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国光电子管厂特种漆包生产线的引进看谈判技巧
- 1
-
-
作者
吴固基
-
机构
成都国光电子管总厂
-
出处
《计划与管理》
1990年第4期59-60,42,共3页
-
文摘
国肖电子管总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专门试制和生产微波电子管的大型骨干企业。三十多年来,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九八六年开始转向民品生产,一九作作年三月经省计以委批准,开始了同国外五国公司进行特种漆包线技术改造项目的谈判,引进工作。由于在对外谈判中,注重和注意运用了谈判策略,方法和技巧,谈判获得了较大成功,不仅引进的生产线质量属上乘,而且价格是国内同行业引进中最低的,为国家节省了大笔外汇和资金。
-
关键词
国光电子管厂
特种漆包线生产线
技术引进
贸易谈判
-
分类号
F426.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一种改善国产热偶规管对热稳定性的方法
- 2
-
-
作者
罗世敏
-
机构
国营成都国光电子管总厂
-
出处
《真空》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2-48,共7页
-
文摘
由该方法制造的带自补偿热偶真空规管已申请中国专利 国产热偶规管是我国目前应用最普遍的粗低真空测控传感器。国产热偶规管的对热稳定性与美国DV系列热堆规管相比存在着明显差距,其原因就在于规管中的热端接点和冷端接点的热学特性不一致。国产规管中冷端接点的热惯性比热端接点大得多,从而使冷端接点的温度响应比热接点慢得多。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能将国产规管冷端的热惯性降低到与热端接点相当的程度。采用本方法不仅能提高国产热偶规管的热稳定性,而且还不需要对原来所配的真空计作任何改动,故极易推广普及。 并在文末附录部分对“环境热辐射与安装方位对热偶规的影响”一文(《真空1990(1)51~54)的理论推导和结论提出质疑。
-
关键词
热偶规管
热稳定性
真空计
-
分类号
TB772
[一般工业技术—真空技术]
-
-
题名难熔金属激光焊接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吴长贵
王先秀
-
机构
国营成都国光电子管总厂
-
出处
《激光技术》
CAS
CSCD
1989年第6期11-17,共7页
-
文摘
本文论述了难熔金属零部件激光焊接工艺的研究及应用。通过大量的科学试验,成功地将激光焊接技术用于钨-钨、钼-钼、钨-钼、钨-钽、及钼-钽等零部件的焊接,均收到可喜的效果。
-
关键词
难熔金属
零部件
激光焊接
-
分类号
TG456.7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
-
题名一种四极质谱残余气体分析的实用方法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罗世敏
-
机构
成都国光电子管总厂电子产品研究所
-
出处
《真空》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8-35,共8页
-
文摘
高真空系统残气分析对提高电真空器件的性能、质量和寿命具有重要作用。四极质 谱计与微机联用是必然的趋势。四极质谱计与微机联用是必然的趋势。四极质谱定性分 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绝对灵敏度常数法和相对灵敏度常数法可以通过四极质谱计的灵 敏度定义相互联系起来。以相对灵敏度常数法为基础,将四极质谱计与电离真空计结合 起来,进行分压强和总压强测定的方案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能得到更好的重复性。
-
关键词
质谱检漏仪
真空检漏
-
分类号
TB774.3
[一般工业技术—真空技术]
-
-
题名一种改进型热偶规管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罗世敏
-
机构
成都国光电子管总厂
-
出处
《真空与低温》
1990年第4期10-14,共5页
-
文摘
针对国产热偶规管与国外同类规管对热稳定性方面存在的差距,具体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然后剖析了现有的补偿规管法在改善国产规管对热稳定性方面的效果和存在的问在题。着重介绍了自动补偿技术以及采用该技术改进国产热偶规管的实际效果。改进型热偶规管不仅能自动对热学因素的动、静变化进行补偿,具有最小的温度误差。而且还能直接配用现有的对应热偶真空计或带热偶的复合真空计,具有推广价值。
-
关键词
真空规
误差分析
稳定性
-
分类号
TB722
[一般工业技术—真空技术]
-
-
题名JGD型多功能固态继电器的原理和应用
- 6
-
-
作者
袁嗣中
詹为
-
机构
成都国光电子管总厂
-
出处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16-17,20,共3页
-
文摘
本文介绍JGD 固态继电器的原理、特点、技术指标以及典型应用。此继电器除具有SSR 固态继电器的功能外,还有一种用阻抗的变化来控制输出的通断的功能,可直接与传感器连接,使控制电路大大简化。此继电器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磁场耦合
光敏电阻
固态继电器
-
分类号
TM58
[电气工程—电器]
-
-
题名冲多孔冲模的设计
- 7
-
-
作者
胡婉红
-
机构
成都国光电子管总厂
-
出处
《模具技术》
1993年第3期35-37,共3页
-
文摘
1、概述冲多孔模具是为了冲制“收集极片”而设计的,冲件如图1所示.共105只孔.分布密集,孔距为4mm,材料厚度为0.1mm。材料为镍带 Ni6,性较饮。在通常情况下,用级进模加工.有20个工步。这样加工的累积误差很大,难以保证孔距的精度。如用冲孔模,一次冲出105只孔,则模具的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且强度不高.影响使用寿命。现在采用新设计的模具解决了上述问题。
-
关键词
冲模
多孔冲模
设计
-
分类号
TG385.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