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健康课程效果及对大学生人生意义感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郑涵予 卢勤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9期1395-1398,共4页
目的调查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在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上的作用以及对大学生人生意义感的影响因素。方法在成都大学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程的班级中,随机抽取566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进行间隔16周的前后测评估,... 目的调查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在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上的作用以及对大学生人生意义感的影响因素。方法在成都大学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程的班级中,随机抽取566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进行间隔16周的前后测评估,并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自编课程效果问卷调查。结果前后测数据对比显示课程前后学生在人生意义体验上存在显著差异(t=-5.635,P<0.001);在人生意义追寻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755,P<0.05)。在前测中专业满意度(F=10.667,P<0.001)、家庭气氛(F=3.951,P<0.01)、家庭教养方式(F=3.614,P<0.01)显著影响人生意义体验。结论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对于大学生人生意义感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心理学 人生意义 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
下载PDF
糖调节异常者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治疗方案的编制及疗效 被引量:8
2
作者 卢勤 张岚 +5 位作者 李旭 李晓靖 陈蒂丝 廖红 宫飙 孙学礼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08-813,共6页
目的:编制一套针对糖调节异常者的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治疗方案,并初步考察方案对糖调节异常者血糖控制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在深度访谈、文献分析、专家论证基础上编制心理治疗方案。选取糖调节异常者38例,随机分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治... 目的:编制一套针对糖调节异常者的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治疗方案,并初步考察方案对糖调节异常者血糖控制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在深度访谈、文献分析、专家论证基础上编制心理治疗方案。选取糖调节异常者38例,随机分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治疗组(简称团体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另外,对团体治疗组进行连续6次的认知行为团体治疗。通过血糖测试、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两组在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及心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团体治疗组治疗后空腹指尖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低于治疗前[(5.8±0.7)mmol/L vs.(6.6±1.1)mmol/L,(8.9±2.3)mmol/L vs.(11.0±3.1)mmol/L;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空腹指尖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与治疗前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1±0.8)mmol/L vs.(6.2±0.7)mmol/L,(9.2±2.8)mmol/L vs.(9.1±2.2)mmol/L;均P>0.05];团体治疗组治疗后SAS和SDS得分均下降[(40.2±5.4)vs.(45.3±9.6),(32.5±4.2)vs.(37.9±8.3),均P<0.05],SSRS总分及主观支持得分上升[(41.0±8.0)vs.(39.5±8.0),(22.8±3.9)vs.(19.6±3.9);P<0.05或0.001],而对照组未发生显著变化(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对糖调节异常者的血糖水平及抑郁、焦虑情绪、社会支持等具有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调节异常 认知行为团体治疗 方案编制 疗效 临床试验
下载PDF
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冲突现象调查与对策——以成都高校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亢旭东 卢勤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94-98,共5页
性别角色冲突是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国内对女大学生群体性别角色冲突的研究却很少。用自编的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冲突问卷》对成都市5所高校573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女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冲突... 性别角色冲突是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国内对女大学生群体性别角色冲突的研究却很少。用自编的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冲突问卷》对成都市5所高校573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女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冲突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生源地的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冲突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女和非独生女的性别角色冲突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对她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关注其性别角色冲突特点,开展积极心理学取向的教育,引导她们正确认识自身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类指导、重点帮扶,同时还要鼓励男性参与到女性的性别角色教育中来,使女大学生正确认识性别角色冲突现象并接纳灵活的性别角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冲突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点面结合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旭 卢勤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2-134,共3页
针对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应以积极理念为引导,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点面结合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转变视角 点面结合模式构建
原文传递
父母教养方式对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影响:性别角色冲突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卢勤 亢旭东 李旭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2-96,共5页
以809名来自初高中的男性青少年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性别角色冲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 34.4%的男性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来自农村的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检出率显著高于来... 以809名来自初高中的男性青少年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性别角色冲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 34.4%的男性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来自农村的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检出率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男性青少年;有重大创伤经历的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检出率显著高于来自无重大创伤经历的男性青少年;2性别角色冲突在父母教养方式对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男性青少年 性别角色冲突 心理亚健康 中介作用
原文传递
自我和谐在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与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旭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6年第1期79-82,共4页
为考察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的特点,探索自我和谐在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与幸福感间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809名男性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男生在... 为考察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的特点,探索自我和谐在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与幸福感间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809名男性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男生在男性间限制性亲密行为方面体验到的冲突显著高于初中男生;高二男生在工作学习和家庭冲突方面体验到的冲突显著高于初中男生;性别角色冲突、自我和谐与幸福感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自我和谐在工作学习和家庭冲突与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我和谐在限制性情感与幸福感之间、在父母期待与幸福感之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建议重视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特点,以自我接纳为导向进行性别角色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青少年 性别角色冲突 自我和谐 幸福感
下载PDF
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量表在中国青少年中的修订 被引量:5
7
作者 卢勤 亢旭东 +3 位作者 李旭 郑涵予 刘孝群 邵昌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在中国青少年中修订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量表。方法:以整群抽样法选取1230名男性青少年,对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量表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1量表包括28个条目;2探索性因素分析得... 目的:在中国青少年中修订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量表。方法:以整群抽样法选取1230名男性青少年,对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量表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1量表包括28个条目;2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包括对成功和成就的需求、限制性情感表达、同性间限制性亲密行为和工作、学业与家庭的冲突、父母期待五个因子,共解释54.369%的方差变异;3修订后的量表信效度良好:总量表与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9、0.607、0.761、0.691、0.746、0.808,一个月后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66、0.791、0.797、0.770、0.781、0.714,与自我和谐量表表现出良好的效标关联效度。结论: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量表(中国青少年版)五因子结构稳定,各项心理学测量指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青少年 性别角色冲突 信效度
原文传递
大学生家庭因素对生命意义感及自杀意向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李旭 卢勤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家庭因素对生命意义及自杀意向的影响,为高校生命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成都市某高校284名大学生,使用生活目的测试量表(PIL)及自编家庭背景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生生命意义总分、对生命热诚、生活目标... 目的探讨大学生家庭因素对生命意义及自杀意向的影响,为高校生命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成都市某高校284名大学生,使用生活目的测试量表(PIL)及自编家庭背景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生生命意义总分、对生命热诚、生活目标、对未来期待得分均低于女生(P值均<0.05);独生子女逃避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P<0.05);家庭气氛和谐的学生生命意义总分、对生命热诚、自主感得分均高于家庭气氛不和谐的学生(P值均<0.05);寄居家庭学生的自主感低于其他家庭结构类型的学生(P<0.05);自杀意向的发生率受到与父母共同生活、留守经历、家庭气氛、家庭结构等因素的影响(P值均<0.05);与父母共同生活及家庭气氛是自杀意向保护因素,逃避是自杀意向危险因素。结论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不容乐观,家庭是影响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及自杀意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特征 生命价值 自杀 学生
原文传递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生命意义的关系:乐观的中介和调节作用 被引量:35
9
作者 李旭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调查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并探讨社会支持、乐观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乐观和生命意义感量表对4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有61.8%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9.0%的大学生缺乏生命意义感;(2)乐观在朋... 目的:调查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并探讨社会支持、乐观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乐观和生命意义感量表对4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有61.8%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9.0%的大学生缺乏生命意义感;(2)乐观在朋友支持与生命意义感、他人支持与生命意义感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家庭支持对生命意义感具有直接预测作用;(3)乐观在他人支持与生命意义感间起调节作用。结论: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不容乐观,生命教育不仅要重视社会支持等环境因素,更应该从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意义感 乐观 中介作用 调节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