与人类mcm3基因同源,且高度保守;可稳定遗传的mcm3合子基因突变体成功构建;在mcm3突变体斑马鱼中,胚胎从第3天开始出现头和眼睛,其外部表型较野生型斑马鱼小,且mcm3纯合子胚胎在第8天后相继死亡;运用整胚原位杂交发现,mcm3在野生型斑马鱼的头部、眼睛、中后脑边缘、鳃、胸腺及内胚层组织中高表达,但在mcm3突变体斑马鱼中,mcm3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斑马鱼mcm3基因缺失突变体成功构建,并且mcm3基因在斑马鱼的早期胚胎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mcm3 突变体 CRISPR/Cas9
下载PDF
Roscovitine挽救帕金森病小鼠相关脑区神经元丢失和神经炎症
11
作者 刘叶 楚亚楠 +3 位作者 徐岑璐 何佳澄 苏炳银 太颢然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5-643,共9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5抑制剂Roscovitine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相关脑区病理变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经MPP~+处理的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Roscovitine对P25、Cdk5蛋...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5抑制剂Roscovitine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相关脑区病理变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经MPP~+处理的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Roscovitine对P25、Cdk5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ELISA法检测Roscovitine对多巴胺的释放的影响。将15只雄性C57BL/6 N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PBS组、MPTP组、MPTP+Roscovitine组,每组5只。MPTP组与MPTP+Roscovitine组从第3天起连续7 d腹腔注射25 mg/(kg·d)MPTP制备PD模型小鼠,MPTP+Roscovitine组连续10 d腹腔注射10 mg/(kg·d)Roscovitine,PBS组给予等容量的PBS。末次给药24 h后,采用步态分析、旷场实验、转棒实验等检测Roscovitine对PD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oscovitine对PD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酪氨酸氢化酶(TH)及PD相关脑区的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等相关指标表达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ting和ELISA结果显示,经MPP~+处理的细胞P25、Cdk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多巴胺释放量相对降低(P<0.01),Roscovitine可降低P25、Cdk5蛋白表达水平(P<0.05)、增加多巴胺释放量(P<0.05);与PBS组相比,MPTP组PD模型小鼠存在运动功能障碍,且黑质、纹状体内TH+细胞数下降(P<0.01),PD相关脑区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Iba1、核因子κB(NF-κB)抑制物激酶α(IKKα)、p-IKK阳性细胞数升高(P<0.05);而Roscovitine干预显著改善了运动能力(P<0.01),增加TH(P<0.01)、降低GFAP、Iba1、IKKα、p-IKK(P<0.05)的表达。结论Roscovitine可减少MPTP模型小鼠PD相关脑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和胶质细胞激活,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 ROSCOVITINE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下载PDF
Foxp1在两种模型小鼠脑内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差异
12
作者 杨娜娜 龚劲雯 +3 位作者 杨倩颖 解学敏 赵海霞 苏炳银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09-415,共7页
目的观察Foxp1在两种模型小鼠脑内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利用脂多糖(LPS)、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构建LPS模型和MCAO模型小鼠,诱导两种模型小鼠脑内产生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使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 目的观察Foxp1在两种模型小鼠脑内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利用脂多糖(LPS)、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构建LPS模型和MCAO模型小鼠,诱导两种模型小鼠脑内产生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使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ba1)、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分别标记模型小鼠脑内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及神经元,并结合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鉴定模型是否构建成功;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方法检测Foxp1与GFAP或Iba1在两种模型小鼠大脑皮层(CTX)、纹状体(STR)、海马(HIP)3个脑区中的共标情况。结果两种模型小鼠构建成功,并且成功诱导小鼠脑内产生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Foxp1和GFAP双阳性细胞数在LPS模型小鼠的CTX、STR、HIP3个脑区均明显增加(P<0.05),而在MCAO模型小鼠的CTX和STR区域中均明显减少(P<0.05),在HIP区域中无明显变化;在LPS模型及MCAO模型小鼠的STR区域中均未检测到Foxp1和Iba1双阳性细胞。结论Foxp1在LPS模型小鼠脑内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上升,而在MCAO模型中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p1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 脂多糖 脑缺血
下载PDF
BCL11A在神经细胞中稳定低表达对智能障碍风险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
13
作者 唐小涵 陈金蓉 +2 位作者 苏炳银 李淑蓉 解学敏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78-286,共9页
目的 探究稳定敲降BCL11A对神经发育关键因子的表达影响。方法 设计并筛选靶向人源BCL11A的shRNAs,通过慢病毒构建能稳定敲降BCL11A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细胞)。首先,利用逆转录荧光定量PCR(RT-qPCR)、蛋白质印迹技术实验体... 目的 探究稳定敲降BCL11A对神经发育关键因子的表达影响。方法 设计并筛选靶向人源BCL11A的shRNAs,通过慢病毒构建能稳定敲降BCL11A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细胞)。首先,利用逆转录荧光定量PCR(RT-qPCR)、蛋白质印迹技术实验体外验证BCL11A的敲降效果,RT-qPCR实验探索BCL11A敲降后皮质发育关键转录因子的表达变化,进而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BCL11A敲降后差异基因的富集情况,最终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验证差异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标志pPolⅡ以及染色质活性修饰H3K9ac的变化。结果 BCL11A敲降后神经元特异转录因子GRM7、BCL11B、CTCF、ADCYAP1R1、NeuroD1/2、PAX6、SATB1/2的表达降低;皮质神经元关键转录因子GRIN1、TCF12、MEF2D的表达升高。转录活性标志pPolⅡ以及染色质活性修饰H3K9ac在GRM7启动子的富集度降低,在GRIN1启动子的富集呈现升高趋势。结论 转录因子BCL11A表达缺失可影响智能障碍相关转录因子的转录活性与表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 BCL11A CRISPR/Cas9 神经系统
下载PDF
羊毛硫氨酸合成酶C样蛋白2在细胞抗氧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4
作者 赵雅妮 谢文娟 +3 位作者 龙雪麟 李淑蓉 苏炳银 谭泓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16-420,433,共6页
目的探讨羊毛硫氨酸合成酶C样蛋白2(LanCL2)在细胞抗氧化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30、75、100、150、200μmol/L)的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处理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24 h以诱导氧化应激,通过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 目的探讨羊毛硫氨酸合成酶C样蛋白2(LanCL2)在细胞抗氧化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30、75、100、150、200μmol/L)的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处理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24 h以诱导氧化应激,通过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LanCL2的表达;分别转染GFP、GFP-LanCL2过表达质粒至HEK293T细胞,在200μmol/L H_(2)O_(2)刺激条件下,通过PI/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死亡;向HEK293T细胞中转染Myc、Myc-LanCL2、Myc-GSTP1、Myc-LanCL2-His和GSTP1-His质粒,分别作为Myc组、Myc-LanCL2组、Myc-GSTP1组、Myc-LanCL2-His组(诱导纯化后)和GSTP1-His组(诱导纯化后),将未经任何处理的细胞作为Ctrl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各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及Myc组与Myc-LanCL2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结果与无H_(2)O_(2)刺激相比,在100、200μmol/L H_(2)O_(2)刺激后HEK293T细胞中LanCL2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GFP组相比,GFP-LanCL2组在200μmol/L H_(2)O_(2)刺激后细胞死亡率下降(P<0.01);Myc-LanCL2组GST活性与Myc组及Myc-GSTP1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trl组相比,GSTP1-His组具有较高的GST活性(P<0.001);而Myc-LanCL2-His组GST活性与Ctr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yc-LanCL2组GPx活性与My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nCL2能被氧化应激诱导,并减轻氧化应激介导的细胞死亡,但LanCL2不具有GSH依赖的抗氧化酶(GST和GPx)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硫氨酸合成酶C样蛋白2 氧化应激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TRIF在秋水仙素致小鼠纹状体-黑质轴突退变模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红利 林森 +2 位作者 李淑蓉 孙静 苏炳银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557-561,共5页
目的通过秋水仙素(colchicine,COL)构建小鼠纹状体-黑质轴突退变模型,探究TRIF对纹状体及中脑黑质炎症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TRIF基因敲除小鼠(TRIF小鼠)为实验组,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C57BL/6小鼠(WT小鼠)为对照组,每组5只。用脑立体定... 目的通过秋水仙素(colchicine,COL)构建小鼠纹状体-黑质轴突退变模型,探究TRIF对纹状体及中脑黑质炎症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TRIF基因敲除小鼠(TRIF小鼠)为实验组,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C57BL/6小鼠(WT小鼠)为对照组,每组5只。用脑立体定位仪在纹状体部位注射秋水仙素,建立轴突退变模型。分别于建模成功后1、3、7、14d,比较两组动物的行为学改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该模型4个时间点纹状体中神经递质多巴胺(DA)及二羟苯乙酸(DOPAC)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小鼠均出现震颤、肌肉僵直、转圈、运动迟缓等行为,成功构建小鼠纹状体-黑质轴突退变模型。实验组体重和游泳能力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鼠建模后的1、7d纹状体神经递质DA及DOPAC含量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TRIF小鼠比WT小鼠的纹状体-黑质神经元退变加重,提示TRIF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F 秋水仙素 多巴胺能神经元 纹状体-黑质 轴突退变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NF-κB、TNF-α和IL-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煜 邹显巍 程闰夏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中NF-κB、TNF-α和IL-1β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治疗组。脑出血组和治疗组采用...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中NF-κB、TNF-α和IL-1β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治疗组。脑出血组和治疗组采用自体血立体定向注射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于相同部位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组于术后2h将阿托伐他汀按10mg/kg进行灌胃。于造模后12h、1d、2d、3d和5d分别处死各组大鼠留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TNF-α、IL-1β及NF-κB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脑出血组TNF-α、IL-1β和NF-κB的表达增加(P<0.05),均为12h开始持续增加,3d时达高峰,持续表达至5d;与脑出血组相比,治疗组TNF-α、IL-1β和NF-κB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存在NF-κB、TNF-α和IL-1β的高表达。阿托伐他汀可通过下调NF-κB信号分子的表达及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减轻脑出血后脑组织的炎症反应,从而起到脑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脑出血 NF-ΚB TNF-Α IL-1Β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β在成年C57小鼠脑内的表达与性别差异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红利 邓其跃 +1 位作者 苏炳银 张吉强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3-426,435,共5页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β(ER-β)在成年小鼠脑内的性别差异。方法:成年C57小鼠用硫酸镍铵增强显色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ER-β在脑内有广泛的分布,ER-B免疫阳性产物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但在个别脑区也可在胞质甚至突起内检测到。...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β(ER-β)在成年小鼠脑内的性别差异。方法:成年C57小鼠用硫酸镍铵增强显色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ER-β在脑内有广泛的分布,ER-B免疫阳性产物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但在个别脑区也可在胞质甚至突起内检测到。ER-β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在部分脑区ER-β的表达表现为雄性强于雌性,而在另一些脑区则相反,并且该受体的脑核团定位方面表现出某些性别差异。结论:在不同性别的动物同一核团,ER_β口发挥的调节作用可能不一样,这可能是造成脑的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Β 性别差异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下载PDF
黑质自身抗体在MPTP致小鼠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艳玲 李淑蓉 +3 位作者 梁亚杰 郭强 文灿 苏炳银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285-290,共6页
目的探讨MPTP致小鼠帕金森病PD发病中自身抗体是否存在及可能的作用。方法使用MPTP亚急性模型建立PD模型。采集建模后小鼠血清与自身黑质蛋白质相互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酶链免疫吸附测定(ELISA)、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方... 目的探讨MPTP致小鼠帕金森病PD发病中自身抗体是否存在及可能的作用。方法使用MPTP亚急性模型建立PD模型。采集建模后小鼠血清与自身黑质蛋白质相互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酶链免疫吸附测定(ELISA)、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方法探讨该PD模型有无自身抗体的存在,并初步推断自身抗体是否参与PD发病过程。结果 MPTP致PD模型中,血清和自身黑质的结合性增加。结论 MPTP致PD模型中,血清中可能存在针对黑质的自身抗体,参与了PD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液免疫 帕金森病 自身抗体 小鼠 MPTP
下载PDF
以激光共聚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研究小胶质细胞与神经系统其他类型细胞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亚杰 李淑蓉 +3 位作者 林森 周红利 郭强 苏炳银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278-284,共7页
目的观察小胶质细胞在静息和活化状态下与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细胞类型的空间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纹状体内注射秋水仙碱建立神经元损伤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和细胞三维成像技术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黑... 目的观察小胶质细胞在静息和活化状态下与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细胞类型的空间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纹状体内注射秋水仙碱建立神经元损伤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和细胞三维成像技术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黑质致密部中脑脑片可见典型的多巴胺神经元形态,小胶质细胞呈典型的静息状态。静息状态下,小胶质细胞有多级分支,环绕星形胶质细胞的胞体;星形胶质细胞呈梭形,突起细长,细胞核较小。结论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髓鞘存在密切接触,与星形胶质细胞之间存在交互性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 三维重建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器官左右不对称模式建立的模型理论
20
作者 周红利 苏炳银 +1 位作者 杨茂 黄四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4期12087-12089,共3页
器官左右不对称模式发生的内在分子调控机制极其复杂。近年来,随着对该生命现象的深入研究,已经提出解释左右不对称模式发生的几种模型,对其中重要的几种理论模型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左右不对称 不对称信号起始及传递 理论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