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新都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1
作者 罗冰 瞿小凤 刘芳 《健康天地(学术版)》 2010年第8期110-110,共1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和缺陷种类,寻找影响出生缺陷因素,探讨降低本区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有效干预措施,现将我区7家产科执业医院2005—2009年间出生的24932例出生缺陷儿的分类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 围产儿出生缺陷 监测分析 出生缺陷发生率 成都市 新都 出生缺陷儿 2009年 干预措施
下载PDF
成都市基层医院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筛查技能培训效果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文旭 乐郊 +21 位作者 章岚 张颖 杨萍 赵春霞 杜春华 何君妮 曹艳梅 尚佳 李莉 刘燕 吴胜兰 李霞 陈秀锦 兰海 李华 孔翔 李恒莉 米德芳 赵杰 聂扬 高金秀 李灵 《四川精神卫生》 2022年第4期337-342,共6页
目的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早期筛查技能培训对提高基层医院儿保科医护人员ASD早期筛查能力的效果。方法于2021年9月,对成都市各县(市、区)共20家基层医院儿保科工作人员进行ASD早期筛查技能培训。以培训前后各基层医院向上级医院转... 目的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早期筛查技能培训对提高基层医院儿保科医护人员ASD早期筛查能力的效果。方法于2021年9月,对成都市各县(市、区)共20家基层医院儿保科工作人员进行ASD早期筛查技能培训。以培训前后各基层医院向上级医院转诊的疑似ASD患儿人数、确诊ASD人数以及转诊的ASD患儿平均诊断年龄作为指标,评价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基层医院转诊的疑似ASD患儿人数多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65±11.60)人vs.(3.40±2.23)人,t=5.431,P<0.01]。确诊ASD人数多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5±4.93)人vs.(2.45±1.67)人,t=4.171,P<0.01]。诊断年龄方面,培训后,ASD患儿平均诊断年龄小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95±11.67)个月vs.(42.2±14.64)个月,t=-2.553,P=0.019]。结论对基层医院儿保科医护人员进行ASD早期筛查技能培训,可能有助于提高其ASD早期筛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早期筛查 多中心研究 基层医院 技能培训
下载PDF
强化科学管理 提高妇幼保健水平 被引量:1
3
作者 瞿小凤 刘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34-1434,共1页
关键词 妇幼保健水平 科学管理 孕产妇死亡率 妇幼保健工作 医疗保健单位 健康水平 科学化管理 生育质量
下载PDF
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及保健指导方法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210-1210,共1页
目的探讨小儿营养不良健康教育及保健指导方法。方法:选择营养不良患儿100例,对营养小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对应的保健指导方法和健康教育,观察患儿家属健康知识熟知情况、健康行为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 目的探讨小儿营养不良健康教育及保健指导方法。方法:选择营养不良患儿100例,对营养小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对应的保健指导方法和健康教育,观察患儿家属健康知识熟知情况、健康行为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良好(P〈0.05)。结论:针对患儿营养不照症状,采用对应的保健指导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营养不良,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营养不良 保健指导 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
下载PDF
基层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管控效果
5
作者 刘芳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B11期273-274,共2页
目的探究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管控效果。方法医院于2011年至2013年开展了抗菌药物综合整治工作.主要针对临床抗菌类药物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不科学情况进行纠正。比较整治前后抗菌类药物使用金额占药品总使用金额的比例、门诊患... 目的探究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管控效果。方法医院于2011年至2013年开展了抗菌药物综合整治工作.主要针对临床抗菌类药物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不科学情况进行纠正。比较整治前后抗菌类药物使用金额占药品总使用金额的比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指标。结果整治后抗菌类药物使用金额占药品总使用金额的比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促进了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在医院今后抗菌类药物应用中应加强用药管控.使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步入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药品管理 效果
下载PDF
关于医院药房管理要素的建构与培养
6
作者 秦亚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7期237-238,共2页
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为患者按质、按量提供药物的问题,药房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采购药品、到验收药品再到储存和发放药品,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的控制和监督,稍有疏忽和大意,就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医院... 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为患者按质、按量提供药物的问题,药房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采购药品、到验收药品再到储存和发放药品,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的控制和监督,稍有疏忽和大意,就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医院必须加强药房的管理,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服务,提高疾病的康复率,并且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房 管理 医院 药品 质量
下载PDF
双歧杆菌在儿科临床及保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倩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21期76-76,78,共2页
目的探究将双歧杆菌应用于儿科临床及保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该院接收诊治的儿科相关病症患儿156例作为研究样本,收集患儿临床治疗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将双歧杆菌应用于儿科临床及保健中,观察抽... 目的探究将双歧杆菌应用于儿科临床及保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该院接收诊治的儿科相关病症患儿156例作为研究样本,收集患儿临床治疗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将双歧杆菌应用于儿科临床及保健中,观察抽取的178例儿科相关病症患儿在原有治疗方式基础上增添双歧杆菌后的治疗效果、双歧杆菌应用于儿科临床及保健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资料显示,双歧杆菌应用于儿科临床及保健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婴幼儿营养保健、治疗肠功能紊乱性疾病、调整肠道菌群失调及治疗皮肤疾病等方面。双歧杆菌与婴幼儿机体营养代谢功能的健康、有序进行具有紧密关联性,双歧杆菌对合成维生素,生成有机酸均有促进作用。在急慢性腹泻、乳糖不耐受症、脂肪泻、便秘、消化不良等病症方面,双歧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缓解效果,不良反应小,安全系数高。双歧杆菌对肠道菌群失调情形及肠道功能均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对复发性口腔炎及肛周湿疹等皮肤性病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结论双歧杆菌是肠道中重要菌种之一,与宿主之间能够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联性,同时可以有效实现与机体之间的物质运输、能量传递及信息交换过程。双歧杆菌能够促进机体对各类营养素的有效吸收及利用,使婴幼儿的肠道处于一定的营养平衡状态,对婴幼儿抵抗力的增强、肠道感染可能性的下降均有积极意义。通过对肠道菌群的适当性调整可以实现某些肠道相关病症的治疗,对婴幼儿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儿科临床 保健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患者安全文化对医院安全管理的若干启示
8
作者 刘荣平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S2期47-48,共2页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临床对医疗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医疗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医疗行业面临的重点问题。完善医疗安全管理体系是保证患者诊疗安全的关键,也是衡量医院管理质量的重要标准。本文将探讨患者安全文...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临床对医疗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医疗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医疗行业面临的重点问题。完善医疗安全管理体系是保证患者诊疗安全的关键,也是衡量医院管理质量的重要标准。本文将探讨患者安全文化对医院安全管理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安全文化 启示 医院管理
下载PDF
我院儿童患者益生菌制剂用药现状及分析
9
作者 何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6期253-253,255,共2页
分析我院儿童患者益生菌制剂用药现状。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1月~12月为儿童患者开具使用的含有益生菌的门急诊处方,参照药品说明书及相关临床指南,对患儿一般信息,药物使用科室、疾病、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抽取儿童益生菌处方3586... 分析我院儿童患者益生菌制剂用药现状。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1月~12月为儿童患者开具使用的含有益生菌的门急诊处方,参照药品说明书及相关临床指南,对患儿一般信息,药物使用科室、疾病、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抽取儿童益生菌处方35864张,其中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使用最多占34.53%、1~6岁儿童最多占比52.65%、普儿科开具处方最多占48.77%、急性腹泻处方最多占37.24%。结论:我院儿童患者主要使用的是以双歧杆菌为主要成分的益生菌制剂,更多用来治疗1~6岁患儿的急性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患者 益生菌制剂 用药现状 分析
下载PDF
妇幼保健院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0
作者 庞蓉 杜红伟 代杨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7年第1期2-2,共1页
在现代医院管理过程中,各类信息的交互越来越紧密。由于医院信息化建设起步阶段没有重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加大了信息的互联互通的难度。本文着重就我院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信息系统 标准化 互联互通
原文传递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血清HSPB1、HSPC1水平变化及对并发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玲 冯春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395-1398,共4页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血清热休克蛋白(HSP)B1和HSPC1水平对并发胎儿生长受限(FG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103例EOSP患者(EOSP组),同时选取该院的98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血清HSPB1...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血清热休克蛋白(HSP)B1和HSPC1水平对并发胎儿生长受限(FG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103例EOSP患者(EOSP组),同时选取该院的98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血清HSPB1、HSPC1水平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评估血清HSPB1、HSPC1水平与常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HSPB1、HSPC1水平对EOSP孕妇出现FGR的诊断价值。结果EOSP组孕妇血清HSPB1、HSPC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血清HSPB1、HSPC1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及24 h蛋白尿呈正相关,而与胎儿体重呈负相关(均P<0.05)。FGR组孕妇血清HSPB1、HSPC1水平较非FGR组明显升高(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HSPB1、HSPC1联合诊断EOSP患者出现FGR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单一HSPB1或HSPC1的AUC,其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51%和88.89%。结论EOSP孕妇血清HSPB1、HSPC1水平升高,且能够动态反映肾功能情况。HSPB1、HSPC1联合检测对EOSP孕妇出现FGR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且特异度较高,这对于临床早期干预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热休克蛋白B1 热休克蛋白C1
下载PDF
成都市6615例中小学生尿液筛查及随访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仕品 胡大伟 +7 位作者 熊伟 郑朝全 陈勇 杨林 王莉 祝融 谢敏 魏小雪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568-1570,共3页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中小学生尿液异常情况,探讨尿液筛查的意义。方法2013年1-12月以尿液试纸法对成都地区6 615例中小学生进行晨尿筛查,初次尿液筛查阳性者2周后复查,2次阳性者到当地医院行尿液常规检查,阳性者定为尿检异常,对其中...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中小学生尿液异常情况,探讨尿液筛查的意义。方法2013年1-12月以尿液试纸法对成都地区6 615例中小学生进行晨尿筛查,初次尿液筛查阳性者2周后复查,2次阳性者到当地医院行尿液常规检查,阳性者定为尿检异常,对其中符合转诊条件者转诊至三级医院接受治疗,并建立随访档案。结果参加筛查的6 615例中小学生中,小学一年级2 624例(39.67%),初中一年级3 991例(60.33%);初次筛查隐血阳性323例(4.88%),蛋白尿43例(0.65%),隐血合并蛋白尿20例(0.30%),白细胞尿103例(1.56%)。再次筛查隐血阳性62例(0.94%),蛋白尿6例(0.09%),隐血合并蛋白尿2例(0.03%),白细胞尿46例(0.70%)。初中生尿隐血、尿蛋白质、尿隐血合并蛋白质以及尿白细胞阳性率[1.38%(55/3 991例)、0.13%(5/3 991例)、0.05%(2/3 991例)、0.70%(28/3 991例)]均高于小学生[0.27%(7/2 624例)、0.04%(1/2 624例)、0(0/2 624例)、0.69%(18/2 62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16、168.53、178.09、98.16,均P〈0.05)。转诊至三级医院进一步诊治的儿童中,4例为IgA肾病,1例为肾小球轻微病变,12例为尿路感染。结论尿液筛查是发现儿童肾脏疾病尤其是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办法,且需要加强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筛查 潜血 儿童
原文传递
葛根素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影响
13
作者 余艾晋 樊琴 +2 位作者 纪伟 段炜 张义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葛根素低剂量(Pue-L组)、葛根素高剂量(Pue-H组)、葛根素(20...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葛根素低剂量(Pue-L组)、葛根素高剂量(Pue-H组)、葛根素(200 mg/kg)+茴香霉素(ANS)组(Pue+ANS组),每组12只,除C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正畸牙模型,然后以葛根素和茴香霉素分组干预各组大鼠后检测其牙齿移动距离、牙槽骨骨密度、骨微结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及单核细胞趋化性蛋白-1(MCP-1)水平,检测牙周组织中IL-1β、TNF-α、MCP-1、IL-6水平及MAPK/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M组大鼠牙槽骨骨微结构受损,牙齿移动距离、血清IL-1β、TNF-α、IL-6、MCP-1及RANKL水平、p-p38 MAPK/p38 MAPK、p-NF-κB p65/NF-κB p65增高(P<0.05);与M组相比,Pue-L、Pue-H组大鼠牙齿移动距离、牙槽骨骨密度、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目(Tb.N)、骨小梁厚度(Tb.Th)、血清OPG水平均升高(P<0.05),骨小梁间隙(Tb.Sp)、血清IL-1β、TNF-α、IL-6、MCP-1及RANKL水平、p-p38 MAPK/p38 MAPK、p-NF-κB p65/NF-κB p65均降低,Pue-H组大鼠上述各指标变化比Pue-L组更强;与Pue-H组相比,Pue+ANS组大鼠牙齿移动距离、牙槽骨骨密度、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目(Tb.N)、骨小梁厚度(Tb.Th)、血清OPG水平均降低(P<0.05),骨小梁间隙(Tb.Sp)、血清IL-1β、TNF-α、IL-6、MCP-1及RANKL水平、p-p38 MAPK/p38 MAPK、p-NF-κB p65/NF-κB p65均升高(P<0.05)。结论Pue可抑制MAPK/NF-κB信号激活,进而减少炎性因子释放,抑制正畸牙模型大鼠牙周组织炎症,减轻其牙槽骨骨量丢失及微结构损伤,并加速正畸牙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核转录因子-ΚB 正畸牙 骨密度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加味补中益气汤中药熏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康复(气虚证)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苏靖 陈益娟 吴建梅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究加味补中益气汤中药熏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康复(气虚证)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气虚证)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各48例;A组实施Kegel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基于此,B组联合加味补中益... 目的探究加味补中益气汤中药熏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康复(气虚证)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气虚证)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各48例;A组实施Kegel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基于此,B组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中药熏蒸治疗,治疗5周;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盆底肌力、子宫脱垂程度[盆腔器官脱垂量表(POP-Q)]、尿失禁程度[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盆底障碍程度[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性功能[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结果治疗后,两组盆底肌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肌力电值均提高,且B组高于A组;两组子宫脱垂程度均减轻,且B组轻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FSFI、PISQ-12评分提高,PFIQ-7、ICI-Q-SF评分下降,且B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中药熏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能够提高产后PFD患者盆底肌力,减轻子宫脱垂程度,提高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 生物反馈电刺激 加味补中益气汤 中药熏蒸 盆底肌力
下载PDF
聚焦取向模式对乳腺癌去乳术后患者歧视知觉及感知压力的影响
15
作者 刘跃 王彩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2期2144-2146,共3页
目的:探究聚焦取向模式对乳腺癌去乳术后患者的歧视知觉及感知压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医院接诊的84例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组间基本特征匹配方法分成试验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接受术后常规干预,... 目的:探究聚焦取向模式对乳腺癌去乳术后患者的歧视知觉及感知压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医院接诊的84例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组间基本特征匹配方法分成试验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接受术后常规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焦取向模式方案,利用社会影响量表(SIS)、感知压力量表(PPS)、乳腺癌自我体象问卷(BIBCQ)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SIS、BIBC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P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SIS、BIBCQ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PP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聚焦取向模式可明确改善乳腺癌去乳术后患者的歧视知觉及感知压力等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取向模式 乳腺癌 歧视知觉 自我形象 感知压力
下载PDF
3—6岁儿童社会生活能力与带养人应付方式间的关系调查研究
16
作者 朱玲辉 何念阳 李绍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12期021-024,共4页
随着大众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知提高,聚焦儿童期心理健康发展也是妇幼保健院和幼儿园的共同关注。为探究新都区3-6岁儿童社会生活能力水平及其与带养人应付方式间的关系,并探索幼儿园家校共育的方式。收集整理1940例儿童基本信息,并分... 随着大众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知提高,聚焦儿童期心理健康发展也是妇幼保健院和幼儿园的共同关注。为探究新都区3-6岁儿童社会生活能力水平及其与带养人应付方式间的关系,并探索幼儿园家校共育的方式。收集整理1940例儿童基本信息,并分析《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量表》和带养人的《应付方式问卷(CSQ)》的结果,同时对部分教职工和家长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调查结果显示新都区3-6岁儿童社会生活能力正常及以上占比96.40%,缺陷边缘和轻度异常的占比3.60%。不同性别在社会生活能力总分、独立生活、交往、运动、自我管理、作业操作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优于男生;不同幼儿园之间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独立生活、运动作业操作、交往、参加集体活动、自我管理方面均差异显著。儿童社会生活能力与带养人应付方式整体之间呈正相关,带养人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对方式在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6个维度均呈现正相关。 带养人的应付方式与儿童社会生活能力发展息息相关,幼儿园需加强家校共育,以促儿童整体发展,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新都区 3-6岁儿童 社会生活能力 应付方式 家校共育
下载PDF
箱庭疗法在改善婴幼儿喂养困难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何念阳 朱玲辉 骆红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91-0094,共4页
分析箱庭疗法缓解主要喂养人焦虑情绪及其改善0-24个月婴幼儿喂养困难的效果分析,为改善婴幼儿喂养困难提供长期有效的临床操作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6月首次因喂养困难相关问题就诊的健康足月婴幼儿,且其主要喂养人焦虑量... 分析箱庭疗法缓解主要喂养人焦虑情绪及其改善0-24个月婴幼儿喂养困难的效果分析,为改善婴幼儿喂养困难提供长期有效的临床操作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6月首次因喂养困难相关问题就诊的健康足月婴幼儿,且其主要喂养人焦虑量表提示存在轻度及以上焦虑情绪的就诊者101例。随机分为箱庭疗法联合常规喂养指导干预组49例及常规喂养指导对照组52例,进行1-6个月的临床干预。在干预前后对受试婴幼儿进行喂养困难评估量表(MCH-FS)评估及身高体重测量,对主要喂养人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婴幼儿喂养困难、身高体重及主要喂养人焦虑情况。结果 箱庭疗法联合常规喂养指导干预组在干预后6月无喂养困难例数比例由0%上升到89.8%,轻度喂养困难例数比例由89.7%下降到10.2%,中度喂养困难的例数由10.3%下降到0%,主要喂养人无焦虑例数比例由0%上升到85.7%,轻度焦虑例数比例由89.7%下降到14.3%,中度焦虑的例数由10.3%下降到0%,婴幼儿体重P25-P75比例由67.4%增长到73.5%,均显著优于常规喂养指导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箱庭疗法缓解主要喂养人焦虑情绪效果显著,联合常规喂养指导能明显改善0-24月龄婴幼儿喂养困难情况,同时提高婴幼儿体重,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庭疗法 喂养困难 焦虑 婴幼儿 主要喂养人
下载PDF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对孕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36
18
作者 刘敏 曾德玲 杨婧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15-217,共3页
剖宫产术是目前产科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被较为广泛的应用于阴道分娩困难的孕妇[1],且随着医疗器械、麻醉技术以及手术方式等不断改善,剖宫产术在解决部分产科合并症和难产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已成为改善孕妇和围产儿结局的重要手段[2-3... 剖宫产术是目前产科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被较为广泛的应用于阴道分娩困难的孕妇[1],且随着医疗器械、麻醉技术以及手术方式等不断改善,剖宫产术在解决部分产科合并症和难产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已成为改善孕妇和围产儿结局的重要手段[2-3]。近年来,中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据相关数据[4-5]统计,中国平均剖宫产率约为46%,位居世界之首,且在不断上升。高剖宫产率也随之提高了瘢痕子宫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下载PDF
温盐水回流灌肠联合腹部抚触对早产儿胎粪性便秘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林 郑燕 +2 位作者 陈永菲 白敏 谢冬梅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观察温盐水回流灌肠联合腹部抚触治疗早产儿胎粪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95例早产儿胎粪性便秘,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使用温盐水回流灌肠联合腹部抚触;对照组47例,采用肛门排气或开塞露肛内注入,观察排便... 目的观察温盐水回流灌肠联合腹部抚触治疗早产儿胎粪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95例早产儿胎粪性便秘,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使用温盐水回流灌肠联合腹部抚触;对照组47例,采用肛门排气或开塞露肛内注入,观察排便及临床症状消失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胎粪时间及量、排净胎粪时间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盐水回流灌肠联合腹部抚触治疗早产儿胎粪性便秘,效果显著,无明显副作用,不增加新生儿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盐水 回流灌肠 抚触 早产儿 胎粪性便秘
下载PDF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松梅 谢冬梅 黄莉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37-238,259,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丰富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治疗HIE患儿113例,以我院同期顺产新生儿为对照,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多种临床因素对新生儿...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丰富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治疗HIE患儿113例,以我院同期顺产新生儿为对照,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多种临床因素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的影响。结果 (1)纳入患儿113例,其中男婴43例,女婴70例,Apgar评分0-3分者38例,4-7分者75例;(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第二产程迟滞,母体>35岁或<19岁,母体合并妊娠高血压或子痫,自然分娩及是否按时产检这些因素与HIE发生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可能与母体及胎儿多因素相关,孕期及产时有效干预可能有助于预防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