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王新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S01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析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间在该公司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的患者作为试验对象,计入100例,均予以实施荧光RT-PCR法检验、常规反转录RT-PCR法检验,分别计入试验组、对照组,对比两... 目的探析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间在该公司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的患者作为试验对象,计入100例,均予以实施荧光RT-PCR法检验、常规反转录RT-PCR法检验,分别计入试验组、对照组,对比两组检验效果。结果试验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升阳性检出率,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合理选用,可为临床后续治疗方案的设定提供更充分、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检验 检验价值
下载PDF
ENA抗体与体液免疫检验在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张凤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S01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以ENA抗体、体液免疫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以及同期到该公司合作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健康者,各40例,均进行ENA抗体、体液免疫检验,分析患者相关... 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以ENA抗体、体液免疫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以及同期到该公司合作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健康者,各40例,均进行ENA抗体、体液免疫检验,分析患者相关指标阳性率,以及免疫指标水平。结果SLE患者IgG、IgA、C3、C4、ENA抗体等指标阳性率比健康受检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IgG、IgM、IgA等免疫水平比健康受检者高,SLE患者C3、C4免疫水平比健康受检者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通过开展ENA抗体、体液免疫检验诊断SLE患者效果显著,能够直观的了解到患者免疫功能,以及相关指标阳性情况,便于医者对症进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ENA抗体检验 体液免疫检验 诊断效果
下载PDF
婴儿会阴部软纤维瘤合并副阴囊1例
3
作者 程鑫 孙杰 张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46-246,共1页
婴儿软纤维瘤少见,副阴囊则更为罕见,作者近期收治1例会阴部软纤维瘤合并副阴囊的患儿,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软纤维瘤 会阴部 阴囊 婴儿
下载PDF
17000名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筛查 被引量:40
4
作者 吕康模 熊业华 +10 位作者 俞皓 邹玲 冉隆荣 刘德顺 殷勤 徐应文 方雪 宋祖玲 黄丽佳 谭大勇 张治位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7-552,共6页
目的应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对新生儿进行致聋基因突变筛查,评估成都地区新生儿中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的突变频率和类型。方法收集成都地区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送检的17000名新生儿足跟血制成干血斑,应用微阵列芯片法检测中国人常见的... 目的应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对新生儿进行致聋基因突变筛查,评估成都地区新生儿中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的突变频率和类型。方法收集成都地区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送检的17000名新生儿足跟血制成干血斑,应用微阵列芯片法检测中国人常见的4个致聋基因的9个突变位点,包括GJB2基因(35delG、176dell6、235delC、299delAT)、GJB3基因(538C〉T)、SLC26A4基因(IVS7—2A〉G、2168A〉G)、线粒体DNA12SrRNA基因(1555A〉G、1494c〉T)。对所有阳性结果和随机抽取2%的阴性结果进行测序验证。结果17000名新生儿中检出突变者542例,其中GrJB2235delC254例、176del1615例、299delAT55例,GJB3538C〉T23例,SLC26A42168A〉G17例、IVS7—2A〉G128例,线粒体12SrRNA1494C〉T4例、1555A〉G42例(含2例复合性突变中有1555A〉G均质突变);另外检出复合性突变6例,分别为GJB2235delC杂合突变伴有SLC26A4IVS7—2杂合突变和线粒体DNA12SrRNA1555A〉G均质突变各1例,GJB2299delAT杂合突变伴有GJB3538C〉T杂合突变和线粒体DNA12SrRNA1555A〉G均质突变各1例、伴SLCg6A4IVS7—2A〉G杂合突变2例。测序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在受检的新生儿中,耳聋基因GJB2,GJB3,SLC26A4和12SrRNA突变总携带率达到3.19%;致药物性耳聋的线粒体DNA基因突变率达到0.27%;GJB2基因与SLCg6A4基因突变携带率达2.76%,占基因突变携带人群的86.5%。结论在无耳聋家族史的新生儿中,4个致聋基因突变均有携带者,GJB2基因突变高于SLC26A4基因突变,两者占比最大。致药物性耳聋的线粒体DNA12SrRNA基因突变在新生儿用药前及时发现,并终生避免接触氨基糖苷类药物,将有利于防止“一针致聋”的发生。在新生儿中开展耳聋基因筛查,对遗传性耳聋的早期诊断和预防,以及成年后的婚育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耳聋 GJB2基因 SLC26A4基因 12SRRNA基因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