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肺癌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姜科 李平 《医学综述》 2016年第8期1569-1572,共4页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放疗(SBRT)对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9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4例,按照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研究组给予SBRT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切除病灶治疗。所有病...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放疗(SBRT)对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9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4例,按照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研究组给予SBRT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切除病灶治疗。所有病例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再次复查,进行基本生理指标(白细胞计数、空腹血糖、平均动脉压、心率、丙氨酸转氨酶)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此后每6个月随访1次,直至24个月,记录肿瘤进展状况及预后结果。结果两组白细胞计数、空腹血糖、平均动脉压、心率及丙氨酸转氨酶在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后3个月比较,手术后6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远处转移、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24个月的两组患者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法均呈上升趋势[研究组:(71.1±7.9)分、(75.2±10.3)分、(79.7±11.1)分、(82.2±9.8)分;对照组:(68.1±8.7)分、(73.1±9.5)分、(78.9±10.4)分、(81.8±10.5)分](P<0.05)。研究组无放射性气管炎、切口感染和肺不张,发生率均为0%,均低于对照组[9.5%(4/42)、19.0%(8/42)、11.9%(5/42)](P<0.05)。结论对于早期肺癌患者,SBRT能达到与手术相当的治疗效果,同时避免了手术带来的并发症,其本身引起的放射性不良反应较轻,可能在未来替代手术用于早期肺癌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立体定向放疗 放射疗法
下载PDF
自黏性软聚硅酮薄膜敷料预防乳腺癌术后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郑良建 张红艳 +2 位作者 袁梦珍 荣丽雯 孙昌进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6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自黏性软聚硅酮薄膜敷料(美菲)对乳腺癌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的防护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试验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放疗皮肤护理,试验组在放疗前予美菲膜贴于照射野皮肤表面。分... 目的探讨自黏性软聚硅酮薄膜敷料(美菲)对乳腺癌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的防护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试验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放疗皮肤护理,试验组在放疗前予美菲膜贴于照射野皮肤表面。分别使用RTOG及RISRAS评分表评估放疗期间及放疗后2周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严重程度。结果 RTOG评分显示,试验组Ⅰ、Ⅱ、Ⅲ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为78.6%、16.7%、4.7%,对照组Ⅰ、Ⅱ、Ⅲ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为16.7%、59.5%、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Ⅰ、Ⅱ、Ⅲ级放射性皮炎发生时间更长,当发生相同等级放射性皮炎时,试验组累积放疗剂量更大(P<0.05)。RISRAS评分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总治疗时间较试验组延长(P<0.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在放疗前及全过程中使用美菲,可以显著降低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射治疗 放射性皮炎 美菲
下载PDF
癌症病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蒋冬梅 王若虹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癌症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用SCL-90症状自评表对1997年12月10日至1998年4月10日期间前来治疗的105例癌症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癌症病人普遍存在心理症状,其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 目的:探讨癌症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用SCL-90症状自评表对1997年12月10日至1998年4月10日期间前来治疗的105例癌症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癌症病人普遍存在心理症状,其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意症状较明显,治疗方式的不同与抑郁症状的发生有较为密切的联系。结论:及时针对癌症病人不良的心理症状给予适当的心理指导及护理,可以有效的减轻病人心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病人 心理状况 影响因素 心理护理
下载PDF
单次大剂量照射对Lewis肺癌移植瘤的放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万晓莉 兰洁 +6 位作者 陈永顺 薛建新 王立帅 宋海侠 邓磊 凌华 卢铀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9-184,共6页
目的研究同等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 effective dose,BED)下,单次大剂量照射对L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物学作用。方法构建Lewis肺癌C57小鼠移植瘤模型,待移植瘤直径达4~6mm时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OGy组)、单次大剂量组(12Gy... 目的研究同等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 effective dose,BED)下,单次大剂量照射对L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物学作用。方法构建Lewis肺癌C57小鼠移植瘤模型,待移植瘤直径达4~6mm时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OGy组)、单次大剂量组(12Gy/1 f/1d组)及常规照射组(22Gy/11f/15d组),后两组BED值均为26.4Gy。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于第1次照射后的第1、3、8、15、21d处死荷瘤小鼠,收集肿瘤组织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等实验技术检测肿瘤细胞的乏氧、损伤及周期的变化。结果两种剂量分割模式均可抑制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单次大剂量组肿瘤生长抑制更为明显(P%0.05)。单次大剂量组首次照射后第3、8、15d乏氧细胞较常规照射组低(P%0.05),且其第1、3d磷酸化组蛋白(7-H2AX)阳性肿瘤细胞数高于后者(P〈O.05)。两种剂量分割模式可使G0/G1期细胞比例减少,G2/M期细胞比例增加,且单次大剂量组G2/M期细胞增加更为明显(P〈0.05)。结论同等BED不同分割模式下,单次大剂量放射治疗较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对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基于线性二次模型(LQ模型)的BED可能低估了大分割放疗的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单次大剂量 Lewis肺癌移植瘤 大分割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