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5200例胸片锁骨皮质厚度源量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姜贵蓉 杨定焯 +3 位作者 陈世富 庄章圃 董贞纯 廖羽方 《华西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39-241,共3页
对1200例正常人及4000例患者的标准后前位胸片进行锁骨皮质厚度测量。测量结果按性别、年龄及健康状况列表分析。在45岁以后,骨皮质厚度随年龄的增大而减低,女性60岁以后及男性70岁以后发生骨折的危险性较大。在年龄及性别相同的情况下... 对1200例正常人及4000例患者的标准后前位胸片进行锁骨皮质厚度测量。测量结果按性别、年龄及健康状况列表分析。在45岁以后,骨皮质厚度随年龄的增大而减低,女性60岁以后及男性70岁以后发生骨折的危险性较大。在年龄及性别相同的情况下,患病者的锁骨皮质厚度较正常人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片 骨质疏松 皮质厚度测量 X线
下载PDF
成都市成华区环卫工人体检胸部X线片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杨鸿捷 李茜 +1 位作者 何岸柳 廖培曦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12期1887-1889,共3页
目的探究并描述环卫工人所从事职业环境与其胸部X线片影像学表现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2014年在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体检的2 534例患者胸部X线片临床资料,根据3年内是否暴露在城市街道的工作环境中将其分为暴露组1 156例,非暴露组1 378... 目的探究并描述环卫工人所从事职业环境与其胸部X线片影像学表现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2014年在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体检的2 534例患者胸部X线片临床资料,根据3年内是否暴露在城市街道的工作环境中将其分为暴露组1 156例,非暴露组1 378例。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人员的胸部X线片影像学表现差异。结果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在肺纹理增多、肺纤维灶胸膜增厚、肺气肿、肺部占位等影像学改变有明显差异,且相对危险度关联强度为6.66。结论从事粉尘清扫工作的环卫工人或长期暴露于有害环境的人员与胸部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相关性,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环卫工人职业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并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做好环卫工人的职业防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扫描仪 X线计算机 诊断 计算机辅助 体检 职业病 队列研究
下载PDF
DCE-MRI参数对比改良Gleason评分、PSA预测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风险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姚小刚 朱培菊 +2 位作者 赵明 黄雨农 陈静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803-807,817,共6页
目的:探讨DCE-MRI参数对比改良Gleason评分、PSA在预测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风险性所发挥的作用,为临床指导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93例,记录其年龄、D... 目的:探讨DCE-MRI参数对比改良Gleason评分、PSA在预测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风险性所发挥的作用,为临床指导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93例,记录其年龄、DCE-MRI参数、改良Gleason评分、PSA、BMI、TNM分期。所有患者的随访期为2年,单因素分析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Cox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对前列腺癌患者预后影响的程度;运用t检验显示前列腺癌影响因素在两组间分布的差异; ROC曲线分析K^(trans)值和PSA水平在预测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后发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风险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年龄、改良Gleason评分、PSA、DCE-MRI参数、以及TNM分期均能影响患者预后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结果提示患者的DCE-MRI参数K^(trans)值(P=0.027)、PSA值(P=0.028)对CRPC风险有显著影响,且K^(trans)值影响程度明显高于PSA(RR=2.413 vs RR=2.012)。t检验提示预后不良组K^(trans)值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01);预后不良组中PS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24);ROC曲线下K^(trans)值的AUC为0.843(95%置信区间:0.769~0.917),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14%,71.43%;PSA水平的AUC为0.752(95%置信区间:0.657~0.847),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92%,63.42%。结论:DCE-MRI参数K^(trans)水平在评估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后CRPC风险方面表现出较好的预测能力,有望作为前列腺癌患者的常规评估指标,为临床指导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睾丸切除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T、DR、超声检查在诊断肠梗阻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世胜 杨超 郑燕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301-303,共3页
目的研究CT、DR及超声检查对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临床拟诊肠梗阻患者的CT、DR及超声检查结果并与临床最终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105例拟诊患者中临床最终明确肠88例。CT诊断梗阻83例,明确梗阻部位75例、明确梗阻原... 目的研究CT、DR及超声检查对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临床拟诊肠梗阻患者的CT、DR及超声检查结果并与临床最终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105例拟诊患者中临床最终明确肠88例。CT诊断梗阻83例,明确梗阻部位75例、明确梗阻原因78例。DR诊断76例,明确梗阻部位66例、明确梗阻原因32例。超声检查具有"肠管明显扩张、肠间积液"等表现且提示肠梗阻13例,明确梗阻部位及原因5例。结论对临床拟诊肠梗阻的患者,CT比常规DR和超声检查具有明显优势;对肠梗阻患者行疗效观察,可选择CT增强扫描联合超声动态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肠梗阻 DR CT 超声
下载PDF
肌肉减少症对接受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向谦 陈丽 +3 位作者 付丹 徐庆 叶斌 陈霞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2期202-207,共6页
目的肌肉减少症(Src)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预后的影响尚不十分明确,拟评估术前Src与TACE治疗后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初次诊断和接受首次TACE治疗的155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 目的肌肉减少症(Src)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预后的影响尚不十分明确,拟评估术前Src与TACE治疗后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初次诊断和接受首次TACE治疗的155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资料,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其中98例纳入分析。依据术前CT影像计算第三腰椎骨骼肌质量指数,判断Src的存在,分为Src组(60例)和无Src组(38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比较Src组和无Src组患者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TTP)和总生存时间(OS)。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TACE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子。结果随访观察期间95.92%(94例)患者出现肿瘤进展,88.78%(87例)患者死亡。Src组患者的TTP和OS显著低于无Src组(P<0.0001)。影响TAC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Src(HR:2.265,95%CI:1.350~3.800;P=0.002)、肿瘤BCLC分级≥C级(HR:1.627,95%CI:1.044~2.534;P=0.031)、ECOG-PS评分≥2分(HR:1.811,95%CI:1.050~3.125;P=0.033)和血AFP>400μg/L(HR:1.867,95%CI:1.198~2.911;P=0.006)。结论61.22%的HCC患者首次接受TACE治疗前已合并Src。Src是TACE治疗总体生存欠佳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HCC患者接受TACE治疗预后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减少症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肝癌 预后
下载PDF
磁共振与超声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黄雨农 姚小刚 +1 位作者 赵明 陈静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磁共振、超声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磁共振与超声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以及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结果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术前磁共振... 目的对比分析磁共振、超声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磁共振与超声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以及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结果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术前磁共振定性诊断43例,漏诊2例,磁共振术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96.6%;术前超声检查定性诊断39例,漏诊6例,术前超声对子宫内膜癌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86.7%。磁共振对子宫内膜癌的术前分期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高于超声。结论磁共振是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最佳影像检查手段;超声可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首诊时常规检查与流行病学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下载PDF
CT测量主肺动脉/降主动脉截面积比值与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军 何晓兰 +1 位作者 黄雨农 蒋奕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2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CT测量主肺动脉(MPA)/降主动脉(DA)截面积比值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人员50例为对照组。CT测量两... 目的探讨CT测量主肺动脉(MPA)/降主动脉(DA)截面积比值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人员50例为对照组。CT测量两组MPA和DA截面积,检测右心功能指标及实验室指标,Pearson检验MPA/DA截面积比值与心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的MPA截面积、DA截面积、MPA/DA截面积比值、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利钠肽(BNP)分别为(808.64±98.64)mm^(2)、(498.34±94.57)mm^(2)、(1.62±0.12)、(96.34±20.47)mg/L、(69.56±6.38)n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2.06±23.52)mm^(2)、(449.53±89.36)mm^(2)、(1.31±0.18)、(4.37±1.49)mg/L、(20.93±3.15)ng/L。病例组的右室射血分数(EFRV)、右室舒张末期内径(EDRV)及右室前壁(RVAW)分别为(47.68±3.13)%、(11.07±1.19)mm、(3.41±0.51)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31±5.46)%、(17.57±2.29)mm、(5.82±0.4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PA/DA截面积比值与hs-CRP及BNP呈正相关关系(r=0.6538/0.7106,P均<0.05),与EFRV、EDRV、RVAW呈负相关关系(r=-0.6964/-0.7839/-0.7322,P均<0.05)。结论CT测量MPA/DA截面积比值与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心功能密切相关,有助于监测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功能 CT
下载PDF
钼靶X射线摄片与血清CEA、CA19-9、CA15-3联合检查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林 廖嘉煦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9年第6期365-367,共3页
为探讨乳腺钼靶X射线摄片与血清CEA、CA19-9、CA15-3联合检查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对8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的CEA、CA19-9、CA15-3检测结果和乳腺钼靶X射线征象作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的三项血清学指标远... 为探讨乳腺钼靶X射线摄片与血清CEA、CA19-9、CA15-3联合检查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对8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的CEA、CA19-9、CA15-3检测结果和乳腺钼靶X射线征象作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的三项血清学指标远远大于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与良性病变组比较,t值分别为3.2903、3.8996、4.5236,P均<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值分别为4.3428、5.0101、5.9098,P均<0.01。乳腺良性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值分别为1.6378、0.6346、1.2225,P均>0.05。CEA、CA19-9、CA15-3、钼靶X射线摄片四项联合检查的敏感性较单独检测有明显提高(P<0.01),乳腺癌组单项检查与四项联合检查比较,χ2值分别为55.008、47.868、24.901、13.818,P<0.01。结论:对乳腺癌患者CEA、CA19-9、CA15-3进行联合检测和钼靶X射线摄片检查可以提高其检出率,对于早期诊断、治疗和监视、随访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EA CA19—9 CA15—3 钼靶X射线摄片
下载PDF
MSCT扫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早期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英 汪克纯 陆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10期48-50,6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CT,MSCT)扫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早期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过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手术后7d患者均进行了MSCT检查,观察不同区域CT值差异及增强特征。结果早期扫描共检...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CT,MSCT)扫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早期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过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手术后7d患者均进行了MSCT检查,观察不同区域CT值差异及增强特征。结果早期扫描共检出53例早期灌注缺损(earlydefect,ED),诊断心肌梗死敏感度94.64%(53/56),在CT值比较中,ED区域CT值(43.15±12.05)HU,低于远处正常心肌CT值(103.79±11.28)HU(P<0.05);MSCT延迟扫描中,53例ED患者增强存在明显差异,30例患者出现为孤立心内膜下延迟期晚期强化(LE),单纯心内膜下残余灌注缺损(residual perfusiondefect,RD)者21例。LE区域CT值(103.14±14.32)HU,高于正常区域CT值(74.24±12.41)HU(P<0.05);RD区域CT值(36.26±11.05)HU,低于远处正常心肌CT值(75.36±11.02)(P<0.05);RD区域主要分布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2.14%),LE区域主要分布在右冠状动脉区域(23.21%),ED主要分布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区域(55.3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应用MSCT扫描可有效显示其增强特征,评价准确性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 临床应用
下载PDF
CR钼靶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0
作者 廖嘉煦 李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0年第3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CR钼靶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CR钼靶检查(CDUS)、彩色多普勒检查(CDUS)及病理资料完整的75例乳腺癌和3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分析CR钼靶和CDUS两种检查方法单独及联合使用对乳腺癌... 目的探讨CR钼靶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CR钼靶检查(CDUS)、彩色多普勒检查(CDUS)及病理资料完整的75例乳腺癌和3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分析CR钼靶和CDUS两种检查方法单独及联合使用对乳腺癌诊断率的差异。结果 CR钼靶单独诊断乳腺癌65例,诊断符合率为85.71%;CDUS单独诊断乳腺癌59例,诊断率符合为80.95%;两者联合诊断乳腺癌72例,诊断符合率为95.24%,较两种方法单独使用诊断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钼靶与CDUS联合检查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对于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钼靶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癌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原发性输尿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锦军 王黎 周四维 《临床外科杂志》 2008年第8期560-561,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3D-MSCT)在原发性输尿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无痛性肉眼血尿,经静脉尿路造影(IVU)、B超、膀胱镜等检查除外肾、膀胱肿瘤,疑为输尿管占位性病变的患者,选用3D-MS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3D-MSCT)在原发性输尿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无痛性肉眼血尿,经静脉尿路造影(IVU)、B超、膀胱镜等检查除外肾、膀胱肿瘤,疑为输尿管占位性病变的患者,选用3D-MS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D-MSCT发现输尿管占位性病变13例,曲面重建图像表现为输尿管腔内软组织影,约0.5cm×0.5cm^3.0cm×4.5cm,管腔内充盈缺损,管腔偏纵轴狭窄,输尿管上段及肾盂不同程度扩张。影像学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10例,输尿管良性息肉3例,另1例为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与3D-MSCT诊断结果完全一致。结论3D-MSCT可直观输尿管腔内占位性病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IVU,对诊断原发性输尿管肿瘤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平扫及重建技术诊断听骨链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平 陈世孝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2期317-320,共4页
目的探讨CT平扫及CT重建技术(包括容积重建和多平面重建)诊断听骨链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听骨链病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0例,女性50例,年龄19~66岁(40.11±13.02岁)。将CT平扫检查... 目的探讨CT平扫及CT重建技术(包括容积重建和多平面重建)诊断听骨链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听骨链病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0例,女性50例,年龄19~66岁(40.11±13.02岁)。将CT平扫检查及CT重建技术所得的图像进行讨论和分析;应用Kappa评价方法对CT进行诊断一致性的分析,对比经CT平扫轴位、冠状位影像和CT重建技术影像对听骨链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CT检查听骨链病变结构与术中对照符合率较高,其中砧骨的Kappa值超过0.75,锤骨、镫骨上部结构、锤砧关节、砧镫关节的Kappa值均超过0.40,显示CT对上述病变诊断的一致性较好。经CT平扫轴位、冠状位影像对听骨链病变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5.00%、84.17%、86.67%,CT重建技术影像对听骨链病变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8.33%、87.50%、89.1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轴位、冠状位影像联合CT重建技术影像对听骨链病变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33%、98.33%、99.17%,明显高于单一的CT平扫轴位、冠状位影像或CT重建技术(P<0.05)。结论采用CT平扫检查和CT重建技术均可有效显示听骨链病变的影像学特点,但两者联合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听骨链病变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平扫 CT容积重建 多平面重建 听骨链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子宫输卵管造影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懿 赵明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7年第5期311-313,共3页
目的分析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子宫输卵管造影的X线表现特征,探讨产生各种影像表现的解剖学和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分析80例经手术证实的输卵管阻塞所致不孕症的子宫输卵管造影X线表现。总结输卵管的阻塞狭窄部位(分为3级)、阻塞积液程度... 目的分析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子宫输卵管造影的X线表现特征,探讨产生各种影像表现的解剖学和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分析80例经手术证实的输卵管阻塞所致不孕症的子宫输卵管造影X线表现。总结输卵管的阻塞狭窄部位(分为3级)、阻塞积液程度(分为Ⅲ度)、梗阻状况(分为完全与不完全梗阻)与相关病理的关系等。结果80例患者中,X线表现正常者16例,双侧输卵管异常者40例,单侧异常者24例。累及输卵管104条,其中,1级28条,2级47条,3级29条;Ⅰ度25条,Ⅱ度48条,Ⅲ度31条。输卵管完全梗阻者18例(单侧6例),累及30条;不完全梗阻者46例(单侧18例),累及74条。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能较准确地诊断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并评价输卵管阻塞的解剖、病理学与输卵管形态改变的关系,对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X线摄影
下载PDF
螺旋CT在诊断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方伟 张世胜 +1 位作者 陈首名 罗鹰 《西南军医》 2011年第6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在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螺旋CT扫描结果及鼻内镜术中表现、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单侧上颌窦腔内不均匀的密度增高影,影像诊断考虑为上...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在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螺旋CT扫描结果及鼻内镜术中表现、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单侧上颌窦腔内不均匀的密度增高影,影像诊断考虑为上颌窦真菌球(FB);16例患者双侧上颌窦、筛窦内软组织密度影充填(以单侧上颌窦为主),影像诊断考虑为变应性真菌性上颌窦炎(AFRS);3例患者鼻窦CT未见明显的钙化点、斑及骨质吸收破坏,术前考虑为慢性鼻窦炎(双侧),31例均经鼻内镜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证实为真菌病。结论 CT扫描在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炎 真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成人肠套叠CT征象分析及诊断价值
15
作者 陆东 郑小华 刘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7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不同CT征象,及其在该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2014年CT诊断成人肠套叠,并经手术证实21例患者的CT征象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1例中小肠型肠套叠9例,回结肠型4例,结肠型8例。CT直接征象包括:同心...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不同CT征象,及其在该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2014年CT诊断成人肠套叠,并经手术证实21例患者的CT征象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1例中小肠型肠套叠9例,回结肠型4例,结肠型8例。CT直接征象包括:同心圆征7例,肾形征4例,彗星尾征6例,双肠管征4例。后经手术证实均有原发性病变,这些病理改变包括:炎性坏死(6例),脂肪瘤(4例),腺癌(7例),淋巴瘤(2例),肠息肉(2例)。结论肠套叠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对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成人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食管异物22例吞钡检查的治疗作用分析
16
作者 郑小华 《现代临床医学》 1997年第4期207-207,共1页
食管异物是一种常见病,X线检查是诊断食道异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X线TV透视下食道吞钡不但可以判断异物之有无、位置、形状、大小和性质等,还对部分食道异物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集X线诊断为食道... 食管异物是一种常见病,X线检查是诊断食道异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X线TV透视下食道吞钡不但可以判断异物之有无、位置、形状、大小和性质等,还对部分食道异物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集X线诊断为食道异物的病例22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22岁~56岁,平均年龄25.6岁。饮食不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异物 治疗作用 吞钡检查 食道异物 食道吞钡 《X线诊断学》 阿拉伯胶 重要方法 X线检查 硫酸钡
下载PDF
血清水通道蛋白4抗体联合MRI在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小平 石林 郑小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2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Ab)联合MRI诊断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5例拟诊断为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及AQP-4Ab检测,以AQP-4Ab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Ab)联合MRI诊断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5例拟诊断为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及AQP-4Ab检测,以AQP-4Ab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比较两组的生存情况,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AQP-4Ab检测及MRI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阴)性预测值。结果AQP-4Ab检测结果显示,AQP-4Ab检测阳性20例,AQP-4Ab检测阴性25例,两组在伴随严重视神经炎、MRI示脊髓病灶节段≥3方面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阳性组的随访时间为12.8-35.2个月,平均(24.22±2.41)个月,阴性组的随访时间为13.5-35.9个月,平均(26.22±3.25)个月,生存分析显示,阴性组的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组(P<0.05);AQP-4Ab检测的灵敏度为0.667、特异度为0.810;MRI诊断的灵敏度为0.833,特异度为0.524;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0.917、特异度为0.619。结论AQP-4Ab联合MRI诊断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可显著提高诊断灵敏度,且AQP-4Ab对于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水通道蛋白4抗体 MRI 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
下载PDF
C-kit 11号外显子突变的胃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18
作者 赵明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S01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索C-kit 11号外显子突变的胃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纳入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的C-kit 11号外显子突变GIST患者14例。两位诊断医生阅读并记录其腹部增强CT征象。结果14例肿瘤... 目的探索C-kit 11号外显子突变的胃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纳入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的C-kit 11号外显子突变GIST患者14例。两位诊断医生阅读并记录其腹部增强CT征象。结果14例肿瘤均单发,平均大小48mm。8例病灶形状规则。7例表现为为外生型生长,5例为内生型。增强扫描分别有6例、4例和4例表现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强化。7例肿瘤内部出现坏死。6例肿瘤内部或外周出现供血血管或引流静脉增粗。14例肿瘤均无钙化或远处转移。结论C-kit 11号外显子突变GIST CT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楚,形状规则的单发肿瘤,增强后轻中度强化为主。肿瘤可出现坏死或增粗的供血或引流血管征象。本研究可为临床术前评估GIST的基因突变类型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瘤 CT 基因突变 外显子11
下载PDF
CT、MRI在腰椎滑脱症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佐格 白依格 陈小苹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分析CT、MRI在腰椎滑脱症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到2018年4月10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的CT、MRI影像学资料,患者均于我院确诊后行手术治疗,以手术结果为对照,分析CT、MRI的诊断价值。结果腰椎真性滑脱66例,假性... 目的分析CT、MRI在腰椎滑脱症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到2018年4月10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的CT、MRI影像学资料,患者均于我院确诊后行手术治疗,以手术结果为对照,分析CT、MRI的诊断价值。结果腰椎真性滑脱66例,假性滑脱34例,CT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均高于MR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04,10.631,P<0.05);CT影像表现为狭部裂、韧带肥厚、局部骨质增生硬化及矢状径增大椎间盘变形;MRI影像表现为狭部骨髓信号连续性中断,局部骨质T1、T2低信号,腰椎滑脱、椎间孔变形、神经根卡压及节段性椎管变性狭窄。结论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可为腰椎滑脱症的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指导诊疗方法的规范化制定,可将CT检查作为必要检查方法,MRI作为诊断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腰椎滑脱症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低剂量胸部CT与癌胚抗原、Cyfra21-1水平在早期肺癌检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花荣 胡金秀 +2 位作者 薛蔚佳 贺莉 张家春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5期830-834,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胸部CT扫描与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在早期肺癌检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肺部亚实性结节患者108例,均给予低剂量CT扫描,经病理确诊为早期肺癌患者76例(其中原位... 目的探讨低剂量胸部CT扫描与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在早期肺癌检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肺部亚实性结节患者108例,均给予低剂量CT扫描,经病理确诊为早期肺癌患者76例(其中原位癌34例,微浸润性癌22例,浸润性癌20例),非肺癌患者32例,比较肺癌和非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水平差异,分析CT联合血清CEA、Cyfra21-1诊断早期肺癌的价值。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明显高于非肺癌患者(P<0.05);CT联合血清CEA、Cyfra21-1诊断早期肺癌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CT检查(P<0.05);浸润性癌病灶直径、CT值明显高于原位癌和微浸润性癌(P<0.05);原位癌、微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患者CEA、Cyfra21-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直径、CT值诊断浸润性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1和0.816(P<0.05),截断值分别为15.86 mm和-422.52 Hu,敏感度分别为90.00%和65.00%,特异性分别为91.10%和89.30%。结论低剂量胸部CT与CEA、Cyfra21-1水平在早期肺癌诊断中有较好的价值,同时病灶直径及CT值在鉴别浸润性癌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扫描 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 肺癌 浸润性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