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肩损伤肩胛骨解剖颈骨折、肩峰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病例报道一例
1
作者 滕林 钟刚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75-77,共3页
肩关节上方悬吊复合体(superior shoulder suspensory complex,SSSC)是一个由肩胛盂、喙突、喙锁韧带、锁骨远端、肩锁韧带及肩峰组成的肩关节周围骨韧带结构环,对维系肩关节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1]。浮肩为一类特殊的肩胛骨不稳定损伤。
关键词 肩关节脱位 锁骨远端 病例报道 韧带结构 喙锁韧带 肩胛盂 浮肩损伤 肩锁韧带
原文传递
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滕林 肖永川 钟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2-317,共6页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的发生情况、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2019年11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7例,女9例;年...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的发生情况、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2019年11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7例,女9例;年龄65~93岁,平均78.4岁。初次单纯股骨转子间骨折14例,按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为A1型5例,A2型7例,A3型2例;股骨转子间合并转子下骨折2例,均为SeinsheimerⅤ型。根据Chan等提出的非假体内植物周围再骨折分型标准,1型10例(1A型6例、1B型3例、1C型1例),2型6例(2A型4例、2B型2例)。再骨折距初次手术时间为1~52个月,平均14.6个月。其中短钉组(髓内钉长度≤240 mm)再骨折发生率为1.92%(11/573),长钉组(髓内钉长度≥340 mm)为1.66%(5/3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3,P=0.786)。分别予以加长髓内钉翻修(5例)或增加微创内固定系统固定(11例)。结果患者手术时间78~168 min,平均115.8 min;术中出血量120~500 mL,平均283.1 mL。1例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心肌梗死而死亡;余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46个月,平均16.8个月。内植物周围再骨折于术后14~20周,平均16.4周达临床愈合。随访期间无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植物松动断裂、螺钉切出等并发症发生,内植物周围未发生再次骨折。末次随访时,患肢均恢复行走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为56~92分,平均80.2分,其中优2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0%。结论髓内钉尖端及远端交锁螺钉周围应力集中是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的主要原因,根据初次手术髓内钉长度及再骨折类型采用加长髓内钉翻修或增加微创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有望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髓内钉 再骨折 应力集中
原文传递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一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滕林 李海波 《华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279-1281,共3页
病例介绍患者,男,39岁,因“车祸伤致右髋部疼痛伴功能障碍2 h”于2018年10月23日急诊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查体):体温36.6℃,脉搏90次/min,血压130/74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差,急性痛苦病容,头部及胸腹部未见明显异... 病例介绍患者,男,39岁,因“车祸伤致右髋部疼痛伴功能障碍2 h”于2018年10月23日急诊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查体):体温36.6℃,脉搏90次/min,血压130/74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差,急性痛苦病容,头部及胸腹部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查体:右髋部肿胀,可见大片瘀斑,右下肢外旋畸形;右髋关节压痛,轴向叩击痛阳性,可扪及骨擦感,右髋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右下肢长度短缩2 cm,右下肢肢端感觉及血供正常;余肢体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完善骨盆及右髋关节X线片及三维CT,提示右侧股骨颈头下骨折,GardenⅢ型,Pauwels角80°,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逆转子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股骨颈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原文传递
双枚克氏针与双固定螺钉治疗陈旧末节指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4
作者 苟永胜 丁柯元 +1 位作者 李海波 许圣茜 《医学信息》 2021年第23期96-98,共3页
目的研究双枚克氏针与双固定螺钉分别治疗陈旧末节指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9年3月于我院就诊行手术治疗的陈旧末节指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患者共62例,按照手术内固定方式不同分组,将采用双枚克氏针固定的3... 目的研究双枚克氏针与双固定螺钉分别治疗陈旧末节指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9年3月于我院就诊行手术治疗的陈旧末节指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患者共62例,按照手术内固定方式不同分组,将采用双枚克氏针固定的32例设为A组,采用双固定螺钉30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随访时间、手术时间、患指疼痛度、伸屈活动度、Crawford疗效、Buck-Gramcko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两组随访时间、手术时间、疼痛度、伸屈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rawford及Buck-Gramcko疗效评分优良率高于B组,B组术后指甲畸形发生率,锤指畸形复发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线结外露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小于B组(P<0.05)。结论采用双枚克氏针与微型双固定螺钉治疗陈旧末节指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疗效相当,但微型双固定螺钉治疗陈旧末节指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尤其是并发线结外露发生率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伸肌腱 锤状指 克氏针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