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学龄前儿童弱视状况调查报告 被引量:7
1
作者 何炯 罗晓燕 李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317-319,共3页
目的:通过对我市学龄前儿童弱视进行眼部检查,了解目前我市学龄前儿童的弱视状况,为指导儿童视力保护、弱视预防工作等提供依据。方法:我院2010/2015年期间共计对成都市236 203名学龄儿童进行眼部常规视力检查,由我院专业眼科医师采用... 目的:通过对我市学龄前儿童弱视进行眼部检查,了解目前我市学龄前儿童的弱视状况,为指导儿童视力保护、弱视预防工作等提供依据。方法:我院2010/2015年期间共计对成都市236 203名学龄儿童进行眼部常规视力检查,由我院专业眼科医师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执行本次研究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了解受检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和弱视状况。结果:受检儿童中有18.85%(44516/236203)显示为屈光异常,弱视率为6.12%(14453/236203);弱视类型中屈光参差性68.19%(9856/14453)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弱视、中度弱视构成比分别为53.69%(7760/14453)、41.38%(5980/14453),均明显高于重度弱视构成比4.93%(713/14453);中心性注视弱视比重80.09%(11575/14453)明显高于非中心性、游走性弱视比重;受检儿童根据年龄分组,<5岁儿童弱视率5.48%(6254/114213)较≥5岁组弱视率5.33%(6499/121990)高,但二者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市学龄前儿童弱视类型以屈光参差性为主,轻中度弱视和中心性弱视患儿比重较大;应加强我市学龄前儿童的视力检查,做好弱视预防和早期治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屈光异常 弱视 调查
下载PDF
成都市学龄前儿童眼散光和弱视状态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罗红 罗晓燕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691-693,共3页
目的调查成都市学龄前儿童散光和弱视状况,并分析学龄前儿童不同程度散光的弱视患病率。方法对2185名4~6岁儿童在自然瞳孔下,用Canon RK-FI全自动电脑验光仪检查散光度数,调查儿童的散光发生率;将弱视眼根据散光程度分组,比较各组间的... 目的调查成都市学龄前儿童散光和弱视状况,并分析学龄前儿童不同程度散光的弱视患病率。方法对2185名4~6岁儿童在自然瞳孔下,用Canon RK-FI全自动电脑验光仪检查散光度数,调查儿童的散光发生率;将弱视眼根据散光程度分组,比较各组间的弱视患病率。结果调查的儿童中,低度散光(≤1.0 D)发生率为29.73%,中度散光(1.00~2.00 D)发生率为4.69%,高度散光(>2.00 D)发生率为2.97%。低度散光的儿童中,弱视患病率为1.23%;中度散光的儿童中,弱视患病率为4.39%;高度散光的儿童中,弱视率为14.29%。结论儿童散光程度越严重,患弱视的几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 弱视 屈光不正 散光率
下载PDF
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双眼与正常眼SD-OCT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杨杨 罗红 +3 位作者 何炯 杜娟 罗晓燕 顾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比较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双眼与正常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01/2022-10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就诊的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62例124眼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就... 目的:比较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双眼与正常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01/2022-10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就诊的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62例124眼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就诊的正常视力儿童60例60眼(右眼)作为对照组。采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D-OCT)检测两组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视盘周围RNFL厚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儿童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视盘周围RNFL厚度均厚于对照组,且多数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试验组儿童对侧非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视盘周围RNFL厚度多较对照组变薄,但多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弱视眼和对侧非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视盘周围RNFL厚度与正常眼存在一定差异性,且对侧非弱视眼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正常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黄斑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对侧眼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D-OCT)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儿童基本型外斜视对术后侧转非共同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罗晓燕 何炯 杜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95-209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儿童基本型外斜视与术后侧转非共同性发生及矫正效果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06/2020-12于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180例基本型外斜视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眼一退一截术组(R&R组)104例...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儿童基本型外斜视与术后侧转非共同性发生及矫正效果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06/2020-12于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180例基本型外斜视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眼一退一截术组(R&R组)104例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组(BLR-rec组)7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矫正效果,以及随访期间手术斜视度数、侧转非共同性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d,1、6mo视近、视远斜视度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R&R组术后不同时间点正位率高于BLR-rec组(P<0.05)。R&R组较BLR-rec组发生侧转非共同性的风险更低(OR=0.524,Waldχ^(2)=4.260,P=0.039)。两组患者术后6mo主要表现在水平直肌手术眼外展方向注视,但两组患儿视远和视近侧转非共同性发生率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R&R对于儿童基本型外斜视的矫正效果优于BLR-rec术式,可降低侧转非共同性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型外斜视 侧转非共同性 矫正效果 单眼一退一截术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下载PDF
虚拟技术与后象联合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罗红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虚拟技术与后象联合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我院眼科2009年10月~2010年12月采用虚拟技术与后象联合治疗儿童弱视91例163眼。结果 163只眼总有效率为95.09%,其中基本治愈118眼(72.39%)有效37眼(22.70%),无效37眼(4.9%)。结论... 目的观察虚拟技术与后象联合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我院眼科2009年10月~2010年12月采用虚拟技术与后象联合治疗儿童弱视91例163眼。结果 163只眼总有效率为95.09%,其中基本治愈118眼(72.39%)有效37眼(22.70%),无效37眼(4.9%)。结论①弱视程度越轻其疗效越好;②中心注视者的疗效较旁中心注视者疗效好;③各种类型弱视的疗效以屈光不正性最好;④弱视治疗年龄越小越好。虚拟技术与后象联合治疗儿童弱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弱视 综合治疗
下载PDF
254例儿童异常瞬目临床诊疗分析
6
作者 骆新瑞 罗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5年第2期32-32,共1页
目的探讨儿童异常瞬目的发病原因及其个体化治疗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频繁瞬目的3~15岁儿童254例,进行视力、裂隙灯下眼表检查、屈光不正筛查,详细询问病史、用眼习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结果254例频繁... 目的探讨儿童异常瞬目的发病原因及其个体化治疗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频繁瞬目的3~15岁儿童254例,进行视力、裂隙灯下眼表检查、屈光不正筛查,详细询问病史、用眼习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结果254例频繁瞬目儿童中有角结膜疾患的139例,其中包括过敏性结膜炎102例,其他结膜炎31例,浅层点状角膜炎5例,病毒性角膜炎1例,经治疗14周后,128例瞬目症状消失,7例好转,4例改善不明显。内翻倒睫、睑痉挛、睑腺炎、霰粒肿、睑缘炎等眼睑疾病22例,经治疗后异常瞬目症状逐渐消失达100%。各类屈光不正79例,同时合并眼表疾病者38例,经相应治疗后异常瞬目症状逐步消失68例,症状减轻4例,有效率达91.14%。结论儿童瞬目频繁常见病因是角结膜疾患、眼睑疾患和屈光不正。细致认真的检查、准确的诊断和针对病因的联合治疗是治疗儿童的异常瞬目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异常瞬目 儿童抽动症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天性眼外肌麻痹临床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徐元 张俭 +1 位作者 田萍 刘永惠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114-115,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眼肌麻痹患者进行药物和针刺推拿治疗,并根据辩证分型配伍相应的穴位,观察其疗效。结果 42例患者中,治愈28例(66.67%),好转10例(26.19%),无效5例(7.14%)。结论针刺推拿合并药物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眼肌麻痹患者进行药物和针刺推拿治疗,并根据辩证分型配伍相应的穴位,观察其疗效。结果 42例患者中,治愈28例(66.67%),好转10例(26.19%),无效5例(7.14%)。结论针刺推拿合并药物治疗眼肌麻痹有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天性眼外肌麻痹 针刺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四川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初步筛查结果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骆新瑞 杜娟 +2 位作者 罗晓燕 何炯 罗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3-816,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盆地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特点及其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2017-07/2018-08对出生胎龄≤34周或出生体质量≤2 500g早产儿的238例476眼采用RetCamⅢ进行ROP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分为ROP组和无ROP组,筛查同时评估并... 目的:了解四川盆地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特点及其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2017-07/2018-08对出生胎龄≤34周或出生体质量≤2 500g早产儿的238例476眼采用RetCamⅢ进行ROP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分为ROP组和无ROP组,筛查同时评估并记录受检儿全身情况和母孕期健康状况,分析ROP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ROP组35例70眼,ROP检出率为14.7%,其中1期14例28眼,2期11例22眼,3期8例16眼,4期2例4眼,5期0例。需接受激光光凝治疗者12例24眼。非ROP组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均明显高于ROP组(P<0.01);不同胎龄组、不同出生体质量组ROP发病情况均有差异(P<0.01);两组持续吸氧>72h、缺血缺氧性脑病及机械通气者所占比例均有差异(P=0.034、0.001、0.004);两组患儿其他全身疾病、母孕期健康状况均无差异(P>0.05)。结论:2017-07/2018-08四川盆地地区ROP检出率为14.7%;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持续吸氧>72h、缺血缺氧脑病、机械通气是影响ROP发病率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发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黄斑区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吴杨杨 罗红 李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60-1566,共7页
目的:评估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评价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青少年儿童双眼黄斑区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的差异,为探讨弱视的发病机制及指导弱视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维普、万方、PubMed、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对1995... 目的:评估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评价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青少年儿童双眼黄斑区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的差异,为探讨弱视的发病机制及指导弱视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维普、万方、PubMed、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对1995-01-01/2019-12-08采用OCT检查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青少年儿童患者双眼黄斑区及RNFL的相关临床研究进行筛选、评估和数据提取,将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双眼黄斑中心小凹、黄斑中心凹1mm直径中央区、1~3mm内环区、3~6mm外环区及RNFL厚度纳入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采用时域OCT(TD-OCT)的研究结果显示,弱视眼黄斑中心小凹、黄斑中心凹1mm直径中央区厚度均大于对侧非弱视眼(P<0.05),弱视眼RNFL平均厚度大于对侧非弱视眼(P>0.05)。采用频域OCT(SD-OCT)的研究结果显示,弱视眼黄斑中心小凹及各分区厚度均大于对侧非弱视眼,除黄斑中心凹1mm直径中央区、3~6mm的外环区下方外,余比较均有差异(P<0.05);弱视眼RNFL平均厚度及鼻侧各分区厚度均大于对侧非弱视眼(P<0.05)。结论: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弱视眼黄斑区及RNFL厚度高于对侧非弱视眼,且弱视主要引起黄斑中心凹1mm直径区域内厚度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屈光参差 黄斑 神经纤维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META分析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对高度近视患者矫正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杨杨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647-650,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高度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1wk^1a后视力及屈光度的变化。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BM、CNKI、VIP和Wan Fang Data,并辅以手工检索、因特网搜索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09,文种限中、英文。资料提取... 目的:系统评价高度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1wk^1a后视力及屈光度的变化。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BM、CNKI、VIP和Wan Fang Data,并辅以手工检索、因特网搜索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09,文种限中、英文。资料提取和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共909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配戴角膜塑形镜前比较,配戴角膜塑形镜1wk,1、3、6mo,1a后,视力得到一定程度改善[1wk:MD=-0.34,95%CI(-0.55,-0.14),P=0.001;1mo:MD=-0.50,95%CI(-0.6 9,-0.3 0),P<0.0 1;3 mo:MD=-0.5 4,95%CI(-0.70,-0.37),P<0.01;6mo:MD=-0.49,95%CI(-0.50,-0.47),P<0.01;1a:MD=-0.46,95%CI(-0.64,-0.29),P<0.01]。屈光度也得到有效的控制[1a:MD=1.10,95%CI(-0.73,2.93),P=0.24]。结论:角膜塑形镜是矫正高度近视和控制高度近视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但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高度近视 视力 屈光度 META分析
下载PDF
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杜娟 巨容 罗红 《医学综述》 2020年第8期1650-1654,共5页
目的应用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3)对新生儿进行眼底筛查,了解新生儿视网膜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眼科门诊及新生儿科住院的16829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采用病例对照... 目的应用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3)对新生儿进行眼底筛查,了解新生儿视网膜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眼科门诊及新生儿科住院的16829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眼底正常者11545例作为对照组,新生儿视网膜出血(NRH)者5284例作为病例组,分析影响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33.1±2.3)周比(38.1±2.4)周,(2148±378)g比(2531±347)g],早产、顺产、吸氧、病理性黄疸、高龄产妇的比例高于对照组[46.52%(2458/5284)比12.31%(1421/11545),77.82%(4112/5284)比34.30%(3960/11545),75.32%(3980/5284)比44.56%(5145/11545),63.72%(3367/5284)比30.35%(3504/11545),4.81%(254/5284)比3.49%(403/1154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产(OR=2.109,95%CI 1.823~2.439)、吸氧(OR=2.039,95%CI 1.704~2.440)、病理性黄疸(OR=1.381,95%CI 1.114~1.712)、高龄产妇(OR=1.310,95%CI 1.076~1.594)均是NRH的危险因素,而出生体重(OR=0.629,95%CI 0.461~0.721)、分娩方式(OR=0.804,95%CI 0.703~0.920)则可能是NRH的保护因素,出生胎龄与NRH无关(P>0.05)。结论新生儿眼病不易察觉但危害严重,早期发现新生儿眼病,并及时干预,对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视网膜筛查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单眼弱视者的空间视觉缺损及其与弱视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娟 罗红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517-519,共3页
目的研究单眼弱视者的空间视觉缺损模式及其与弱视程度的相关性,探讨连续全遮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4月期间,于我科治疗的65例单眼弱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予以连续全遮盖方式治疗,疗程12周,通过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单眼弱视者的空间视觉缺损模式及其与弱视程度的相关性,探讨连续全遮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4月期间,于我科治疗的65例单眼弱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予以连续全遮盖方式治疗,疗程12周,通过治疗效果,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双眼的视力、视锐度、AULCSF(对比敏感度函数的曲线下面积)、Smax(峰值对比敏感度)、Frmax(Smax空间频率)、Cut SF(截止空间频率),评价弱视程度对空间视觉缺损所产生的影响。结果经12周治疗后,患者患眼视力、AULCSF、Cut SF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Smax、Frmax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锐度、AULCSF、Smax、Frmax、Cut SF在患眼不同弱视程度下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弱视程度加重,患眼Smax、Frmax、Cut SF下降。患眼弱视程度随着空间频率降低,表现为逐渐加重趋势(P<0.05)。结论单眼弱视患者AULCSF、Smax、Frmax、Cut SF和视锐度与空间视觉缺损呈一致性趋势。如弱视眼的空间视觉缺损加重,则对应的弱视程度也呈加重表现,如高频端的对比度、分辨率降低,则患眼空间频率也将呈低频率偏移表现。单眼弱视患者连续全遮盖方式治疗不仅可以使视觉高频端的分辨率得到改善,并且不会降低患眼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眼弱视 空间视觉缺损 弱视程度 相关性 连续全遮盖治疗
下载PDF
婴幼儿末梢采血器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为找到一款适合新生儿疾病筛查更多血斑要求的采血针,本文探讨婴幼儿末梢采血器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健康、出生时间>72 h且充分哺乳的4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出生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 目的为找到一款适合新生儿疾病筛查更多血斑要求的采血针,本文探讨婴幼儿末梢采血器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健康、出生时间>72 h且充分哺乳的4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出生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两组新生儿均在哺乳后1~1. 5 h由两名主管护师使用婴幼儿末梢采血器或触压式末梢采血器进行血标本的规范采集,通过采集血斑个数、采血所需时间、采集穿刺次数、采集标本难易、采血时新生儿疼痛程度等量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婴幼儿末梢采血器一次采血成功率(97. 5%)、采集标本容易率(95. 5%)、采集7个及以上血斑占比(82. 5%)均较触压式末梢采血器高(P <0. 05);婴幼儿末梢采血器采集4、5、7、9个血斑所需时间明显少于触压式末梢采血器(P <0. 05);两种采血器使用时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应用婴幼儿末梢采血器提高了一次采血成功率和采集标本容易率,保证了多项目检测所需的血斑数量和质量,缩短了采血时间,而且操作简便安全,适合多病种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筛查 采血针 效果
下载PDF
眼底改变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元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413-414,共2页
目的观察妊高征患者眼底改变情况,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3月~2009年5月收治的98例妊高征患者眼底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8例妊高征患者发生眼底改变94例(95.9%);其中1期改变62例,2期改变12例,3期... 目的观察妊高征患者眼底改变情况,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3月~2009年5月收治的98例妊高征患者眼底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8例妊高征患者发生眼底改变94例(95.9%);其中1期改变62例,2期改变12例,3期改变20例。眼底改变程度与妊高征程度、肢体水肿程度、蛋白尿程度呈正相关,与年龄无相关性。结论妊高征眼底改变发生率较高,且对诊断、治疗及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高征 眼底改变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谷氨酸水平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晓燕 杜娟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66-68,89,共4页
目的探究并分析血清谷氨酸水平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早产儿,其中视网膜病变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非视网膜病变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胎龄、男女性别比例、体质量以及血清谷氨酸水平,并分... 目的探究并分析血清谷氨酸水平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早产儿,其中视网膜病变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非视网膜病变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胎龄、男女性别比例、体质量以及血清谷氨酸水平,并分析其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儿血出生后,出生后1、14d和出生后1个月血清谷氨酸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2组谷氨酸浓度均有所下降(P=0.003,P=0.036),但观察组患儿血清谷氨酸浓度下降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2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谷氨酸浓度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呈正相关(OR=3.81,P=0.01),是早产儿出现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谷氨酸浓度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有关,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可能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谷氨酸 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
下载PDF
颅脑外伤伴视神经及眼部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元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1882-1883,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伴眼部病变及视神经损伤的情况,以帮助诊断和治疗,提高疗效。方法对520例颅脑外伤患者中32例32眼伴眶骨骨折、眼球破裂、球后血肿、眼运动神经麻痹、视神经损伤等眼外伤患者的外伤发生情况、眼部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伴眼部病变及视神经损伤的情况,以帮助诊断和治疗,提高疗效。方法对520例颅脑外伤患者中32例32眼伴眶骨骨折、眼球破裂、球后血肿、眼运动神经麻痹、视神经损伤等眼外伤患者的外伤发生情况、眼部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合并视神经损伤者10例10眼(视神经断裂1例,视神经挫伤9例),占32例眼部损伤的31.25%;视神经损伤10例10眼中有3眼失明,其余7眼均遗留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但就诊较及时者预后较好。结论在颅脑外伤患者诊断治疗中应注意有无眼部损伤,及时请眼科会诊,利于视功能的保护和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视神经损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综合疗法治疗212例弱视患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骆新瑞 陈婷茹 罗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0期55-55,58,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不同类型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弱视患儿212例(316眼),按照不同屈光状态、弱视程度及年龄分组,采用验光配镜、遮盖治疗、精细作业训练、红光闪烁、海丁格刷、视刺激等综合治疗,比较不...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不同类型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弱视患儿212例(316眼),按照不同屈光状态、弱视程度及年龄分组,采用验光配镜、遮盖治疗、精细作业训练、红光闪烁、海丁格刷、视刺激等综合治疗,比较不同组间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基本治愈219眼(69.3%),进步76眼(24.1%),总有效率93.4%.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屈光参差性和斜视性弱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弱视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中度和重度弱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岁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疗效确切,弱视的疗效与患者的弱视类型、弱视程度、年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综合治疗 疗效评价 儿童
下载PDF
用自制角膜异物针剔除术治疗非穿透性角膜异物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8期288-289,共2页
目的 :探讨用自制角膜异物针剔除术治疗非穿透性角膜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0例(共439只患眼)非穿透性角膜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目的 :探讨用自制角膜异物针剔除术治疗非穿透性角膜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0例(共439只患眼)非穿透性角膜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1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共有225只患眼,对照组患者共有224只患眼)。我院使用自制角膜异物针剔除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常规角膜异物剔除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角膜异物的一次性剔除率、角膜异物的残留率、角膜异物周围组织损伤范围>0.1mm的几率和发生继发性角膜感染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角膜异物的一次性剔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角膜异物的残留率、角膜异物周围组织损伤范围>0.1mm的几率和发生继发性角膜感染的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自制角膜异物针剔除术治疗非穿透性角膜异物具有一次性剔除率高、角膜异物残留率低、对角膜异物周围组织损伤小和不容易引起继发性角膜感染的优点。因此,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穿透性角膜异物 自制角膜异物针剔除术 效果
下载PDF
幼童眼睑睫毛阴虱感染病例报告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蒲思思 罗红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4期2513-2514,共2页
阴虱病属性传播疾病,主要寄生于阴毛处,眼部的感染较为少见。患者多以眼部红肿、瘙痒及蚁行感就诊,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见虫体及虫卵附着可确诊;治疗多以彻底去除虫体及虫卵并辅以改善症状为主。
关键词 眼睑 阴虱 感染
下载PDF
用外科手术治疗小儿远视内斜合并弱视的效果研究
20
作者 何炯 陈婷茹 范小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5期101-102,共2页
目的:研究用外科手术治疗小儿远视内斜合并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近年来在四川省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82例远视内斜合并弱视患儿(共82只患眼)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有41例患儿(共41只患眼)。对对照组患... 目的:研究用外科手术治疗小儿远视内斜合并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近年来在四川省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82例远视内斜合并弱视患儿(共82只患眼)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有41例患儿(共41只患眼)。对对照组患儿进行保守治疗,对研究组患儿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愈率(60.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愈率(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远视内斜合并弱视患儿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其患眼的外观与视力,提高其临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远视内斜 弱视 外科手术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