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前瞻性多中心出生队列的建设背景、设计和初步实施
1
作者 周思 管李萍 +30 位作者 张晗波 杨文志 耿巧玲 周妮娅 赵文瑞 李佳 赵志广 蒲茜 郑丹 金华 侯菲 高洁 王文迪 王晓华 刘爱菊 孙路明 易静 毛章 邱志旭 邬淑贞 黄东群 陈晓杭 魏凤香 郑连帅 杨霄 张建国 李仲均 刘青松 王雷雷 赵立见 漆洪波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0-755,共6页
中国前瞻性多中心出生队列(Prospective Omics Health Atlas birth cohort,POHA birth cohort)研究于2022年正式启动。本研究联合12个参与单位,旨在建设包含2万个自然妊娠家庭和辅助生殖家庭的高质量多维度队列,对亲代和子代进行长期随... 中国前瞻性多中心出生队列(Prospective Omics Health Atlas birth cohort,POHA birth cohort)研究于2022年正式启动。本研究联合12个参与单位,旨在建设包含2万个自然妊娠家庭和辅助生殖家庭的高质量多维度队列,对亲代和子代进行长期随访,在重要的时间节点收集对应的生物标本。通过多组学检测和分析,开展母婴全生命周期的多组学大数据研究,以期寻找到母婴疾病新的生物标记物,为母体疾病和新生儿的健康相关的风险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队列研究 出生队列 前瞻性研究 多中心研究 多组学研究
原文传递
连续2次妊娠产前诊断胎儿22q11.2微缺失综合征1例
2
作者 高崇兰 刘凤琴 +2 位作者 陈秋玲 刘青松 胡誉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55-959,共5页
本文报道了1例2次妊娠产前诊断胎儿22q11.2微缺失综合征孕妇。第1次妊娠因孕24周+4胎儿超声心动图提示右位主动脉弓、右位动脉导管伴左锁骨下动脉迷走,行羊膜腔穿刺术,羊水细胞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提示22q11.21区段杂合缺失2.181 Mb,提示... 本文报道了1例2次妊娠产前诊断胎儿22q11.2微缺失综合征孕妇。第1次妊娠因孕24周+4胎儿超声心动图提示右位主动脉弓、右位动脉导管伴左锁骨下动脉迷走,行羊膜腔穿刺术,羊水细胞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提示22q11.21区段杂合缺失2.181 Mb,提示胎儿为22q11.2微缺失综合征,遗传咨询后终止妊娠,但孕妇拒绝遗传学检测。第2次妊娠21周+5胎儿超声提示主动脉弓离断B型伴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室间隔缺损、后颅窝池增宽,羊水细胞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再次提示胎儿为22q11.2微缺失综合征。对孕妇行外周血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发现22q11.21区段也存在2.181 Mb缺失。孕妇本人外貌无异常,仅有鼻音、腭咽闭合不全的表现。再次遗传咨询并告知再发风险后孕妇要求终止妊娠,并提醒其再次妊娠时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第2次终止妊娠1年后孕妇的父亲53岁时出现心力衰竭,同时发现有鼻音,行静脉血低深度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确诊为22q11.2微缺失综合征。建议对产前诊断的22q11.2微缺失综合征胎儿的父母行遗传学检测,以评估再发风险,有利于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EORGE综合征 产前诊断 微阵列分析
原文传递
晨笛网压缝合术在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晨笛 李莉 +11 位作者 李南 徐世康 刘莉 刘颖 卢小红 李莉(大) 韩倩 李莉琼 刘帅 雷颖 尹学琼 何丛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晨笛网压缝合术(CNCS)在难治性产后出血(PP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难治性PPH患者实施CNCS的临床资料,评价手术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5例患者行CNCS后,子宫活动性出血5~10 min停止,观察30 min阴道无明显流血... 目的探讨晨笛网压缝合术(CNCS)在难治性产后出血(PP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难治性PPH患者实施CNCS的临床资料,评价手术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5例患者行CNCS后,子宫活动性出血5~10 min停止,观察30 min阴道无明显流血后关腹,均成功保留子宫。术后5 d患者垂体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及女性激素均在正常范围。术后4 d MRI显示,宫壁见散在点状信号,未见宫腔积液;术后46 d MRI显示,宫壁肌层信号均匀,宫内膜线清晰。术后42 d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前后径3.5~4.5 cm,宫壁肌层回声均匀,复旧形态良好。术后5个月宫腔镜显示,宫腔无粘连,内膜形态正常,输卵管开口清晰。术后随访1例患者在哺乳期,其余患者停止哺乳后1~2个月月经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后20个月再次妊娠,术后29个月经剖宫产产一健康女婴。结论 CNCS在难治性PPH的治疗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在实施子宫按摩、促宫缩药物注射、宫腔纱条填塞、子宫动脉结扎及B-Lynch缝合等治疗后,仍无法止血的乏力性PPH患者,应果断选择CNCS进行急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产后出血 产科急救 晨笛网压缝合术
下载PDF
3441例孕妇产前诊断指征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南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5年第2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诊断指征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确定有产前诊断指征并通过羊水穿刺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3441例,取羊水脱落细胞对胎儿进行染色体核...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诊断指征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确定有产前诊断指征并通过羊水穿刺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3441例,取羊水脱落细胞对胎儿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分析不同年龄段孕妇产前诊断指征的分布情况和胎儿异常核型检出情况,通过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各产前诊断指征的意义,并计算其相对风险比(OR 值)。结果3441例孕妇的产前诊断指征主要是高龄和唐氏筛查高风险,胎儿异常核型主要是21-三体(32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25例)和多态性(113例);胎儿 B 超异常、亲代异常、高龄+唐氏筛查高风险和高龄+异常胎儿生育史的风险比分别是8.54、4.48、4.56和5.26。结论有上述产前诊断指征或组合指征的孕妇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概率明显增大,需做好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指征 染色体异常 核型分析
原文传递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和传统保胎对封闭抗体阴性复发性流产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5
作者 赵秀梅 张月阳 +3 位作者 邓琳 姚梦 唐伟 刘青松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3年第1期61-66,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和黄体酮加hCG保胎治疗对封闭抗体阴性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VIP、CNKI、WanFang Data、Sinme、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 目的系统评价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和黄体酮加hCG保胎治疗对封闭抗体阴性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VIP、CNKI、WanFang Data、Sinme、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日期截止于2022年3月,检索完成后提取所有中外文数据库中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黄体酮加hCG保胎治疗封闭抗体阴性RSA患者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的筛选、资料提取及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由2名作者独立完成,再通过RevMan 5.4.1应用软件完成Meta分析。结果最终14个随机对照试验被纳入,共计1692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疗法较黄体酮加hCG保胎治疗,可提高RSA的妊娠成功率(RR=1.60,95%CI:1.42-1.80,P<0.001),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组封闭抗体转阳患者较封闭抗体阴性者妊娠率高(RR=1.58,95%CI:1.35-1.8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较传统保胎治疗可提高RSA患者的妊娠率、封闭抗体转阳者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 封闭抗体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继发不孕女性1例的Fra(16)(q22)脆性位点的遗传学分析
6
作者 谢成秀 高崇兰 +1 位作者 康涵 刘青松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95-499,共5页
目的探讨1例继发不孕女性Fra(16)(q22)(FRA16B)脆性位点的遗传学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10月5日因"继发不孕"就诊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的1例28岁的携带FRA16B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外周血样进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 目的探讨1例继发不孕女性Fra(16)(q22)(FRA16B)脆性位点的遗传学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10月5日因"继发不孕"就诊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的1例28岁的携带FRA16B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外周血样进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检测(SNP-array)、QF-PCR以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结果患者共发现5种染色体核型,具体为mos 46,XX,Fra(16)(q22)[42]/46,XX,del(16)(q22)[4]/47,XX,del(16),+chtb(16)(q22-qter)[4]/46,XX,tr(16)(q22)[2]/46,XX[71],但其SNP-array、QF-PCR和FISH检测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通过遗传学手段发现了1例FRA16B女性患者。上述发现有助于其后续怀孕时的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位点 Fra(16)(q22) 染色体核型分析
原文传递
141例羊水胎儿细胞嵌合体核型分析及其风险指征探索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南 王立芝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1年第10期90-92,96,共4页
目的分析羊水胎儿细胞嵌合体核型在产前诊断病例中的分布情况及与产前诊断指征的相关性,探讨其发生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的26477例孕妇的病历资料,分析核型... 目的分析羊水胎儿细胞嵌合体核型在产前诊断病例中的分布情况及与产前诊断指征的相关性,探讨其发生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的26477例孕妇的病历资料,分析核型异常在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组中的分布情况、胎儿嵌合体核型异常的构成和发生情况、以及嵌合体核型异常与产前诊断指征的相关性。结果26477例中共检出异常核型844例,检出率3.19%,其中嵌合体异常141例,占16.7%;141例嵌合体异常按诊断指征有49例高龄、55例血清筛查高风险、31例B超异常、14例其他,按构成有70例性染色体异常、58例常染色体异常、13例标记染色体,其中性染色体异常及45,X的构成比显著高于非嵌合体核型异常组;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显示,B超异常、孕妇低智或夫妻一方染色体异常携带、高龄+血清筛查高危的风险比分别是1.91、3.99和7.55。结论嵌合体以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多见,尤其是45,X嵌合;高龄+血清筛查高危、B超异常、孕妇低智或夫妻一方染色体异常与检出嵌合体相关,可能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核型分析 嵌合体
原文传递
19例胎儿额外小标记染色体妊娠结局与遗传咨询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南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1年第4期519-522,共4页
目的分析羊水胎儿细胞额外小标记染色体(sSMC)携带情况与妊娠结局,探讨胎儿sSMC的遗传咨询。方法回顾性收集近10年在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羊水穿刺检查结果为sSMC的病例资料,对子代表型进行随访... 目的分析羊水胎儿细胞额外小标记染色体(sSMC)携带情况与妊娠结局,探讨胎儿sSMC的遗传咨询。方法回顾性收集近10年在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羊水穿刺检查结果为sSMC的病例资料,对子代表型进行随访,比较不同sSMC携带的临床结局。结果26830例羊水胎儿细胞中共检出21例sSMC,占0.078%,随访到19例,其中6例终止妊娠,12例正常生育;14例亲代进行核型对比,其中6例为sSMC携带,均正常生育;10例为嵌合体sSMC,占52.6%,其中5例终止妊娠,4例正常生育;分组比较:亲代sSMC组的正常生育率高于其余组,非嵌合体sSMC组高于嵌合体sSMC组,单纯sSMC组高于异常核型合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9例sSMC正常生育率为63.2%,遗传咨询中可综合分析亲代核型、sSMC来源和大小、sSMC嵌合以及异常合并等情况控制经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额外小标记染色体 妊娠结局 遗传咨询
原文传递
性发育异常中染色体核型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不一致的探讨
9
作者 张欢欢 康涵 +4 位作者 王凌晞 潘玉纯 吴泳 谢雅梅 张宇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2年第11期1933-1937,共5页
目的 对因性发育问题就诊的患者,分别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帮助临床医生正确认识各项检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方法 分别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比较两种... 目的 对因性发育问题就诊的患者,分别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帮助临床医生正确认识各项检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方法 分别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中性染色体的异常分类及核型特点。结果 在分别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技术检测的33例患者中,两种检测结果一致的为25例,其中都正常16例,异常9例(以性染色体异常为主)。结果不一致为6例,4例为核型分析未见嵌合,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为嵌合;有2例核型分析检查为两种性染色体异常的嵌合,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为三种性染色体嵌合的异常。此外,有2例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病例,结合两种检测方法综合分析做出更为准确的结果。结论 针对已经有明确症状的性发育异常的患者或者高度怀疑是性发育异常的患者,为了及时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建议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FISH同时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异常 染色体核型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 嵌合型
原文传递
一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分子病因学分析
10
作者 潘玉纯 李思秀 +3 位作者 康涵 王凌晞 谢雅梅 谢成秀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2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分析一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分子病因,为患病家系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Sanger测序法对4名耳聋患者进行GJB2和SLC26A4基因编码区及侧翼序列测序。结果先证者GJB2基因... 目的分析一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分子病因,为患病家系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Sanger测序法对4名耳聋患者进行GJB2和SLC26A4基因编码区及侧翼序列测序。结果先证者GJB2基因序列测定为野生型,检出SLC26A4基因c.240delC和c.2168A>G复合杂合突变。先证者父亲检出SLC26A4基因c.240delC杂合突变,先证者母亲检出SLC26A4基因c.563T>C、c.1746delG和c.2168A>G三个杂合突变,先证者妹妹检出SLC26A4基因c.240delC、c.563T>C和c.1746delG三个杂合突变。其中,SLC26A4c.240delC为未见报道的新发框移突变,其余三个突变均为文献已报道的致病突变。结论该家系先证者、先证者母亲及先证者妹妹均为SLC26A4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的非综合征型耳聋,先证者父亲仅检出单杂合突变。明确基因突变有助于该家系进行遗传咨询和婚育指导,避免聋儿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耳聋 SLC26A4基因 Sanger测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