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8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文用语与新闻传播学术语的互动交融 被引量:1
1
作者 唐凤英 《中国科技术语》 2024年第2期73-80,共8页
公文用语与新闻传播学术语的互动交融,是新闻传播学术语的“非术语化”和公文用语的“新闻传播学术语化”的生动体现,亦是新闻学与政治密切相关的表现之一。这种互动交融主要通过公务文件对新闻传播学术语的使用和《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 公文用语与新闻传播学术语的互动交融,是新闻传播学术语的“非术语化”和公文用语的“新闻传播学术语化”的生动体现,亦是新闻学与政治密切相关的表现之一。这种互动交融主要通过公务文件对新闻传播学术语的使用和《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对公文用语的参考吸纳来实现,表现为散点式基础互动和专题式深度交融两种方式,其中散点式基础互动为主要形态。专题式深度交融往往涉及特定领域和具有较强约束力的法规或政策文件,其所使用的附带释义的术语具有更明确的意指和规范性,为《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的编制构建了参考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学术语 传播学术语 公文用语 《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 互动交融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播的文化审思
2
作者 夏迪鑫 宋巧丽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年第4期117-122,共6页
随着大众媒介为传统艺术赋权,非遗成为新媒体内容产品生产与传播的重要文化元素,非遗传播以文化星丛样态掀起特定潮流,从生活品用、生活方式到思想文化等方面介入生活,对传统文化创新传播产生深远影响。种种实践改写了新媒介与老手艺的... 随着大众媒介为传统艺术赋权,非遗成为新媒体内容产品生产与传播的重要文化元素,非遗传播以文化星丛样态掀起特定潮流,从生活品用、生活方式到思想文化等方面介入生活,对传统文化创新传播产生深远影响。种种实践改写了新媒介与老手艺的嵌入方式,也暴露出时尚话语捆绑、媒介虚拟共情与非遗庸俗化的隐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尚批判
下载PDF
广电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勋宗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81-86,共6页
文章根据成都大学城市型应用性综合大学的性质,对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提出必须改革现行的教学计划,整合课程资源,加强和完善广电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培养和引进"双师型... 文章根据成都大学城市型应用性综合大学的性质,对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提出必须改革现行的教学计划,整合课程资源,加强和完善广电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并依托专业实验室,创新实验项目,用实验项目取代学年论文,学生毕业论文则可以自主选择学术论文或项目成果的形式完成。对于文科学院,这种探索与实践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 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 探索 实践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素质“冰山模型”构建研究
4
作者 刘茜 段婷婷 曾内圣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3年第1期231-248,共18页
新文科建设的要求被提出之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就必须立足于新文科建设的高度来推进。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混合方法探析新文科背景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素质结构。研究发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素质由专业知识、专... 新文科建设的要求被提出之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就必须立足于新文科建设的高度来推进。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混合方法探析新文科背景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素质结构。研究发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素质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思政素质、职业素质和个性与动机五个维度构成;前两个维度为基准性素质,易测易评,显而易见,如冰山水上部分;后三个维度为鉴别性素质,具有隐性特征,如冰山水下部分;基准性素质的提高以鉴别性素质的培养为基础和支撑,鉴别性素质是新闻传播人才能否成就卓越的关键。基于此,本研究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五维素质结构模型命名为冰山模型,该模型的构建为高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方向指引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人才素质 冰山模型 混合研究
下载PDF
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研究--以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为例
5
作者 黄李文超 陈倩龄 《办公室业务》 2021年第14期27-28,共2页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立足学院专业特点,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基层党组织品牌化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创新党建载体,深化党建内涵,丰富党建形式,形成长效机制,充分实现了党建工作的育人功能和服务功能。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党建工作 品牌化建设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形象跨文化传播的维度及路径研究
6
作者 安静 《传媒》 2024年第8期75-76,78,共3页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级别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不仅关系到大湾区自身的发展,而且对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际竞争与合作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对粤港澳大湾区形象跨文化传播的维度及其在传播过程中所面临的挑...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级别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不仅关系到大湾区自身的发展,而且对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际竞争与合作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对粤港澳大湾区形象跨文化传播的维度及其在传播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确保传播方向正确性、加强传播过程规范性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等具体对策,以求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形象跨文化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形象 国际竞争力 跨文化传播
下载PDF
对电视新闻传播中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思考
7
作者 苗倬鼐 《美化生活》 2023年第18期155-157,共3页
下载PDF
互动传播:新媒体与学生党建工作载体的创新——以成都大学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静 李建峰 王佳政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年第5期63-65,共3页
作为"工具"的新媒体,本身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然对其合理运用,可很好地服务高校党建工作。文章以成都大学党校教育平台、网上党员之家、电子党刊等学生党建工作载体为样本,以互动传播为分析理论,提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载体的... 作为"工具"的新媒体,本身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然对其合理运用,可很好地服务高校党建工作。文章以成都大学党校教育平台、网上党员之家、电子党刊等学生党建工作载体为样本,以互动传播为分析理论,提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载体的创新路径为:选择立体化信息,构建多功能平台,应用多传播渠道,建立良性互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互动传播
下载PDF
信息传播方式与重特大事件新闻应急机制的构建——以5·12地震中的成都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艾莲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66-68,共3页
"5.12"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和信息发布以其实时、公开、透明赢得广泛赞誉,震后传统媒体的第一反应,政府的新闻发布方式、机制,新媒体的功用等都值得反思。总结汶川大地震信息的传播方式对建立高效的重特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的... "5.12"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和信息发布以其实时、公开、透明赢得广泛赞誉,震后传统媒体的第一反应,政府的新闻发布方式、机制,新媒体的功用等都值得反思。总结汶川大地震信息的传播方式对建立高效的重特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新闻宣传和管理应急机制,确保重特大事件面前信息畅通,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工作,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应急机制 传播途径 新媒介 重特大事件 5.12大地震
下载PDF
符号、技术与社会——宋代文学传播的观念更新及其意识自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5-109,共5页
与文学传播活动的繁盛相应,宋代出现了文学传播观念的更新与意识的自觉。宋代士子不仅追求立言不朽,并将之提升到居于立功、立德之先的地位。他们最早对印刷技术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对其强大传播效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在社会关系上,他们从... 与文学传播活动的繁盛相应,宋代出现了文学传播观念的更新与意识的自觉。宋代士子不仅追求立言不朽,并将之提升到居于立功、立德之先的地位。他们最早对印刷技术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对其强大传播效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在社会关系上,他们从对名公巨卿的品题延誉的追逐延伸到对公正的文学评论的呼吁。对作品之汇聚,从"好事者"的简单收罗到门人故旧的自觉编次;对于音乐传唱,他们将辅佐教化的工具变成了文学推广的"媒介"。这些,都显示出宋代已经是一个文学传播高度自觉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文学 传播 自觉
下载PDF
“成都通实践教学”:高校地方文化教育创新尝试
11
作者 周翔宇 唐婷 周上群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33-137,共5页
成都大学开设的"成都通实践教学"是将地方文化引入高校教学的人才培养课程。该课程通过复合型课程体系,独具特色的配套教材,科学严谨的实践环节和丰富多元的课外教学,使当代大学生对地方文化、民俗风情和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形... 成都大学开设的"成都通实践教学"是将地方文化引入高校教学的人才培养课程。该课程通过复合型课程体系,独具特色的配套教材,科学严谨的实践环节和丰富多元的课外教学,使当代大学生对地方文化、民俗风情和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形成系统认识,便其实践运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这一课程将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及文化传承职能较好地结合起来。其设计思想、实施模式可以为其他高校开设地方文化教育课程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通” 实践 地方文化 天府文化
下载PDF
有关虚拟仿真技术在《影视文学》教改中的思考
12
作者 张睿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2期0070-0073,共4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仿真技术为影视类课程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本文将着重探讨虚拟仿真技术在情境再现、角色扮演、互动体验等方面为《影视文学》课程如何实现更真切的启发性实践体验。虽然目前虚拟仿真技术在《影视文学》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仿真技术为影视类课程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本文将着重探讨虚拟仿真技术在情境再现、角色扮演、互动体验等方面为《影视文学》课程如何实现更真切的启发性实践体验。虽然目前虚拟仿真技术在《影视文学》涉及到一些东西文化交流的作品教学中还存在不少可操作性层面的一些困难,但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不断探索,在加强其优势的准备下,以更好地去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影视文学》教学 跨文化交流 情境再现 角色扮演
下载PDF
城市国际传播的实践困境与效能提升——以成都大运会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骋 《传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6-58,共3页
当前,我国在国际舆论环境中的影响力显著增强。但“西强东弱”的话语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性扭转,甚至还出现了新的话语攻讦现象。城市国际传播当前在叙事话语体系、数字平台建设和受众认知差异等方面面临着一些困境。本文结合成都大运会的... 当前,我国在国际舆论环境中的影响力显著增强。但“西强东弱”的话语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性扭转,甚至还出现了新的话语攻讦现象。城市国际传播当前在叙事话语体系、数字平台建设和受众认知差异等方面面临着一些困境。本文结合成都大运会的对外传播实践,认为未来城市国际传播建设应该立足于城市名片,打造多元主体共在的行动者传播网络,加强主流媒体在海外数字平台的议题设置能力,运用兼具“信息模式”与“故事模式”的叙事技巧,提升跨文化共情传播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国际传播 叙事方式 传播能力
下载PDF
数字人文影响下数字艺术史的研究实践与创新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斌 《媒介批评》 2023年第1期390-405,共16页
进入数字时代后,与数字人文相结合似乎已经成为人文艺术学科的重要发展路径。在数字人文理念影响下,图像识别、目标分类、深度计算等数字技术与艺术史研究深度交融,不断催生新的学术认知。一方面,数字艺术空间打破时空限制,使艺术史研... 进入数字时代后,与数字人文相结合似乎已经成为人文艺术学科的重要发展路径。在数字人文理念影响下,图像识别、目标分类、深度计算等数字技术与艺术史研究深度交融,不断催生新的学术认知。一方面,数字艺术空间打破时空限制,使艺术史研究从静态走向动态,呈现“历史视角”。另一方面,“数值化”打破数字图像限制,使艺术史研究实现基于生成模型与深度学习的自主分析,摆脱“主观影响”。随着数字技术与艺术史研究的进一步交叉融合,数字艺术史将成为艺术学领域交叉学科建设的重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数字艺术史 视觉相似性 数字技术
下载PDF
媒介变革背景下数字文学的新文学特征
15
作者 李斌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108,共8页
进入数字时代,文学将如何发展?一方面,人们主张回归经典,还原阅读的本质;另一方面,数字文本、数字化阅读等数字化应用场景也在迅速拓宽。其中,融合文字、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功能的数字文本逐渐实现了对传统文本的替代和超越,使文学趋于... 进入数字时代,文学将如何发展?一方面,人们主张回归经典,还原阅读的本质;另一方面,数字文本、数字化阅读等数字化应用场景也在迅速拓宽。其中,融合文字、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功能的数字文本逐渐实现了对传统文本的替代和超越,使文学趋于数字化、虚拟化,并在数字空间中重构了作者、作品与读者等文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凸显出有别于传统文学的差异化特征。同时,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新技术塑造的交互式与沉浸式体验,创新了文学表达方式与研究范式,推动了新一轮文学变革。在媒介变革背景下,文学正在经历一场数字化转型,不断呈现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变革 数字文学 文学变革 虚拟现实 人机交互
下载PDF
新闻传播学科术语建设的政策规范与支持
16
作者 唐凤英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1-53,共3页
新闻传播学科术语的规范化是为学科话语体系建设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现阶段有关新闻传播学科术语建设的政策规范与支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与学科名词审定直接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二是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行业标准、业务规范中涉... 新闻传播学科术语的规范化是为学科话语体系建设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现阶段有关新闻传播学科术语建设的政策规范与支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与学科名词审定直接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二是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行业标准、业务规范中涉及术语规范使用的相关条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学 传播学 学科术语 政策规范 学科话语体系
下载PDF
新时代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分段式结构叙事研究
17
作者 王佳政 李建峰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7期67-69,共3页
新时代的主旋律电影具有凝聚民意、打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作用,《我和我的家乡》作为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代表作,通过运用分段式叙事结构表达历史与现实的特定主题,在叙事时间与叙事结构上保证了故事的完整性,体现了影视本体理论回归,符合... 新时代的主旋律电影具有凝聚民意、打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作用,《我和我的家乡》作为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代表作,通过运用分段式叙事结构表达历史与现实的特定主题,在叙事时间与叙事结构上保证了故事的完整性,体现了影视本体理论回归,符合观影文化转型,此为主旋律电影承载主流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提供了理论框架和现实路径。分段式主旋律电影可成为新时代中国重要的电影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分段式结构 电影叙事
下载PDF
唐宋时期成都人居生态文化探析
18
作者 马英杰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7期38-41,共4页
唐宋时的成都生态特色明显,蕴含的生态文化值得探析。以文学文献为据,得出当时的人居环境有亲水、热衷于花木、朴质自然三方面特点。人居环境的优良离不开生态文化对古人的影响。深入探析生态特点背后的生态文化,形成了秾艳自然的审美... 唐宋时的成都生态特色明显,蕴含的生态文化值得探析。以文学文献为据,得出当时的人居环境有亲水、热衷于花木、朴质自然三方面特点。人居环境的优良离不开生态文化对古人的影响。深入探析生态特点背后的生态文化,形成了秾艳自然的审美趣味、和谐的生活美学。与此同时,鲜明特色的人居环境又进一步强化和影响生态文化。因此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生态文化 唐宋时期 公园城市 成都 宜居
下载PDF
基于“问题式”教学法的高校海外华文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9
作者 邱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7期0120-0123,共4页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的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都开设了海外华文文学课程,作为一种新兴且独立的教学对象,它一般被划分在选修课或素质拓展课的教学范畴。与传统的文学类课程不同,对如何教授海外华文文学,各个高校还没有达成普遍性的共识。本...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的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都开设了海外华文文学课程,作为一种新兴且独立的教学对象,它一般被划分在选修课或素质拓展课的教学范畴。与传统的文学类课程不同,对如何教授海外华文文学,各个高校还没有达成普遍性的共识。本文就该课程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方面,引入了“问题式”教学法,即通过问题式教学法的“提、分、学、议、结”五个阶段,在该课程教学中建立多层次的问题体系,在梳理和制定该课程教学大纲及其内容的同时,尝试建立起一种新的课程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问题式”教学法 课程与教学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传播学教学的转型升级
20
作者 车南林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95-96,共2页
新闻传播融合发展,对培养人才提出新要求。传播学课程作为新闻传播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需转型升级。本文从打破陈规、建立新制、回归多学科交叉状态等六个维度进行阐述,以期对传播学课程建设有所助益。
关键词 新文科 新闻传播教育 传播学课程 应用型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