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漪沦 邓峰美 +5 位作者 刘卫华 罗永慧 赵宁宁 刘海荣 刘月明 王航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66-1570,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以终浓度为0,20,40,80μmol·L-1的大黄素处理HSFs,以MTS法检测细胞活力,以Annexin V、碘化丙啶双染法行流式细胞仪检测,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以终浓度为0,20,40,80μmol·L-1的大黄素处理HSFs,以MTS法检测细胞活力,以Annexin V、碘化丙啶双染法行流式细胞仪检测,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及其磷酸化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的表达。结果大黄素对HSFs的增殖活力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HSFs在终浓度为40,80μmol·L-1大黄素作用48 h后死亡率分别为28.6%,68.0%(P<0.01),以泛caspase抑制药Z-VAD-FMK预处理能够部分降低大黄素所致细胞死亡率(P<0.05);大黄素能够抑制ERK磷酸化、Mcl-1和RIP1的表达。结论大黄素能够抑制HSFs的增殖活力、诱导细胞死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ERK1/2磷酸化及Mcl-1、RIP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瘢痕 增生性 成纤维细胞 细胞死亡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应用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罗永慧 刘漪沦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60-362,共3页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s,ADSCs)被用于多种疾病的相关治疗研究,其中包括肝纤维化、神经损伤、血管缺损、骨骼肌损伤、原发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心肌梗死和组织硬化症等[1-3]。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修复
下载PDF
兔VX2肝癌模型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影像分析及改良肝动脉插管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鸿 冯巧灵 +4 位作者 张玮 谢拥军 李超 姜恒 周恩亮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9-65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植瘤方式制备兔肝癌模型的成瘤率,并评估新型插管装置及改良术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均分为2组:Ⅰ组前期直视下开腹行肝穿刺瘤细胞悬液注入法制备兔VC2肝癌模型,后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tio... 目的:探讨不同植瘤方式制备兔肝癌模型的成瘤率,并评估新型插管装置及改良术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均分为2组:Ⅰ组前期直视下开腹行肝穿刺瘤细胞悬液注入法制备兔VC2肝癌模型,后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tion angiography,DSA)定位下,以Seldinger穿刺插管术经股动脉行兔选择性肝动脉造影;Ⅱ组前期行直视下开腹肝穿刺瘤组织块注入法制备兔VX2肝癌模型,后期DSA定位下,循新型插管装置以改良插管法经股动脉行兔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结合DSA及病理检查分析肿瘤的影像学和组织学特征,并对两组兔肝癌模型复制的成功率,以及插管操作时间、术后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Ⅰ组与Ⅱ组兔肝癌模型制备的成功率分别为60.0%和93.3%,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分别为66.7%和92.8%,行股动脉插管所用时间分别为(35.6±5.8)min和(27.4±5.3)min,行肝动脉插管造影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42.8%和14.3%,上述指标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直视下开腹行肝穿刺瘤组织块种植法与瘤细胞悬液种植法相比,成瘤效果更佳。新型插管装置及改良术较用常规装置以Seldinger法经股动脉行肝动脉造影,大幅提高了实验家兔肝动脉插管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肝动脉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多功能婴幼儿输液椅的临床应用评价
4
作者 彭杨 覃岭 +2 位作者 林春秋 胥清蓉 梁琼 《西部医学》 2012年第7期1379-1380,1382,共3页
目的评价研发的多功能婴幼儿输液椅在小儿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20011年从事儿科护理且工作年限3年以上的护士20名,输液治疗患儿4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实验组使用多功能婴幼儿椅治疗,对照组使用常... 目的评价研发的多功能婴幼儿输液椅在小儿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20011年从事儿科护理且工作年限3年以上的护士20名,输液治疗患儿4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实验组使用多功能婴幼儿椅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输液方法治疗,分别对患儿的输液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护士对输液的满意率、患儿家属对输液的满意率进行评价。结果使用多功能婴幼儿输液椅的患儿,输液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儿家属满意率、护理人员满意率,与传统方法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功能婴幼儿输液对患儿进行输液治疗,可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减轻患儿的痛苦及家属精神负担,值得在临床使用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婴幼儿输液椅 输液 满意度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抑郁症发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马燕 郭莉娜 刘漪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4-327,共4页
抑郁症是一种慢性发展的精神类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呈上升趋势,对人类健康产生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与社会负担。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免疫及环境因素相关,但关键机制因影响因素的复杂性,至今未能阐明,严重影响临床防治技术的发... 抑郁症是一种慢性发展的精神类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呈上升趋势,对人类健康产生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与社会负担。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免疫及环境因素相关,但关键机制因影响因素的复杂性,至今未能阐明,严重影响临床防治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组与疾病关系的相关发现,所揭示的肠道微生物-炎症-中枢神经系统致病路径等,为认识肠道微生物在抑郁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以及今后的抑郁症研究方向,带来新的视野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抑郁症 HPA 炎症 神经递质
下载PDF
CTLA4Ig基因转染猪皮治疗中小面积浅Ⅱ度烧伤创面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兵 易绍萱 +6 位作者 刘月明 刘漪沦 李晨阳 许雪峰 陈光秀 彭杨 魏泓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CTLA4Ig基因转染猪皮治疗中小面积浅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自2005年5月~2007年5月我院收治的浅Ⅱ度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基因转染猪皮治疗组:伤后创面简单清创,去除水疱,用复温后的基因转... 目的探讨CTLA4Ig基因转染猪皮治疗中小面积浅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自2005年5月~2007年5月我院收治的浅Ⅱ度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基因转染猪皮治疗组:伤后创面简单清创,去除水疱,用复温后的基因转染猪皮覆盖创面。对照组:创面简单清创,除颜面、会阴部位创面外,均予包扎治疗,保留水疱皮,其后常规换药治疗。结果基因转染猪皮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5~10d,对照组为8~14d。基因转染猪皮治疗组疼痛明显减轻,未观察到寒战、高热等全身不良反应及局部排斥反应。两组均未出现瘢痕,但对照组部分病例出现色素改变。结论应用基因转染猪皮治疗中小面积浅Ⅱ度烧伤创面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能明显减轻创面疼痛,减少换药次数,预防色素改变及瘢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猪皮 浅Ⅱ度烧伤 CTLA4IG
原文传递
重度烧伤患者血糖与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马燕 郭莉娜 +5 位作者 李灿 严伟恒 刘月明 邓峰美 刘卫华 刘漪沦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目的研究重度烧伤患者血糖与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治疗的重度烧伤患者96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体检证明健康的志愿者60名作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重度烧伤患者血糖与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治疗的重度烧伤患者96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体检证明健康的志愿者6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PG)、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两组间FPG、炎性因子以及T淋巴细胞水平之间的差异;再将试验组患者根据FPG浓度分为血糖正常组(17例,FPG<7.0 mmol/L)和血糖升高组(79例,FPG≥7.0 mmol/L),比较两组炎性因子以及T淋巴细胞水平之间的差异,并对重度烧伤患者的FPG与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试验组患者FPG(11.39±2.28)mmol/L、C反应蛋白(CRP)(39.67±4.15)m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08.12±6.49)ng/L、白细胞介素(IL)-6(139.77±7.43)ng/L、IL-8(91.56±4.91)ng/L,均高于对照组[FPG(5.07±1.15)mmol/L、CRP(5.91±0.76)mg/L、TNF-α(12.94±1.69)ng/L、IL-6(14.11±3.93)ng/L、IL-8(17.22±2.8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65、4.365、11.912、9.834、6.139,P值均小于0.01);试验组患者免疫指标CD4+T淋巴细胞水平为(29.77±4.12)%、CD4+/CD8+为0.91±0.24,分别低于对照组(41.89±5.36)%、1.59±0.37,而试验组的CD8+T淋巴细胞水平为(32.69±4.73)%,高于对照组(25.83±3.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31、2.433、2.696,P值均小于0.05)。试验组患者中,血糖升高组的血浆CRP(45.19±5.45)mg/L、TNF-α(121.81±5.43)ng/L、IL-6(153.31±5.57)ng/L、IL-8(106.56±5.65)ng/L、CD8+T淋巴细胞水平(35.46±4.11)%,均高于血糖正常组[CPR(36.67±3.45)mg/L、TNF-α(91.58±4.93)ng/L、IL-6(114.65±6.33)ng/L、IL-8(79.62±3.74)ng/L、CD8+T淋巴细胞水平(28.62±4.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41、2.894、4.167、3.018、2.763,P值均小于0.05);CD4+T淋巴细胞水平(28.89±3.79)%、CD4+/CD8+(0.82±0.37)均低于血糖正常组[(33.47±4.98)%、(1.17±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58、2.247,P值均小于0.05);FPG与CRP、TNF-α、IL-6、IL-8以及CD8+T淋巴细胞呈正相关(r=0.651、0.571、0.781、0.425、0.543,P值均小于0.05),与CD4+T淋巴细胞、CD4+/CD8+呈负相关(r=-0.636、-0.519,P值均小于0.05)。结论重度烧伤患者机体会发生应激反应,出现应激性高血糖且机体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血糖与炎性因子及免疫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血糖越高者,机体炎症反应越明显,免疫功能越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血糖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T淋巴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术中剩余皮肤组织匀浆在网状皮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兵 许雪峰 +8 位作者 张萍 彭杨 刘月明 李晨阳 文科 张红 张玮 刘漪沦 杨书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8-279,共2页
烧伤临床上进行皮肤移植手术时,因为术者对创面大小估计的误差、取皮质量、移植过程中皮片裁剪等因素,创面被充分覆盖后常有剩余供皮。为了充分利用这部分皮肤,我们将其制作为混悬匀浆,与网状皮肤混合移植于创面,观察其疗效。
关键词 皮肤移植手术 组织匀浆 网状皮肤 皮移植 应用 混合移植 创面
原文传递
Pax6基因转染对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卫华 刘漪沦 +2 位作者 刘海荣 罗永慧 徐金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04-1008,共5页
目的 探讨应用Pax6基因转染诱导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分化为角膜上皮样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取健康5~6周龄C57BL/6小鼠双侧腹股沟脂肪,分离、培养ADMSCs,取第3代细胞进行基因转染... 目的 探讨应用Pax6基因转染诱导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分化为角膜上皮样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取健康5~6周龄C57BL/6小鼠双侧腹股沟脂肪,分离、培养ADMSCs,取第3代细胞进行基因转染。设未转染组(A组)、pcDNA3.1空质粒组(B组)和pcDNA3.1-Pax6重组质粒组(C组),转染48 h后取B、C组进行G418筛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ax6蛋白以及角膜上皮细胞特异性标志分子——细胞角蛋白12(cytokeratin 12,CK-12)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CK-12 mRNA表达。 结果A、B组细胞形态无改变;C组筛选出两类不同形状的细胞克隆,一类呈“铺路石”状,形态类似角膜上皮细胞,命名为筛选克隆1;另一类呈网状,有3~7个细胞突起,命名为筛选克隆2。Western blot检测示,A、B组Pax6蛋白表达均为阴性,C组两类细胞克隆均有Pax6蛋白表达;仅C组筛选克隆1 CK-12蛋白表达为阳性,其余3组均为阴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示,C组筛选克隆1的CK-12 mRNA相对表达量为8.64 ± 0.73,高于筛选克隆2(0.55 ± 0.42)、B组(1.36 ± 0.40)和A组(1.00 ± 0.00)(P 〈 0.05);A、B组以及C组筛选克隆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Pax6基因转染能够诱导小鼠ADMSCs分化为角膜上皮样细胞,同时促进CK-12表达,为组织工程角膜构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上皮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角膜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Pax6基因 诱导分化 角膜上皮样细胞 小鼠
原文传递
聚酰胺纱布敷料在急慢性创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文科 马燕 +6 位作者 刘漪沦 张红 朱小明 陈文海 陈雪莲 刘卫华 刘月明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3期380-382,387,共4页
目的研究聚酰胺纱布在不同急慢性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11月烧伤整形科和急诊科收治的137例住院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68例)及对照组(69例),2组年龄、性别及创... 目的研究聚酰胺纱布在不同急慢性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11月烧伤整形科和急诊科收治的137例住院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68例)及对照组(69例),2组年龄、性别及创面情况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创面均经相同方法清创、消毒、标记照相。照相完毕后,实验组急慢性创面给予聚酰胺纱布贴敷创面,对照组急慢性创面给予凡士林纱布贴敷创面。分别记录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创面停止渗出时间、换药时疼痛评分并采集相片,并对不同情况下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创面停止渗出时间、换药时疼痛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2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聚酰胺纱布和凡士林油纱在不同急慢性创面中均能起到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伤口的愈合时间、创面渗出停止时间以及换药时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敷料聚酰胺纱布作为内层敷料在不同急慢性创面愈合过程中具有良好疗效且效果优于凡士林纱布,临床应用更具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纱布 凡士林油纱 创面愈合 疼痛
原文传递
PDTX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宁宁 师长宏 +2 位作者 刘漪沦 张彩勤 聂迪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10期1998-2000,1954,共4页
细胞源性异种移植(cell line-derived xenografts,CDX)与原发肿瘤相比失去了肿瘤的异质性和基因的多样性,在临床前的实验中不能有效评估肿瘤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致使临床药物高消耗而没有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严重阻碍了临床药物的发展;... 细胞源性异种移植(cell line-derived xenografts,CDX)与原发肿瘤相比失去了肿瘤的异质性和基因的多样性,在临床前的实验中不能有效评估肿瘤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致使临床药物高消耗而没有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严重阻碍了临床药物的发展;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s,PDTX)保持了原发肿瘤的分子学、基因学和病理学特征,而且经过在小鼠体内传代它仍保持了原发肿瘤的这些特性,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模型。PDTX模型的这些特性与CDX模型相比在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方面更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将就PDTX模型的特征及其在肿瘤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作系统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 细胞源性异种移植 原发肿瘤 转化医学
原文传递
原肌球蛋白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与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晨阳 马兵 +3 位作者 许雪峰 易绍萱 彭阳 孙榆 《华西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1206-1208,共3页
目的原肌球蛋白是肌球蛋白主要相关蛋白之一,在细胞骨架与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探讨原肌球蛋白在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有助于揭示瘢痕挛缩的产生机制。方法收集2006年3月-2008年7月48例患者不同时期增生与非增生瘢痕组织标本,利用基因... 目的原肌球蛋白是肌球蛋白主要相关蛋白之一,在细胞骨架与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探讨原肌球蛋白在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有助于揭示瘢痕挛缩的产生机制。方法收集2006年3月-2008年7月48例患者不同时期增生与非增生瘢痕组织标本,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出的瘢痕相关基因——原肌球蛋白基因特异片段,制备成寡核苷酸探针与瘢痕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杂交。同时,将各标本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制备成纤维细胞爬片,进行原位杂交。结果原肌球蛋白基因在3、6个月的增生性瘢痕中表达均明显强于9、12个月增生性瘢痕及非增生性瘢痕,阳性细胞比例也高于9、12个月增生性瘢痕及非增生性瘢痕。结论瘢痕增生挛缩与细胞骨架运动的相关基因存在密切关系,而原肌球蛋白可能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细胞骨架基因 原肌球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