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后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律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魏新伟 张晓刚 杨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2期6037-6041,共5页
背景:诱导多能干细胞被认为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最具前景的一种方法,但其移植的安全性、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后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脏节律产生的影响。方法:建立ICR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急性... 背景:诱导多能干细胞被认为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最具前景的一种方法,但其移植的安全性、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后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脏节律产生的影响。方法:建立ICR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急性心肌梗死+生理盐水组,急性心肌梗死+诱导多能干细胞组,急性心肌梗死+成纤维细胞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于移植诱导多能干细胞5min、1周、2周、3周后,应用BL-420生物机能系统检测各组小鼠体表心电图肢体Ⅱ导联心律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并应用Image Proplus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与急性心肌梗死组和急性心肌梗死+成纤维细胞组比较,移植2,3周时急性心肌梗死+诱导多能干细胞组小鼠体表心电图Ⅱ导联室性早搏发生率明显减少,梗死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明显增加(P<0.05),前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说明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2周后可明显减少梗死后小鼠室性早搏发生率,进而改善心肌组织的电活动并增强其电位稳定性,可使小鼠梗死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增加,而成纤维细胞移植的小鼠中则未出现此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移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 室性早博 缝隙连接蛋白43
下载PDF
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后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魏新伟 张晓刚 杨梁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5期600-604,共5页
目的:探讨iPSc移植后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产生的影响,进而对iPSc移植的临床应用在电活动方面安全性进一步研究。方法:建立由美国癌症研究协会(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命名的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并将其随机... 目的:探讨iPSc移植后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产生的影响,进而对iPSc移植的临床应用在电活动方面安全性进一步研究。方法:建立由美国癌症研究协会(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命名的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于移植iPSc各时间点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局部单向动作电位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结果:2周后,AMI+iPSc组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基本指标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回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MI+iPSc组Cox-43的表达明显高于AMI组(P<0.05)。结论:iPSc移植后2周可明显改善梗死后小鼠的心肌局部单向动作电位基本指标,增强其电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移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