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1
作者 雍刘军 吴少平 《医学教育探索》 2009年第10期1240-1241,共2页
就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学部分内容整合进行研究。通过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实施,克服了以往解剖学与医学影像学知识脱节的弊端,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医学影像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秀 米永杰 程兰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4年第4期43-46,共4页
传统的基础医学教育多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人体解剖学不仅是医学生的入门课程,也是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课堂。在解剖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能使学生学会从社会和道德伦理等角度去看待医学,有利于提升医学生... 传统的基础医学教育多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人体解剖学不仅是医学生的入门课程,也是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课堂。在解剖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能使学生学会从社会和道德伦理等角度去看待医学,有利于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人体解剖学视角,就解剖学教育中融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就融入式医学人文教育的举措进行了探讨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教育 融入 解剖学教学
下载PDF
转变局部解剖学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被引量:5
3
作者 聂政 谢拥军 刘兴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1-122,共2页
针对目前局解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采用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学生代表课前预实验,全体同学课堂集中观察操作和局部实验考核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 局部解剖学 教学模式 综合能力
下载PDF
人体解剖学APP课程教学设计和实践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秀 胡艳梅 +5 位作者 羊牧 翁云兵 肖莉 聂政 陈俊 李健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9-491,共3页
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专业必修课,在“互联网+”的潮流中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为了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我们开发了基于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的人体解剖学课程,现就使用人体解剖学APP课程的教学实践进... 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专业必修课,在“互联网+”的潮流中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为了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我们开发了基于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的人体解剖学课程,现就使用人体解剖学APP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解剖学课程 APP 教学设计 传统教学模式 专业必修课 应用程序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医学形态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9
5
作者 胡晓松 张晓 +1 位作者 羊惠君 李爱冬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19-222,共4页
实验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日前国内医学院校形态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将病理学和组织胚胎学整合为医学形态学和形态实验学,并建立独立的形态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思... 实验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日前国内医学院校形态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将病理学和组织胚胎学整合为医学形态学和形态实验学,并建立独立的形态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和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医学形态学 形态实验学 课程体系
下载PDF
人体解剖学慕课的建设和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秀 胡艳梅 +5 位作者 羊牧 翁云兵 肖莉 聂政 陈俊 李健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8-350,共3页
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s)作为一种新型的面向全球网民的授课方式,推动了封闭的大学课堂向多元化、共享、开放课堂的历史性转变。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院校的专业必修课,在这股变革潮流中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传统... 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s)作为一种新型的面向全球网民的授课方式,推动了封闭的大学课堂向多元化、共享、开放课堂的历史性转变。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院校的专业必修课,在这股变革潮流中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传统解剖学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效果一般。我们尝试建设人体解剖学MOOCs并在本校2015级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班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医学检验技术 大学课堂 专业必修课 解剖学教学 授课方式 医学院校 教学效果
下载PDF
颅底血管与三叉神经根位置关系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卫华 周启珂 +3 位作者 李鑫 刘亚国 马大军 王伦安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 研究颅底血管与三叉神经根背侧或腹侧的位置关系,为临床诊治三叉神经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 25例,对颅底血管与三叉神经根背侧或腹侧的位置关系进行观测。结果  (1 )行经三叉神经... 目的 研究颅底血管与三叉神经根背侧或腹侧的位置关系,为临床诊治三叉神经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 25例,对颅底血管与三叉神经根背侧或腹侧的位置关系进行观测。结果  (1 )行经三叉神经根背侧并对其产生压迫的颅底血管主要有小脑上动脉 (SCA)占 4. 0%;小脑前下动脉 (AICA)占 2. 0%;基底动脉脑桥支占 2. 0%;岩静脉占 4. 0%;岩静脉及SCA占 2. 0%;岩静脉及AICA占 2. 0%。 (2 )行经三叉神经根腹侧并对其产生压迫的颅底血管主要有SCA占 4. 0%;AICA占 4. 0%。结论 SCA,AICA可在三叉神经根背侧或腹侧产生压迫;基底动脉脑桥支、岩静脉、岩静脉及SCA、岩静脉及AICA,仅对三叉神经根背侧产生压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根 血管压迫 应用解剖
下载PDF
经上颌窦后壁入路手术治疗翼腭窝肿瘤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卫华 李鑫 +2 位作者 马大军 刘亚国 王伦安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715-717,共3页
目的:观察上颌窦后壁的形态,测量上颌窦后壁及其毗邻结构的相关数据,为经上颌窦后壁入路手术治疗翼腭窝肿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①随机挑选30例成人干颅,其中15例行矢状面切片,另15例行水平面切片。矢状面上测量:上颌窦后外侧壁后部... 目的:观察上颌窦后壁的形态,测量上颌窦后壁及其毗邻结构的相关数据,为经上颌窦后壁入路手术治疗翼腭窝肿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①随机挑选30例成人干颅,其中15例行矢状面切片,另15例行水平面切片。矢状面上测量:上颌窦后外侧壁后部的高度、厚度;上颌窦顶壁与后壁交界处的厚度。水平面上观测:蝶腭孔的形态、大小;蝶腭孔外侧壁至上颌窦后外侧壁后部与内侧壁交界处的距离;上颌窦后外侧壁后部的宽度。②将防腐处理的30侧正中矢状面成人头颅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上颌动脉翼腭窝段的位置、走行及其分支的长度及管径;上颌神经翼腭窝段的位置、走行及其分支;翼腭神经节的位置、形态及大小。结果:①在颅骨矢状面上测量:上颌窦后外侧壁后部的高度平均值为(19.21±3.42)mm;厚度平均值为(0.74±0.42)mm;上颌窦顶壁与后壁交界处的厚度平均值为(0.63±0.31)mm。在颅骨水平面上观测:蝶腭孔呈圆形者占66.7%,其呈卵圆形者占20%,呈不规则形者占13.3%,外侧壁至上颌窦后外侧壁后部与内侧壁交界处的距离平均值为(2.45±1.33)mm。上颌窦后外侧壁后部的宽度平均值为(7.52±2.08)mm。②上颌动脉翼腭窝段位置变异较大,30%在靠近上颌骨颞下面时略呈直角向内进入翼腭窝;70%到达上颌骨颞下面时,紧邻该面行走,其主要分支包括蝶腭动脉、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圆孔动脉、翼管动脉。上颌神经翼腭窝段直径为(3.65±0.54)mm,斜向前外侧,紧贴上颌窦后外侧壁向上外侧走行。分为蝶腭神经、眶下神经和上牙槽后神经3大分支。翼腭神经节距离上颌神经下方(3.57±1.39)mm,上颌窦后外壁后部后方(3.17±1.08)mm。呈椭圆形者占43.3%,不规则形者占40%,圆形者16.7%。其直径平均值为(4.19±1.01)mm。结论:经上颌窦后壁入路手术治疗翼腭窝肿瘤凿开上颌窦后壁时,向内不能超过上颌窦后壁与内侧壁的交界处,向上不能超过上颌窦后壁与顶壁的交界处,摘除肿瘤时应仔细处理上颌动脉和上颌神经的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后壁 应用解剖 翼腭窝肿瘤 手术入路
下载PDF
基于综合素质培养的局部解剖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7
9
作者 雍刘军 张文谨 +2 位作者 魏春雪 刘志林 李鑫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9-640,共2页
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改变,对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坚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医德、科学的思维及与患者和社会沟通的能力[1].局部解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其教学实施是医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 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改变,对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坚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医德、科学的思维及与患者和社会沟通的能力[1].局部解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其教学实施是医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局部解剖学教学,侧重于解剖知识的学习和解剖技能的培养,而在解剖知识的临床应用、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团队协作意识和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上还不足.主要表现在:(1)局解实验操作脱离临床,致使局解大切口、大视野的解剖操作与临床小切口、小视野的临床手术相矛盾;(2)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不强,局解实验课虽然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但多数同学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互相协作的意识,这与临床上主刀、助手共同配合才能完成一台手术的要求不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解剖学教学 综合素质培养 教学改革 临床应用 医学教育模式 科学思维 医学人文素质 团队协作
下载PDF
解剖学神经系统教学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莉 石清明 +3 位作者 毕文杰 卢辰 聂政 石钊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年第6期673-674,共2页
神经系统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解剖学教学难点之一。历年来学生普遍反映该部分内容难学、难懂、难记,从而导致学习的主动性降低,容易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最终影响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者根据近年来在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解剖学教学难点之一。历年来学生普遍反映该部分内容难学、难懂、难记,从而导致学习的主动性降低,容易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最终影响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者根据近年来在神经系统教学中的经验,就如何提高神经系统的教学质量得出了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神经系统 教学方法
下载PDF
骨性鼻泪管横截面断层解剖学与影像解剖学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鑫 刘卫华 +5 位作者 马大军 王伦安 刘亚国 谢拥军 米永杰 李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5440-5443,共4页
背景:目前研究集中于鼻泪管的局部解剖和影像解剖方面,而在干性颅骨标本上进行较系统的骨性鼻泪管横截面断层解剖学与影像解剖学对照研究尚较缺乏。目的:探讨骨性鼻泪管横截面断层解剖学与影像解剖学特点,为相关鼻内镜鼻泪管手术提供依... 背景:目前研究集中于鼻泪管的局部解剖和影像解剖方面,而在干性颅骨标本上进行较系统的骨性鼻泪管横截面断层解剖学与影像解剖学对照研究尚较缺乏。目的:探讨骨性鼻泪管横截面断层解剖学与影像解剖学特点,为相关鼻内镜鼻泪管手术提供依据。设计:标本自身对照试验。单位:成都医学院教学保障处。材料:实验于2005-09/2006-09在成都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局部解剖实验室完成。随机选取国人成人完整无损干性颅骨34例(68侧),其中男性34侧,女性34侧。方法:①使用SHIMADZU型CT机以头颅CT的常规扫描基线OM线为轴位扫描基线,对标本进行水平位扫描。人为将骨性鼻泪管分为3等分(上1/3段、中1/3段、下1/3段),每一等分的测量结果取其包括相应层面相应数据的平均值。②按影像扫描基线在颅骨标本上做好标记。使用切片刀沿CT的水平位扫描基线行横断面断层切片,分别测量骨性鼻泪管的相关测量指标,并与影像学的结果相对照。主要观察指标:①骨性鼻泪管上口、上1/3段、中1/3段、下1/3段、下口的前后径和左右径。②骨性鼻泪管上口、上1/3段、中1/3段、下1/3段、下口的内骨壁和后骨壁厚度。③骨性鼻泪管下口的位置和形态。④骨性鼻泪管相应指标的CT影像测量结果与横截面解剖测量结果的对照。结果:①骨性鼻泪管横截面前后径及左右径:骨性鼻泪管上口明显狭窄;下口的大小变异较大;管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前后径大于左右径;骨性鼻泪管上口内径、下1/3段内径,男女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458,2.227,P<0.05)。骨性鼻泪管上1/3段内径、中1/3段内径、下口内径,男女之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骨性鼻泪管横截面的内骨壁和后骨壁:骨性鼻泪管内骨壁的厚度为(0.87±0.23)mm,后骨壁的厚度为(0.21±0.19)mm,内骨壁的厚度和后骨壁的厚度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47,P<0.05);骨性鼻泪管上口、上1/3段、中1/3段、下1/3段、下口的内骨壁厚度以及相应位置的后骨壁厚度,男女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鼻泪管下口的位置、开口的形态变异较大。骨性鼻泪管相应指标的CT影像测量结果与横截面解剖测量结果一致。结论:熟悉骨性鼻泪管的正常横截面解剖及影像解剖有助于鼻泪管相关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鼻泪管 横截面 断层解剖学 影像解剖学
下载PDF
“慕课”对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秀 程兰 李健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5年第4期51-53,共3页
慕课(MOOCs)是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成熟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网络教育模式。在理念上,突出体现"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不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参与其中。这种教学模式给人体解剖学传统课堂的教学... 慕课(MOOCs)是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成熟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网络教育模式。在理念上,突出体现"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不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参与其中。这种教学模式给人体解剖学传统课堂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机遇。本文在分析"慕课"发展历程、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浅析人体解剖学借鉴"慕课"教学方式的必要性,并探讨"慕课"背景下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构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解剖学教学 改革
下载PDF
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米永杰 李健 刘卫华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6年第4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教学 心理障碍 中学生 学习观 基础课程 教育改革 教学过程 社会效益
下载PDF
青年教师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4
14
作者 肖莉 石清明 毕文杰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1年第3期54-55,共2页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笔者根据该课程的特点,从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阶段总结教学经验,就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 解剖学 教学质量 体会
下载PDF
虚拟人解剖系统在护理专业解剖学运动系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莉 卢辰 +2 位作者 毕文杰 聂政 谢拥军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9年第4期171-172,178,共3页
目的将虚拟人辅助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促进护理专业运动系统教学质量的提高。方法选择本校2016级护理专科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加入虚拟人辅助教学法。该章节课程结束... 目的将虚拟人辅助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促进护理专业运动系统教学质量的提高。方法选择本校2016级护理专科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加入虚拟人辅助教学法。该章节课程结束后,分析两组学生的理论及实验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虚拟人解剖系统辅助教学可提高护理专业解剖学运动系统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学生理论和实验考试成绩,为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人解剖系统 人体解剖学 运动系统
下载PDF
大收肌腱转位修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应用解剖及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刚 谢拥军 陈开润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8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以膝上内侧血管为蒂大收肌腱转位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缺损,比较重建前后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36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标本,解剖观测大收肌腱的形态及其血供,模拟手术设计,以膝上内侧血管为蒂大收肌腱转位修复膝关节后韧带... 目的以膝上内侧血管为蒂大收肌腱转位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缺损,比较重建前后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36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标本,解剖观测大收肌腱的形态及其血供,模拟手术设计,以膝上内侧血管为蒂大收肌腱转位修复膝关节后韧带断裂缺损,并比较在修复前后,在屈膝0°、30°、60°、90°和120°时胫骨后移距离和韧带应变。结果后交叉韧带断裂后胫骨的负荷后移明显加大,重建后向正常时回归,移植物的生物力学变化的总体趋势与正常时相似。结论采用大收肌腱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在各屈膝角度均能有效防止胫骨后移,生物力学特征更接近于正常PCL,可以取得较满意的重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收肌腱 后交叉韧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成人颅骨标本翼腭窝的断层解剖学观察(英文)
17
作者 刘卫华 李鑫 +2 位作者 马大军 刘亚国 王伦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6513-6516,共4页
背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骨性翼腭窝局部解剖学和影像学作了一些研究,而有关骨性翼腭窝的断层解剖学研究尚缺乏。目的:在成人颅骨标本的冠状面和水平面上测量翼腭窝的有关孔距和径值,观察翼腭窝在相应切面上的形态。设计:重复测量设计。单... 背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骨性翼腭窝局部解剖学和影像学作了一些研究,而有关骨性翼腭窝的断层解剖学研究尚缺乏。目的:在成人颅骨标本的冠状面和水平面上测量翼腭窝的有关孔距和径值,观察翼腭窝在相应切面上的形态。设计:重复测量设计。单位:成都医学院科研处。材料:实验于2006-03/2006-11在成都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局部解剖实验室完成。选取中国成人完整无损干性颅骨30例(60侧),未分年龄、性别。方法:对30个(60侧)成人干性颅骨标本左右两侧的翼腭窝进行切片,其中15个行冠状面切片,另15个行水平面切片,观察测量翼腭窝在相应层面的形态和有关孔距和径值,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在冠状面上测量:眶圆距(眶下裂最低处与圆孔中心之间的距离);圆翼距Ⅰ(圆孔与翼管中心之间的上下垂直间距);圆翼距Ⅱ(圆孔出现处与翼管出现处之间的距离)。②在水平面上测量:前后径(每层面上与腭骨垂直板相平行的翼腭窝前后壁间距最大值);左右径(每层面上腭骨垂直板中点至翼腭窝前壁最外后突出处和翼腭窝后壁最前外突处连线的中点之距离)。③分别在冠状面、水平面上观察:各层面上翼腭窝的形态。结果:①冠状面上,左右两侧翼腭窝的第1~6层70%(21侧)呈斜倒梯形,30%(9侧)呈斜四边形,第7~10层均表现为管形。右侧眶圆距平均值为(5.0±2.7)mm,左侧眶圆距平均值为(5.3±2.1)mm;右侧圆翼距Ⅰ平均值为(6.4±3.9)mm,左侧圆翼距Ⅰ平均值为(6.1±4.3)mm;右侧圆翼距Ⅱ平均值为(7.3±2.6)mm,左侧圆翼距Ⅱ平均值为(7.5±2.1)mm。②水平面上,左右两侧翼腭窝第一二层其前、后壁主要表现为凸面均向后的双弧形80%(24侧);第三四层主要表现为凸面相对的双弧形约66.7%(20侧);第五六层主要表现为管形60%(18侧);第7~10层则全部表现为管形。水平面上,第1~6层翼腭窝左右径大于前后径,第7~10层翼腭窝左右径约等于前后径。左右两侧样本间翼腭窝各层面径值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骨性翼腭窝断层解剖学研究弥补了对其局部解剖的局限,为翼腭窝影像学及相关外科手术提供了可靠的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 翼腭窝 断层解剖 冠状面 水平面
下载PDF
护理本科系统解剖学试卷分析与思考
18
作者 肖莉 毕文杰 石清明 《西部医学》 2012年第4期821-822,共2页
目的分析并评价2010级护理本科系统解剖学期末考试试卷,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我校2010级护理本科专业203份系统解剖学试卷进行分析。结果考试成绩呈负偏态分布,平均成绩为71.04分,标准差为11.302分,难度系数为0.7... 目的分析并评价2010级护理本科系统解剖学期末考试试卷,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我校2010级护理本科专业203份系统解剖学试卷进行分析。结果考试成绩呈负偏态分布,平均成绩为71.04分,标准差为11.302分,难度系数为0.710,区分度为0.262,信度为0.585。结论本试卷较全面地评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反映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较差、试题难度偏低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命题质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解剖学 试卷分析 教学评价
下载PDF
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特点及体会
19
作者 肖莉 石清明 +2 位作者 毕文杰 石钊 卢辰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2年第1期72-73,共2页
护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学好解剖学是开展护理工作的基础。当前护理专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在进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时应以解决临床护理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本文通过分析护理专业教育特点及解剖学教学特点,就该专业解剖学教... 护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学好解剖学是开展护理工作的基础。当前护理专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在进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时应以解决临床护理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本文通过分析护理专业教育特点及解剖学教学特点,就该专业解剖学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实验教学的开展等方面谈谈几点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业 解剖学 教学特点 体会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人体解剖学》APP的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刚显 董越娇 +2 位作者 周开丽 张昱希 李健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期95-98,共4页
随着人们对信息共享的不断追求,“互联网+”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同时也向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移动学习和碎片式学习更符合时代的发... 随着人们对信息共享的不断追求,“互联网+”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同时也向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移动学习和碎片式学习更符合时代的发展。因此我们开发《人体解剖学》APP,使之与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不仅适应当代医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有效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互联网+ 移动学习APP 碎片化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