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源性血管弹性蛋白酶检测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的评估价值
1
作者 柳颐龄 王献民 +4 位作者 李焰 石坤 郭永宏 杨艳峰 陈婷婷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4年第6期5-7,共3页
目的 评估川崎病患儿血清中内源性血管弹性蛋白酶(EVE)含量检测对该病冠状动脉损伤情况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诊断明确的川崎病患儿共60例作为病例组,抽取其发病0~11d(病理Ⅰ期)、12~25d(病理Ⅱ期)时外周静脉... 目的 评估川崎病患儿血清中内源性血管弹性蛋白酶(EVE)含量检测对该病冠状动脉损伤情况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诊断明确的川崎病患儿共60例作为病例组,抽取其发病0~11d(病理Ⅰ期)、12~25d(病理Ⅱ期)时外周静脉血;将60例同期因发热就诊的非川崎病患儿作为对照组,于发热急性期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EVE含量,病例组分别于发病7d和14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损伤情况,分析患儿血清EVE含量与其冠状动脉损伤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Ⅰ期和Ⅱ期时的血清EVE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超声心动图显示Ⅰ期时有冠状动脉损伤者3例,Ⅱ期时有冠状动脉损伤者17例,病例组中有冠状动脉损伤患儿血清中EVE含量均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伤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E含量测定可能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情况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血管弹性蛋白酶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伤 诊断
下载PDF
NT-proBNP对川崎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柳颐龄 石坤 +4 位作者 郭永宏 杨艳峰 陈婷婷 王献民 李焰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7-659,共3页
目的观察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小儿川崎病(KD)中的变化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KD患儿91例(KD组),以同期住院的80例呼吸道感染伴发热并排除心肌受累的患儿为对照组,分别测定KD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并分析其与不同的临床... 目的观察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小儿川崎病(KD)中的变化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KD患儿91例(KD组),以同期住院的80例呼吸道感染伴发热并排除心肌受累的患儿为对照组,分别测定KD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并分析其与不同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的关系。结果 KD组NT-proBNP水平为(1 042.38±528.7)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458.6±412.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KD患儿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442,P<0.05),与血细胞比容、血钠及血清蛋白呈负相关(分别为r=-0.216,P=0.045;r=-0.204,P=0.041;r=-0.315,P=0.0003)。NT-proBNP诊断K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诊断界值530pg/mL,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70.1%、84.0%。结论 KD急性期NT-proBNP明显升高,可作为诊断KD的一个可靠指标,并且高水平的NT-proBNP与系统性炎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川崎病 诊断
下载PDF
互联网联合延续护理对川崎病伴发冠状动脉受损患儿用药依从性及家庭照顾负担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付洁 高莉 +2 位作者 徐娟 李丽 石坤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812-815,824,共5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伴发冠状动脉受损(KDCAL)患儿应用互联网联合延续护理对患儿用药依从性及家庭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KDCAL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1例;患儿照顾者依据1∶1予以调查。对照组... 目的:探讨川崎病伴发冠状动脉受损(KDCAL)患儿应用互联网联合延续护理对患儿用药依从性及家庭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KDCAL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1例;患儿照顾者依据1∶1予以调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互联网联合延续护理。比较护理前与护理6个月后两组患儿用药的依从性、照顾者病症掌握度、家庭功能[选择家庭功能评定量表(APGAR)]、家庭照顾负担[选择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BS)]及生活质量[选择健康调查简表(SF-36)]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用药的依从性及照顾者病症掌握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家庭功能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照顾负担FB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联合延续护理能提高KDCAL患儿用药依从性,增强照顾者病症掌握度,降低家庭照顾负担,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延续护理 川崎病 冠状动脉受损 用药依从性 家庭照顾负担
下载PDF
儿童边缘不足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樊玲霞 石坤 +2 位作者 郭永宏 杨艳峰 王献民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78-681,共4页
目的评价儿童边缘不足的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心血管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ASD患儿66例,根据边缘不足与否分为2组,即边缘不足组(试验组)和非边缘不足组(对照组)。对... 目的评价儿童边缘不足的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心血管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ASD患儿66例,根据边缘不足与否分为2组,即边缘不足组(试验组)和非边缘不足组(对照组)。对术后并发症进行为期1~2年的随访。结果共66例患儿,男17例(25.8%),女49例(74.2%),中位年龄4岁2个月(2岁1个月~16岁),中位体质量15.0 kg(9.0~60.0 kg)。试验组23例(34.8%),对照组43例(65.1%),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ASD大小、曝光剂量、心电图、肺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即刻成功率95.4%(63/66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成功率[91.3%(21/23例)比97.6%(42/43例)]、残余分流发生率[30.4%(7/23例)比16.2%(7/43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各随访节点残余分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随访期间无心律失常发生,对照组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至发稿时持续存在,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或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4例,均在术后6个月随访节点恢复正常。结论在选择合适病例及娴熟的导管技术下,儿童边缘不足的ASD介入治疗可行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不足 房间隔缺损 并发症 儿童
原文传递
延迟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川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焰 王献民 +3 位作者 柳颐龄 石坤 杨艳峰 郭永宏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年第3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延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对川崎病(K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9月我院延迟使用IVIG治疗的KD患儿78例记为观察组,同时选择7d内接受IVIG治疗且在性别、年龄、体重与之匹配的患儿7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延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对川崎病(K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9月我院延迟使用IVIG治疗的KD患儿78例记为观察组,同时选择7d内接受IVIG治疗且在性别、年龄、体重与之匹配的患儿7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WBC、NEUT、HGb、PLT、AI用、AST、TB和CRP等,并计算改变分数(Fractionalchanges,FC);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急性期及恢复期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Ls)的例数,CALs包括冠状动脉扩张(CAD)和冠状动脉瘤(CAA)。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典型川崎病(IKD)的例数、发病至IVIG的时间、NEUT、ALT及CRP明显增高,PIJr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WBC、NEUT、ALT和CRP的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前、急性期和恢复期,观察组CALs总例数(CAD与CAA之和)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延迟IVIG治疗与早期IVIG治疗对KD患者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相当,但延迟IVIG治疗与CALs的发生率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扩张
下载PDF
内源性血管弹性蛋白酶在川崎病冠状动脉重构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柳颐龄 王献民 +4 位作者 李焰 石坤 郭永宏 杨艳峰 陈婷婷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内源性血管弹性蛋白酶(EVE)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重构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诊断为川崎病的60例患儿作为病例组,分别于发病0-11d(病理I期)、发病12~25d(病理Ⅱ期)抽取外周静脉血3mL;60例同期因发热就诊的... 目的探讨内源性血管弹性蛋白酶(EVE)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重构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诊断为川崎病的60例患儿作为病例组,分别于发病0-11d(病理I期)、发病12~25d(病理Ⅱ期)抽取外周静脉血3mL;60例同期因发热就诊的非川崎病患儿作为对照组,均于发热急性期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3mL。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EVE、IL-6及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病例组分别于发病的第一周末、第二周末和第四周末以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受损情况;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EVE与IL-6和VEGF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I期和Ⅱ期血清EVE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浆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Ⅱ期EVE和IL-6水平均高于I期(均P〈0.05);有冠状动脉损害的病理Ⅱ期患儿血清中EVE和IL-6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无冠状动脉损害组,而血浆VEGF水平低于无冠状动脉损害组(均P〈0.05);有冠状动脉瘤的病理Ⅱ期患儿血清中EVE和IL-6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无冠状动脉瘤组,而血浆VEGF水平低于无冠状动脉瘤组(均P〈0.05);EVE含量与IL-6水平呈正相关,而与VEGF水平呈负相关(分别r=0.915、-0.769,均P〈O.05)。结论EVE可能参与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重构,干预其活性可能缓解和阻止冠状动脉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血管弹性蛋白酶 川崎病 血管重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儿童
原文传递
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焰 王献民 +3 位作者 柳颐龄 石坤 杨艳峰 郭永宏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38-941,共4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间诊断为KD的52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15个可能与CAL发生有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儿年龄、性别、KD类...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间诊断为KD的52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15个可能与CAL发生有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儿年龄、性别、KD类型、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起始时间、对IVIG治疗的反应、使用糖皮质激素、发热持续时间及C反应蛋白等因素在合并和未合并CAL两组患儿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岁和>8岁、男性、非典型KD、IVIG治疗开始于发热后10 d以上、对IVIG治疗无反应、发热持续时间>10 d为CAL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2.076、1.890、1.972、1.426、3.251、2.301、1.694,均P<0.05),IVIG治疗起始时间<5 d为CAL的保护性因素(OR=0.248,P<0.05)。结论 KD患儿CAL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年龄(<1岁和>8岁)、男性、非典型KD、IVIG治疗起始时间较晚、对IVIG治疗无反应、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是CAL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糖皮质激素 儿童
原文传递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功能的关系及其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焰 王献民 +3 位作者 柳颐龄 石坤 杨艳峰 郭永宏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功能的关系及其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就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97例,依据改良Ross评分法分为心力衰竭组(71例)和无心力衰竭组(26...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功能的关系及其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就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97例,依据改良Ross评分法分为心力衰竭组(71例)和无心力衰竭组(26例)。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GDF-15和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GDF-15与改良Ross评分、LVEF及NT-proBNP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绘制ROC曲线并计算GDF-15曲线下面积及诊断心力衰竭的截断值。结果心力衰竭组患儿血清GDF-15和NT-proBNP水平较无心力衰竭组显著增高,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GDF-15水平与改良Ross评分及血清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分别r=0.705和0.810,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421,P<0.01)。GDF-15诊断心力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7,当GDF-15的诊断界值为1306 n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8%和71.2%。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GDF-15明显升高,血清GDF-15水平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功能、LVEF及NT-proBN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GDF-15可能成为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一项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先天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B型脑钠肽前体 左室射血分数 儿童
原文传递
COVID-19疫情期基于在线防控管理模式的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对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患儿门诊随访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英姿 王秀琼 +5 位作者 柳颐龄 杨艳峰 王世平 金梅 蔡江晖 王献民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期(以下简称为疫情期),基于在线防控管理模式(PCM-online)的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MDT)对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患儿(受试儿)门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期(以下简称为疫情期),基于在线防控管理模式(PCM-online)的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MDT)对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患儿(受试儿)门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心血管内科接受长期治疗,并且在2020年1月21日至2月19日疫情期,需接受复诊的35例受试儿为研究对象。通过组建涵盖临床医疗、护理、心脏超声、药学、营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MDT,采取“互联网+”形式,对需接受复诊受试儿家属进行川崎病及CAL等在线咨询,心理干预,用药、营养饮食与家庭护理指导,以及COVID-19相关知识宣教与外出就医防护措施指导。对部分情绪相对紧张、焦虑的受试儿家属,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进行在线心理疏导。基于PCM-online的MDT干预前、后,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其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SCL-90各因子评分及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本组35例受试儿,接受基于PCM-online的MDT管理后,取消现场门诊复诊者为26例,避免至少52人次外出就医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风险;9例因病情需要进行现场复诊。②基于PCM-online的MDT对11例受试儿家属采取SCL-90进行心理测评的结果均呈阳性,经心理疏导后,SCL-90焦虑、恐惧因子评分分别为(1.38±0.44)分与(1.23±0.42)分,均较心理疏导前的(1.64±0.25)分与(1.38±0.13)分显著降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85、2.883,P=0.010、0.021)。③采取基于PCM-online的MDT干预后,35例受试儿家属满意度评分为(98.6±1.4)分,显著高于干预前的(94.3±4.7)分,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9,P<0.001)。结论疫情期,基于PCM-online的MDT可达到疫情防控与促进受试儿康复目的,是低风险、低成本、高效率的有效防控模式。由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相对较小,研究时间相对较短,该模式是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 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 在线防控 管理模式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