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切口改良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寇小波 周良学 司马秀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347-349,354,共4页
目的探讨切口改良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MVD治疗的419例颅神经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采用传统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的227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4月至2... 目的探讨切口改良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MVD治疗的419例颅神经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采用传统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的227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采用改良切口传统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的192例作为改良组。术后随访至2022年6月。结果对照组体位摆放时间(15.26±3.17)min,手术时间(103.98±8.63)min,总有效率为97.3%,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5%;改良组体位摆放时间(5.40±2.04)min,手术时间(91.93±7.11)min,总有效率为97.9%,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1%。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改良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切口改良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颅神经疾病疗效良好,而且节约体位摆放时间,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小脑牵拉轻微、枕动脉保护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神经疾病 显微血管减压术 乙状窦后入路 切口改良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