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地区1465例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分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何盛华 周锐锋 +7 位作者 刘大凤 蔡林 王印 周晓飞 张毅 张春兰 刘晓霞 张峣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2-593,596,共3页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传染病医院近10年1 465例AIDS住院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住院期间总病死率15.49%,导致死亡的...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传染病医院近10年1 465例AIDS住院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住院期间总病死率15.49%,导致死亡的常见机会性感染是重症肺炎150例(74.6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47例(23.86%);常见的疾病种类是细菌性肺炎、肺孢子菌肺炎、深部真菌病、结核病;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口咽部、中枢神经系统、消化道、皮肤。同时患两种及以上的机会性感染疾病占50.77%;感染同时累及2个部位占42.18%、3个及以上占17.20%。结论四川地区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具有自身的临床特点,多部位及多种感染同时存在、病情复杂严重,是目前AI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机会性感染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合并弓形虫感染状况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晓灵 曹玲 +3 位作者 余昌秀 何盛华 蔡琳 周锐锋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678-680,共3页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合并弓形虫感染状况及其对艾滋病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以278例在我院住院的艾滋病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血,分离血浆,通过弓形虫核酸扩增(PCR)实验检测弓形虫DNA。同时检测CD+4T淋巴细胞和血浆病毒载量的水平...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合并弓形虫感染状况及其对艾滋病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以278例在我院住院的艾滋病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血,分离血浆,通过弓形虫核酸扩增(PCR)实验检测弓形虫DNA。同时检测CD+4T淋巴细胞和血浆病毒载量的水平。结果在278例艾滋病患者中合并弓形虫感染者8例,感染率为2.88%,其中87.5%的患者主要存在于CD+4T淋巴细胞低于50/μl的艾滋病感染者中。合并弓形虫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低于HIV单一感染者,而病毒载量则呈相反趋势。结论对艾滋病患者的管理,在监测CD+4T淋巴细胞的同时,应加强监测弓形虫的混合感染,可结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服药,降低混合感染造成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弓形虫DNA 混合感染
下载PDF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晓灵 陈红 +2 位作者 李文俊 张玲 辛隽 《四川医学》 CAS 2006年第11期1153-1154,共2页
目的分析成都地区2005年夏季流行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临床诊断的31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住院患者治疗上采取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抗感染和对症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宰杀、加工病死猪接触史,大多数患者有皮肤破口,起病急,... 目的分析成都地区2005年夏季流行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临床诊断的31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住院患者治疗上采取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抗感染和对症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宰杀、加工病死猪接触史,大多数患者有皮肤破口,起病急,潜伏期短,有严重的毒血症状,伴消化道症状,口唇疱疹、皮肤瘀点、瘀斑,听力下降和脑膜刺激征,周围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脑脊液示化脓性改变,病原学检测证实为猪链球菌血清2型,临床分为普通型、脑膜炎型、休克型、混合型,分别占9.6%、64.5%、6.5%、9.5%,治愈率93.55%,病死率6.45%。结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是急性细菌感染人畜共患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感染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基于microRNAs调控的慢性HBV感染的分子机制
4
作者 张传涛 刘业方 +7 位作者 黄群 刘真真 王德莉 杨鸿 辜海英 胡蓉 郑政隆 乔胃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184-1190,共7页
目的:从microRNAs(miRNAs)调控角度揭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例分为慢性HBV感染者组(含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HBV携带者)与正常组,借助Agilent Human miRNA 8×60k微阵列芯片检... 目的:从microRNAs(miRNAs)调控角度揭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例分为慢性HBV感染者组(含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HBV携带者)与正常组,借助Agilent Human miRNA 8×60k微阵列芯片检测血浆中miRNAs表达谱,求得两组间的差异表达miRNAs谱(P<0.05),借助miRNA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其靶基因并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Pathway分析.结果:两组间的差异表达miRNAs共69条(P<0.05),28条上调,41条下调;GO分析及Pathway分析得到其功能主要涉及生物黏附、转录正/负调控、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负调控、氮化合物的代谢过程的正/负调控、蛋白质定位、蛋白氨基酸的磷酸化、Notch信号传导途径、细胞凋亡、Wnt信号通路、Hedgehog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b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结论:慢性HBV感染受特异性mi RNAs调控,其调控涉及多个生命过程和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HBV感染 微小RNA 分子机制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HIV/AIDS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魏国 温贤敏 +5 位作者 范合璋 华欣 何永 蔡林 钟明 何盛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7期4-6,共3页
目的检测HIV/AIDS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后主要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并与HIV(一)者对照,探讨微创手术对HIV/AIDS患者主要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HIV/AIDS患者实施微创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将62例胆囊疾病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HIV+)30例,对照组... 目的检测HIV/AIDS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后主要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并与HIV(一)者对照,探讨微创手术对HIV/AIDS患者主要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HIV/AIDS患者实施微创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将62例胆囊疾病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HIV+)30例,对照组HIV(-)32例。用同样方法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于观察组术前1d,术后7d、30d检测血常规、CD4、CD8及其百分比和CD4/CD8。对照组于术前1d、术后7d抽外周血,用常规方法检测血常规。观察两组间术后切口感染、腹腔残余感染、肺部感染、机会性感染、围手术期死亡等指标。常规统计学方法处理所得数据。结果对照组术前1d、术后7d白细胞总数、淋巴和中性粒细胞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术前1d、术后7d白细胞总数、淋巴和中性粒细胞存在显著变化(P<0.05)。术前1d、术后30d白细胞总数、淋巴和中性粒细胞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术前1d、术后7dCD4、CD8计数及CD4/CD8前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前1d、术后30dCD4、CD8计数及CD4/CD8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术后恢复好,无重大并发症或致死并发症发生,无新增机会感染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结论 LC抑制HIV/AIDS的特异细胞免疫是短暂的。LC对多数HIV/AIDS是安全的,预后较好。T淋巴细胞亚群作为评估主要的风险指标,但需要结合临床分期,综合评估手术安全性。通过合理的术前评估、围手术期抗病毒治疗、术后积极控制机会性感染,HIV/AIDS施行LC手术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AIDS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细胞免疫
下载PDF
25例小儿重症肝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易冬玲 陈军华 刘作义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54-1255,1257,共3页
目的对小儿重症肝炎进行临床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5例小儿重症肝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存活病例与死亡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本组病例急性重症肝炎15例(60%)、亚急性重症肝炎10例(40%);住院期抢救治疗存活7例(... 目的对小儿重症肝炎进行临床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5例小儿重症肝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存活病例与死亡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本组病例急性重症肝炎15例(60%)、亚急性重症肝炎10例(40%);住院期抢救治疗存活7例(28%),死亡18例(72%)。病因分析显示:病因不明重症肝炎12例(48%),乙型肝炎6例(24%),巨细胞病毒肝炎3例(12%),EB病毒肝炎3例(12%),甲型肝炎1例(4%)。并发症:肝性脑病18例(72%)。存活组患者脑水肿的发生率、重症肝炎类型、外周血白细胞、ALT、AST、TB、GLOB、PT、APTT及TT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重症肝炎以急性重症居多,病情重,病死率高,肝性脑病是最主要的并发症。脑水肿、重症肝炎类型等因素对预后也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肝炎 儿童 预后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神经毒性及其防治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易冬玲 易晓玲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9期1183-1184,1185,共3页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中有关神经毒性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同类中不同品种产生神经毒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氟喹诺酮类神经毒性症状在药物毒性反应中可表现出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产生神经毒性与多种风险因素有关,使用前应充分了解其可能发...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中有关神经毒性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同类中不同品种产生神经毒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氟喹诺酮类神经毒性症状在药物毒性反应中可表现出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产生神经毒性与多种风险因素有关,使用前应充分了解其可能发生的各种反应的防治原则与方法,争取最佳疗效,预防和减少神经毒性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 神经毒性 防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四肢闭合性骨折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魏国 蒲育 +5 位作者 温贤敏 何敏 蔡林 蔡海东 何盛华 李文新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22期3359-3360,共2页
目的评价HIV/AIDS合并四肢骨折外科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对21例HIV/AIDS合并四肢闭合性骨折的患者(观察组)及32例anti-HIV阴性的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对照组)应用髓内钉或钢板内固定,对骨折愈合情况、骨科并发症、HIV/AIDS并发症、HIV/AID... 目的评价HIV/AIDS合并四肢骨折外科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对21例HIV/AIDS合并四肢闭合性骨折的患者(观察组)及32例anti-HIV阴性的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对照组)应用髓内钉或钢板内固定,对骨折愈合情况、骨科并发症、HIV/AIDS并发症、HIV/AIDS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21例HIV/AIDS合并四肢闭合性骨折均愈合,手术后切口感染3例、机会感染1例、骨感染1例,无术后死亡、致命性HIV/AIDS相关并发症及严重骨科并发症(如骨不愈合、慢性骨髓炎等)。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2例、骨感染1例,无术后死亡及严重骨科并发症。结论通过合理的术前评估、围手术期抗病毒治疗、术后积极控制机会性感染,HIV/AIDS合并四肢骨折的患者施行手术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骨折 HIV AIDS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乙型重型肝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蔡琳 何盛华 +3 位作者 蓝英 陈丽 周新菊 张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8年第4期61-62,共2页
目的评价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治疗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MARS治疗乙型重型肝炎患者36例,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凝血指标、外周血象、电解质和血氨的变化。结果单次MARS治疗6小时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 目的评价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治疗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MARS治疗乙型重型肝炎患者36例,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凝血指标、外周血象、电解质和血氨的变化。结果单次MARS治疗6小时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胆汁酸(TBA)、谷丙/谷草转氨酶(ALT/AST)、尿素氮(BuN)、肌酐(Cr)、血氨(NH3)(P<0.05),亦能降低外周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F)(P<0.05);白蛋白(ALB)、凝血指标、电解质、白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36例患者临床治愈和好转20例,院内存活率55.6%(20/36),死亡44.4%(16/36)。结论MARS人工肝是治疗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安全、有效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人工肝 乙型重型肝炎
下载PDF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李晓灵 陈红 张玲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709-711,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12月成都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1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资料,监测通气前后患者动脉血气(pH、PaO2...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12月成都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1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资料,监测通气前后患者动脉血气(pH、PaO2、PaCO2、SaO2、PaO2/FiO2)的变化,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能较好耐受,治疗后24h各项血气分析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结束治疗时与治疗后24h各项血气分析指标相比也有明显提高(P<0.05),另2例病情危重者改为有创机械通气后均死亡。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可以改善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者的氧合状况,耐受性和安全性好,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合并呼吸衰竭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通气 双水平气道正压 甲型H1N1流感 危重患者 血气分析
下载PDF
基于microRNA调控的HBeAg(-)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业方 张传涛 +4 位作者 黄群 辜海英 马喜桃 黄晓群 胡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03-1807,I0001,共6页
目的:从microRNAs角度揭示HBe Ag(-)轻度慢乙型脾胃湿热证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例分为HBe Ag(-)轻度慢乙肝脾胃湿热证组与HBe Ag(-)轻度慢乙肝无症状组,借助Agilent Human miRNA 8×60k微阵列芯片检测血浆中microRNA... 目的:从microRNAs角度揭示HBe Ag(-)轻度慢乙型脾胃湿热证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例分为HBe Ag(-)轻度慢乙肝脾胃湿热证组与HBe Ag(-)轻度慢乙肝无症状组,借助Agilent Human miRNA 8×60k微阵列芯片检测血浆中microRNAs表达谱,求得两组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s谱(P<0.05),借助miRNA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其靶基因并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pathway分析。结果:两组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s共86条(P<0.05),37条上调,49条下调;GO分级及Pathway分析得到其功能主要涉及细胞黏附、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负调控、蛋白质定位、Wnt信号通路、RNA的代谢过程正/负调控基因表达的正/负调控、蛋白氨基酸的磷酸化、Notch信号传导途径、细胞凋亡、Hedgehog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HBe Ag(-)轻度慢乙肝脾胃湿热证受特异性差异microRNAs调控,并涉及多个生命过程,其中Wnt信号通路可能是HBe Ag(-)轻度慢乙肝脾胃湿热证发生的关键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 慢性乙型肝炎 脾胃湿热证 MICRORNAS
下载PDF
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病因病机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凃晋文 董梦久 +7 位作者 刘志勇 朱清静 朱朝敏 李丽 万虎 蓝英 李耘 陈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证候与病因病机的关系。方法收集湖北省中医院、武汉医疗救治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院、贵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成都市传染病医院2012年7 9月...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证候与病因病机的关系。方法收集湖北省中医院、武汉医疗救治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院、贵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成都市传染病医院2012年7 9月收治277例确诊为乙脑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征、舌苔、脉象;按照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统计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症状、体征出现的频率;总结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证候分布特点和病因病机之间的规律。结果经过聚类分析,乙脑中医证型依次可归纳为4类:毒蕴肺胃证、毒损脑络证、毒陷心包证、阴阳衰竭证;主要以毒损脑络证和毒陷心包证为主,共205例,所占比例为74.0%。277例患者中病因主要以暑邪、热邪及毒邪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92.42%(256/277)、87.73%(243/277)、99.64%(276/277)。结论 4类中医证型符合乙脑中医证候临床特点,其基本病机为湿热疫毒为患,致使毒蕴肺胃,毒损脑络,毒陷心包,久则耗伤阴血,出现气阴两伤,虚实夹杂,最后导致阴阳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中医证候 病因病机
原文传递
噬血细胞综合征22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易冬玲 付红敏 +1 位作者 许峰 刘成军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174-1175,共2页
目的分析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患儿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正确诊断。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8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2例HPS患儿临床资料,并就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22例HPS患儿淋巴结... 目的分析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患儿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正确诊断。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8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2例HPS患儿临床资料,并就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22例HPS患儿淋巴结大不明显,仅有2例,均未发现巨大淋巴结。感染相关性HPS20例(91%),其中EB病毒(EBV)感染13例(59%),其中1例为重症肝炎肝移植术后HPS伴EBV感染,2例原因不明。相关分析发现血小板数量与LDH、ALT、AST、GGT水平呈负相关。结论HPS临床表现多样,以EBV感染居多,血小板数量可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血小板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