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循环在医院超声医学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戴树全 李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7年第2期268-268,316,共2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超声医学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我科通过运用PDCA循环管理,构建自上而下循环理论反复、全过程、持续改进、具有敏感性的科研管理运行机制,对科室人才队伍建设、业务质量的提高、新技术的开展、以及科研活动等方...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超声医学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我科通过运用PDCA循环管理,构建自上而下循环理论反复、全过程、持续改进、具有敏感性的科研管理运行机制,对科室人才队伍建设、业务质量的提高、新技术的开展、以及科研活动等方面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和运行结果近4年的运行后,超声医学科管理制度更加健全;管理措施越来越丰富和完善,实施PDCA前后明显不一样,理顺了我院超声医学建设中的医教研关系,科室业务质量、介入超声、科研质量、撰写科研论文等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经t检验(P<0.01)结论PDCA循环理论的实施,能有效地提高医院超声医学科标准化管理质量水平,使医院超声医学科管理内容更加丰富、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制度更加健全,超声医学科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超声医学科 质量管理
下载PDF
急性出血性疾病的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戴树全 杨青 +1 位作者 蒋俊 谭媛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2期59-60,共2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DSA血管造影及栓塞术在治疗出血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施行了血管造影及部分病例栓塞治疗。所有病例均行出血血管的超选择插管造影。其中13例病例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和明胶海绵条栓塞治疗,其中3... 目的分析和评价DSA血管造影及栓塞术在治疗出血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施行了血管造影及部分病例栓塞治疗。所有病例均行出血血管的超选择插管造影。其中13例病例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和明胶海绵条栓塞治疗,其中3例用钢圈加固栓塞。2例行垂体后叶素加压止血治疗。结果 13例栓塞病例中有12例达到完全止血,支气管扩张出血的患者中有1例在术后1周发生了再次出血现象,对其又一次实行栓塞治疗,经过这次治疗痊愈出院,进行2~12个月的随访后都没有发生再次出血。实行垂体后叶素加压止血治疗的3个病例,当中在5d后实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有1例,另外2例出血停止。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DSA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对出血性疾病,可以达到明确诊断出血部位,并实施栓塞治疗,且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造影 诊断 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子宫肌瘤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戴树全 蒋俊 谭媛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0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6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造影和栓塞,随访4~10个月(平均7个月),观察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及子宫肌瘤缩小程度。结果子宫肌瘤的动脉造影表现为子宫动脉明显...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6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造影和栓塞,随访4~10个月(平均7个月),观察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及子宫肌瘤缩小程度。结果子宫肌瘤的动脉造影表现为子宫动脉明显增粗,分支数量增多、迂曲,子宫体增大、染色明显且排空延迟等。56例完整随访者术后7个月肌瘤体积缩小85.5%,12例肌瘤消失,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动脉 栓塞
下载PDF
CT引导经皮穿刺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蒋俊 戴树全 谭媛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0期151-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术在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应用。方法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25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抽出的囊液,常规测定淀粉酶含量,单纯穿刺抽液5例,置管引流20例,囊腔内注射无水酒精3例。结果25例均痊愈,随访12~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术在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应用。方法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25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抽出的囊液,常规测定淀粉酶含量,单纯穿刺抽液5例,置管引流20例,囊腔内注射无水酒精3例。结果25例均痊愈,随访12~24个月无复发。结论 CT导向下经皮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是胰腺假性囊肿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常规测定囊液淀粉酶含量有助于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胰腺假性囊肿 引流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DSA征像及介入治疗
5
作者 戴树全 蒋俊 谭媛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B12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DSA 征像及介入治疗价值方法:经足背静脉或髂静脉行DSA 造影,确定病变部位和范围后,经髂静脉将下腔静脉滤器置于肾静脉开口以下,通过导管内导丝将血栓捣碎并尽量抽吸之后经髂静...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DSA 征像及介入治疗价值方法:经足背静脉或髂静脉行DSA 造影,确定病变部位和范围后,经髂静脉将下腔静脉滤器置于肾静脉开口以下,通过导管内导丝将血栓捣碎并尽量抽吸之后经髂静脉或足背静脉持续实施顺行溶栓术,术后再造影确定深静脉通畅,达到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目的.治疗过程中及结束时,以静脉通畅度评分和静脉通畅改善率,及健患肢周径差指标评价疗效,并于出院半年后随访结果:全组15 例患者(23 条肢体)经导管溶栓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患肢水肿程度减轻100%(23/23).23 条肢体导管溶栓后为4.56±2.42 分,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23 条患肢导管溶栓后静脉通畅度改善率51.32%±13.98%.溶栓前、后的健、患侧大腿周径差及小腿周径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15 例,随访时间为6 个月-18 个月,患侧肢体大腿周径差及小腿周径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末次随访,与溶栓前比较,静脉通畅度评分为3.87±1.66,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2 条患肢末次随访时改善率为61.12±13.54%.深静脉瓣膜保存率达82.5%.无导管溶栓及下腔静脉滤器相关并发症发生,无肺动脉栓塞发生结论:通过对本组15 例病例的分析,我们认为DSA 征像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靠方法;介入治疗是一种疗效良好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SA造影 肺血栓栓塞症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