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P方案结合PD-1抑制剂治疗NSCLC的疗效及对Survivin蛋白、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利民 罗敏 +1 位作者 胡萍 高利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分析GP方案结合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Survivin蛋白、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105例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及观察组(53... 目的分析GP方案结合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Survivin蛋白、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105例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及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GP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PD-1抑制剂进行治疗。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urvivin蛋白、CD4+、CD8+、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urvivin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Survivin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CD4+、CD4+/CD8+、NK细胞水平比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方案结合PD-1抑制剂治疗能有效提升NSCLC患者的疗效及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自然杀伤细胞 生活质量 免疫功能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下载PDF
茯苓酸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
2
作者 杜宇 尹华强 +1 位作者 王菊 郑益阳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茯苓酸(PA)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10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1 mg/kg茯苓酸(PA-L组)、5 mg/kg茯苓酸(PA-M组)、10 mg/kg茯苓酸(PA-H组)、10 mg/kg茯苓酸+10 mg/kg ... 目的探讨茯苓酸(PA)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10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1 mg/kg茯苓酸(PA-L组)、5 mg/kg茯苓酸(PA-M组)、10 mg/kg茯苓酸(PA-H组)、10 mg/kg茯苓酸+10 mg/kg CXCL12(PA-H+CXCL12组),每组18只。除Control组外,其他各组均构建牙周炎模型。造模后,PA-L组、PA-M组、PA-H组分别经腹腔注射1、5、10 mg/kg茯苓酸,PA-H+CXCL12组经腹腔注射10 mg/kg茯苓酸+10 mg/kg CXCL12,Control组、Model组均经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天1次,连续给药4周。检测牙周指数[菌斑指数(PLI)评分、出血指数(SBI)评分];取各组大鼠腹主动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IL-1β;用micro-CT测量牙槽嵴顶到釉牙骨质界的距离(CEJ-AC),观察牙槽骨吸收情况;HE染色后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牙周组织中IL-1β、OPG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牙周组织中趋化因子12(CX-CL12)、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牙龈上皮出现糜烂,有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组织水肿,结构损伤,排列紊乱,牙槽骨高度明显降低,可见大量骨吸收陷窝,PLI评分、SBI评分、CEJ-AC、TNF-α、IL-6、IL-1β及CXCL12、CXCR4蛋白表达高,OPG蛋白表达低(P均<0.05);与Model组比较,PA-L组、PA-M组、PA-H组牙周组织炎症逐渐减轻,结构损伤减轻,牙槽骨高度变浅,PLI评分、SBI评分、CEJ-AC、TNF-α、IL-6、IL-1β及CX-CL12、CXCR4蛋白表达依次降低,OPG蛋白表达依次升高(P均<0.05);与PA-H组比较,PA-H+CXCL12组牙周组织炎症加重,水肿明显,结构排列紊乱,损伤严重,PLI评分、SBI评分、CEJ-AC、TNF-α、IL-6、IL-1β、CXCL12、CXCR4蛋白表达高,OPG蛋白表达低(P均<0.05)。结论茯苓酸可通过调控CXCL12/CXCR4信号通路抑制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茯苓酸 趋化因子12/趋化因子受体4 牙槽骨吸收 炎症反应 大鼠
下载PDF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辅助治疗对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炎性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卢薇 向龙 +2 位作者 付华 吴李萍 陈秀兰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辅助治疗对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炎性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117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辅助治疗对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炎性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117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相关指标、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TNF-α、IL-6、CRP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以研究组降低最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EV1、FVC、MMEF水平均明显上升,其中以研究组升高最为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辅助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肺功能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支原体肺炎 儿童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用力肺活量
下载PDF
富含亮氨酸的α2糖蛋白1通过RUNX1/OPN信号调节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2
4
作者 曾强 张宇 +2 位作者 陈辉 石珂 周丽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562-567,共6页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的α2糖蛋白1(LRG1)通过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骨桥蛋白(OPN)轴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调节作用。方法测定体外培养的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与人NSCLC细胞系A549、NCI-H838、NCI-H1650中LRG1、...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的α2糖蛋白1(LRG1)通过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骨桥蛋白(OPN)轴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调节作用。方法测定体外培养的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与人NSCLC细胞系A549、NCI-H838、NCI-H1650中LRG1、RUNX1与OPN表达,以随机数字表法将体外培养的人NSCLC细胞系A549随机分为对照组、LRG1敲低组、阴性对照组、RUNX1过表达组、LRG1敲低+RUNX1过表达组,细胞分组转染质粒后,检测各组A54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凋亡蛋白(Bcl-2、caspase-3、Bax)及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N-cadherin、E-cadherin)表达、LRG1与RUNX1、OPN表达。结果与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相比,人NSCLC细胞系A549、NCI-H838、NCI-H1650中LRG1、RUNX1与OPN mRNA与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LRG1敲低组细胞EdU阳性率、迁移率、侵袭数、细胞LRG1、RUNX1与OPN mRNA及蛋白表达、细胞Bcl-2、N-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率、细胞caspase-3、Bax、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UNX1过表达组各指标变化与LRG1敲低组相反,且过表达RUNX1可逆转敲低LRG1对细胞各指标的作用。结论敲低LRG1可通过下调RUNX1、OPN表达而抑制NSCL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亮氨酸的α2糖蛋白1 RUNX1/OPN信号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迁移侵袭
下载PDF
儿科住院患者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鲁力文 吴星儒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08-1211,1228,共5页
目的研究住院患儿流感病毒合并不同类型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本院住院的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菌(G~+)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共110例,以其为研究组;抽选同期住院的11... 目的研究住院患儿流感病毒合并不同类型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本院住院的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菌(G~+)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共110例,以其为研究组;抽选同期住院的110例未合并G~+感染的流感病毒感染患儿为对照组,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以及Fisher检验以及χ^(2)检验方法分析入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流感病毒合并G~+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中,甲型与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分别为75例、35例,其中合并A群链球菌感染10例,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7例,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93例;16例患儿存在基础性疾病,110例患儿均未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且仅有1例在1年内接种流感疫苗;对照组中,甲流感染79例,乙流感染31例,5例基础性疾病,7例接种过肺炎球菌疫苗,13例在入组前1年内接种过流感疫苗。两组患儿临床特征比较,研究组患儿年龄小[(2.46±1.79)岁vs(5.01±2.44)岁,t=-7.436,P<0.001);接种流感疫苗少[0.91%(1/110)vs 11.82%(13/110),χ^(2)=7.433,P<0.05);基础疾病多[14.55%(16/110)vs 4.55%(5/110),χ^(2)=7.231,P<0.05);首次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时间多在48 h后[76.36%(84/110)vs 15.45%(17/110),χ^(2)=27.870,P<0.01);住院时间较长[(5.32±2.33)d vs(3.02±2.01)d,Z=-7.269,P<0.01);细菌培养情况及药敏结果显示,研究组93例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共收集96份阳性样本,肺炎链球菌对克林霉素与红霉素均产生耐药性,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曲松耐药率分别为1.01%、7.65%;对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均敏感;研究组所有患儿均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与抗生素治疗,经Logistic回归法得出,未接种流感疫苗、存在基础性疾病、首次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应用时间超过48 h是流感病毒合并G~+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会加重患儿病情,因此分析临床特征与高危因素以及有效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加强流感疫苗接种有助于减少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革兰阳性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三叶因子3、磷酸酪氨酸衔接蛋白1水平与肾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意君 曹颖 +3 位作者 徐晓辉 喻国 徐畅 邓洪波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7期3329-3332,3238,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三叶因子3(TFF3)、磷酸酪氨酸衔接蛋白1(APPL1)水平,并分析其与肾功能及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168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率(UACR)将患者分为正常...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三叶因子3(TFF3)、磷酸酪氨酸衔接蛋白1(APPL1)水平,并分析其与肾功能及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168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率(UACR)将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CR<30 mg/g,n=79)、微量白蛋白尿组(30 mg/g≤UACR≤300 mg/g,n=65)和大量白蛋白尿组(UACR>300 mg/g,n=24),另选择同期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7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四组受试者血清TFF3、APPL1水平、肾功能指标[血尿素(UREA)、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 C)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及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变化,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TFF3、APPL1水平与肾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四组受试者血清TFF3、APPL1、肾功能指标、TNF-α、IL-6及MCP-1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T2DM患者血清TFF3、APPL1、UREA、Scr、Cys C、TNF-α、IL-6及MCP-1水平均明显升高,而GFR显著下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P0.05);不同UACR水平的T2DM患者血清TFF3、APPL1、肾功能指标、TNF-α、IL-6及MCP-1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2DM患者血清TFF3、APPL1分别与UREA、Scr、Cys C、TNF-α、IL-6、MCP-1呈正相关(P<0.05),与GFR呈负相关(P<0.05),但是与IL-10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TFF3和APPL1可能通过影响肾功能及炎症反应而影响T2DM的发生及发展,可能作为T2DM临床诊断的生物学指标,为T2DM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三叶因子3 磷酸酪氨酸衔接蛋白1 肾功能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