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现实康复锻炼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王艳 李朝明 +1 位作者 杨平亮 夏勋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研究虚拟现实康复锻炼(VR-RE)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7月—2022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TBI患者86例,男性64例,女性22例;年龄28~60岁,平均46.6岁;道路交通伤62例,高处坠... 目的研究虚拟现实康复锻炼(VR-RE)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7月—2022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TBI患者86例,男性64例,女性22例;年龄28~60岁,平均46.6岁;道路交通伤62例,高处坠落伤18例,打击伤4例,其他2例。依据锻炼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RE组[43例,行常规康复锻炼(RE)]、VR-RE组(43例,行常规RE+VR-RE)。RE主要行床上锻炼、转移锻炼、床旁站立锻炼、床旁行走锻炼及日常能力锻炼等。VR-RE组主要行RE+搬运物体、驾船、接椰子、乘坐汽车、躲避训练及整理家务等模拟训练。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7dGCS。观察两组锻炼前、锻炼8周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等神经损伤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63%vs.9.30%)及术后7d GCS[(11.18±1.22)分vs.(11.02±1.20)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8周后,VR-RE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Rankin评分均低于RE组[(11.64±1.35)分vs.(15.79±1.90)分、(1.89±0.21)分vs.(2.49±0.27)分,P<0.05]。锻炼8周后,VR-RE组简式Fugel-Meyer(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高于RE组[(95.38±9.87)分vs.(88.64±9.24)分,(48.94±5.17)分vs.(42.66±4.60)分,P<0.05]。锻炼8周后,VR-RE组Barthel指数(BI)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RE组[(9.13±0.94)分vs.(6.74±0.70)分、(26.19±2.93)分vs.(21.91±2.43)分,P<0.05]。锻炼8周后VR-RE组血清GFAP、NSE、UCH-L1水平均低于RE组[(1.83±0.21)pg/mL vs.(2.29±0.25)pg/mL、(15.37±1.85)ng/mL vs.(20.64±2.28)ng/mL、(0.76±0.09)ng/mL vs.(0.95±0.12)ng/mL,P<0.05]。结论VR-RE可促进TBI患者术后损伤脑神经修复,改善其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精神状态,提高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虚拟现实康复锻炼 术后恢复
下载PDF
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脑神经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昊 刘亚斌 +2 位作者 白琛 何明杰 黄蓉飞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1. 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脑神经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神经胶质瘤60例临床资料,根据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分为低分级组19例,高分级组41例。纳... 目的探讨1. 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脑神经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神经胶质瘤60例临床资料,根据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分为低分级组19例,高分级组41例。纳入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测定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DC)、r ADC值,比较不同病理分级脑神经胶质瘤ADC值、r ADC值,分析肿瘤ADC值与病理分级关系,并绘制ROC曲线分析ADC值对脑神经胶质瘤分级的诊断效能。结果低分级组ADC、r ADC值均高于高分级组(P <0. 05)。脑神经胶质瘤ADC值、r ADC值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0. 722、-0. 731,P <0. 05)。ROC曲线分析显示,ADC值对脑神经胶质瘤分级诊断的最佳界值为1. 13×10^(-3)mm^2/s,敏感度为94. 36%,特异度为95. 72%。结论 DWI量化参数ADC在低分级、高分级脑神经胶质瘤中有着显著差异,对脑神经胶质瘤病理分级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病理分级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小骨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列 王恩任 +1 位作者 樊庆荣 邱治春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60-262,共3页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CH)是指由高血压病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死亡率及病残率很高,是影响中老年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是目前国内最重要的致死病因之一。传统的内科治疗效果不满意,外科手术的介入...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CH)是指由高血压病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死亡率及病残率很高,是影响中老年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是目前国内最重要的致死病因之一。传统的内科治疗效果不满意,外科手术的介入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病死率、致残率。从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我科采用小骨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5例,总体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 显微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TMEM16A通过激活NF-κB促进脑胶质瘤恶性进展的机制研究
4
作者 罗孝全 冯浩 +2 位作者 孙谋 李承科 夏勋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501-509,517,共10页
目的探讨跨膜蛋白16A(TMEM16A)对脑胶质瘤恶性进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使用shRNA或慢病毒构建TMEM16A敲低的U87MG和LN229胶质瘤细胞系,并设置阴性对照组(Scrb shRNA)和shRNA组。使用GV141-TMEM16A质粒构建TMEM16A过表达细胞系,并设... 目的探讨跨膜蛋白16A(TMEM16A)对脑胶质瘤恶性进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使用shRNA或慢病毒构建TMEM16A敲低的U87MG和LN229胶质瘤细胞系,并设置阴性对照组(Scrb shRNA)和shRNA组。使用GV141-TMEM16A质粒构建TMEM16A过表达细胞系,并设置空载体对照组(Vector)和TMEM16A过表达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MEM16A和IκBα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蛋白表达。CCK8、EdU、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析细胞活力、增殖、细胞周期、凋亡、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特征。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TMEM16A对NF-κB活性的影响。放线菌酮追逐实验和免疫共免疫沉淀研究TMEM16A活化NF-κB信号通路的机制。颅内小鼠脑胶质瘤模型评价TMEM16A在体对胶质瘤形成的影响。结果与癌旁对照组织或与正常星形胶质细胞(NHA)相比,TMEM16A的表达在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显著增加,并且TMEM16A的表达水平随胶质瘤的等级增加而升高。与Scrb shRNA组相比,敲低TMEM16A能有效阻止U87MG和LN229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侵袭,并可引发细胞的周期性停止以及凋亡。Western Blot显示,与Scrb shRNA组相比,TMEM16A敲低组细胞中,p21、p27、Bax、cl-caspase-3和E-cadherin表达明显升高;cyclin D1、cyclin E1、CDK2、CDK4、Bcl-2、TWIST1、N-cadherin、Vimentin、Slug、MMP2和MMP9表达下调。此外,TMEM16A通过泛素化介导的IκBα蛋白降解促进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与Scrb shRNA组相比,TMEM16A敲低组小鼠胶质瘤的形成明显受到抑制。结论TMEM16A/NF-κB轴驱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并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跨膜蛋白16A NF-ΚB
下载PDF
HMGB1下调的作用:通过抑制神经元细胞自噬和凋亡减轻大鼠脑出血后的神经元损伤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列 苗树船 +6 位作者 杨中鑫 李宗喜 范英俊 余凯 黄可阳 黄庆喜 夏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50-1056,共7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大鼠脑出血后对神经元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5只/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出血组、HMGB1中和抗体治疗(anti-HMGB1)组、control IgG组。模型组选择颅内纹状体注...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大鼠脑出血后对神经元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5只/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出血组、HMGB1中和抗体治疗(anti-HMGB1)组、control IgG组。模型组选择颅内纹状体注射0.2 U/mL胶原酶Ⅳ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Sham组颅内注射2μL生理盐水,术后尾静脉注射PBS,6 h后再次注入等量PBS;anti-HMGB1组术后尾静脉注射1 mg/kg anti-HMGB1单克隆抗体,6 h后再次注入等量抗体;control IgG组术后尾静脉1 mg/kg anti-IgG单克隆抗体,6 h后再次注入等量抗体。采用改良神经损害程度(mNSS)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和损伤程度。TUNEL染色检测纹状体神经元凋亡。Westernblot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神经元细胞HMGB1、自噬蛋白(Beclin-1、LC3-Ⅱ和LC3-I)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纹状体组织中HMGB1阳性表达。ELISA检测血清HMGB1含量变化。结果造模成功后,脑出血组中mNSS评分增加(P<0.05),给予anti-HMGB1单克隆抗体后,mNSS评分减少(P<0.05)。与Sham组相比,脑出血组大鼠纹状体神经元凋亡率增加(P<0.001),Beclin-1、LC3-Ⅱ、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增加(P<0.05),而LC3-I和Bcl-2的表达减少(P<0.05),HMGB1含量增加(P<0.05)。给予anti-HMGB1单克隆抗体后,大鼠纹状体神经元凋亡率减少(P<0.05),Beclin-1、LC3-Ⅱ、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减少(P<0.05),而LC3-I和Bcl-2的表达增加(P<0.05),HMGB1含量减少(P<0.05)。结论anti-HMGB1单克隆抗体下调HMGB1水平改善大鼠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是抑制大鼠脑出血后的神经元细胞自噬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脑出血 神经元细胞 自噬 凋亡
下载PDF
高压氧对老年脑出血病人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宗喜 王恩任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466-468,483,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老年脑出血病人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出血病人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2组病人均采取血肿清除术,术后...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老年脑出血病人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出血病人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2组病人均采取血肿清除术,术后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内压、抗感染处理,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应用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NSE、s-100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 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 00%(P<0. 05)。治疗前,2组s-100β、NSE、TNF-α、CRP、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s-100β、NSE、TNF-α、CRP、IL-8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老年脑出血病人术后辅助高压氧治疗可有效减轻神经损伤及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老年人 脑出血 神经因子 炎症因子
下载PDF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未破裂宽颈颅内动脉瘤及对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廖羽 范英俊 王玉珏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研究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CE)治疗未破裂宽颈颅内动脉瘤(uWNIAs)及对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uWNIAs患者86例,依照已接受双支架或单支架辅助栓塞情况将86例患者分为双支架组(n=43)... 目的研究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CE)治疗未破裂宽颈颅内动脉瘤(uWNIAs)及对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uWNIAs患者86例,依照已接受双支架或单支架辅助栓塞情况将86例患者分为双支架组(n=43)与单支架组(n=43)。单支架组行单Lvis支架辅助CE治疗,双支架组行双Lvis支架辅助CE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动脉瘤栓塞程度,术前、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及病侧与健侧局部脑血容量(rCBV)、局部脑血流量(rCBF)、达峰时间(TTP)及平均通过时间(MTT)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绝对灌注比值,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后即刻,两组动脉瘤栓塞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双支架组动脉瘤栓塞程度优于单支架组(P<0.05),ADL评分及rCBV、rCBF比值均大于单支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TTP、MTT比值均小于单支架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架组复发率小于单支架组(P<0.05)。结论单、双支架辅助CE治疗uWNIAs均可达到栓塞的目的,但双支架辅助治疗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降低复发率,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vis支架 弹簧圈栓塞 未破裂宽颈颅内动脉瘤 神经功能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效果 被引量:5
8
作者 何芙蓉 胡红霞 +1 位作者 曾小琴 隋曌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3027-3030,共4页
目的探究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128例。根据研究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18年1~12月)和研究组(2019年1~12月),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研... 目的探究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128例。根据研究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18年1~12月)和研究组(2019年1~12月),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将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于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2组患者护理质量重点指标实施情况和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识别准确率、护理技能合格率、风险评估合格率、早期康复训练实施率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3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7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治疗中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减少了临床中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提高了重症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同时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有利于重症脑卒中患者治疗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重症脑卒中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术后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祁金敏 李宗喜 +2 位作者 王巧琳 廖羽 文亮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7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重型颅脑创伤(SCT)患者术后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SCT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NF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物理干预,PNF组术后行常规物理干预联...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重型颅脑创伤(SCT)患者术后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SCT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NF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物理干预,PNF组术后行常规物理干预联合PNF。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静态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结果干预后,PNF组轨迹总面积、轨迹长度、单位面积轨迹长度均小/短于对照组(P<0.05)。PNF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NF有助于改善SCT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术后平衡能力,并促进其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重型颅脑创伤 术后平衡能力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靶向温度管理对重型脑损伤患者脑细胞功能、吞咽功能及神经功能重建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巧琳 何芙蓉 简福霞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第4期141-144,共4页
目的研究靶向温度管理对重型脑损伤(STBI)患者脑细胞功能、吞咽功能及神经功能重建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STBI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靶向温度管理(TTM)组与对照组各46例... 目的研究靶向温度管理对重型脑损伤(STBI)患者脑细胞功能、吞咽功能及神经功能重建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STBI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靶向温度管理(TTM)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TTM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TTM。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5天的颅内压(ICP);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等脑细胞功能指标;吞咽功能;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等神经功能重建介质。结果治疗1、3、5天TTM组ICP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TTM组血清MBP、NSE、GFAP水平低于对照组,SAA评分小于对照组,血清NGF、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TTM可降低STBI患者ICP,维持其脑细胞功能、吞咽功能,促进分泌神经功能重建介质,诱导患者神经功能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温度管理 重型脑损伤 脑细胞功能 吞咽功能 神经功能重建介质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小英 隋曌 +1 位作者 邱治春 范英俊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75-478,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210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的情况,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210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的情况,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脂血症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术前格拉斯哥(GCS)评分、术前血肿量、脑疝及脑水肿体积等临床资料。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并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生率为24.76%(52/210),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脑梗死发生率在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合并高脂血症、糖尿病和高血压、术前GCS评分、术前血肿量、脑疝及脑水肿体积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史≥10年,术前GCS评分<8分,术前血肿量≥40 mL,脑疝及脑水肿体积≥70 cm^(3)为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脑梗死的发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上应选择性干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血肿清除术 并发症 脑梗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进食误吸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12
作者 王娇 王依娜 +3 位作者 蒋颖 卞春 孙文娟 魏雪峰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11期836-840,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中进食误吸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MHD老年(年龄≥60岁)患者220例。通过最小绝对值选择与收缩算子(least absolute selec... 目的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中进食误吸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MHD老年(年龄≥60岁)患者220例。通过最小绝对值选择与收缩算子(least absolute selection and shrinkage operator,LASSO)方法筛选预测因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用列线图展示;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效果,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校准度。结果卒中史(OR=9.460,95%CI:3.218~27.813,P<0.001)、合并肺炎(OR=6.499,95%CI:1.912~22.096,P=0.003)、镇静催眠药(OR=5.978,95%CI:1.323~27.005,P=0.020)、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类药(OR=3.069,95%CI:1.074~8.773,P=0.036)、血氧饱和度(<95%)(OR=11.545,95%CI:3.932~33.901,P<0.001)及进食非固体食物(OR=0.253,95%CI:0.078~0.826,P=0.023)为影响老年MHD患者发生误吸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17(95%CI:0.879~0.955),P<0.001。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价其一致性及获益性良好。结论本研究构建模型预测效果较好,为临床医务人员识别老年MHD患者透析中进食发生误吸及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经口进食 误吸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血清PDGF-D、GDF-15和D-D水平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肿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涛 雷蕾 +4 位作者 彭芳 陈琳 黄霞 夏勋 范进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1期1969-1972,共4页
目的 分析血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D-二聚体(D-D)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肿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3年5月西部战区总医院205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脑血肿有无扩大情况将其分为扩大... 目的 分析血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D-二聚体(D-D)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肿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3年5月西部战区总医院205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脑血肿有无扩大情况将其分为扩大组(n=84)和未扩大组(n=121)。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血清PDGF-D、GDF-15、D-D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血清PDGF-D、GDF-15、D-D指标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脑血肿扩大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脑血肿扩大组血清PDGF-D、GDF-15、D-D指标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扩大组GC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血清PDGF-D、GDF-15、D-D指标高于未扩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GF-D、GDF-15、D-D和联合检测诊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肿扩大的AUC分别为0.824、0.785、0.790、0.938。出血性脑卒中且脑血肿扩大患者血清PDGF-D、GDF-15、D-D指标与GCS评分具有负弱相关性(P<0.05)。结论出血性脑卒中脑血肿扩大患者血清PDGF-D、GDF-15、D-D水平明显高于脑血肿未扩大患者,血清PDGF-D、GDF-15、D-D水平对于诊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是否出现脑血肿扩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卒中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 生长分化因子-15 D-二聚体 脑血肿
下载PDF
以急性脊髓炎为主要表现的腹主动脉栓塞一例
14
作者 朱姝 余凯 邹显巍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0-461,共2页
本文报道1例由心脏栓子脱落致腹主动脉栓塞引起急性双下肢活动障碍而误诊为急性脊髓炎的病例,以提高临床对此类疾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1病例报告,患者男,65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3 h”于2022-2-1117:53急诊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 本文报道1例由心脏栓子脱落致腹主动脉栓塞引起急性双下肢活动障碍而误诊为急性脊髓炎的病例,以提高临床对此类疾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1病例报告,患者男,65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3 h”于2022-2-1117:53急诊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患者入院前3小时(15:00左右)休息时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伴小便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炎 截瘫 腹主动脉栓塞
下载PDF
不同方案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进展型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5
作者 范英俊 王琼芬 +3 位作者 杨中鑫 刘海波 张杰 王恩任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35-84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进展型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5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进展型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进展型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5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进展型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采用钻孔引流术或局部穿刺引流术,联合弹力绷带适当加压包扎及腰大池持续引流,对照组31例,采用钻孔引流术或局部穿刺引流术,联合弹力绷带适当加压包扎。观察两组患者硬膜下积液出现时间、头部引流管留管时间、治疗后住院时间、一次性治愈率以及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结果观察组患者头部引流管留管时间、局部引流后硬膜下积液基本消失的时间及治疗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一次性治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对照组为48.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硬膜下积液治疗前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GO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进展型硬膜下积液的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或局部穿刺引流,联合弹力绷带适当加压包扎及腰大池持续引流的综合治疗方案,能提高一次性治愈率,减少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减压颅骨切除术 硬膜下积液 腰大池置管引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31
16
作者 樊庆荣 王恩任 +2 位作者 张列 邱治春 何明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4期2068-2069,共2页
目的对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及复发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运用显微手术治疗96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疗效和复发影响因素。结果所选患者使用显微外科手术肿瘤全切74例,占77.1%,... 目的对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及复发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运用显微手术治疗96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疗效和复发影响因素。结果所选患者使用显微外科手术肿瘤全切74例,占77.1%,次全切19例,占19.8%,部分切除3例,占3.1%;出院时恢复良好57例(59.4%),基本好转26例(27.1%),显效8例(8.3%),进步5例(5.2%),无1例死亡;随访1-3年,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恢复正常者58例,占60.4%,38例复发,其中19例再次手术,死亡3例(非手术死亡),15例拒绝再次手术,死亡6例;低级别胶质瘤复发的发生率为15.4%,明显低于高级别胶质瘤的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小于等于40岁的发生率为29.2%,明显低于大于40岁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组的复发发生率为16.2%,明显低于次全切、部分切除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可明显提高肿瘤全切率,使手术疗效大大提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及病死率;且术后的复发率与肿瘤组织分型、年龄、手术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显微手术治疗 疗效 复发
下载PDF
75例脑胶质瘤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樊庆荣 王恩任 +1 位作者 张列 何明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7期2544-2546,共3页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复发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75例,所有患者采用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记录手术切除方式、术后病理诊断、临床疗效、术后随访及复发情况,分析影响复发结局的...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复发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75例,所有患者采用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记录手术切除方式、术后病理诊断、临床疗效、术后随访及复发情况,分析影响复发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显效41例(54.67%),有效27例(36.00%),无效7例(9.33%),总有效68例,有效率为90.67%。所有患者随访1~3年,正常工作生活43例(57.33%),生活自理13例(17.33%),术后复发致生活无法自理19例(25.33%)。与复发相关的因素有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及肿瘤大小(P<0.05)。结论显微镜下切除脑胶质瘤临床有效率高,术后复发率低,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及肿瘤大小是术后复发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脑胶质瘤 复发 浸润生长
下载PDF
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IL-17、MMP-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1
18
作者 何明杰 王恩任 +1 位作者 张列 樊庆荣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比较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压性脑出血(HCH)患者IL-17、MMP-9水平的影响,探讨IL-17、MMP-9在脑出血病程进展和恢复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8例HCH患者分别行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常规开颅手术,并利用ELISA方法检测术... 目的比较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压性脑出血(HCH)患者IL-17、MMP-9水平的影响,探讨IL-17、MMP-9在脑出血病程进展和恢复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8例HCH患者分别行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常规开颅手术,并利用ELISA方法检测术前、发病后48h、7d、14d的血清IL-17、MMP-9水平,分析不同术式对IL-17、MMP-9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IL-17、MMP-9水平随疾病进展在术后48h达峰值,随后分别开始下降,微创组IL-17、MMP-9下降速度明显比手术组更快(P<0.05)。微创组治疗后7、14d的CSS评分显著低于手术组(P<0.05)。手术前后IL-17表达与CSS评分、CRP水平正相关。结论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开颅手术,可显著降低IL-17、MMP-9、CRP等炎症因子水平。IL-17与CSS评分、CRP具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脑出血术后恢复较好的生物学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IL-17 MMP-9
下载PDF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对其血清TFPI-1及尿L-FAB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邱治春 张列 +1 位作者 樊庆荣 何明杰 《疑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675-678,共4页
目的观察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其血清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TFPI-1)及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6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 目的观察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其血清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TFPI-1)及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6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损伤患者100例,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预后质量及其对血清TFPI-1、尿L-FABP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清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2.000,P<0.01),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2.278,P<0.01),意识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7.416.P<0.01);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6.638,P<0.01);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预后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3.894,P<0.01),且观察组患者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14.587,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中TFPI-1及TFPI-1原显著高于对照组(t=6.770,P=0.000;t=6.082,P=0.000);治疗后观察组尿中L-FA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7.671,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后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质量,改善血清TFPI-1及尿L-FABP水平,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 高压氧 颅脑外伤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 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下载PDF
尼莫地平在脑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杰 王恩任 +2 位作者 张列 樊庆荣 范英俊 《疑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分析尼莫地平在脑动脉瘤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7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脑动脉瘤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 目的分析尼莫地平在脑动脉瘤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7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脑动脉瘤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脑动脉瘤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近心端、远心端及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速度,脑脊液S100蛋白、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X^2=4.800,P=0.028);观察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1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1%(X^2=19.394,P=0.000);2组患者的近心端、远心端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并且观察组患者升高的更为显著(t=4.363、4.013,P=0.000、0.000),而在MCA血流速度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9,P=0.371);2组患者CSF中S100、血清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患者的升高程度低于对照组(t=16.238、4.664,P=0.000、0.000)。2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发生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尼莫地平应用于脑动脉瘤手术治疗中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患者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近心端、远心端血流速度,抑制CSF中S100、血清NSE水平的异常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脑动脉瘤夹闭术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脑血管痉挛 脑脊液S100蛋白 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